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题库选择题

上传人:nu****n 文档编号:155932815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74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抗震题库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抗震题库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抗震题库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抗震题库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题库选择题(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试 题 【】按照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位于( )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内的建筑物应考虑抗震设防。 (A) 抗震设防烈度为59度 (B)抗震设防烈度为58度 (C)抗震设防烈度为510度 (D)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使用范围是( )(A) 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B) 抗震设防烈度为79度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C) 抗震设防震级为69级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D) 抗震设防震级为79级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基本抗震设防目标设计的建筑,当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影响时,建筑物应处于下列何种状态( )(A) 不受损坏(B) 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

2、续使用(C) 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D) 严重损坏,需大修后方可继续使用【】按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建筑,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遭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应( )。(A) 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B) 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C) 不致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D) 不致倒塌【】 某建筑物,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小震不坏”的设防目标是指下列哪一条?( )(A) 当遭遇低于7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经修理仍可继续使用(B) 当遭遇低于7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C) 当遭受7度的地震影响时,不受

3、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D) 当遭遇低于7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某建筑物,其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大震不到”的设防目标是指下列哪一条?( )(A) 当遭受8度的地震影响时,不致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B) 当遭受8度的地震影响时,一般不致倒塌伤人,经修理后仍可继续使用(C) 当遭遇高于8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经一般修理后仍可继续使用(D) 当遭遇高于8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建筑物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 【】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

4、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B) 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破坏造成社会重大影响和国民经济重大损失的建筑(C) 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一般建筑(D) 丁类建筑应属于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 建筑物共有四个抗震设防类别,下列分类原则中正确的是( )(A) 甲类建筑属于重要的建筑(B) 乙类建筑属于较重要的建筑(C) 丁类建筑属于一般重要的建筑(D) 丁类建筑属于抗震适度设防类建筑【】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的建筑应划分为下列哪一个类别( )。(A) 甲类(B) 乙类(C) 丙类(D) 丁类【】抗震设计时,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四类。一幢18层的普通高层

5、住宅应属于( )(A) 甲类(B) 乙类 (C) 丙类 (D) 丁类【】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下列哪一类建筑是属于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的乙类建筑( )(A) 人数不够规模的影剧院(B) 某些工矿企业的变电所(C) 县级二级医院的住院部(D) 中、小型纪念馆建筑【】建筑抗震设防为( )类建筑时,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A) 甲、乙(B) 丙、丁(C) 丙(D) 丁 【】根据其抗震重要性,某建筑为乙类建筑,设防烈度为7度。下列何项抗震设计标准正确( )(A) 按8度计算地震作用(B) 按7度计算地震作用(C) 按7度计算地震作用,抗震措施

6、按8度要求采用(D) 按8度计算地震作用并实施抗震措施【】某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对于此地区丙类建筑的抗震设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按8度进行抗震设计,按7度设防采取抗震措施(B) 按7度进行抗震设计(包括计算和抗震设计)(C) 按7度进行抗震计算,按8度设防采取抗震措施(D) 按7度进行抗震计算,抗震措施可适当降低【】某丙类建筑所在场地为类,设防烈度为6度,其抗震构造措施应按何项要求处理( )(A)7度 (B)5度(C)6度 (D)处于不利地段时,7度【】某乙类建筑所在场地为类,设防烈度为6度,确定其抗震构造措施,应按下列( )要求处理。(A)6度 (B)7度(C

7、)8度 (D)不能确定【】某丙类建筑所在场地为【2.4.12】,设防烈度为7度,确定其抗震构造措施,应按下列( )要求处理。(A)6度 (B)7度(C)8度 (D)不能确定【】某丙类多层建筑所在场地为类场地,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其房屋抗震构造措施,应按下列( )要求处理(A)6度 (B)7度(C)8度 (D)9度【】A、B两幢多层建筑:A为乙类建筑,位于6度地震区,场地为类;B为丙类建筑,位于8度地震区,场地为类,其抗震设计,应按下列( )进行。(A) A幢建筑不必作抗震计算,按6度采取抗震措施,按6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B幢建筑按8度计算,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按6度

8、采取抗震构造措施。(B) A幢建筑按6度计算,按7度采取抗震措施,按6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B幢建筑按8度计算,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按6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C) A幢建筑不必作抗震计算,按6度采取抗震措施,按6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B幢建筑按9度计算,按9度采取抗震措施,按6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D) A幢建筑不必作抗震计算,按7度采取抗震措施,按6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B幢建筑按8度计算,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按7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 )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A)6度时不必计算,79度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B)按本地区

9、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计算地震作用(C)6度设防时,、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类场地上建筑及7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D)所以设防烈度的建筑结构均应计算地震作用【】在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 )做法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A)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均应计算地震作用(B) 6度设防时,类场地上得建筑不必计算,类场地上得较高建筑及7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C) 6度不必计算,7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D) 6度设防时对、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类和类场地上建筑及79度设防的建筑应

10、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选择建筑场地时,下列对建筑抗震不利的是( )(A) 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的地段(B) 地震时可能发生崩塌的地段(C) 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裂的地段(D) 断层破碎带地段【】在地震区选择建筑场地时,下列( )要求是合理的。(A) 不应在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裂的地段建造丙类建筑(B) 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应坚决避开(C) 不应在液化土上建造乙类建筑(D) 甲类建筑应建造在坚硬土上【】对于抗震要求属于危险地带的是( )地质类型(A) 软弱土、液化土(B) 河岸、不均匀土层(C) 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D) 湿陷性黄土【】选择建筑场地时,下列( )地段是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

11、A) 液化土(B) 高耸孤立的山丘(C) 古河道(D) 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裂的地段【】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下列( )方案。(A) 特别不规则的建筑设计(B) 严重不规则的建筑设计(C) 非常不规则的建筑设计(D) 不规则的建筑设计【】建筑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 )要求 . 应符合概念设计的要求 . 当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时,应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 . 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 . 当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时,应进行振动台试验 (A) 、 (B)、 (C) 、 (D)、【】在地震区的高层设计中,下述对建筑平面、里面布置的要求,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建筑地平面、里面布置宜规则、对称(B) 楼层不

12、宜错层(C) 楼层刚度小于上层时,应补小于相邻的上层刚度的50%(D) 平面长度不宜过长,凸出部分长度宜减小【】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如图 所示的结构平面,当尺寸b、B符合下列( )时属于平面不规则。(A) b0.25B (B)b0.3B(C) b0.3B (D) b0.25B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下列( )属于竖向不规则的条件。(A) 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B) 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80%(C) 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0%(D) 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5%.【】抗震设计时,下列( )结构不属于竖

13、向不规则的类型。(A) 侧向刚度不够(B) 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C) 局部收进的水平方向的尺寸不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D) 楼层承载力突变【】下列建筑物属于结构竖向不规则的是( )。(A) 有较大的楼层错层(B) 某曾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75%(C) 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D) 某层的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架构抗震房屋的里面尺寸,H/H0.2时可按规则结构进行抗震分析的是图中( )体型。(A)、 (B)、(C)、 (D)、 【】抗震设计时,下列结构中( )不属于竖向不规则的类型。(A) 侧向刚度不规则(B) 竖向抗侧力构建不连续(C) 顶

14、层局部收进的水平方向的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D) 楼层承载力突变【】下列建筑( )属于结构竖向不规则。(A) 有较大的楼层错层(B) 某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5%(C) 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D) 某层的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层的80%【】下列( )属于竖向不规则的条件。(A) 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B) 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80%(C) 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0%(D) 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5%【】在结构平面和竖向布置中,达到( )情况时,既属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了。(A) 在

15、结构平面和竖向布置中,仅有个别项目超过上述(或规范)的不规则指标(B) 在结构平面和竖向布置中,有多项超过上述(或规范)的不规则指标(C) 在结构平面和竖向布置中,有多项超过上述(或规范)的不规则指标,且超过较多或有一项大大超过时(D) 在结构平面和竖向布置中,有多项大大超过上述(或规范)的不规则指标时【】在一栋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中,防震缝的设置正确的是( )(A) 防震缝应将其两侧房屋的上部结构完全分开(B) 防震缝应将其两侧房屋的上部结构连同基础完全分开(C) 只有在设地下室的情况下,防震缝才可以将其两侧房屋的上部结构分开(D) 只有在不设地下室的情况下,防震缝才可以将其两侧房屋的上部结

16、构分开【】有关结构规则性的判断或计算模型的选择,其中( )不妥。(A) 当超过梁高的错层部分面积大于该楼层总面积的30%时,属于平面不规则(B) 顶层及其他楼层局部收进的水平尺寸大于相邻 的25%时,属于竖向不规则(C) 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均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D) 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时,属于竖向不规则【】下列对结构体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宜设躲到抗震防线(B) 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C) 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动力特性相差宜大(D) 应避免应力集中【】下面所列构件,除( )外均为非结构构件(A)女儿墙、雨篷 (B)贴面、装

17、饰柱、顶棚(C)围护墙、隔墙 (D)砌体结构中的承重墙、构造柱 【】下列( )不属于建筑非结构构件(A) 女儿墙、雨篷 的美好附属结构构件(B) 贴面、吊顶等装饰构件(C) 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支架(D) 围护墙和隔墙【】 某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下列( )非结构构件可不需要进行抗震验算(A) 玻璃幕墙及幕墙的连接(B) 悬挂重物的支座及其连接(C) 电梯提升设备的锚固件(D) 建筑附属设备自重超过1.8kN或其体系自振周期大于0.1s的设备支架、基座及其锚固【】抗震设防地区钢结构钢材应选用( )(A) 伸长率不大于20%的软钢(B) 伸长率大于20%的软钢(C) 伸长率等于20%的软钢(D)

18、硬钢【】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时,框架结构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 (A)1.25 (B)1.30 (C)1.50 (D)1.80【】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芯柱、圈梁等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C20 (B)C25 (C)30 (D)C40【】抗震设计时,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C20 (B)C25 (C)30 (D)C40【】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时,框架结构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A)1.25 (B)1.50 (C)1.80 (D)

19、2.00【】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砖砌体结构房屋,砖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M2.5 (B)M5 (C)M7.5 (D)M10【】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如钢筋的钢号不能符合设计要求时,则( )(A) 允许用强度等级低得钢筋代替(B) 不允许用强度等级高得钢筋代替(C) 用强度等级高地但钢号不超过级钢的钢筋代替时,钢筋的直径和根数可不变(D) 用强度等级高地但钢号不超过级钢的钢筋代替时,应进行换算【】下列( )建筑可不考虑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A) 砌体房屋(B)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粘性土的单层厂房(C) 9度时高度不超过100m的烟囱(D) 7度时

20、高度为150m的烟囱【】下列建筑中( )不能确认为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A) 砌体房屋(B)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的单层厂房(C) 8层以下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D)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应按( )确定。(A) 仍采用地基土静承载力设计值(B) 为地基土静承载力设计值乘以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C) 采用地基土静承载力设计值,但不考虑基础宽度修正(D) 采用地基土静承载力设计值,但不考虑基础埋置深度修正【】验算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下述标书中( )

21、是正确的。(A) 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部超过15%(B) 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部超过25%(C) PfaE,且Pmax=1.2 faE(D) PfaE,或Pmax=1.3 faE【】验算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考虑,下述表述中( )是不正确的。(A)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不应大于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B) 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不应大于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的1.2倍(C) 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拉应力(D) 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及其他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积的25%【】 下述对液化

22、土的判别的表述中,( )是正确的。(A) 液化判别的对象是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B) 一般情况下6度烈度区可不进行液化判别(C) 6度烈度区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D) 8度烈度区的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9度的要求进行液化判别【】 下述对抗震设防区建筑场地液化的叙述中,( )是错误的(A) 建筑场地存在液化土层对房屋抗震不利(B) 6度抗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场地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场地的液化判别(C) 饱和砂土与饱和粉土的地基在地震中可能出现液化(D) 粘性土地基在地震中可能出现液化【】在8度地震区,( )需要进行液化判别。(A)砂土 (B)饱和粉质黏土(C)饱和粉土 (D

23、)软弱粘性土【】存在饱和砂土或粉土的地基,其设防烈度除( )外,应进行液化判别。(A)6 (B)7 (C)8 (D)9【】进行液化初判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晚更新世的土层在8度时可判为不液化土(B) 粉土黏粒含量为12%时可判为不液化土(C) 地下说为以下土层进行液化初判时,不受地下水埋深的影响(D) 当地下水埋深为0时,饱和砂土为液化土【】对饱和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进行初判时,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设防烈度为9度,判为不液化(B) 8度烈度区中粉土的黏粒含量为12%时,应判为液化(C) 7度烈度区中粉土的黏粒含量为12%时,应判为不液化

24、(D) 8度烈度时粉土场地的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为6.0m,地下水位埋深为2.0m,基础埋深为1.5m,该场地应考虑液化影响【】地震作用大小的确定取决于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 )无关。(A) 建筑结构的阻尼比(B) 结构自重(C) 特征周期值(D)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所给出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结构自振周期的范围是( )。(A)03s (B)05s (C)06s (D)04s 【】在计算8、9度罕见地震时,建设场地的特征周期应( )。(A)增加0.1s (B)减少0.1s (C)增加0.05s (D)减少0.05s【】北京市市区拟建一幢房屋,场地为类。

25、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特征周期Tg(s),应为( )(A)0.20g、0.25s (B)0.15g、0.25s(C)0.20g、0.35s (D)0.15g、0.35s【】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场地类别为1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计算罕遇作用时的特征周期Tg(s)应取( )。(A)0.30 (B)0.35 (C)0.40 (D)0.45【】一幢20层的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该建筑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g),场地类别为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结构的自振周期T1=1.2s,阻尼比=0.05,地震影响系数与( )最接近。(A)0.0791 (B)0

26、.070 (C)0.060 (D)0.050【】某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丙类建筑,场地为1类,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基本自振周期为1.3s。多遇地震作用时,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 )最接近。(A)0.028 (B)0.027 (C)0.026 (D)0.15【】一幢5层的商店建筑,其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场地为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建筑采用钢结构,结构自振周期为T1=0.4s,阻尼比=0.035,该钢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是( )。(A)0.18 (B)0.16 (C)0.20 (D)0.025【】某20层的高层建筑,采用钢框架-混凝土

27、结构。该建筑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g),场地类别为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结构的第一平动自振周期T1=1.2s,地震影响系数与( )最接近。(A)0.0791 (B)0.0826 (C)0.0854 (D)0.0778例【5.3.1】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高层建筑结构地震作用计算时为了简化计算可采用( )方法。(A) 时程分析法 (B)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 底部剪力法(D) 先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再以时程分析法作补充计算【5.3.1】 计算地震作用时,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 )(A)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 (B)各可变荷载组合值(C) (

28、A) + (B) (D)(A) 或(B)【5.3.2】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场场地为1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时,特征周期为0.30s,计算8度罕遇地震作用时的特征周期Tg(s)应取( )(A)0.30 (B)0.35 (C)0.40 (D)0.45【5.3.3】当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遇地震水平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Tg=0.30s,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n=nFEk,当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30s时,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系数n应与( )最为接近。(A)0.17 (B)0.11 (C)0.08 (D)0.0【5.3.4】某框架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1.0s,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

29、值GE=40000kN,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1类场地,8度设防。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的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 (kN)与( )最接近。(A)2165 (B)3250 (C)2761 (D)1891【5.3.5】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如图所示,集中于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1200kN,梁的抗弯刚度EI=,场地为类,7度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经计算知基本自振周期T1=0.88s。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框架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与( )最接近。(A)46.80 (B)48.50 (C)49.60 (D)5

30、9.40计算【5.3.6】如图所示,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1=G2=1200kN,梁的刚度EI=,场地为类,7度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该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028s。多遇地震作用下,第一层、第二层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kN),与( )最接近。(A)69.36;46.39 (B)69.36;48.37 (C)69.36;40.39 (D)69.36;41.99【】一幢20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如图所示。其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g),结构自振周期T1=1.8s。该结构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其水平地震作用

31、采用振型分解反映普法进行计算。算得底部总剪力 标准值VEk0=11760kN。由此,可算得底部剪力系数。此值为( )(A)0.03 (B)0.04 (C)0.02 (D)0.05计算【】【】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位于8度地震设防区,1类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分组为第一组,该结构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4105kN,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经计算其自振周期T1=1.24s。求该结构底部总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kN)?若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得到其底部总水平剪力标准值VEk0=1.2104kN,求其底部剪力系数的值。【】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结构顶部增加突出小屋(第1

32、1层水箱间)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已知:10层(层顶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0=682.3kN,第11层(层顶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11=85.3kN,第10层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F10=910.7kN。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顶部突出小屋(第11层水箱间)以及第10层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FEk11(kN)和VFEk10(kN),分别与( )最为接近。(A)VFEk11=85,VFEk10=1680 (B)VFEk11=256,VFEk10=1680 (C)VFEk11=996,VFEk10=1680 (D) VFEk1

33、1=256,VFEk10=1850 正答:(B)【】某十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房屋,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房屋高度为40m,设一层地下室,采用箱形基础。该工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刚性地基假定确定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8s。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相同。按刚性地基假定计算的水平地震剪力,若呈倒三角分布,如图所示,当计入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时,试问、折减后的底部总水平地震剪力,应为( )。(提示:各层水平地震剪力折减后满足重比要求)。(A)2.95F (B)3.95F (C)4.95F (D)5.95F正答:(C)【】下列关于扭转耦联效

34、应的叙述中,( )是错误的。(A) 对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地扭转影响(B) 对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对称的结构,可以不考虑扭转耦联效应(C) 对于任何结构的抗震设计,都要考虑扭转耦联效应的措施(D) 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的结构,可以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但是对其平行于地震作用的边榀的地震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正答:(B)【】对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类建筑场地、110m高,房屋平面及其结构布置均匀、对称、规则,且房屋质量和其结构的侧向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的丙类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办公楼。在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 )计算方法适合。(A) 可采用底部剪力法(B)

35、 可采用不考虑扭转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 应采用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D) 应采用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并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补充计算。正答:(D)例【】下列高层建筑中,地震作用计算时( )宜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建筑设防类别为甲类的高层建筑结构().设防烈度为8度,类场地上高度大于60m的高层建筑结构(). 设防烈度为7度,高度不大于80m的丙类高层建筑结构().刚度与质量沿竖向分布特别不均匀的高层建筑(A)()、() (B)()、()(C)()、() (D)()、() 【】7度设防地区采用时程分析法的房屋高度范围( )(

36、A)100m (B)80m (C)120m (D)60m 【】下列对于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动力时程分析的集中观点,其中( )相对准确。(A) 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该楼层平均值1.2倍的高度的高层建筑可不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补充计算(B) 选用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其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相比,在各个周期点上相差不大于20%(C) 弹性时程分析时,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80%(D) 结构地震作用效应,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及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中的最大值。【5.6.3】在下列高层建筑中进行地震

37、作用计算时,( )宜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A) 高柔的高层建筑结构(B) 沿竖向刚度略有变化的52m高地乙类高层建筑结构(C) 设防烈度为7度,高度大于100m的丙类高层建筑结构(D) 甲类高层建筑结构【5.6.4】在下列建筑中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时,宜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的是( ) 特别不规则的建筑 甲类建筑 7度设防烈度,高度120m的高层建筑 8度设防烈度,类场地,高度85m的高层建筑【】13层办公室,框架剪力墙结构,总高为34m,当设防烈度为8度时,其剪力墙承受地震倾覆力矩占总值的45%,该结构的抗震等级应为下列何项?( )(A) 框架一级,剪力墙一级(B) 框架二级,剪力墙

38、一级(C) 框架二级,剪力墙三级(D) 框架三级,剪力墙二级【】有一座10层办公室,如图所示,无库房,结构总高为34.7m,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建于8度地震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类场地,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二层箱形地下室,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该建筑物地下室抗震设计时,试问下列何项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地下一层虽有很多剪力墙,抗震等级仍按一级地下二层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地下二层抗震等级不能低于二级(A) (B) (C) (D)【】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商场,建于类场地,7度抗震设防区,建筑物总高度28m,营业面积为12000m2,试问,下列对该建筑物抗震等级的判

39、定,其中何项正确?(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某县级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由于医疗设施条件不足,拟建设二级医院项目,其门诊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24m,建筑场地类别为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试问,该建筑应按以下何项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措施?(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某11层办公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竖向刚度比较均匀,如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丙类建筑,类场地。试问,确定该结构需采取何种抗震构造措施所用的抗震措施,应为下列何项?( )(A)一级 (B)二级

40、 (C)三级 (D)四级【】某大型影剧院,房屋高度为25m,建筑场地为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试问,该影剧院该建筑应按以下何项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措施?(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某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民用办公室,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房屋高度为48m,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为方便计算,假定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为7.4105kNm,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Mw=3.4105kNm。试问,该建筑的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为下列何项?(

41、 )(A) 框架二级,剪力墙二级(B) 框架二级,剪力墙三级(C) 框架三级,剪力墙二级(D) 框架三级,剪力墙三级【】某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布。房屋高度为34.0m,首层层高为3.2m,其他各层层高为2.8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建于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房屋剪力墙抗震设计时,试问,下列何项符合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A) 符合与三级抗震等级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B) 符合与二级抗震等级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C) 符合与二级抗震等级相应的计算和三级抗

42、震等级相应的构造措施要求(D) 符合与三级抗震等级相应的计算和二级抗震等级相应的构造措施要求【】某大城市郊区一高层建筑,地上28层,地下2层,地面以上高度为90m,屋面有小搭架,平面外形为正六边形(可忽略扭转影响),如图所示,该工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类建筑场地,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假定本工程地下一层地板(地下二层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试问,地下室结构一、二层采用的抗震等级应为下列何组所示?( )(A) 地下一层二级、地下二层三级(B) 地下一层一级、地下二层三级(C) 地下一层一级、地下二层二级(D) 地下一层一级、地下二层一级【】某大城市郊区一

43、高层建筑,地上28层,地下2层,地面以上高度为90m,屋面有小搭架,平面外形为正六边形(可忽略扭转影响),如图所示,该工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类建筑场地,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假定该建筑物下不有面积3000m2二层公用裙房,裙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并与主体连为整体。试问,裙房框架的抗震构造措施等级宜为下列何项所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云南省大理市某中学拟建一6层教学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及竖向均规则。各层层高为3.4m,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为0.45m,建筑场地类别为类。下列关于对该教学楼抗震设计的要求,其中

44、何项正确?( )(A) 按9度计算地震作用,按一级框架采取抗震措施(B) 按9度计算地震作用,按二级框架采取抗震措施(C) 按8度计算地震作用,按一级框架采取抗震措施(D) 按8度计算地震作用,按二级框架采取抗震措施例【】某县级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拟建设二级医院项目,其门诊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24m,建筑场地类别为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试问,该建筑应按( )抗震等级采用抗震措施。(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例【】一栋四层小型武建仓库,平面尺寸为18m24m。堆货高度不超过2m,楼面活载10kN/m2建筑场地的抗震设防区,现已确定采用现浇框架结构,下

45、列各种柱网布置中( )最合适。(A) 横向三柱框架,柱距9m,框架间距6m,纵向布置连系梁(B) 横向三柱框架,柱距6m,框架间距4m,纵向布置连系梁(C) 双向框架,两向框架柱柱距均为6m(D) 双向框架,横向框架柱距6m,纵向框架柱距4m例【】当有下列情况中( )时,框架单独柱基宜设双向基础系梁。(A)二级框架 (B)一级框架 (C)埋深较浅 (D)埋深一致 例【】地震区框架结构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为( )(A)1.5% (B)2% (C)2.5% (D)3% 例【】某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一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335及HPB235。框架梁h0=340mm,其局部

46、配筋如图所示,试判断下列关于梁端纵向钢筋的配置中( )是正确的配置。(A)Asl=325 As2=325 (B)Asl=325 As2=320 (C)Asl= As2=322 (D)前三项均非正确配置 例【】某框架梁尺寸为30mm7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二类。梁端纵向受拉钢筋为825,其中心至受拉边缘as=65mm,箍筋为8间距100mm(不必验算箍筋加密区长度),试问( )判断是正确的。(A) 为违反强制性条文(B) 违反一条强制性条文 (C) 违反二条强制性条文 (D) 违反三条强制性条文 例【】某多层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一级,采用C30混凝土、钢筋采用H

47、RB335.框架梁h0=340mm,其框架梁梁端配筋如图所示。根据梁端截面地面和顶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和截面的受压区高度,判断其纵向钢筋的配置,( )是正确的配置。(A)Asl=325 As2=225 (B)Asl=325 As2=320 (C)Asl= As2=322 (D)前三项均非正确配置 例【】框架梁截面尺寸应符合下述各项中的哪一项条件?(A) 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B) 截面高宽比不宜小于4(C) 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大于4(D) 梁截面尺寸的确定一般与梁剪力设计值的大小无关【】关于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

48、抗测力体系(B) 主体结构可采用铰接(C) 可采用单跨框架(D) 不宜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的混合形式【】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在同一平面内,当梁、柱中心线有偏心时,下列何项偏心距要求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A) 9度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宽度的2/(B) 68度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柱截面在该方面宽度的1/4(C) 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柱截面在该方面宽度的1/4(D)不宜大于柱截面垂直方向宽度的1/4【】当采用梁宽大于柱宽的扁梁作为框架时,下列要求哪一项是不合理的?( )(A) 不宜用一二级框架结构(B) 梁中线宜与柱中线重合(C) 扁梁应双向布置(D) 梁宽不应大于柱宽的二倍【】

49、抗震设计时,框架扁梁截面尺寸的要求,下列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梁截面宽度不应大于柱截面宽度的2倍(B) 梁截面宽度不应大于柱截面宽度与梁截面高度之和(C) 梁截面宽度不应小于纵筋直径的16倍(D) 梁截面宽度不应小于净跨的1/15【】当抗震等级为一级时,框架结构中柱的最小总配筋率为( )(A)0.8% (B)0.9% (C)1% (D)1.5%【】下列柱纵筋布置不正确的是( )(A) 对称布置(B) 总配筋率不大于5%(C) 纵筋在铸锻箍筋加密区绑扎(D) 每侧纵向配筋率不宜大于1.2%【】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乘以( )(A)增大系数1.7

50、 (B)增大系数1.2(C)减小系数0.9 (D)减小系数0.8【】下列对柱轴压比描述正确的是( )(A) 柱的组合轴压力标准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乘积的比值(B) 柱的组合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C) 柱的组合轴压力标准值与柱的核心混凝土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乘积的比值(D) 柱的组合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核心混凝土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乘积的比值【】某丙类高层建筑房屋高度为42m,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在重力荷载代表值、水平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下,底层边柱的轴向标准值分别为NGk=4120kN、Nwk=1010k

51、N及NEhk=520kN,柱截面为600mm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试验算该柱的轴压比N,下列( )正确。(A)0.66 (B)0.70 (C)0.82 (D)0.84【】某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度24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类场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第二层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0.问该层柱的轴压比限值为( )。(A) 0.9 (B) 0.85 (C) 0.8 (D) 0.70【】某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类场地,其层高为2.9m,室内外高差为900mm。二层框架柱剪跨比=1.8,抗震设计时,该柱在竖向荷载与地

52、震作用组合下地轴压比的限值N宜取( )。(A)0.70 (B)0.80 (C)0.85 (D)0.90【】某现浇混凝土高层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其第二层中柱截面为600mm800mm,梁截面为350mm600mm,层高为3600mm,柱间为填充墙。该柱箍筋加密区的范围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全高加密 (B)800 (C)500 (D)600【】某现浇混凝土高层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一级,柱配筋方式如图所示,1222、假定柱剪跨比2,柱轴压比为0.7,钢筋采用HRB400级和HPB235级,混凝土为C35,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0mm。柱加密区配置的复合箍筋直径、间距为下列何项数值时,才最满

53、足规程中的构造要求?( )(A)8100 (B)10100(C)12100 (D)14100【】某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类场地,丙类建筑,其中间楼层某柱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 30,配置10井字复合箍筋,as= as=50mm;柱净高2.9m,弯矩反弯点位于柱子高度中部,则该柱的轴压比限值与以下哪项最接近( )?(A)N=0.60 (B)N=0.75(C)N=0.80 (D)N=0.85【】某高层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房屋高度为50m的丙类建筑,修建于类场地上,已

54、知某层边柱承受的轴向力标准值为: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NGk=4500kN,水平风荷载作用下Nwk=650kN,水平地震作用下NEhk=1000kN。该边柱截面尺寸为700mm700mm,柱净高Hn=3.3m,采用C40级混凝土,环境类别一类。试问,该柱轴压比与柱轴压比限值的比值( )。(A)1.101 (B)0.95 (C)0.80 (D)0.85【】抗震设计时,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厚度(不含端柱或翼者)为何项( )。(A) 不宜小于14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5(B) 不宜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0(C) 不宜小于20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16(D) 不宜小于层高

55、的1/12【】假定重力荷载代表值修改为N=8480.4kN,其他数据不变,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lc(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450 (B)540 (C)600 (D)650 【】抗震墙的两端有翼墙或端柱时,其墙板厚度(mm)对于一级抗震墙,除不应小于层高的1/20外,还不应小于下列何项要求?( )(A)120 (B)160 (C)200 (D)250 【】抗震墙的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的3倍、墙肢厚不大于300mm时,应( )(A) 按柱的要求设计,箍筋沿全高加密(B) 按柱的要求设计,箍筋沿中部加密(C) 按梁的要求设计,箍筋沿全高加密(D) 按梁的要求设计,箍筋沿中部加密【】非地震区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端部设置暗柱的要求,下列何者是正确的?( )(A) 当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时需要设置(B) 应设暗柱,且截面尺寸取1.5t(t为腹板厚度)(C) 应设暗柱,且截面尺寸取2t(D) 可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