《解释民俗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15621157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3.4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解释民俗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解释民俗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解释民俗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资源描述:

《《解释民俗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释民俗学》PPT课件.ppt(1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解释民俗学,杨娜,一、课程性质与目的,(一)课程性质 开设本课程旨在在于提高大学生素质,拓宽专业知识面;同时也为有相关研究兴趣,毕业后准备继续在此方向深造或者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同学铺垫基础,培养他们的研究热情,引导他们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探索研究。,(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家能够系统掌握基本概念、主要理论方法,以及主要的民俗文化知识。 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面貌。理解今天人们为什么还要遵循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普及民俗知识,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民间文化的认识,从而在精神上充实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具体应用,使大家更好地了解各族人民的智慧、创造力及多样性的

2、文化 。,三、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1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特别是结合家乡民俗事项,比照其他地方的民俗,进行乡土教育,培养爱国爱家感情。另外,对于民俗学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做有针对性的问题的探讨,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民俗学知识和方法作多学科方向的研究。,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全部采用电子文本教案。 3、教学辅助资料 田野作业所获照片、VCD、书刊上的影像资料等。,4、考核方式 提前给定相关研究课题,要求按照教学要求,进行一定的文献查找和实地调查,然后写成规范的课程论文。,授课过程,1、不过分强调概念和理论,大家了解便可

3、。 2、密切结合当今时事,举出和民俗、旅游等等有关的案例,大家进行分组讨论。 3、我所希望的课堂气氛是活跃的、而不是沉闷的。(当然,活跃并不是让大家大声喧哗),教学参考书目,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 2、陶立璠.民俗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3、董晓萍.说话的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2. 4、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5、周星.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民俗学与民间文学联系紧密,有一部分内容与民间文学交叉,但是民俗学的内容涵盖了民间文学,为了避免重复,只选取很少

4、内容讲述。同时借助民间文学作品,解释民俗学的概念和理论方法。,第一章 民俗与民俗学,介绍民俗学的定义、在国外和中国的发展史。 重点:讲解作为独立学科的民俗学的定义。 难点:理解当前对于民俗学学科性的争议。,第二章 研究方法,介绍民俗学研究的各种方法,包括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如比较的视角和宏观与微观结合的研究方法等。 重点:介绍田野调查方法和文献资料查找方法。 难点:民俗学论文和报告的撰写。,第三章 居住民俗,介绍我国各地主要的民居类型、各民族村落传统附属建筑。建房仪式、相关习俗以及居室文化。 重点:地域环境与民居建筑的关系。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建筑空间理解中国人的空间观念。,第四章 服饰民

5、俗,各民族服饰文化的内涵,服饰的时代变迁,服饰的功能。 重点:介绍近代服饰变迁,当代服饰的继承和变化。 难点:解析少数民族服饰的传统意义。,第五章 饮食民俗,介绍我国主要的饮食结构和各民族的饮食习俗,主要讲解饮食烹饪技术、饮食民俗观念、饮食民俗类型。 重点:节日饮食和仪式饮食。 难点:解析物质文化的象征符号意义。,第六章 节日民俗,介绍我国传统节日民俗,以及少数民族的几大节日;分析节日所负载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节日的走向;透视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和政府管理时间的制度。 重点:以功能主义理论解析几大节日的文化内涵。 难点:古今时间观念的差别。,第七章 仪礼民俗,主要就人的一生的主要阶段介绍人生仪礼的内涵

6、和功能。 重点:民众生活中最为隆重最丰富多彩的婚丧仪礼和习俗。 难点:透过人生仪礼,从中理解中国人的生死观。,第八章 民间信仰,介绍民间信仰的对象和特点,民俗学研究民间信仰的领域和课题。如民间宗教与民众精神世界的互构关系,民间宗教的地方传承和变迁模式,以及民间宗教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重点:介绍我国民间信仰的基本形态。 难点:理解当代民众对于民间宗教的需求心理。,第九章 民间竞技,主要介绍传统民间游戏和竞技类型,分析民间竞技和游戏的作用,以及其中蕴藏的智慧,并探讨其当代社会价值。 重点:结合师范学生的就业去向,对儿童游戏做较为详细深入地讲述。 难点:传统儿童游戏与现代游戏机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如何

7、区分看待。,第十章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作品为例,分析民俗文化的传统形态和现代变迁,要求掌握当前民俗学研究中民间文学的热点问题和识记关键概念。 重点:讲解手机短信和网络文学等当代民间文学样式。 难点:国外民间文学最新理论理解。,案例一: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事件对中国的影响,2005年11月25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这场沸沸扬扬长达一年多的中韩端午“申遗”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最终的胜利者不是屈原的故乡中国,而是韩国。,尽管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北大教授高丙中说:“江陵端午祭其实与我们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

8、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惟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如果追述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原型,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在韩国的许多典籍中都记载了对“端午”的解释,这种解释和中国人的观念是一样的。 如韩国也称五月初五日为“重午”、“重五”、“端阳”、“五月节”,韩国特有的词是称“端午”为“上日”,意为神的日子。,争了那么久,端午这个传统文化终于还是花落别家,对此,很多人都会觉得伤感,因为端午说不重视其实也是很重视的,说到端午就想起了屈原、粽子和龙舟,能够成为世界遗产,说明端午对世界文化都是有很深的影响的,正是基于这个因素,端午

9、被韩国申请成功,这让我们这些屈原的后代感到悲哀。,不管专家学者对此做出如何“合理”的解释,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端午节毕竟起源于我国,后来才传入韩国,在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上,让韩国端午祭“捷足先登”,足以“刺激”并“警醒”国人:必须高度重视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必须大力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一事件标志着我们传统文化正在面临某种危机。国民的反应是一个民族在文化层面必然的心理反弹,是一种文化自保的机制。 真正的传承传统,做到“薪火相传”,把节日实实在在地过起来;其次是让传统节日尽快列为国家公众假日,让人们有时间和精力来尽情享受节日的文化和快乐。,韩国在经历了与中国“端

10、午节”申遗之争后,韩国的一位学者又论证中国的炎帝、蚩尤、夸父等形象是出自韩国的神话。 并说孔子、李时珍、孙中山等都是韩国人,甚至连汉字也是韩国人发明的!我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什么不使用汉字而使用韩文呢?,案例二:“争名人”和“争祖宗”,一、争名人 大舜之争:舜耕历山的典故,本出自山东省济南市。目前,自称舜耕过的历山已达20多座。其中争议最大的是山西省的永济市,他们干脆建了一个“舜城”以示其正宗。,老子之争:今年3月22日是老子诞辰2579周年纪念日。河南省鹿邑县举办国际老子文化节,而甘肃省临洮县则规划建设计有老子博物馆区、祭祀广场区、老子飞升纪念区的老子博物馆区。安徽省涡阳人也在开发老子文化“使

11、人一到涡阳就有身处老子故里之感。”,韩愈之争:韩愈陵园位于河南省孟州,现河北省昌黎县与秦皇岛市又以“韩愈故里”为由在开发“韩愈经济”。 花木兰之争:河南人说,木兰故里在虞城;安徽人说,木兰家在亳州;湖北人说,木兰为黄陂人氏。除此之外,木兰故里还有陕西延安说、河北完县说等多种。,曹雪芹之争:曹雪芹的故里究竟在辽阳、丰润和山东临沂?三地各有说辞。,除名人被争之外,就连传说中的人物和虚构的故事也被众人疯争恶抢一番。如安徽人抢西门庆和潘金莲,河北人抢武大郎,以及孙悟空、董永和七仙女等,也被争来抢去,睹此,情何以堪 ?,二、争祖宗 盘古之争:河南省桐柏县搞了个“中国盘古之乡”,沁阳县继而搞了个“中国盘古

12、圣地”,并把原陈庄乡改称“盘古乡”。 黄帝之争:原来祭祀黄帝在陕西省黄陵,近来河南省新郑也在祭祀黄帝,继之,河北省涿鹿也建了一处纪念黄帝的处所。,8月中旬以来,央视4套节目播放了湖北省安陆市“李白故里”形象宣传片,引起“李白故里”四川省江油市的不满。 江油市已分别向央视与安陆市方面发函,要求立即修改或停播该广告,停止名誉侵权。江油市政府法制办还表示,本周内将给安陆市发去律师函,不排除最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城市名誉权的可能性。,问题,1、我们的家乡是否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2、这些地方为什么要争名人,争祖宗? 3、这和我们所学的民俗学有什么关系?,本节所学理论:,1、什么叫民俗学 2、民俗学作为学

13、科,在国内外的发展史。,第一章、民俗的定义及发展,以钟敬文为代表的定义: 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生活。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钟敬文(1903 2002.1.10), 广东汕尾海丰人。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创作工作,贡献卓著。是我国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大 师、现代散文作家。 钟敬文是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创始者和奠基人之一,在民俗

14、学和民间文艺学领域辛勤耕耘了80年。 被国内外学者誉为“中国 民俗学之父”,在国际上享 有极高声誉。,他在民俗和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独有建树,成为我国提倡用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的观点来研究民间文学的首批学者之一,是我国第一次正式打出民俗学大旗的学者之一,是第一次提出中国文字“三大干流”的概念,较早地把民俗学现象看成一个由物质文化、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组成的整体的学者,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善于进行理论构架的人。 钟敬文是中国民俗学之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他的散文在20世纪20年代初即在文坛崭露头角,自成一家,在1934年阿英所编现代十六家小品中,钟敬文便与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谢冰心、 茅盾

15、、落花生 、郁达夫、徐志摩、鲁迅 和林语堂同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十六家,郁达夫称其作品“清朗绝俗”。在1935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中,将钟敬文的散文作品如西湖的雪景、花的故事、黄叶小谈等作为五四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重要收获,辑入其中。,本书的定义,民俗: 是民众创造、享用的生活文化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它通过行为模仿和口头演述等方式得以延续,是具有民间公共知识的特殊属性和地方文化身份的独特功能的民间知识。,民俗学: 是研究民众所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的本质、特点、作用及其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科学。,民俗学的发展史,国际上,民俗学运动发端于十九世纪的英国,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英国考古学

16、家汤姆斯于1846年,将撒克逊语的“Folk“(民众)和“Lore“(知识)合而为一创造“Folklore“(“民众知识“或“民众学问“这个新名词;1878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民俗学组织-英国民俗学会,并创办了第一本民俗学杂志:民俗学刊(Folklore Record),“Folk-lore“一词慢慢为国际上所承认和使用;并由开始时的“民众知识“或“民众学问“,逐渐成为既指民俗事象,也指研究民俗事象的科学 。,中国民俗学发展史,把民俗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并进而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对民俗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这是本世纪初才发生在中国的事情。,我国民俗学运动,当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

17、”前夕,1918年2月开始的征集歌谣活动为其发端。 当时的民俗学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登上中国现代学术殿堂的 。,1927年后,民俗学又在我国南方崛起,以广州中山大学为中心,办起了民俗周刊,较系统地把西方民俗学理论介绍到中国。 中山大学时期出版的著作中,以顾颉刚的妙峰山影响最大。,三十年代后,我国民俗学逐渐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密切联系起来,较为突出的是杭州的民俗学研究活动。 北京大学的民俗学活动一直持续到1937年抗战爆发,中山大学的民俗学活动持续到40年代初期。,从1918年到1949年的30余年间,民俗学在中国的学术界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这种基础对于一个新兴

18、的学科来讲,还是相当不牢固的。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它没有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中占有稳固的位置,如建立系科、培养学生等; (2)它没有以此为生的学者,民俗学在中国最早的提倡者大多数都没有成为民俗学家,或者本来就是把民俗学作为自己专业的副产品 。,但是,从整体上说,尤其四十年代以前,民俗学调查搜集的虽然是中国的民俗,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本上却是西方的。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来得及着力建立中国自己的民俗学体系。这不能不是一个很大的缺陷。,1949年至 1979年的 30年间,本来就没有显赫过的民俗学更加寂寞。 但民俗学研究的部分内容也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应用,如在五六十年代的民族普查与民族识别

19、工作中,对于调查者而言,民俗学成为必不可少的知识,而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成为识别区分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90多年过去了,民俗学虽然没能像其他人文学科那样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在社会上受到广泛重视,但民俗学的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1997年国家对社会科学学科进行调整时,民俗学取得了独立学科的地位,在国家的学科目录中终于占有了一席之地,这为民俗学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 民俗学的本质,本质: 民俗是生活,是人类历史和现在传承和延续的生活。,第一节 民俗是传统,一、民俗传统的解释 从历史维度看:民俗就是传统。包含民俗的传承是以相对固定和标准的形式传播于特定的民众类型中。 传统的三个

20、基本含义: 1、传统是在不停地传递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一些事情。,2、传统是文化的原料之一。 3、传统是社会群体的一些代表性的事情。 总之,传统是一个过程,具有历史、地域和持续性。而且是约定成俗的、被大众接受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事象。,二、传统中的民俗 美国人类学家雷菲尔德的“大传统”和“小传统”的观点: 大传统:社会中占优势的文化模式,主要存在于都市文明之中。 小传统:相对于大传统而言。 但是大传统和小传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三:民俗传统的构建 民俗早期的形态都是偶然的民众个人行为。 经过时间的沉积,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成为群体习惯性的生活方式。 个体行为泛化为集体行为,以它所在的地区为平台,这个

21、区域就是民俗的诞生地。,第二节 民俗是生活,任何文化都是生活的反映。民俗就是生活的反映。 一、民俗是日常生活方式 二、民俗是生活感情的表达 1、民俗表达的感情是一个地区百姓的共同情感。 2、民俗表达的感情也会因地域时间或者个人等因素产生差异。 3、民俗的感情表达在于真挚。,三、传统与生活中的民俗 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活,也就有民俗事像的存在。但并不是所有的琐碎的生活都是民俗。 民俗是经过很长时间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和文化传统。 生活文化现象是否成为民俗,根本的一点在于是否已经模式化或者类型化。,案例:本命年促“红色商机”,洪女士的丈夫属狗,夫妻俩在春节的一次同学聚会上得知,不少属狗的老同学正

22、往自己身上系红腰带、套红袜子、穿红短裤。据说这些“红色吉祥物”还不能自买,穿上别人送的红内衣才能让属狗之人在本命年趋吉避害。 洪女士到商场一瞧,不得了,买红内裤、红袜子的人还真不是一般的多,所有跟“本命年”搭界的物品几乎都染上了红色!,与洪女士一样,不少市民在春节期间也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本命年红色旋风”。这种“红色”民俗让商家们乐开了怀,也制造了红红火火的“本命年红色商机”。 经营内衣生意的黄先生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措手不及后,终于把握到了这股“红色商机”。他说,记得鸡年春节时,来店里挑选红内衣、红内裤的顾客络绎不绝,货品卖得脱销,一时补货不及,让他引以为憾,今年特意多进了货,结果今年的红内衣

23、、红内裤依然俏销。 黄先生经营的几款卖得比较好的红内衣外包装都写上了“年年好运”、“本命年365个祝福”之类的字样,平安度过本命年的寓意颇为明显。,民俗手工坊中寻找财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打“民族牌”带来的无限商机,尤其是手工制作的民俗工艺品在近几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青睐。而一些商家更是将“前店后场”的形式突破了地域的界限,在当地作坊组织手工货源,在城市进行特色销售,大打错位竞争牌。 在老手艺没落的时刻,手工艺品正逐渐走向时尚的潮头。因为个性无法取代,因为“手工”精神的放大,也因为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所以,一些商家就将民间作坊的手工艺品引入城市,成为这些手工作坊的“场前店”。,在济南人防商城

24、附近的一家民俗手工坊里,记者看到,该店浓浓的民俗乡土之风吸引了众多爱好浓缩历史的手工艺品的顾客。这家仿佛有着磁性的小店,行人单单从旁边经过,都会不由自主地进去转转。 小店内的每一样商品似乎都值得仔细推敲。陕西的泥老虎远近驰名,但小店内出售的泥老虎不仅有它的神,还有它没有的声。原来,它的不同之处是在它的身体中段有一个皮质的手工气囊,可以发出声响。赵小姐说:“我们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刻意地挑选了一些比较少见的手工艺品。”,据了解,这其中不少商品都是来自员工家属的家庭作坊。最典型的要数那双手工刺绣鞋垫,图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色彩鲜明,针法细腻,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店内还为顾客提供了一项特色项目,就是

25、帮客人的首饰编织中国结绳。这种结绳不仅具有典型的中国特征,还十分坚固耐用。,第三章 民俗象征,第一节 民俗象征释义 第二节 民俗象征的结构 民俗的本体结构 民俗的空间结构 第三节 民俗象征类型 民俗象征的生成 民俗象征的类型,举例一:筷子,我国是筷箸的发源地,用箸进餐历史悠久。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筷子是鸟图腾的符号,但当挂在洞房里时,又象征着人们对比翼双飞、早得贵子的期许 。,使用的礼节,* 夹起食物之后,不应该放回盘碟; * 不能用筷子对着人或用餐时拿筷子指手画脚; *不能够用筷子在菜盘上来回的转而却又不夹菜;,* 不能将筷子插入一碗米或饭。这是祖先奉献物安置方法,参见

26、脚尾饭(有指因为像拜神时,香插入神炉的动作,再者一般拜祭不会这样做,望他人指正; * 不要用筷子敲打碗盆。逢到家里请客吃饭时,尤其不可将筷子胡乱地敲打碗盆。 *不能够将筷子含在嘴里。,关联易理,筷子直而长,两根为一双。用筷子夹菜不是两根同时动,而是一根主动,一根从动;一根在上,一根在下。两根筷子的组合成为一个太极,主动的一根为阳,从动的那根为阴;在上的那根为阳,在下的那根为阴,这就是两仪之象。阴阳互动,可得用矣;阴阳分离,此太极不存。这就是对立统一,阴阳互根。两根筷子可以互换,主动的不是永远主动,在下的不是永远在下,此为阴阳可变。,举例二:婚宴菜单中的民俗象征,1、菜肴的数目应为双数 婚宴菜肴

27、数目通常以八个菜象征发财,以十个菜象征十全十美,以十二个菜象征月月幸福。,如在江南地区流行的“八八大发席”,全席由八道冷菜、八道热菜组成。而且举办婚礼的日子也通常多选于农历双月的初八、十八、二十八,暗扣“要得发,不离八、八上加八、发了又发”的吉祥寓意。常见菜单如下: 八冷碟:炙骨、油鸡、红鸭、风鱼、蛰皮、彩蛋、香菌、芹菜。 八热菜:如意海参、八宝酥鸭、花酿冬菇、三鲜海圆、荷花鸡茸、一品枣莲、麒麟送子、全家合欢。,2、以吉祥语命名菜肴 如:珍珠【比翼双飞】 牛奶汤鱼圆 【鱼水相依】 红枣桂圆莲子花生羹 【早生贵子】,下面是某名媛的婚宴菜单,月老红线牵深情红烧刺参扣鱼肚 比翼双飞会鹤桥金钱鸡拼酿鸡

28、翅 天长地久庆有余糖醋煎黑鲔鱼 纱窗绣幕鸳鸯枕什锦烩蔬菜 同心齐谱金镂曲红鲟米糕 七夕佳偶牵手心虱目鱼丸汤 花团锦簇并缔莲团圆莲露 馥兰馨果合家欢环球水果盘,现在上海酒店比较常见的婚宴宴席的名称主要有 【比翼双飞席】、 【龙凤呈祥席】、 【山盟海誓席】等, 而其中菜品的命名也都始终遵循着“吉祥”的原则:,如:比翼双飞席,八冷碟: 鸳鸯彩蛋、 如意鸡卷、 糖水莲子、 称心鱼条、 大红烤肉、 相敬虾饼、 香酥花仁、 恩爱土司,八热碟: 全家欢乐烩海八鲜、 比翼双飞酥炸鹌鹑、 鱼水相依奶汤鱼圆、 琴瑟合鸣琵琶大虾、 金屋藏娇贝心春卷、 早生贵子花仁枣羹、 大鹏展翅网油鸡翅、 万里奔腾清炖金踢,四果点

29、: 甜甜蜜蜜喜庆蛋糕、 欢欢喜喜夹心酥糖、 热热闹闹糖炒栗子、 圆圆满满豆沙汤团,所体现的民俗象征:,原料一般都有鸡、鱼,象征这吉祥喜庆,年年有余,而且一般都作为压轴菜上席。 宴席中甜品的主要原料有大枣、花生、桂圆、莲子等,主要是取其谐音,祝福新人早生贵子。,地区民族不同,喜好风俗禁忌也有差别:,四川地区传统的婚宴中应出现红烧肉和甜菜如甜烧白的菜品;东北地区的婚宴一般都要上“四喜丸子”象征喜庆; 而在香港地区婚宴菜品千万不能出现豆腐、荷叶饭一类的菜肴饭点。,传统宴席上一般选用石榴(因其籽较多,有多子之意)、西瓜、杨梅、蜜桃(取意今后生活甜蜜美满);忌讳上梨和橘子,因为梨有与分离的“离”同音,橘

30、子又要一瓣一瓣地分开来吃。,第一节 民俗象征释义,民俗学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但是历来的民俗学家却忽略了这一点,他们更多的关注民俗学表面的一些东西,比如,分类,管理,母题等等,很少有人研究民俗的内涵。 所以,本章我们就花两节课的时间,重点讲解民俗的象征。,象征是民俗文化的体现。在民俗文化里,象征往往是文化模式的精辟概括。 所以,民俗学的研究不仅要重视对民俗事像的罗列排比描述等,更要重视其文化意义的阐释,尤其是象征内涵的分析。,民俗结构的象征:有无数抽象化的符号。 民俗的特定象征:以一个事像作为基础。 主要通过外部感触和情感认知达到对世界的认识和社会的理解,反映了文化传统较为一致的村落共享的文化。

31、,总结:,无论怎样的象征,都是以民俗物质或者民俗事像为前提的,以人们的现实生活为基础。 无论怎么样的象征,都离不开具体的感性形象和人的思想感情。,第二节 民俗象征的结构,一、民俗本体 是指民俗的存在形态,包括民俗作为一个自足的文化体系应该具有的基本构成要素。,民俗的构建离不开民俗物,是民俗最基本的材料。 民俗物:即民俗活动中人们通过大量的物象、图像、意象和表象等民俗物来表示某种特殊的民俗意念。 民俗象征的生发包含三重结构:民俗物、民众生活的具体行动和二者结合生成的民俗意义。,举例:冬至,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

32、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33、。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冬至由来,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

34、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有关冬至的传说,一、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冬至习俗,冬至(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为进九之始。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

35、,就像元旦一样。但民间并不以冬至为节,不过有些应时应景的活动。,冬至养生,冬季吃萝卜赛过小人参 萝卜中含有蛋白质、糖、维生素A、维生素C、尼克酸,以及无素钙、磷、铁等。萝卜内含有的糖化酵素和芥子油成分,对人体消化功能大有裨益。原因是糖化酵素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脂肪等成分,使之为人体反充分吸收和利用;芥子油具有辛淀粉、脂肪等成分,使之为人体所充公吸收和利用;芥子油具有辛辣味,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食欲、帮助消化,萝卜的这种功能使它赢得了“小人参”的美称。,总结:,民俗物:饺子 民俗生活:节气、节日、祭祀、祈福、养生 象征:阴阳交替、昼夜变化、生活的轮回,其他民俗象征的结构,民俗质 民俗链 民俗丛

36、民俗圈,二、民俗的空间结构,第一层:世界性的 第二层:国家层面的 第三层:民族的民俗象征,举例:,1、花: 2、竹子:气节的象征、高风亮节、文人刚直不阿,有节气,有骨气 3、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忌讳在背后诽谤和议论他人短处;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第三节 中国民俗象征类型,一、民俗象征的形成 在一定条件下与民俗发生关系,就带有民俗物的性质。 举例:,二、民俗象征的类型,民俗的象征

37、主要通过联想,把主观意识托付于客观事物,使特定具体的事物显现出抽象的意蕴。,中国民俗的象征有四种类型,1、物质的象征 2、语音的象征 3、符号的象征 4、过程的象征,1.物质的象征 这类事物具有特殊的名称、形状、或者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传奇等,是带有特定含义的自然物。 比如:石榴、松树、仙鹤、梅兰竹菊、柳树。,2、语音的象征 谐声、假借、转换和扩展。 其中谐音在中国民俗象征体系中占有相当的分量。 举例:提问。,3、符号的象征 这是一种抽象化了的符号表达民众的意愿和思想。 举例:某些数字的特殊象征意义。,4、过程的象征 带有特殊象征意义的活动仪式。成为人们共同遵循的俗规和固有的民俗心理模式,得到了民众的接受和认同,从而实现了民俗的象征。 举例:婚礼的过程,节日的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