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与不等式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6043889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4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集合与不等式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集合与不等式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集合与不等式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集合与不等式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合与不等式篇(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讲:集合与子集及其运算知识点归纳 定义: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表示法:列举法1,2,3,、描述法x|P.韦恩图分类:有限集、无限集.数集:自然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正整数集N、空集.关系:属于、不属于、包含于(或)、真包含于、集合相等.运算:交运算ABx|xA且xB;并运算ABx|xA或xB;补运算x|xA且xU,U为全集性质:AA; A; 若AB,BC,则AC;AAAAA; A;AA;ABAABBAB;ACA; ACAI;C( CA)A;C(AB)(CA)(CB).注意: 区别与、与、a与a、与、(1,2)与1,2; AB时,A有两种

2、情况:A与A.若集合A中有n个元素,则集合A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所有真子集的个数是-1, 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如;。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和的区别;0与三者间的关系。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条件为,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的情况。题型讲解例1:设,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例2:设集合P=m|1m0,Q=mR|mx2+4mx40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则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A.PQB.QPC.P=QD.PQ=Q例3:已知集合,,求的值。:例4:已知集合,求的值.例5:已知A=x|x33x22x0,B=x|x2axb0且AB=x|0x2,ABxx2,

3、求a、b的值.小结:1.正确理解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用列举法或描述法给出集合,考察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元素;或不给出集合中的元素,但只给出若干个抽象的集合及某些关系,运用文氏图解决有关问题。3.熟练运用集合的并、交、补的运算并进行有关集合的运算。4.注意符号的理解,相互之间的转化:例如等等.练习:1、设集合P=1,2,3,4,5,6,Q=xR|2x6,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PQ=P B.PQQ C.PQ=Q D.PQP2、若非空集合,则能使AB成立的所有的集合是( )(A) (B) (C) (D)3、已知集合A=xR|x5,B=1,2,3,4,则(A)B等于A.1,2,

4、3,4 B.2,3,4 C.3,4D.44、设集合P=1,2,3,4,5,6,Q=xR|2x6,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PQ=P B.PQQ C.PQ=Q D.PQP5、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则对任意实常数,总有(A) (B) (C) (D) 6、已知集合,那么集合P的子集的个数为 A3 B7 C8 D167、设全集,,求的值8、设M、P是两个非空集合,我们规定:,根据这一规定,等于 A B CM DP9、若 ,则下面成立的是 A B C D10、若集合,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为( ) A B C D 11、若A、B、C为三个集合,则一定有( )ABCD12、对于任意的两个实数对(a,b)和(c

5、,d),规定(a,b)(c,d)当且仅当ac,bd;运算“”为:,运算“”为:,设,若则( )A B C D13、设 ,AB=B, 求实数的值.14、设方程的解集为A,方程的解集为B,已知,试求出实数的值。15、设全集,集合,若,.高考演练:1、07年(四川文)(1)设集合M=4,5,6,8,集合N=3,5,7,8那么MN=(A)3,4,5,6,7,8(B)5,8(C)3,5,7,8(D)4,5,6,82、已知全集U(1,2,3, 4,5),集合A,则集合等于A、 B、 C、 D、 3、(安徽。文)若,则(A)(B)(C)(D) 4、(福建。理)3已知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CD

6、5、(福建。文)已知全集U=1,2,3,4,5,且A2,3,4,B=1,2,则CUB)等于A.2B.5C.3,4D.2,3,4,56、已知集合,则= Ax|-1x1 Bx |x1 Cx|-1x1 Dx |x-17、(宁夏)设集合,则()、 、8、(湖北。文)如果U=x|x是小于9的正整数,A=1,2,3,4,B=3,4,5,6,那么CUACUB=A.1,2B.3,4C.5,6D.7,89、已知全集,则为A B C D10、(天津.文)设集合,则( )ABCD11、已知集合,则A、 B、 C、 D、12、设集合,则=AB5CD1,2,4,5 13、若集合,则( )ABCD14、(全国一)设,则(

7、 ) 15、(全国二。文)2.设集合U=1,2,3,4,A=1,2,B=2,4,则=(A) 2(B)3(C)1,2,4 (D) 1,416、(浙江.理)已知,则( )ABCD17、(陕西。理)已知全集U1,2,3, 4,5,集合A,则集合CuA等于(A) (B) (C) (D) 18、若为全体实数的集合,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CD19、(北京卷.理)已知全集,集合,那么集合等于( )A BC D20、若集合,则集合等于AB CD21、已知集合,则集合 . . . .22、若集合,则是A1,2,3 B. 1,2C. D. 23、设集合,则 ( ) ABC D、 24、巳知全集,集合和

8、的关系的韦恩(enn)图如图1所示,则阴影部分所示的集合的元素共有A个 个 个 无穷个25、已知全集U=R,则正确表示集合M= 1,0,1 和N= x |x+x=0 关系的韦恩(Venn)图是 26、集合,若,则的值为( )A.0 B.1 C.2 D.427、设P=xx4,Q=x0恒成立问题含参不等式axbxc0的解集是R;其解答分a0(验证bxc0是否恒成立)、a0(a0且1 C k1 D k 13、若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4、若对任意R,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1 C.1 D. 5、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6、若关于x的不等式1的解集为x|x 2

9、,则实数a的值为( )A.1 B.0 C.2 D.7、不等式的解集是( )A B. C. D. 8、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9、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10、已知,则不等式的解是( ) A. B. C.,或 D.,或11、已知集合,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1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A BCD13、对于满足04的所有实数,使不等式都成立的的取值范 ( )ABCD14、若关于的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5、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A B(1,2) C(1,2) D16、不

10、等式的解集是 。17、不等式( )A(0,2) B(2,+) C D18、关于的不等式( )A B C DR19、方程在上有实根,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20、若的解是( )A B C D 21、不等式的解集是( )A B C D22、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 , 23、不等式的解集为 24、方程有一正根,一负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二)解不等式(1)(2)解关于的不等式:(3)解关于的不等式:(4)(5)解关于x的不等式:(6)解不等式.(7)解不等式8、解关于的不等式(三)已知不等式(I)求的值;(2)若函数在区间上递增,求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四)已知函数有两个实根为(1)求函数

11、;(2)设高考演练:1、“”是“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的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充分必要条件C必要非充分条件 D.非充分必要条件2、设U=,A=,若,则实数m=_.3、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的充要条件是(A) (B) (C) (D)4、设集合A=若AB,则实数必满足(A) (B) (C) (D)5、设集合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6、已知全集,集合,则=A. B. C D. 7、若集合,则=( )A. B. C. D. 8、集合,若,则的值为( )A.0 B.1 C.2 D.4、设则“且”是“”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2、10、“”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11、函数,在点处有定义是在点处连续的 A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12、已知M,N为集合I的非空真子集,且M,N不相等,若,则(A)M (B)N (C)I (D)第四讲 不等式的性质与比较大小知识点归纳 1实数的大小顺序与运算性质之间的关系: 2不等式的性质:(1) , (反对称性)(2) , (传递性)(3),故 (移项法则)推论: (同向不等式相加)(4),推论1:推论2:推论3:不等式的性质是解、证不等式的基础,对于这些性质,关键是正确理解和熟练

13、运用,要弄清每一个条件和结论,学会对不等式进行条件的放宽和加强题型讲解 1. 例1:设,且,则( )A. B. C. D.例2:下列命题成立的是 命题一:若, 则 命题二:若, 则,命题三:若, 则例3:下列不等式在时一定成立的是( )A BC D例4:如果,那么的大小关系式例5:已知为正实数,比较与的大小例6:比较与(为不相等的正数)的大小。小试牛刀:1、已知,且,则( ) A. B. C. D. 2、若,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命题是( )A和均不能成立B和均不能成立C不等式和均不能成立D不等式和均不能成立3、如果且,那么以下不等式正确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4、若,则下列不等式成

14、立的是( ) A B CD5、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6、如果满足,且,那么下列选项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 B、 C、 D、7、若,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A、 B、 C、 D、8、已知如果,则下列不等式中不能成立的是A、 B、 C、 D、9、是的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0、若则的范围是A、 B、 C、 D、11、已知,且,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B、 C、 D、12、如果且,那么以下不等式错误的是( )A、 B、 C、 D、13、设,若,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B、 C、 D、14、下列命题正确

15、的是A、若 B、若C、若 D、若15、不等式与能同时成立的充要条件是A、 B、 C、 D、16、若正数满足,则有A、 B、 C、 D、与的大小不能确定17、若,则的大小关系为A、 B、 C、 D、由的取值范围决定18、已知,试比较与的大小。19、已知为正实数,试比较与的大小。20、当时,比较与的大小。21、设,比较与的大小。22、已知,比较与的大小第五讲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知识点归纳 1常用的基本不等式和重要的不等式(1) 当且仅当(2) (3),则(4)2最值定理:设(1)如积(2)如积即: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运用最值定理求最值的三要素:一正二定三相等3 均值不等式:两个正数的均值不等

16、式:三个正数的均值不等是:4四种均值的关系:两个正数的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均方根之间的关系是不等式这部分知识,渗透在中学数学各个分支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因此不等式应用问题体现了一定的综合性、灵活多样性,这对同学们将所学数学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解决问题时,要依据题设、题断的结构特点、内在联系、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案,最终归结为不等式的求解或证明不等式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始终贯串在整个中学数学之中诸如集合问题,方程(组)的解的讨论,函数单调性的研究,函数定义域的确定,三角、数列、复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中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无一不与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

17、问题,最终都可归结为不等式的求解或证明题型讲解 :例1 设,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A 2 B +)4C D 例2:(1)当时,求的最大值;(2)已知求的最小值;(3)求的最大值;例3:若且,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A、 B、 C、 D、:例4:若, 求证:(1+)(1+)9例5、已知,且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小试牛刀:1、设若的最小值为 A 8 B 4 C 1 D 2、已知,则的最小值是( )A2BC4D53、已知则的最小值是A. 3 B. 4 C. D. 4、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情况是A、有最大值为,无最小值;B、有最大值为,最小值为C、无最大值,有最小值为D、无最大值,有最下值为5、

18、若且,则的最小值为 (A)-1 (B) +1(C) 2+2 (D) 2-2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当BC的最小值为2D当无最大值7、若x,y是正数,则的最小值是( )A3BC4D8、设,则的最小值是w_w w. k#s5_u.c o*m(A)2 (B)4 (C) (D)59、已知则的最小值是A、 B、 C、 D、10、已知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则的最小值是A、 B、 C、 D、11、若且则的最小值为A、 B、 C、 D、12、设,且,那么A、有最小值 B、有最大值C、有最大值 C、有最小值13、已知,且,则的最小值是_14、若,且,则的最小值为_15、若正数满足,试求:(1)的最小值;

19、(2)的最小值;16、已知,且,则的最大值为17、设则的最大值为 18、若正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是 19、设,且,求的取值范围。第六讲 恒成立问题考点1:恒成立中解不等式例1:已知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求正数的取值范围。考点2:恒成立中分离参数法注意:(1)参数与变量能分离 (2)函数的最值易求出例2:若不等式对一切正数恒成立,求正数的最小值。考点3:函数最值法已知,若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考点4:已知对于任意的,函数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小试牛刀1、已知不等式对任意正实数恒成立,则正实数的最小值为 ( )()8()6(C)4(D)22、对一切实数,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3、若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4、若对任意,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6、已知,且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7、对于任意的正实数,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最小值。高三复习不等式篇第 35 页 共 3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