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污泥资源化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55955489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镀污泥资源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镀污泥资源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镀污泥资源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电镀污泥资源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镀污泥资源化(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镀污泥资源化与处置方法的研究A Study of Methods for Resourcization and Disposal of Electroplating Sludge摘要: 对电镀污泥的成分和性质、处置方法及资源化利用方式进行了综述。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现有技术的优劣,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电镀企业及其电镀污泥处置再利用企业的实地调研情况,提出了一套较完整、适合我国国情的电镀污泥资源化与处置技术路线,以期为我国电镀污泥的环境管理提供借鉴。关键词: 电镀污泥; 资源化; 处置Abstract :The composition and nature of electropla

2、ting sludge as well as the ways for their disposal and resourcization are review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ies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based on existed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al conditions of

3、 the enterprises in disposing and resourcizing electroplating sludge, a set of more complete technical routes suitable for the situations of our country are suggested for reference of our country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electroplating sludge.Keywords:electroplating sludge; resourcization; dis

4、posal0前言电镀行业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行业,也是当今全球三大污染行业之一。电镀行业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电镀污泥,因其所含重金属的质量分数高而被列为危险废物1-2。近些年来,我国电镀企业的数量增长迅速,且大部分电镀企业规模较小、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导致污泥产生量大且成分复杂3-5。电镀污泥的处置方法及资源化技术的研究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1电镀污泥的成分及性质1. 1电镀污泥的成分电镀污泥是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以铜、镍、铬等重金属氢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沉淀物,成分复杂。刘燕等5调研发现:电镀污泥中主要含铬、铁、镍、铜、锌等重金属化合物及其可溶性盐类。陈

5、永松等6在分析了广东省境内几家电镀企业产生的电镀污泥的化学组成及微观结构后,发现污泥中常规化合物主要有:Al2O3 ,Fe2O3,CuO,SiO2 ,CaO,SO3,Na2O,MgO等, 其它还含有Co2O4 , SrO,Nb2O5 ,ZrO2 等,试样中Al2O3,Fe2O3,CaO,CuO,SiO2 ,SO3 等的质量分数均比较高。刘刚等7对取自杭州某工业废物处理有限公司的电镀污泥研究后发现:该污泥中铬、镍、铜、铅、汞等重金属的质量分数相当高。毛谙章等8研究表明:电镀污泥中还存在硫酸根及其它一些阴离子。1. 2电镀污泥的性质电镀污泥具有含水率高、重金属组分热稳定性高且易迁移等特点,若不妥善

6、处理,极易造成二次污染5-7。陈永松等6分析了12种不同来源的电镀污泥试样的含水率、灰分、pH值等基本理化特性,结果显示:电镀污泥属于偏碱性物质,pH值为6. 709. 77,水分、灰分的质量分数均很高,分别为75 %90 %和76 %以上;电镀污泥的组分分布极为不均,属于结晶度比较低的复杂混合体系。Espinosa等1用带质谱仪的热重分析仪分析电镀污泥的热特性,经过焚烧后发现:污泥有34 %的质量损失了,这是由于污泥部分转化为了CO2,H2O和SO2 ,但99. 6 %的铬仍残留在焚烧灰渣中。2电镀污泥的处理目前,电镀污泥产生后还没有一个经济和技术并行的处理方法,国内外常用的方法是固化-填埋

7、法1-4。电镀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因此,在对电镀污泥进行填埋处置之前,必须先对其进行固化稳定处理。常用的固化剂有水泥、沥青、玻璃、水玻璃等,其中,水泥是最为常见的固化剂之一。水泥固化是指将废物和普通水泥混合,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化体,从而达到降低废物中危险成分浸出率的目的。此外,石灰也是一种常用的固化剂,但这种方法费用较高5。水泥固化法虽被广泛应用,但它也存在占地面积大、固化体内重金属长期稳定性得不到保证等缺点。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在水泥固化的同时,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可提高固化效果、降低有害物质的溶出率、节约水泥用量,并增加固化块强度。Asavapisit S等9利用水泥-

8、粉煤灰-电镀污泥的碱性体系,使某些重金属氢氧化物的稳定性达到最佳状态,降低了因电镀污泥的重溶性所引起的对胶结物的水化反应的协同负面影响。然而,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粉煤灰的应用使铜在水泥固化体中的稳定性变差10。还有研究显示:在普通水泥中加入黄原酸盐来处理重金属污泥,能降低重金属的浸出率11。近年来,在电镀污泥最终处置前用热化学处理技术对其进行预处理,在电镀污泥的无害化方面显示优势。Ku等12研究了高温热处理电镀污泥过程中铬的毒性价态变化,认为高温热处理能将铬()转化成铬(III) , 且温度越高转化效果越明显。Cheng等13将电镀污泥与黏土的混合物分别在900 和1100 的电炉中热养护

9、4h后,对其中铬的价态进行了分析,发现在经900 热养护处理的混合物中,铬()占有绝对优势;而经1100 热养护处理的混合物中,铬则主要以铬(III)存在。由此可见:温度是降低电镀污泥毒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目前这种技术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对热化学处理电镀污泥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特性、重金属在灰渣中的残留特性、热化学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的析出特性及蒸发特性等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这将会成为未来电镀污泥处置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4。3电镀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我国电镀污泥中的铜、镍、铬等重金属的质量分数较高6-7,可作为原料被一些企业使用。近年来,国内外电镀污泥资源化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重金属回收技术和

10、材料化技术这两大方面。3. 1重金属回收技术3. 1.1酸浸法和氨浸法酸浸法是指利用硫酸、盐酸等酸作为浸提剂,将可溶性的目标组分从电镀污泥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酸浸法应用较为广泛,硫酸是最为常用的浸提剂15-16。采用氨浸法处理电镀污泥的报道则相对较少。以氨或氨加铵盐作浸提剂的浸提过程称为氨浸17。一般采用氨水溶液作浸提剂,原因是氨水具有碱度适中、可回收使用等优点18。酸浸法与氨浸法最大的区别在于氨浸法能更有效地将铁、铬抑制在浸出渣中17-19。两种方法的主要特点,如表1所示。表1 酸浸法与氨浸法的主要特点常用浸提剂浸提率缺点主要适用对象酸浸法硫酸15-16、盐酸2090%100%22-23反应时

11、产生酸性气体,具较强腐蚀性18铜、锌、镍9,21-24氨浸法氨水24-2580%96%25氨易挥发,对浸出装置密封性要求高18铬26,323. 1. 2熔炼法和焙烧浸取法熔炼法主要以回收铜、镍为目的19。熔炼法以煤炭、焦炭为燃料和还原物质,铁矿石、铜矿石、石灰石等为辅料。熔炼以铜为主的污泥时, 炉温在1300 以上,熔出的铜称为冰铜;熔炼以镍为主的污泥时,炉温在1455 以上,熔出的镍称为粗镍。焙烧浸取法利用高温焙烧预处理污泥中的杂质,再用酸、水等介质提取焙烧产物中的有价金属27。有研究表明:用黄铁矿废料作酸化原料与电镀污泥混合后焙烧,然后在室温下用去离子水对焙烧产物进行浸取分离,锌、镍、铜的

12、回收率分别为60 %、43 %、50 % 21。熔炼法可回收的重金属的种类有限,焙烧法对污泥中重金属的回收率并不高,两种方法应用不广泛。3. 1. 3焚烧-回收法焚烧-回收法是指在电镀污泥焚烧减容的基础上,对焚烧渣中的重金属进行回收利用的技术。电镀污泥经焚烧预处理后,体积和质量大幅度减小、焚烧渣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提高,有利于回收利用。项长友等28采用F21型焚烧还原熔炉处理含镍、铜的电镀污泥。实验表明:在适当高温和还原条件下,可将镍、铜氧化物还原为镍、铜合金;铬、铁主体还原为低价氧化物而进入炉渣中,再对炉渣中的铬采用碱性介质氧化培烧法,回收重铬酸钠。该方法具有处理污泥能力大、投资较省、经济效益

13、较好等优点。赵永超29研究焚烧温度对铜、镍浸出率的影响时发现:随着焚烧温度的升高,焚烧渣中的铜和镍浸出率有一定的升高,但幅度不大;焚烧温度达到800 时,铜浸出率则明显下降,这可能是污泥中铜的结构已发生变化,部分已转变成不溶于硫酸的物质。由此可见:采用焚烧2回收法时,温度对下一步金属浸出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应综合考虑减量程度、浸出率以及运行成本,确定合适的焚烧温度。3. 2材料化技术电镀污泥的材料化技术是指利用电镀污泥为原料或辅料生产建筑材料或其它材料的过程。目前电镀污泥用于生产水泥方面的研究最为广泛,其次是烧制陶瓷和制砖方面的研究。Ract30开展了以电镀污泥部分取代水泥原

14、料生产水泥的实验,认为在原料中加入铬的质量分数为2 %的电镀污泥的情况下,水泥烧结过程也能正常进行,而且烧结产物中铬的残留率高达99. 9 %。王立红等31从技术可行性、生产过程污染排放控制、产品安全性、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利用水泥回转窑焚烧重金属的质量分数较低的电镀污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此外,Magalhaes等32分析了影响电镀污泥与黏土混合物烧制陶瓷的因素,认为电镀污泥的物化性质、预制电镀污泥与黏土混合物时的搅拌时间是决定陶瓷质量优劣的主导因素。还有研究表明:将电镀污泥与海滩淤泥混合可烧制出达标的陶粒33。聂鑫淼等34则探讨了利用电镀污泥制砖这一方式的可行性。但国外一些研究

15、也显示:电镀污泥材料化技术虽然可行,却增加了人体暴露于重金属的可能性20。3. 3其他资源化技术(1)电镀污泥铁氧体化处理法多数电镀企业会选择在电镀废水中投加铁盐等絮凝剂来使重金属离子沉淀,由此导致电镀污泥中会含有大量的铁离子。此时,若采用适当的技术将其变成复合铁氧体,则电镀污泥中的铁离子以及其它金属离子就会被束缚在四氧化三铁晶格格点上35。其晶体结构稳定,从而达到消除二次污染的目的,铁氧体固化产物又可进一步产品化。铁氧体化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工艺,贾金平等36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2) 电镀污泥生物处理法电镀污泥生物处理法主要利用化能自养型嗜酸性硫杆菌的生物产酸作用,将难溶性的重金属从固相溶出

16、而进入液相成为可溶性的金属离子;再采用适当的方法从浸取液中加以回收37。该方法目前利用仍有限,主要是由于电镀污泥中高质量分数的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以及氮、磷、碳等营养元素的缺乏。因此,如何降低电镀污泥中高质量分数的重金属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以及如何培养出适应性强的菌种,是生物处理法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难题,也是解决该技术在电镀污泥生物处理领域应用的关键。也有学者38开展了含铬电镀污泥堆肥化研究,但我国电镀污泥毒性较大、成分复杂,采用堆肥处理后的电镀污泥农用仍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加上堆肥周期长、程序复杂,也限制了电镀污泥堆肥化处理研究的进行。4结论电镀污泥处置与资源化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重点,有

17、关学者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固化填埋是最为常见的处置方法,但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电镀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在已提出的资源化方法中,目前只有浸提法、焚烧-回收法及材料化技术较为可行。浸提法对重金属的浸提率较高;焚烧2回收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污泥减量化与无害化;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置重金属的质量分数低的电镀污泥在国内较具前景。但值得一提的是,利用焚烧炉和水泥回转窑热处理电镀污泥时,整个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特性、可能次生污染物的成分与性质及应对方法等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这将会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参考文献1Espinosa D C R, Tenrio JAS. Thermal

18、 behavior of chromium electroplating sludge J. Waste Management , 2001, 21(4): 405-410.2谭中欣,严建华,蒋光旭,等. 电镀污泥焚烧过程中的热分析以及重金属的迁移规律J. 环境科学, 2006, 27(5) :998-1002.3 彭昌盛,卢寿慈,徐玉琴,等. 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J.电镀与涂饰, 2002, 21(2) :40-43.4 江锦花. 微波消解2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电镀污泥中铜含量J. 光谱实验室, 2003, 20(4) :544-546.5 刘燕. 电镀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J

19、.化工设计通讯,2007,33(2) :56-60.6 陈永松,周少奇. 电镀污泥的基本理化特性研究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7,25(5) :2-6.7 刘刚,池涌,蒋旭光,等. 电镀污泥焚烧后的灰渣分析J. 动力工程,2006,26(4) :576-603.8 毛谙章,陈志传. 电镀污泥中铜的回收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04,33(2) :45-47.9 Asavapisit S, Naksrichum S, Harnwajanawong N. Strength, leachability and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ement2b

20、ased solidified plating sludge 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5, 35(6) : 1042-1049.10 张亚梅,李向东,孙伟. 水泥基材固化处理含铜污泥的析出性能研究J. 硅酸盐学报,2002,30(4) :537-539.11 钟玉凤. 重金属危险废物的药剂稳定化/固化处理研究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07.12 Ku CC, Wang HP, Lee PH, et al. Speciation of chromium in an electroplating sludge during thermal stab

21、ilization J. Environ Contam Tox, 2003, 71(4) : 860-865.13 ChengN, Wei YL, HsuL H, et al. XAS study of chromium in thermally cured mixture of clay and Cr2containing plating sludgeJ. Electron Spectroscopy, 2005, 144: 821-823.14 陈永松,周少奇. 电镀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 化工环保,2007, 27(2) :144-148.15 J ha M K, Kumar V, S

22、ingh R J. Review of hydrometallurgical recovery of zinc from industrial wastes 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01, 33: 1-22.16 Rubisov D H, Krowinkel J M, Papangelakis VG. Sulphuric acid pressure leaching of laterites-universal kinetics of nickel dissolution for limonites and limonitic/

23、saprolitic blends J. Hydrometallurgy, 2000, 58: 1-11.17 陈可,石太宏,王卓超. 电镀污泥中铬的回收及其资源化研究进展J. 电镀与涂饰,2007, 26(5) :43-46.18 SilvaJ E, Soares D, Paiva AP, et al. Leaching behaviour of a galvanic sludge in sulphuric acid and ammoniacal media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5, 121(1) : 195-202.19 李红艺,刘伟京

24、,陈勇. 电镀污泥中铜和镍的回收和资源化技术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5, 23(12) :7-10.20 Paula Tereza de Souza e Silva, Nielson Torres de Mello, Marta Maria Menezes Duarte, et al. Extraction and recovery of chromium from electroplating sludge J. Journal ofHazardous Materials, 2006, 128(1) : 39-43.21 Rossini G, Bernardes AM. Galvani

25、c sludge metals recovery by pyrometallurgical and hydrometallurgical treatment 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6, 131(3) : 210-216.22 陈凡植,陈庆郊,吴对林,等. 铜镍电镀污泥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试验研究J. 环境工程,2001,19(3) :44-46.23 杨振宁,陈志传,高大明,等. 电镀污泥中铜镍回收方法及工艺的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7) :58-61.24 祝万鹏,杨志华. 溶剂萃取法回收电镀污泥中的有价金属J.工业给排

26、水,1995,21(12) :16-18,26.25 王浩东,曾佑生. 用氨浸从电镀污泥中回收镍的工艺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4, 33(1) :36-38.26 Zhang Y, Wang ZK, XuX, et al. Recovery of heavy metals from electroplating sludge and stainless pickle waste liquid by ammonia leaching method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999, 11(3) : 381-384.27 Jandov J

27、, Ltefanov T, Niemczykov R. Recovery of Cu-concentrates from waste galvanic copper sludges J. Hydrometallurgy, 2000, 57(1) : 77-84.28 项长友,王娟. 电镀污泥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探讨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 28(z2) : 35-36.29 赵永超. 电镀污泥焚烧预处理研究J. 河南化工, 2006, 23 (9) : 20221.30 Ract PG, EspinosaDCR, TenrioJ AS. Determination of Cu and N

28、i incorporation ratios in Portland cement clinker J. Waste Manage, 2003, 23(3) : 281-285.31 王立红,金宜英,张俊丽. 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置表面处理废物的研究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18(4) :15-18.32 MagalhesJ M, Silva J E, Castro FP, et al. Role of the mixing conditions and composition of galvanic sludges on the inertization process in clay-

29、based ceramics 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4, 106(2) : 169217633 严捍东. 电镀污泥与海滩淤泥复合烧制陶粒重金属固化效果的试验分析J. 化工进展, 2005, 24(4) : 383-386.34 聂鑫淼,王照丽,肖新峰,等. 电镀污泥制砖试验研究J. 污染防治技术, 2006, 19(6) : 20-22.35 贾金平,何翊,陈兆娟. 富铁电镀污泥合成磁性探伤粉的研究 J. 上海环境科学,1996,15(4) : 31-33.36 贾金平,杨骥. 电镀重金属污泥的处理及综合利用现状J. 上海环境科学, 199

30、9, 18(3) : 1392146.37 Fournier D, Lemieux R, Couillard D. Essenti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nd heterotrophic microorganisms during a wastewater sludge bioleaching process 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998, 101(2) : 303-309.38 周建红,刘存海,张学忠. 含铬污泥的堆肥化处理及其复合肥的应用效果J.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2002,20(2) :8-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