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xuey****n398 文档编号:156210529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人:张红 教学团队审核人:门勇 开课学院审核人:饶品华课程名称:化工工艺学/ 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课程代码:040399适用层次(本/专科):本科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2 上机/实验等学时:0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材:朱志庆化工工艺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主要参考书: 1. 薛荣书化工工艺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 陈五平无机化工工艺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林玉波合成氨生产工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

2、. 韩冬冰化工工艺学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1 5. 黄仲九化学工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一、 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培养学生的化工工艺过程生产技术创新能力。二、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建立独立设计,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2. 培养学生从典型化工生产工艺中,总结规律、开拓创新,建立技术创新的能力。3. 培养学生具备将新型化工生产技术、产品、工艺管理融会贯通的素质。三、 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具备:1. 化工生产独立设计,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2. 从典型化工生产工艺中,总结规律、开拓创新,建立技术创新的能力。3. 了解基本化工生产工艺通用规律。4. 掌握运用A

3、uto CAD、Aspen等软件,进行工艺流程绘图的能力。5. 具备将新型化工生产技术、产品、工艺管理融会贯通的素质。6. 结合实际化工生产,建立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四、 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对照表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效果1效果2效果3效果4效果5效果6绪论化工原料及其初步加工通用反应单元工艺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典型生产工艺精细有机化工产品典型生产工艺煤化工反应单元工艺五、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内容;概述化学工业的发展,现状,分类;概念、任务、三个基本概念;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教学要求:1、了解化工工艺学课程的发展、性质、地位和作用;2、了解

4、化学工业的发展史、范畴、分类和特点;3、熟练掌握化工过程的物料衡算中的三个基本概念;4、了解化学工艺学的发展方向和国内外化学工业发展的现状。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化学工艺学的任务、特点以及三个基本概念:转化率、收率和选择性。第二章化工原料及其初步加工教学内容:化工资源及其初步加工;化学矿;煤资源;石油资源加工与利用;天然气及其他化工资源。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化学矿资源的分布、产量、特点与应用;2、熟练掌握煤资源的来源、储藏量与加工方法;3、掌握天然气资源的分类,现状分布与主要用途。4、了解石油工业的发展、储藏、地位和作用;5、掌握石油组成,包括原油和馏分油的组成;6、熟练掌握石油加工过程中最

5、常用的方法及流程;7、掌握石油加工过程及产品中涉及的几个重要概念;8、掌握石油产品(汽、煤、柴及润滑油等)的性能和作用;9、掌握汽油、柴油的评价方法。重点难点:【本章重点】煤化工的应用,现代新兴的煤资源加工方法;石油炼制最常见的五套加工装置流程、原理、主要设备构造;石油产品的评价方法、指标,催化重整原理。【本章难点】煤化工的应用,现代新兴的煤资源加工方法;石油炼制最常见的五套加工装置流程、原理、主要设备构造。第三章通用反应单元工艺教学内容氧化包括氧化反应过程的共同特点、种类;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特征反应;非均相气固相反应器;烯丙基型氧化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晴;乙烯均相络合催化剂乙醛;氢化与脱氢单

6、元工艺;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典型脱氢工艺;电解。教学要求:1、了解氧化反应工艺的类型,产品的种类,用途;2、掌握氧化反应过程的共同特点、常用的氧化剂种类;3、掌握主要的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类型、特点;4、熟悉乙烯的环氧化反应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工艺条件;5、掌握氧化反应器的几大重要类型,流化床、固定床反应器的性能、结构特点和适用范围;6、了解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晴的反应原理、反应器的型式、工艺条件的选择;7、熟练掌握乙烯均相络合催化剂乙醛反应机理;8、熟练绘制气液均相反应器结构、掌握特点。9、了解加氢反应的通用性能、催化剂的选择和制备;10掌握氮加氢制合成氨、一氧化碳合成甲醇两个典型加氢反应的原理和工艺

7、;14、熟练掌握加氢反应器的绘制。11、掌握催化脱氢反应的原理、工艺条件的确定;12、掌握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典型脱氢工艺反应机理、工艺流程、产物的分离原则;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氧化反应过程的共同特点;氧化反应装置安全问题如何解决;如何确定乙烯的环氧化反应生产工艺条件、原料中杂质的影响;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晴反应器的型式;气液均相反应器结构、特点;加氢反应器的绘制;掌握催化脱氢反应的原理、工艺条件的确定以及脱氢反应器的选择和绘制。【本章难点】掌握热点的产生、危害、解决办法;绘制流化床、固定列管式反应器的详细结构图;乙烯均相络合催化剂乙醛反应机理;加氢反应催化剂的选择和制备以及催化剂的中毒机理。第四

8、章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典型生产工艺教学内容:烃类热裂解;烃类热裂解原理;烃类热裂解的热力学、动力学分析;烃类热裂解工艺及原理流程;乙烯能量利用、复叠制冷;氯化;烃类的取代氯化原理。教学要求:1、了解乙烯工业的发展、性质、地位和作用;2、掌握烃类热裂解的原理,流程;3、熟练掌握烃类热裂解的主要工艺设备结构、作用;4、掌握烃类热裂解的工艺条件,实现的方法;5、练掌握应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理论去分析烃类热裂解的生产工艺条件;6、复习物化和热力学、动力学方面的有关知识。7、掌握烃类热裂解工艺及原理流程;8、熟练绘制烃类热裂解工艺流程框图、掌握生产和分离要求;9、了解裂解气的组成C5和分离目的、分离方法和步骤

9、、乙烯能量利用10、了解氯化工艺的用途、分类;11、掌握烃类氯化的反应机理、掌握氯化方法和氯化剂的选择。重点难点:【本章重点】烃类热裂解的五个重要工艺组成的原理、作用;应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理论去分析烃类热裂解的生产工艺条件;烃类热裂解工艺流程框图;分离目的、分离方法和步骤、乙烯能量利用、复叠制冷;掌握烃类氯化的反应机理。【本章难点】应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理论去分析烃类热裂解的生产工艺条件;氯化的反应机理第五章精细有机化工产品典型生产工艺教学内容:概述;各种精细化工单元反应介绍;各种典型反应的应用实例。教学要求:1、了解精细化工的发展概况和特点;2、掌握精细化工中的新技术;3、掌握部分现代精细化工

10、的应用实例。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掌握部分现代精细化工的应用实例。【本章难点】独立进行精细化工流程产品规划。第六章煤化工反应单元工艺教学内容:煤的干馏;煤的热分解;煤的气化工艺、煤气化技术的应用;煤的液化;煤的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煤化工产品的深度加工;炼焦煤气的分离和利用;煤焦油的深度加工。教学要求:1、了解煤炭工业的发展、地位和作用;2、掌握煤炭加工的原理、流程;3、熟练掌握煤液化的原理和应用;4、掌握煤深度加工的方法。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掌握煤炭加工的原理、流程。【本章难点】熟练掌握煤液化的原理和应用。六、 课内实验、上机等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除课堂讲授外,主要采取翻转课堂、实用案例训练

11、、习题课三种辅助教学形式。1. 翻转课堂对于需要信息拓展章节均设1课时的翻转课堂教学。学生掌握教学的基本原理后,由教师选定与之相关的、有实际背景的现代化工最新发展的前沿动态,提前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准备讲义、小组讨论等方式,在课堂上自主讲授相关内容。教师主要负责引领、讲评和提示。2. 实用案例训练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进程,选择独立工艺规划问题,在课堂内通过互动讨论和教师要点讲解的方法,训练学生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3. 习题课课外单独的习题课,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由教师利用课堂碎片时间讲解。七、 课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翻转课堂实用案例训练习题课小计绪论22化工原料及其初步加工415通用

12、反应单元工艺527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典型生产工艺5229精细有机化工产品典型生产工艺415煤化工反应单元工艺44共计2424232八、 课程考核1. 上课的基本要求(不迟到、早退、不无故缺课等)占10%。2. 平时作业占10%。3. 翻转课堂表现占10%。4. 实用案例训练占10%。5. 期末考查占60%。化工工艺学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化工工艺学/ 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课程代码:040399适用层次(本/专科):本科总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2 上机学时:0 实验学时:0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比例:平时(含期中)40 %+期末 60 %课程简

13、介:本课程是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之一,主要介绍典型化工生产单元工艺中产品加工过程、工艺条件选取及重要设备设计的基本规律,内容包括化工资源及其初步加工、通用反应单元工艺、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反应单元工艺及各种典型反应的应用实例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和适应化工行业需要,让学生按化工产品的性能与用途分门别类地学习,并与相关专业课程融会贯通,不断开拓新型化工生产技术及产品,为培养化工专业高等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理论基础。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主讲教师:张红、王远强、刘锡建等教 材:朱志庆,化工

14、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主要参考书:1、薛荣书,化工工艺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2、陈五平,无机化工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林玉波,合成氨生产工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韩冬冰,化工工艺学,中国石化出版社,20115、黄仲九,化学工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对照英文翻译:Course Name: 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urse Code: 040399Applicable Level (Undergraduates/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UndergraduatesTotal Cre

15、dit Hours: 32 Credits: 2 Lecture Hours: 32 Computer Hours: 0 Experiment Hours: 0 Way of Assessment: Test Proportion of Result Evaluation: Regular Grades(including result of mid-term exam)40 %+Result of Final Exam 60 %Course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is one of the selective courses for chemical engine

16、ering and technology major undergraduate. 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s rules of product process in typical chemical unit producing, conditions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important equipment. The course included chemical resources and its preliminary processing, general reaction unit process, organic

17、chemical reaction unit process, coal chemical industry and fine chemical reaction unit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examples of the various typical reactions. This course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adapt to the chemical industry needs. Through learning this course, st

18、udents should master arranging learn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properties and uses of chemical products. The new chemic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 are constantly developed together with the other specialty courses so as to lay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raining chemical profession

19、al higher talent.Pre-Course: Physical Chemistry,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rganic Synthesis Unit ReactionApplicable Major: Undergraduat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jorLeading Teachers: Zhang Hong, Wang Yuanqiang, Liu Xijian, etc.Teaching Material: 朱志庆,化工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Main Reference Books:1、薛荣书,化工工艺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2、陈五平,无机化工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林玉波,合成氨生产工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韩冬冰,化工工艺学,中国石化出版社,20115、黄仲九,化学工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