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中读图想形状教学的实践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6117411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械制图中读图想形状教学的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机械制图中读图想形状教学的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机械制图中读图想形状教学的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机械制图中读图想形状教学的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中读图想形状教学的实践(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机械制图中读图想形状教学的实践慈溪掌起成校 柴武伟 厉其祥【内容提要】在机械制图中,读图能力是绘图能力的基础。读图想形状教学是培养读图能力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制图教学成败的关键。笔者针对农村职成校学生的现状,在教学实践中,以手脑并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形体分析、线面分析来掌握基本方法;以发散思维、一题多解来拓宽思路;以正逆结合、设计模型来提高读图能力。【关键词】 机械制图教学 学习兴趣 读图能力 读图想形状 机械制图教学的两大主题是读图能力与绘图能力的提高。读图是基础,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读图想形状更是重点和难点,是衡量学生实际水平

2、的一条准则。众所周知,职成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浓、思维方式单一。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有的想不出形状:面对平面线框,不知是斜面还是曲面?是凸起还是凹陷?有的画出来的图有线的漏线,没线的加线;还有的“望图兴叹”,老师讲的孔、槽、台阶,看看明明、摸摸平平。问题的症结就出在读图想形状上,若想不出形状,那么图样的表达、零件图、装配图都难以学习,后来学制图似听“天书”。为了使学生从想学制图到会学制图,切实提高读图想形状的能力,笔者对此作了如下实践。一、以手脑并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行知说:“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脑并用可事半功倍。通过画轴测图、切橡皮泥、做教学模型,在动手过程中往大脑里输入

3、各种图形和模型,激发大脑的活动。既可使不太明朗的空间想象逐渐实物化、具体化,又可让大脑指挥双手进行正确操作,使同学们觉得学制图有乐趣。针对有些学生在学习正投影和三视图后可能掉队的情况,笔者把轴测图提到三视图前面来学,这样三维的轴测图要比二维的三视图直观易懂。通过练习,既掌握了轴测图画法又培养了学制图的兴趣。学习相贯线时,很多人觉得相贯线很抽象,笔者就建议学生拿来管道接头和三通管,动手触摸实物,加深对相贯线的感性认识。截交线的形状有些学生觉得很难想象,就提议大家用刀切割橡皮泥或用凿子在木料上刻制模型。本来苦思冥想的形状被自己制作成型后放在眼前时,不但很有成就感,而且很多疑点会迎刃而解,学习兴趣自

4、然得到培养。根据有的学生从初学制图有好奇心到后来出现掉队现象,笔者采取以下方法: 选题层次上,先做基本几何体。即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再在基本几何体上进行简单的切割和叠加,然后把难度逐步提高,最后变为综合类。做题步骤上,第一步先画轴测图,后切模型、作三视图。第二步根据两面视图,刻制模型并补画第三视图。第三步根据不全的视图,画出轴测图,补画缺线。这样由浅入深使教学循序渐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谓“兴趣越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显著”。二、以形体分析、线面分析来掌握基本方法。形体分析法是根据视图的特点,基本形体的投影特征,把物体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形体,先分别想象出各组成部

5、分的形状和位置,再将它们综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可分三步进行:一是认识视图,抓住特征。二是分析投影,联想形体。三是综合起来,想象整体。如图1。线面分析法是运用线面的投影规律,分析视图中的线条、线框的含义和空间位置,从而看懂视图。在一般情况下,只用形体分析法就行。但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物体(如较复杂的切割类组合体),还要用线面分析法来集中解决读图中的难点。如图2读图想形状的一般顺序是:先看主要部分,后看次要部分;先看容易确定部分,后看难于确定部分;先看某一组成部分的整体形状,后看其细节部分形状;先用形体分析法做主要分析,后用线面分析法作补充分析。最后综合起来想形状。三、以发散思维、一题多解来

6、拓宽学生思路发散思维是一种非线性思维,它的思维活动是分散的、辐射的、扩展的。可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多项思考,它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是比较灵活的思维方式。在制图练习中,如果给出充分的条件叫学生读图想形状,会出现同式问题,即得出唯一正确的答案,出现明显的方向性和概括性,容易造成思维定势和思维束缚。成绩好的学生可能会滋生骄傲自满情绪。发散思维则可开辟创新天地,使学生惊奇地发现在学制图过程中竟有如此多种的选择与变化,既让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高,又深感学无止境。“一题多解”就是提高读图想形状的有效手段。如图3:已知二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此题可分三步:1、 根据长对正、高平齐、宽

7、相等,画出未切之前的基本几何体(长方体)。2、 应用线面分析法,找出abc平面(一般位置面)。3、 补画左视图。想象符合主、俯视图投影规律的各种情形(笔者举出四种)。四、用正逆结合、设计模型来提高读图能力。画图是将实物或想象中的物体运用正投影法表达在图纸上,是一种从空间形体到平面图形的表达过程。读图是根据平面图形(视图)想象出空间物体的结构形状和位置。此两者是一对互逆过程,正逆结合对提高读图能力事半功倍。例如:已知点A的三面投影,想象其空间位置的过程如图4,使V面保持不动,将H 面、W 面分别向上和向左旋回到三个投影面相互垂直的原始位置,然后由各视图向空间引投影线,即主视图上的点向前引出,俯视

8、图上的点向上升起,左视图上的点向左横移,则同一点的三投影线必相交于空间点A。这就是点A的实际位置。此过程,笔者用鞋盒自制的三投影面进行演示。反之,在教室这个三维空间里,用某个同学作为一点来直观演示画出三面投影就是上述的逆过程。以点的投影为基础,用投影可逆性,把视图上各点逆转归位可使整个物体形状“再造”出来。通过一段时间正逆结合训练,能使轴测图与三视图之间正确转换。有的学生听课时还能理解,但到了动手时却经常出错。原因是形状不清、方法不熟,于是笔者就设计了如下三个典型模型,从中归纳出十种基本类型,以此来举一反三。模型1、例图5,这里有四种基本类型1)两个面相交有交线,如图中的“线AB、AC、EF”

9、。2)两个斜面切割相交产生一般位置线,如图中的“线DA”。3)斜面上切方块,如图中的“I2”部分。与斜面(非一般位置斜面)的截交线在一个投影面上具有积聚性 “线AF(EC)”。4)在斜面上切梯形块,如图中的“I”部分。这种情形稍难,与斜面(非一般位置斜面)的截交线呈梯形,在一个投影面上线条稍多,要用线面分析法,检验形状对错与否可与另一投影面的梯形相对照。 模型2、例图6,这里也有四种基本类型1)相切处没线,如图中的“O”。2)相交产生交线,如图中的“线AB”。3)两形体相贴形成同一面,相贴处没线,如图中的“”,但如果两者错开,就变成两个面相交产生交线。如图中的“线CD”。4)圆柱上平行于轴线的

10、切割,如图中的“、I1、I2”,分别为切去一半、切去一小部分,切去一大部分。很多学生在对切割后圆柱的外轮廓线是否保留问题上经常出错,关键只要抓住一点:切割部分是否超过一半,只要没有超过一半则圆柱轮廓线保留,如超过一半,则根据投影规律用新产生的截交线代替切割部分的圆柱轮廓线。模型3、例图7,这里有两种基本类型1)圆筒上切割,如图中的“、I1、I2”部分,分别为两边切和中间切。这类图形其实质还是圆柱上平行于轴线的切割,只是圆筒里有圆柱面和圆柱孔。在画截交线时,局部是否有线,内外圆柱轮廓线保留与否学生容易出错,只要把轴测图(实物)与三视图对照起来讲解,使截交线形状展现在大家面前就行。2)两圆柱相贯线

11、,如图中的“I2”部分,这里有圆柱面与圆柱面的相贯线,也有圆柱孔内表面之间的相贯线。当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以上十个基本类型后,从中演变出来的另几种题型也能不难理解。例如掌握了模型1斜面上切梯形块,根据切割位置的不同和梯形的不同,至少还有4种题型。掌握了模型3圆筒上的切割,根据切割位置和切割部分的多少,还可出现另外的题型。掌握了模型3两圆柱相贯线的画法,再看复杂一点也只是大同小异。通过以上的实践, 教学状况大有改观。以前上制图课许多学生昏昏欲睡,举手发言的廖廖无几。现在则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来办公室探讨问题的多了,作业不交的少了;晚自修作图、刻模型的多了,讲空话、打磕睡的少了;拿着各种图形向别人炫耀的多了,文化课不好怪自己笨的少了。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能学以致用。机械是现代经济的基础行业,制图是机械行业的专业基础和技术语言。在读图想形状教学中需要研究的还有很多,如增强师生互动、挖掘制图趣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等,都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尝试和实践。 2006年10月 参考文献:1994年赵庆鹏责任编辑的机械制图习题册2001年王幼龙主编的机械制图2001年王晓勇、俞建文主编的教学研究论集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