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电学实验压轴题的5大命题点及破解策略(解析版)[共29页]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156021830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3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题09 电学实验压轴题的5大命题点及破解策略(解析版)[共2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专题09 电学实验压轴题的5大命题点及破解策略(解析版)[共2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专题09 电学实验压轴题的5大命题点及破解策略(解析版)[共2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专题09 电学实验压轴题的5大命题点及破解策略(解析版)[共2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9 电学实验压轴题的5大命题点及破解策略(解析版)[共29页](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强基计划”尖子生的自我修养系列(一)电学实验的3大创新考查角度在高考中对电学实验一般不直接考查课本上的学生实验,而是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常常在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数据处理等方面加以改进;学生应以常规实验为依据,从实验电路图入手,结合实验的具体要求进行推理分析。角 度 一 对实验原理的创新考查在高考的电学实验中,并不仅仅测量电阻的阻值或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有时可能会测定二极管的导电特性、电容器的充、放电规律等。处理此类问题时,首先要掌握被测实验器材的电学特性,其次要熟练把握控制电路、测量电路的特点。例1二极管具有独特的单向导电性,当在二极管两极之间所加正向电压小于某值时,二极管

2、的电阻很大(1106 ,甚至更大),而当正向电压超过某值时,二极管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升高而急剧减小。为了探究二极管的导电特性:(1)实验小组先用多用电表判断二极管的极性。步骤如下:A将多用电表置于欧姆表“100”挡,短接红、黑表笔,调整_,使指针指向表盘右侧“0”位置;B将二极管串接在两表笔之间,多用电表示数如图甲中a所示;C将二极管两极对调,多用电表示数如图甲中b所示,则此时与红表笔接触的是二极管的_(填“正”或“负”)极。(2)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通过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正向电压U/V0.100.200.300.400.500.550.600.650.680.70正向电

3、流I/mA0000.020.260.561.131.792.373.00由二极管的特性和表中数据可知,当电压表示数为00.30 V时,图乙中开关S一定接在位置_;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作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保留所描的点迹),由图线可知,二极管是_(填“线性”或“非线性”)元件。(3)若此二极管为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为3.00 mA,若用1.5 V的电源供电,则应该给二极管_(填“串”或“并”)联一个约_ 的电阻。【解析】(1)A.欧姆表选挡后要进行欧姆调零,即短接两表笔,调整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表盘右侧“0”位置;C步骤B中欧姆表示数很大,而步骤C中示数很小,由题中所给

4、条件知,当示数很小时红表笔所接为二极管负极。 (2)题图乙的设计为伏安法测电阻的内接法和外接法可以互换的电路,当开关S接位置1时为电流表内接法,接位置2时为电流表外接法。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电压表示数为00.3 V时电流表示数为0,故电流表内接,开关S接在位置1。描点作图如图所示,由图线可知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3)发光二极管正常工作时两端电压为0.7 V,电源电动势高于0.7 V,应串联一个电阻,阻值R 267 。【参考答案】(1)A.欧姆调零旋钮C负(2)1见解析图非线性(3)串267题后悟通本例源于教材人教版选修31第47页中“某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图”,虽然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但仍

5、需要正向电压高于一定值,二极管才会有正向电流。要顺利解决这类实验,只有在温习时经常阅读教材并关注相关内容,审题就轻松得多。对点训练1(2016全国卷)某同学用图中所给器材进行与安培力有关的实验。两根金属导轨ab和a1b1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足够大的电磁铁(未画出)的N极位于两导轨的正上方,S极位于两导轨的正下方,一金属棒置于导轨上且与两导轨垂直。(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以限流方式接入电路,且在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沿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2)为使金属棒在离开导轨时具有更大的速度,有人提出以下建议:A适当增加两导轨间的距离B换一根更长的金属棒C适当增大金属棒中的电

6、流其中正确的是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标号)。【解析】(1)实验电路连线如图所示。(2)为使金属棒获得更大的速度,则金属棒运动时需要更大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所以增加磁感应强度、增大电流、增加两导轨间的距离都可以使加速度增大。故选项A、C正确,选项B错误。【参考答案】(1)实验电路连线见解析图(2)AC角 度 二 对实验器材的创新考查在测量电表的内阻时,要把电表当作能读数的电阻,充分利用待测电表自身的测量效用,即电流表可测定通过自身的电流,电压表可测定自身两端的电压,不需要其他的电表来测量。例2某校进行实验电路设计比赛,实验台上备有下列器材:A电压表V1(量程约2 V,内阻约1 k)B电

7、压表V2(量程为6 V,内阻为2 k)C电流计G(量程为3 mA,内阻约500 )D电流表A(量程为0.6 A,内阻为0.5 )E滑动变阻器R1(015 ,0.5 A)F滑动变阻器R2(01 k,0.1 A)G电阻箱R3(0999.9 ,0.1 A)H电阻箱R4(09 999.9 ,0.2 A)I电源(6 V,0.5 A)J开关、导线若干(1)利用以上器材在图中虚线框内设计最佳测量电路,要求既能确定电压表V1的量程,又能尽量准确地测定其内阻,在图中标明选用器材的符号。图中滑动变阻器R应选择_(填写元件符号)。(2)若已知电压表V1量程为2 V,则下列实验小组设计的电路图中,能用来测定电压表V1

8、的内阻且设计合理的是_。【解析】(1)分压电路中,在额定电流允许的前提下选择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更方便调节,因此选择R1。给定器材中电阻箱R4的最大阻值约为电压表V1内阻的10倍,因此最简测量电路为半偏法电路,如图所示。由于待测电压表V1量程未知,不能读数,要确定V1的量程,需在半偏法电路两端并联电压表V2以便读取总电压U,这样既不影响半偏法实验测量,同时又可以测出测量电路两端电压,保证此电压在调整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时保持不变,以减小实验误差。(2)若电压表V1量程已知,则可采用伏安法直接测量,电压表额定电流约为IV A2 mA,可用电流计G测量电流,电压则由V1读取,滑动变阻器阻值R1远小于

9、测量电路总电阻,应采用分压电路,选项A中电路图设计合理;选项B中,滑动变阻器用R2接成限流电路,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时,每1 k电阻的电压约为 V2.4 V,超过V1量程,不合理;选项C中V2与V1串联,可将V2当电流表使用,满偏电流IV2 A3 mA,与电流计G量程相同,且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时,每1 k电阻的电压约为 V1.5 V,设计合理;同理,选项D中V2与V1并联,V2多余且只能测量电压,不能计算V1内阻,设计不合理。【参考答案】(1)设计电路见解析R1(2)AC对点训练2要测量电压表V1的内阻RV,其量程为2 V,内阻约为2 k。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流表A,量程0.6 A

10、,内阻约0.1 ;电压表V2,量程5 V,内阻为5 k;定值电阻R1,阻值为30 ;定值电阻R2,阻值为3 k;滑动变阻器R3,阻值为100 ,额定电流为1.5 A;电源E,电动势为6 V,内阻约0.5 ;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1)有人拟将待测电压表V1和电流表A串联接入电压合适的测量电路中,测出V1的电压和电流,再计算出RV。该方案实际上不可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2)请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1的内阻RV的实验电路。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实验须在同一电路中,且在不增减元件的条件下完成。试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图中电源与开关已连接好),并标出所选元件的相应字母代号

11、。(3)由(2)所画电路图写出电压表V1的内阻RV的表达式,说明式中各测量量的物理意义。【解析】(1)由于电压表V1量程为2 V,内阻约2 k,则流过的电流最大值为1 mA,而电流表A的量程为0.6 A,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无法准确读取电流值。(2)电压表V2的量程为5 V,内阻为5 k;电压表V1的量程为2 V,内阻约2 k,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3 k;通过对比联想不难设想出:先将电压表V1与定值电阻R2串联,再与电压表V2并联,此时两个电压表恰好匹配,电路如图所示。(3)根据U2U1R2,得RV。U1表示电压表V1的电压,U2表示电压表V1和R2串联的总电压。【参考答案】(1)电流表A不

12、能准确测量出流过电压表V1的电流(2)见解析图(3)见解析3实际电压表内阻并不是无限大,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较大的电阻的串联。现要测量一只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器材如下:A待测电压表一只(量程3 V,内阻约3 k);B电流表一只(量程3 A,内阻0.01 );C电池组(电动势约为3 V,内阻不计);D滑动变阻器一个;E变阻箱一个(可以读出电阻值,09 999 );F开关和导线若干。某同学利用上面所给器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1)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电路。为了更准确地测出该电压表内阻的大小,你认为其中相对比较合理的是_(填“甲”或“乙”)电路。(2)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闭合开关

13、S,改变阻值,记录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电压表的读数U和_(填上文字和符号)。(3)由所测物理量选择下面适当坐标轴,能作出相应的直线图线、计算出电压表内阻的是()AUIBUC.R DUR(4)设直线图像的斜率为k、截距为b,请写出待测电压表内阻表达式RV_。【解析】(1)题图甲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与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电源电动势约为3 V,电压表内阻约为3 k,由于电压表内阻太大,电路电流很小几乎为零,电流表无法准确读数,因此甲电路不合理;由于电阻箱电阻最大阻值为9 999 ,改变电阻箱阻值可以改变电压表示数,测出多组实验数据,因此比较合理的实验电路是图乙。(2)选用图乙所示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

14、,改变阻值,记录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电压表的读数U和电阻箱的阻值R。(3)由于电源内阻可以忽略不计,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UR,应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时,应作出R图像,故选C。(4)由EUR得R,可知,R图像的斜率k,截距b,则电压表内阻RV。【参考答案】(1)乙(2)电阻箱的阻值R(3)C(4)角 度 三 对数据处理的创新考查在实验中,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有公式法、列表法、图像法、逐差法等,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减少测量误差、节约解题时间。例3某物理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太阳能硅光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在一定光照条件下进行实验:(1)请根据图1完成图

15、2中实物的连线。12345678U/V1.771.751.701.651.541.271.000.50I/A1230486068768086(2)该小组成员将测量出来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在图3中作出该硅光电池组的UI图线。(3)由所作的UI图线可知该硅光电池组的电动势E_ V,电池组的内阻随输出电流的变化而改变,在电流为80 A时,该电池组的内阻r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实物连接图如图甲所示。(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后用平滑曲线连接,UI图线如图乙所示。(3)由所作的UI图线可知该硅光电池组的电动势E1.80 V,在电流为80 A时,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电源的路端电压U1.0

16、V,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电源内电压为UEU0.80 V,所以电池组的内阻r106 1.0104 。【参考答案】(1)(2)见解析图甲、乙(3)1.8 10104题后悟通1实物图连接时注意事项(1)按从电源“”极到“”极的顺序连接电路,对有多条回路的电路,可逐条连接。(2)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两端;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可以直接接到电源两端。两者“”接线柱接电源“”极,“”接线柱接电源“”极。(3)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接法应“一上一下”;分压式接法应先将全部电阻丝接入电路,再将被测电路与滑动变阻器的上接线柱按电路图连接。(4)连接完成后检查是否与电路图一致,有无元件连接错误

17、等。2实验原理与数据处理不论测什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其原理都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I(Rr)UU内,不论是线性伏安特性曲线还是非线性伏安特性曲线,图线与U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电源电动势。对点训练4(2016全国卷)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2.5 V的电压表的内阻(内阻为数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 999.9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0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 k),直流电源E(电动势3 V),开关1个,导线若干。实验步骤如下:按电路原理图甲连接线路;甲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甲中最左端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S;调节滑

18、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0 V,记下电阻箱的阻值。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_(填“R1”或“R2”)。(2)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将图乙中实物图连线。乙(3)实验步骤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630.0 ,若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算可得电压表的内阻为_ (结果保留到个位)。(4)如果此电压表是由一个表头和电阻串联组成的,可推断该表头的满刻度电流为_(填正确参考答案标号)。A100 AB250 AC500 A D1 mA【解析】(1)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较小,在分压电路中便于调节,故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

19、器R1。(2)实物图连线如图所示。(3)电阻箱阻值为0时,电压表满偏电压Ug2.5 V,电阻箱阻值R630.0 时,电压表的示数UV2.00 V,此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URUgUV0.5 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得,故RgR630.0 2 520 。(4)电压表的满偏电流为Ig,则IgRgUg,故Ig A1 mA,选项D正确。【参考答案】(1)R1(2)见解析图(3)2 520(4)D(二)电学实验压轴题的5大命题点及破解策略对实验压轴题考生们最感头痛,很难拿到高分,其根本原因是试题考查的知识面广,涉及的实验方法也千变万化,所以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也就很高。实验压轴题考查的热点主要有基本仪

20、器的选择和使用、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所以对实验压轴题的破解方法就是要在熟悉(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考纲规定的所有实验仪器的原理、正确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对探究性实验的思想方法(等效法、累积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模拟法、留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掌握这些原理、方法所引起的系统误差的根源,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处理数据的方法与方法技巧,如作图法及数形结合方法等。一、实验电路及器材的选取首先考虑安全性与准确性选择电学实验仪器要遵循安全性原则(不使电学元件受损)和准确性原则(尽量减小误差)。比如选择电表时,首先保证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和加在电压表上的电压均不超过使用量程,然后再合理选择量程使指

21、针有较大偏转(要达到满偏的1/3),以尽量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而一些实验压轴题的难点往往就放在对安全性原则和准确性原则的理解上。实际上在选取电表时要灵活运用以上两个原则。当遇到某一待测电阻不需要一定达到某一电压或电流的情况时,即使电源电动势较大,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或最大电压也较大,超过了比较小的电表的量程,但此时如果用较大量程的电表读数又会小于1/3量程,那么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压或电流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选取较小量程的电表进行测量以便减小误差。例1在描绘标有“6 V3 W”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要求灯泡两端的电压由零逐渐增加到6.0 V,并便于操作。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A学生

22、电源(电动势为9 V,内阻约1 )B电流表(量程为00.6 A,内阻约0.2 ;量程为03 A,内阻约0.04 )C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约3 k;量程为015 V,内阻约15 k)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 ,最大允许电流1 A)E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500 ,最大允许电流0.3 A)F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为了完成实验,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填“D”或“E”),选用的实验电路图应为图1中的_(填“甲”或“乙”)。(2)请根据(1)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2中实物图的连线。(3)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某次测量中电流表、

23、电压表示数如图3所示,可知该状态下小灯泡电阻的测量值为Rx_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小灯泡的IU图线如图4所示。由此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加时,小灯泡的电阻值将_(选填“变大”或“变小”)。【解析】(1)因要求灯泡两端的电压由零逐渐增加到6.0 V,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连接,为了操作方便,应选用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即选用D。实验电路选用乙。 (2)实物图连接如图所示。(3)由灯泡规格知电流表用00.6 A量程,电压表用015 V量程,由题图3知电流表示数为0.22 A,电压表示数为4.0 V,所以该状态下小灯泡电阻的测量值为Rx 18 。(4)由题

24、图4知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加时,小灯泡的电阻值将变大。【参考答案】(1)D乙(2)见解析图(3)18(4)变大题后悟通1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选择(1)选取原则:安全,即所选电表的量程不能小于被测的最大值;准确,即电表的示数应在满偏刻度值的1/3以上。(2)选取方法技巧:若待测元件标明了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或额定功率,可根据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量程,根据额定电流确定电流表量程;若待测元件只标出了电阻的大约值,则可根据电源电动势确定电压表量程,再计算出电路中允许的最大电流,以此选择电流表的量程。2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1)当RVRx时,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可忽略不计,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2)当RxRA时,电

25、流表的分压作用可忽略不计,应采用电流表内接法。3滑动变阻器限流式和分压式接法选择若负载电阻的阻值小于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或相差不多,且电压、电流不要求从零可调时,一般用限流式接法。两种接法均可使用时,考虑安装简便和节能因素,一般用限流式接法。以下三种情况下,滑动变阻器必须选择分压式连接:(1)题中要求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从零可调时;(2)题中要用小量程电表测大电压、大电流时;(3)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比待测电阻的一半还小时。4滑动变阻器的选择(1)用分压式接法时,应选用最大阻值较小、额定电流较大的滑动变阻器。(2)用限流式接法时,应选用最大阻值和被测电阻阻值接近的滑动变阻器。5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数据

26、处理的注意点曲线上各点的切线的斜率的倒数并不表示小灯泡在该电压下的电阻值,IU图线上某点对应的电阻值应等于该点对应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该点与原点O连线的斜率的倒数)。对点训练1某实验小组要判定两种元件的制作材料,已知其中一种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它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另一种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它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准备的器材有:A电源E(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B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约1 k)C电压表V2(量程015 V,内阻约4 k)D电流表A1(量程03 A,内阻约0.1 )E电流表A2(量程00.6 A,内阻约0.6 )F滑动变阻器R1(05 ,3.0 A)

27、G滑动变阻器R2(0200 ,1.25 A)H开关和若干导线该小组成员对其中的一个元件进行了测试,测得通过其中的电流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数据如下表所示。U/V0.400.600.801.001.201.501.58I/A0.200.450.801.251.802.813.00请完成以下内容。(1)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_,电流表应选用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请填写器材前对应的字母)。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该元件的IU图线,该元件可能是由_(选填“金属”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3)在(2)的基础上,该同学进一步分析,如果让一节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0.5 的干电池只对该元件供电,则该

28、元件消耗的功率为_ 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电压表选用的是B,电流表选用的是D;滑动变阻器必须接成分压式,应选用阻值较小的F。(2)描点并用平滑曲线连接,如图中所示。由描绘的曲线可知,元件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元件是半导体。(3)在元件的IU图线中作出电源的IU图线,如图中所示,可知交点坐标为U0.95 V,I1.1 A,所以元件消耗的功率为PUI1.0 W。【参考答案】(1)BDF(2)如解析图中所示半导体 (3)1.0二、系统误差的分析多数情况下从实验方法上找根源尽量减小误差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原则,所以误差分析作为实验题的难点是近年来命题的热点方向之一

29、。物理学中把测量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与性质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其中又以寻找系统误差产生的根源作为考查重点。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两类:由仪器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或不精密造成的,如仪器零点不准、仪器水平或铅直未调整等;实验方法不完善或这种方法所依据的理论本身具有近似性,例如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时忽略空气对摆球的阻力的影响,测量电阻时不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等所引入的误差。这些原因就是我们分析误差的重要依据和突破方向。例2国际规定自来水在15 时电阻率应大于13 m。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15 时自来水的电阻率,其中内径均匀的圆柱体玻璃管侧壁连接一细管,细管上有一阀门K以控制管内自来水的水量

30、,玻璃管两端接有导电活塞(活塞电阻可忽略),右活塞固定,左活塞可自由移动。实验器材还有:电源(电动势约为3 V,内阻可忽略),电压表V1(量程为3 V,内阻很大),电压表V2(量程为3 V,内阻很大),定值电阻R1(阻值4 k),定值电阻R2(阻值2 k),电阻箱R(最大阻值9 999 ),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游标卡尺,刻度尺等。甲实验步骤如下:A用游标卡尺测量玻璃管的内径d;B向玻璃管内注满自来水,并用刻度尺测量水柱长度L;C把S拨到1位置,记录电压表V1示数;D把S拨到2位置,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V2示数与电压表V1示数相同,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E改变玻璃管内水柱长度,重复实验步

31、骤C、D,记录每一次水柱长度L和电阻箱阻值R;F断开S,整理好器材。(1)测玻璃管内径d时游标卡尺示数如图乙所示,则d_ mm。(2)玻璃管内水柱的电阻Rx的表达式为Rx_(用R1、R2、R表示)。(3)利用记录的多组水柱长度L和对应的电阻箱阻值R的数据,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R关系图像,则自来水的电阻率_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本实验中若电压表V1内阻不是很大,则自来水电阻率测量结果将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解析】(1)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玻璃管内径d30 mm00.05 mm30.00 mm。(2)把S拨到1位置,记录电压表V1的示数U,得到通过水柱的电流I1,由闭合

32、电路欧姆定律知EURx;把S拨到2位置,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V2示数与电压表V1示数相同,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则电流I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EUR2,联立解得Rx。(3)由电阻定律Rx、S及Rx得R,而由R关系图像可知图线斜率k400 m,即k,代入数据解得14 m。(4)本实验中若电压表V1内阻不是很大,则通过水柱的实际电流I1大于测量值,即RxR2,所以得到Rx,即自来水电阻测量值偏大,自来水电阻率测量结果将偏大。【参考答案】(1)30.00(2)(3)14(4)偏大题后悟通由此例可以看出,判断实验误差导致实验值偏大或偏小,要从实验原理和方法上去寻找根源,所以弄清实验原理和方法,然后

33、依据物理规律做适当推理,最后写出测量值的表达式,误差分析就非常明了了。对点训练2为了测量一电阻的阻值Rx,现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蓄电池E,电流表A,电压表V,滑动变阻器R,电阻箱RP,开关S1、S2,导线若干。某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的主要步骤:a闭合S1,断开S2,调节R和RP,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合适,记下两表示数分别为I1、U1;b闭合S2,保持RP阻值不变,记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为I2、U2。(1)按图甲中的电路图在图乙所示实物图中连线;(2)写出被测电阻的表达式Rx_(用两电表的读数表示);(3)由于电流表、电压表都不是理想电表,则被测电阻Rx的测量值_(不考虑偶

34、然误差和测量精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解析】 (1)连线时注意电表的正、负极,电压表、电阻箱和定值电阻并联。如图所示:(2)设电压表内阻RV与电阻箱RP并联后电阻为R0,当开关S2断开时,R0;当开关S2闭合时,Rx与R0并联,因此有,将两式联立消除R0,整理得Rx。(3)由(2)中解析可知,待测电阻的计算值与电表内阻无关,因此该测量电路无系统误差,在不考虑偶然误差和测量精度的情况下,测量值等于真实值。【参考答案】(1)见解析图(2)(3)等于三、应用图像处理数据细心推导找关系,数形转换是关键应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也常常成为实验压轴题的难点。要实现此类难点的突破就要数形结合找

35、出关系,所以数形转换成为实验数据处理必备的物理思想方法。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又有两种方法:(1)如果只有横坐标和纵坐标两个变量,且成线性关系时,则可以利用两个变量的关系进行求解,如用斜率、面积、截距等来处理实验研究的问题。此类问题一般都要经过以下数形转变过程才能顺利处理实验研究的问题:先根据物理规律写出物理方程或物理关系,然后再根据实验要求写出纵轴(y)和横轴(x)的线性关系方程ykxb的形式,从而确定其斜率、面积、截距等的物理含义,然后再结合图像的信息求解即可。(2)如果除横坐标和纵坐标两个变量外还有第三个变量,即纵轴(y)和横轴(x)两个变量不成线性关系时,则不能根据图像的斜率、面积、截距等

36、关系求解,只好借助作图法,利用图像截距、交点的物理含义来求解实验问题。例3某实验小组甲、乙两同学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可供选择:A待测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约为0.8 )B电压表V(量程15 V)C电流表A1(量程03 mA,内阻RA110 )D电流表A2(量程00.6 A,内阻RA20.1 )E定值电阻R(阻值为50 )F电阻箱R0(09 999.9 )G滑动变阻器(020 ,1.0 A)H开关、导线若干(1)甲同学采用伏安法测量,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在下列四个实验电路中应选用_。(2)甲同学根据实验所测(或经过转换)的数据描绘出电源的UI图线如图甲所

37、示,则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_ V,内阻r_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乙同学利用电流表和电阻箱进行测量,所用电路图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后,改变电阻箱阻值,当电阻箱阻值为R1时,电流表示数为I1;当电阻箱阻值为R2时,电流表示数为I2。请你用RA2、R1、R2、I1、I2表示出电池的电动势E_,电池的内阻r_。【解析】(1)因电压表量程太大,直接使用误差很大,为此可将电流表A1与电阻箱串联改装成电压表,电流表A2测电流,所以选用D。(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整理得UrIE,所以图线与纵轴交点纵坐标为1.48 V,即为电源电动势E,图线斜率的绝对值|k| 0.844 ,即电源的内阻r

38、。(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EI1(R1RA2r),EI2(R2RA2r),联立得E,rRA2。【参考答案】(1)D(2)1.480.844(3)RA2题后悟通从此例可以体会到应用线性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先根据物理规律写出物理方程,再把物理方程转换成线性方程的数学函数式,最后把数学函数式与线性图像相结合,在图中提取斜率、截距、面积等信息即可大功告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是利用线性图线来处理问题的,有的实验所要求的问题应用到的图像是曲线,就不能再利用斜率来求解问题,而要用到作图法找出交点,再根据交点的物理意义来处理问题。对点训练3要测绘一个标有“3 V0.6 W”小灯泡的伏安特

39、性曲线,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 V,并便于操作。已选用的器材有:电池组(电动势为4.5 V,内阻约1 );电流表(量程为0250 mA,内阻约5 );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约3 k);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下列中的_(填字母代号)。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 ,额定电流1 A)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750 ,额定电流0.3 A)(2)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下列的图_(填字母代号)。(3)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如果将这个小灯泡接到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5 的电源两端,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_ W。【解析】(1)因实验要求灯泡两端的电

40、压由零逐渐增加到3 V,所以滑动变阻器应用分压式接法,应选最大阻值较小的变阻器A。(2)因小灯泡电阻为R 15 所以,故电流表应用外接法,而滑动变阻器用分压式,故电路图应选B。(3)电源与小灯泡直接串联,那么路端电压等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画出内阻为5 ,电动势为1.5 V的电源的路端电压与干路电流的关系图线,它与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表示小灯泡与该电源直接串联(因为电源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电源的电流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相等),如图所示,根据交点坐标(1.0 V,0.1 A)可以计算出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PUI10.1 W0.1 W。【参考答案】(1)A(2)B(3)0.1四、电学

41、实验的创新循“路”理“线”析原理“路”可谓电路,“线”可谓线索,即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等。电学实验的压轴题常常把学生实验中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加以改进,让考生一下找不到依据,似乎无法下手。破解此类题应以掌握常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规范操作程序、数据处理方法等为根本依据,从题目给出的电路原理图入手分析,再结合已有的电学知识(如串并联关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和实验方法进行推理,往往可以找到突破方向。例5如图甲所示是测量阻值为几十欧的未知电阻Rx的原理图,图中R0是保护电阻(10 ),R1是电阻箱(099.9 ),R是滑动变阻器,A1和A2是电流表,E是电源(电动势10 V,内阻很小)。甲在保证安全

42、和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使测量范围尽可能大。实验具体步骤如下: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调到最大。闭合S,从最大值开始调节电阻箱R1,先调R1为适当值,再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A1示数I10.15 A,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1和A2的示数I2。重复步骤,再测量6组R1和I2值。将实验测得的7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见图乙)。乙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现有四只供选用的电流表:A电流表(03 mA,内阻为2.0 )B电流表(03 mA,内阻未知)C电流表(00.3 A,内阻为5.0 )D电流表(00.3 A,内阻未知)A1应选用_,A2应选用_。(2)测得一组R1和I2值后,调整电阻箱R1,使其阻值变

43、小,要使A1示数I10.15 A,应让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3)在坐标纸上画出R1与I2的关系图。(4)根据以上实验得出Rx_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A1的示数能达到0.15 A,A2的示数由图像可知能达到0.3 A,故A1、A2的量程均选0.3 A,由电路图可列出关系式(RxRA2)I2(R0R1RA1)I1,整理后可得R1I2(R0RA1),即R1I2图像的斜率k。由此可知,若RA2已知,则无论R1、I2如何变化,RxRA2均为定值;若RA2未知,将无法解得Rx,故应使RA2已知,即A1选D,A2选C。(2)当R1减小时,如果在

44、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总电流I增大,由分压关系知,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则I2减小,由I1II2得I1增大,要使I10.15 A,则需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增大,即R的阻值变大。(3)画出R1与I2的关系如图所示。(4)根据(RxRA2)I2(R0R1RA1)I1,可得R1I2(R0RA1),即R1I2图像的斜率k,根据图像并代入相关数据,可得Rx30 。【参考答案】(1)DC(2)变大(3)见解析 (4)30(29,31均正确)题后悟通电学创新实验的形式千变万化,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方法多,仪器的选取和使用方法技巧性强,所以考生对实验仪器的性

45、能、多种用途要有充分认识,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要全面深刻,对实验方法、仪器使用方法技巧要不断积累,并学会把直接测量转化为间接测量、把复杂设计分化为多个简单设计等。总之,不论题目如何创新,实验测量所依据的原理必是题目所给的实验电路图,只要我们通过分析电路图找到此创新实验所依据的原理,然后根据电路知识加以适当推导,再结合图像法进行判断,就可以在战略上透视电学创新实验了。对点训练6实验室有一块量程为500 A,内阻Rg约为200 的电流表(也称微安表),需要准确测量它的电阻。一位同学根据实验室现有的器材设计了如图甲和图乙两种实验电路。甲 乙丙已知实验室中的部分实验器材的规格如下:电流表(也称毫安表):I

46、(量程1 mA,内电阻约100 );滑动变阻器A:R1(20 ,1 A);滑动变阻器B:R1(500 ,0.5 A);电阻箱:R2(999.9 );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3 V,内阻很小);可供选择的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器:R3。(1)将如图丙所示的实物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成实验电路。(2)图乙所示的电路中,为了便于实验的调节,滑动变阻器R1应选_(选填:“滑动变阻器A”或“滑动变阻器B”)。为了保证实验操作过程的安全(即使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调为0,也不会烧坏电流表),并便于实验调节,定值电阻器R3的阻值应选_(填选项前的字母)。A100 B1 kC6 kD10 k(3)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闭

47、合S1之后进行测量时,需要记录的实验数据有(同时用设定的字母表示)_;用你记录的实验数据的字母表示出测量的结果是_。【解析】(1)连线如图所示。(2)因为待测电阻约为200 ,所以为了便于调解,滑动变阻器R1应选B;为了保证实验操作过程的安全(即使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调为0,也不会烧坏电流表),并便于实验调节,定值电阻器R3的阻值应选 6 k,即选C。(3)用题中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S1之后进行测量时,需要记录的实验数据有微安表读数I1、毫安表读数I2、电阻箱读数R2;用记录的实验数据的字母表示出测量的结果是Rg(I2I1)。【参考答案】(1)见解析图(2)滑动变阻器BC(3)微安表读数I1,毫安表读数I2,电阻箱读数R2Rg知识改变命运2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