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理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5592910 上传时间:2020-08-22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2.6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发展心理学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发展心理学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发展心理学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理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理论》PPT课件.ppt(1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家眼中的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关于心理发展争论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精神分析理论 第三节 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发展观 第四节 维果斯基的发展观 第五节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第六节 其他发展观,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2,问题,1.发表关于心理发展争论的基本问题上的个人看法和观点,比较与已有理论的异同 基本问题: 心理的发展是连续的还是分阶段的? 心理的发展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心理的发展是先天决定的还是后天决定的? 2. 对于同一个婴儿,你认为各派心理学家会如何看待和教育他(她)?

2、,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3,第一节 关于心理发展争论的基本问题,理论 一套用来组织、解释和预测数据或事实的逻辑上相关的概念或观点 发展心理学理论 逻辑上相关的概念或观点体系,用来描述和解释发展,预测特定情境下会发生哪些行为 假设 对现象的可能的解释,用来预测研究的结果,可以被进一步的研究所检验,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4,三个基本问题 发展是连续的还是分阶段的? 发展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发展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遗传与环境哪个更重要?,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5,一、先天和后天:遗传与环境哪个更重要? Nature or

3、 nurture 遗传:从生物学父母得到的生理特征或天赋 环境:出生前和出生后环境的影响,包括家庭、同伴、学校、社区、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不同的观点影响对儿童的教育方式 一般观点:同时影响,更关心二者如何相互作用,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6,二、主动和被动:人们在他们自身的发展中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一)发展的机械模型: 把发展看作对刺激的被动的、可以预测的反应,人们象机器那样对环境作出反应。 洛克的“白板论” (二)发展的组织模型 认为发展是机体自身发动的、依据不同质的发展阶段依次进行的,人不只是反应,还会主动行动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2020/8/22,包头师范

4、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7,三、连续性和间断性 (一)发展的机械模型 认为发展是连续的,要经历相同的过程,从后期行为可以预测早期发展,强调量的变化而不是变化的种类。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二)发展的组织模型 强调质的变化,认为发展可分为一系列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种类的发展问题,会发展起不同种类的能力;每个阶段承前启后。佛洛伊德、埃里克森、皮亚杰等 的 理论。,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8,(三)平衡论 儿童与环境影响的双向性或相互影响 (四)当前的争论 强调行为发展的生物学基础,而不强调大的发展阶段;重视考察在每个阶段哪些种类的行为是连续的或非连续性的,以及包括了哪些过

5、程,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9,1、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1)发展 (2)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连续性与阶段性 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不平衡性 个别差异性 发展的关键期,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0,(1)什么是发展(development) 所谓“发展” 泛指某种事物的增长、变化和进步(生长)。 严格意义上:是指一种持续的系列变化。 个体的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身心)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1,1、心理发

6、展的基本性质,(1)什么是发展 发展变化从开始到成熟大致体现为: 一是反应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 二是反应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 三是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 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2,(2)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连续性与阶段性 对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看法 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所决定的心理学家,认定发展只有量的累进,即一小步、一小步渐进的,不存在什么阶段; 强调发展主要由内部成熟或遗传所决定的心理学家,更倾向于发展是有阶段的,是跳跃式地以产生新的行为模式的形式展开的。 目前

7、较为综合的看法是,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3,A:连续发展模型(growth model),发展被视为是由遗传程序所设定的,并受制于成熟的过程。发展变化是感知、运动、认知技能与操作上的平稳的、连续的量的增加。,(图一),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4,B:发展的阶段模型 (stage model),将发展看成是非连续的,在前后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具有质的差异。,(图二),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5,C: 分化层次模型(differentiationhierarchizatio

8、n model),发展被视为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阶段性的,而是对早先简单、弥散、整体的心理状态的一种分化,并且建立起更高水平上的整合与层级组织。持这一模型的心理学家认为,语言获得似乎就体现了这样的发展模式。,(图三),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6,(2)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正常情况下,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 如个体动作的发展 自上而下; 由躯体中心向外围; 从粗动作到细动作的发展规律。,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7,儿童动作的发展(图六),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

9、18,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 神经系统 运动系统 生殖系统; 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 枕叶 颞叶 顶叶 额叶; 脑细胞发育的顺序是 轴突 树突 轴突的髓鞘化。 这种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基因型在环境的影响下不断把遗传程序编制显现出来的过程。,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9,(2)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不平衡性,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 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图七) ; 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图七) 。 从总体发展来看,幼儿期出现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然后是儿童期的平稳发展,到了青春发育期

10、又出现第二个加速期,然后再是平稳地发展,到了老年期开始出现下降(图八) 。,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20,(2)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不平衡性 (图七),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21,(2)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不平衡性,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22,(2)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个别差异,尽管一个正常儿童的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的个体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的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例如,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记性好;有的人爱动,有的人喜静;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

11、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则开窍较晚。,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23,白痴学者(idiot savant)是指轻度或中度精神发育不全(IQ低于70),而同时在某(些)方面具有超群认知功能的人。其特殊才能可表现在日期推算、计算数字、音乐、绘画、背诵、查阅字典、下象棋,甚至是某一专业知识领域。,(2)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个别差异,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24,心理学假说认为,智力由一般智力和个别智力构成,前者代表智力的整体结构,后者代表智力的各个特殊方面,如计算能力、特殊记忆、音乐才能等。一般智力和个别智力之间,各种个别智力之间,其发展

12、程度并不均衡协调,白痴学者就是这种不均衡性的一种突出表现。,(2)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个别差异,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25,“熟悉块”假说认为: 日期推算等行为强烈地激发着脑内作为动机性行为神经基础的“奖赏系统”,从而出现了“自我刺激” 行为。所谓“自我刺激”,就是自我追寻某一特定刺激,并以刺激本身作为奖赏并感到满足。 由于“自我刺激”的作用,患者脑内储存了大量的数字关系,形成了有利于快速提取的“熟悉块”。,(2)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个别差异,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26,神经电生理假说则提出,白痴学者可能是由大脑皮层各区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

13、患者在总体上脑功能发育不全,但局部区域可能存在代偿性的超常发育。,(2)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个别差异,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27,(2)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发展的关键期,“母亲印刻(imprinting)”动物认母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K.Z.Lorenz)在研究小鸭和小鹅的习性时发现,它们通常将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移动对象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这种现象叫“母亲印刻(imprinting)”。 心理学家将“母亲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动物认母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2020/8/

14、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28,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29,“关键年龄或关键期的概念 认为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的时期,即为关键年龄或关键期。 有人认为儿童在2至3岁时是学习口头言语的关键时期; 4至5岁时是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年龄,错过这些时期,再从事同样的学习,效果就会差一些。,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30,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是: 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如小鸭的追随行为典型地出现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超过这一时间,“印刻”现象就不再明显。 一般认为有四个

15、领域的研究可以证实关键期的存在:鸟类的印刻、恒河猴的社会性发展、人类语言的习得以及哺乳动物的双眼视觉。,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31,一些心理发展关键期列举 02岁 亲子依恋关键期 13岁 口语学习关键期 45岁 书面语学习关键期 04岁 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5岁左右 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10岁以前 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 5岁以前 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 10岁以前 动作机能掌握的关键年龄,(2)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发展的关键期,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32,运用关键期 心理学家运用关键期是指: 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

16、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且难以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33,2、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2)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 绝对决定论 ; 共同决定论 ; 相互作用论: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3)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辨证关系,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34,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遗传 a、遗传的相关概念 b、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2、影响心理发展的因

17、素,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35,a:遗传的相关概念,遗传:是保持生物性状的最普遍现象,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下代,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通过基因传递的生物特性,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 遗传素质: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霎那就已经决定了,它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36,b、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屈赖恩的研究(R.C.Tryon): 屈赖恩依据走迷津能力的高低将一群最初未加挑选的白鼠分类,选择其中

18、聪明的公鼠与聪明的母鼠配对、繁殖,迟钝的公鼠与迟钝的母鼠配对、繁殖,再对子代白鼠走迷津的能力进行考察。结果见 图,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37,选择性繁殖与白鼠走迷津 错误次数间的关系,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38,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唐氏综合症(Downs syndrome)是最先得到证明的由常染色体的异常引起人类智力低下的例子,它主要源于第21号常染色体没有分离,使子代的第21对染色体上出现三条染色体,故又称为21三体症。,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39,唐氏综合症,患者一般脸形圆满,两眼间距较正常人更大,塌鼻梁,口小

19、舌大,常伸舌流口水,几乎都有轻度或中度的智力低下,所以该病症还可称为伸舌样白痴、先天愚型。在智力低下的同时,患者的性格则较为平和与开朗。 目前尚没有有效的途径来加以克服。,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40,唐氏综合症,孕妇如在怀孕的1620周进行羊膜穿刺术,通过对脱落在羊水中胚胎细胞染色体的检测分析,可以早期诊断胎儿是否患有该症,此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选择流产是可行的。,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41,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双生子研究 同卵双生子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成的两个胚胎各自发育成的两个个体,两者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遗传特性。 同卵双生子所表现出来

20、的心理与行为上的相似性,可以看成是遗传对发展所起的作用;同时可以把同卵双生子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差异归因于环境因素。,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42,双生子研究发现:,人的体征的遗传制约性比行为能力的遗传制约性要大. 其中发色、眼色的遗传最为明显。 不同的心理行为受遗传的制约程度不同. 如言语、空间、数等能力的遗传一般要大于记忆、推理方面的遗传; 人格方面也存在着遗传效应. 如美国和以色列的研究人员发现,个性中的好奇心与第11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有联系,而在第17对染色体上则存在与焦虑有关的基因。,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43,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家族与

21、血缘关系的研究 通过探查家族中不同亲密关系的亲属之间的基因遗传相似程度(即血缘关系的远近)与这些亲属的某些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似程度,可以推测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研究表明,IQ之间的相似性与遗传基因之间的相似性的确存在相关。,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44,“智慧”测验相关系数 (图8),血 缘 关 系 从 无 到 亲 密,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45,三种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的人格相关,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46,遗传率2(同卵双生子相关系数异卵双生子相关系数),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47,遗传对

22、心理发展的影响,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并奠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规定了发展的高低限度,但它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及所达到的程度。,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48,(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环境因素,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49,环境因素分为两大类: 自然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如食物营养、地理气候等;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的社会环境,即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各种影响。环境和教育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环境因素,2020/8/22,包

23、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50,(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环境因素,胎内环境的影响母亲(胎儿时期) 早期经验 生活环境的影响,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51,早期经验的作用,相对于人类而言,在动物身上进行有关早期经验的剥夺与早期环境条件的丰富性研究更具有现实可行性。 (动物繁殖与成长的周期短,因此能较快地看到研究的结果,也不受人类道德原则的制约。研究者可以把动物实验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推断到人类)。,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52,(1)影响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动物早期经验剥夺的研究,雷生(Rieson):将三只猩猩从出生到七个月饲养在黑暗环境中。 德

24、比,在完全黑暗中饲养; 柯拉,也是养在黑暗中,不过每天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让它戴着半透明有机玻璃眼罩生活在光亮的环境中,使它得到弥散光线的刺激; 莱德,每天有一个半小时在中等光线房间里,接受正常的视觉刺激。,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53,动物早期经验剥夺的研究,结果发现: 德比遭到了视网膜损伤; 柯拉没有表现出这种病症,但视觉追随等反应比正常猩猩慢; 莱德的视觉表现则与在正常环境中饲养的猩猩没有区别,可见每天90分钟的正常视觉刺激可以防止出现视觉缺陷。,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54,动物早期经验剥夺的研究,罗森兹韦格等(Rosen zweig et

25、 al.) 对小鼠生存环境对大脑发育的比较研究。 一组小鼠被饲养在丰富的环境条件下,这些丰富的环境条件包括:大的笼子,有小梯、轮子、小箱、平台等“玩具”。 另一组小鼠则置于单调的环境条件下,每天除了定时有食物供应外,没有丰富的环境刺激。 结果:80天以后,对两组白鼠分别进行解剖。解剖的结果是成长于丰富环境的白鼠,大脑皮质更重,所含的蛋白质更多,大脑结构比成长于单调环境的白鼠要复杂得多,脑的化学物质也更为丰富。该研究充分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助于动物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 。,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55,动物早期经验剥夺的研究,哈洛(H.F.Harlow):把刚出生的恒河

26、猴隔离在特制的房间里,猴子成长所需要的物质条件都能得到满足,如食物与水都能自动供应,但不同人和其它猴子接触。 研究发现,隔离时间长的恒河猴,会造成心理上的失调。 显示了许多异常的行为模式,如自己咬自己,表示害怕的怪相,走路身子摇晃,喜欢独自蜷缩在角落里,还有许多刻板的动作。幼猴行为失常的严重性与隔离时间的长短、隔离开始的时间有关。,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56,“猪孩”,1974年12月,王显凤出生在辽宁省台安县某村一个特殊的家庭中。1984年(10岁)才被人发现。 经专业人员检测,当她被外界发现时,这个11岁的“猪孩”混沌一片,据测量表明,她的智商为39。 中国医科大

27、学组织了人的“猪孩”考察组,采用特殊引导的教育方法帮助“猪孩”王显凤认字、念诗,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年后(18岁),经过全面科学的测定 王显凤的智力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水平; 她的智商也从39的重度智残,达到69,接近于正常人70的最低水准;而她的社会交往能力基本达到了正常人水平。,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57,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A-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1:(孤儿院的孩子) 墨森(P.H.Mussen):孤儿院的孩子显著的爱闹事(如脾气暴躁,欺诈偷窃,毁坏财物,踢打他人),更依赖大人(需要别人留意,要求不必要的帮助),更散漫和多动。 与成长于正常家庭环境的孩

28、子相比,生活在孤儿院的孩子往往既缺乏认知与社会性刺激,也缺乏应答性的反应,因而造成情绪与社会性方面的缺陷,并且一直持续到成年期。,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58,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实验研究2 西默洛夫等(Sameroff, 1993):用表所列的危险因子项目对儿童的家庭环境进行了测量。 结果发现,儿童的IQ与危险因子数目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即家庭环境危险因子愈多,儿童的平均IQ愈低。研究还发现,没有哪一个危险因子单独起关键作用,而是若干个因子在联合起作用。,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59,B:生活环境因素,社会环境: 社区环境 职业 压力大

29、的生活事件 家庭: 家庭规模 父母亲缺失 养育观念 母亲的受教育水平、母亲焦虑、母亲心理健康状况、母亲与孩子的互动。 学校,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60,讨论:电视、网络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电视、网络等成为个体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境因素。 一方面,电视大大拓展了儿童的视野, 另一方面,儿童常常会从电视中学到各种各样的行为。 有研究发现,暴力电视看得多的儿童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而且最初有攻击性的儿童看了暴力电视后形成了看类似电视的瘾。,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61,网络的丰富性、虚拟性和互动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的心理特

30、点,因此,它深入到青少年的生活中是必然的。 有青少年会受益于网络那纷繁无垠的信息;也有青少年则会困惑和茫然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甚至产生“网络依赖”(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62,(2)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绝对决定论 ; 共同决定论; 相互作用论: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63,(2)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绝对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高尔顿 高尔顿运用名人家谱调查法,从英国的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名人

31、中选出977人,调查他们的亲属中有多少人成名。结果发现,名人的亲属中有332人也同样出名。而对照组中是人数相等的普通人,他们的亲属中只有1个名人。 在随后进行的对名人的孩子与教皇的养子进行比较调查还发现,教皇养子成名的比率不如名人之子多,高尔顿认为教皇养子的环境条件与名人之子相仿,因而名人之子成名更多的原因在于遗传而不是环境。,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64,(2)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绝对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华生 共同决定论 斯腾“人类心理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辅相成所造成的”,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65,(2)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心

32、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相互作用论:皮亚杰 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一个因素作用的大小、性质依赖于另一个因素。表现为: 环境对于某种心理特性或行为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往往有赖于这种特性或行为的遗传基础。由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条件(如遗传基础、成熟水平等)不同,环境的效应也就不同。 同样,遗传作用的大小也依赖于环境变量。,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66,(2)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 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一些较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如感知、动作、基本言语等),遗传与

33、成熟的制约性较大; 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如抽象思维能力、道德、情感等),则更多地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67,(3)遗传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总的说来,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为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遗传是人类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环境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速度、水平和方向,确定了发展的现实水平。 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单纯由遗传决定或由环境决定的心理发展几乎是不存在的。,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68,3、心理发展的内外因问题,内因

34、论:代表人物彪勒 认为心理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类的内在需要 外因论:代表人物英国罗素 认为心理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外部的教育条件; 内外因论:代表人物桑代克,皮亚杰 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心理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心理内部,即外界环境和教育上的要求与心理发展现状所构成的矛盾,外在的教育因素还是要通过个体的内在动因起作用。,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69,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阶段 1、年龄特征 2、年龄特征划分的标准 3、年龄阶段,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70,(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阶段,1、年龄特征 (1)概念:是指个体

35、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 (2)正确理解 “一典本”: “一般”是指这些特征具有普遍性; “典型”是指这些特征具有代表性; “本质”是指这些特征属于某种质的状态或标志。,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71,年龄特征的形成 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 年龄特征的特点表现为: :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 :各年龄阶段特征是相互联系且逐步过渡的,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作准备,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继续。 在同一阶段内,开始和结尾有很大的差异。,(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阶段,2020

36、/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72,(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阶段,(2)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 划分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应该考虑两个问题: 第一,个体心理发展的每一个时期的重要的特殊的矛盾和质的特点,应该是划分心理年龄阶段的主要依据; 第二,在划分心理年龄阶段时,既应该看到重点,又应该看到全面。 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可以规定为,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的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而其主要表现在个体不同时期的主导活动、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以及生理发展和言语发展上 。,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73,(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

37、阶段,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74,第二节 精神分析理论,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学说 (一)基本观点 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决定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性:可以给个体带来舒适感受的一切倾向,不仅指性的需要,而且包括饥、渴等方面的生理需要 (二)人格理论 1.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75,本我:无意识的本能;快乐原则 自我:意识结构;现实原则 超我:良心和自我理想;伦理原则 文明的产生与超我,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76,(三)人格发展阶段论 根据里比多的发展或变化,分为五个阶段

38、: 1.口唇期(01岁) 成人中有所谓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发展不顺利所致。在行为上表现为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甚至在性格上悲观、依赖、洁癖者,都被认为是口腔性格的特征。,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77,2.肛门期(13岁) 排便习惯的培养 3.前生殖器期(36岁) 恋父情结、恋母情结 4.潜伏期(611岁) 相对平静的时期,此前的各种感受相对遗忘,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78,5.青春期(11或13岁开始) 产生性冲动,要从父母那里独立,容易产生与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 (四)评价 1.阶段思想,教育原则 2.泛性论倾向,将儿童的个别倾向

39、普遍化,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79,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1902-1979)美籍丹麦裔 心理学家 ,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 人物,美国最有名望的精析家之一, 其心理学又被称为“自我心理学”。 主要著作童年与社会同一性:青少年危机洞察力与责任心等。 1. 理论基本观点 (1)强调人类发展的心理社会效应,认为现代人 的一切心理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需求不 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80,(2)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心理冲突得以解决 (3)正常的发展必须从各自文化独特的生存状况出发加以解释 2.埃

40、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婴儿期(0-2岁)任务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儿童早期(2-4岁)任务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学前期/游戏期(4-7岁)任务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学龄期(7-12岁)任务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81,青年期(12-18岁)任务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 合法延缓期因暂时无力承担义务而暂停的一个时期,以避免同一性提前完成 成年早期(18-25岁)任务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成年中

41、期(25-50岁)任务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老年期(成年晚期-至死亡)任务获得完善感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3. 理论主要特点 (1)人格发展是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 (2)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3)人格发展是贯彻一生的发展 (4)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82,(二)评价 1.同时注重心理社会因素与生物因素,重视社会教育对人格发展的作用,将个体的内心生活与社会任务结合起来。 2.强调发展的多向性(对立性品质的发展);更容易接受和运用 3.未突破佛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论的约束,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

42、俊英,83,第三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一、华生(J.B.Watson)的经典行为主义 (一)华生的心理学思想 1.研究对象:客观的行为或反应 2.研究方法:客观的实验法和观察法,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84,(二)华生的发展心理学思想 环境决定论或教育万能论 1.否认遗传的作用 (1)SR公式 (2)生理构造上的遗传不导致机能上的遗传 (3)心理学的目的是控制行为,而遗传无法控制 2.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外部刺激决定学习,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85,(三)儿童情绪的研究(情绪发展) 1、关于儿童的怕、怒、爱的研究 2、关于儿童的嫉妒和

43、羞耻的研究 情绪发展的“经典实验” 3.教育观 (1)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 (2)反对体罚儿童,应在形成行为时加强训练 (3)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身体技能习惯、发音习惯等,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86,二、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 (一)操作条件作用:行为与强化 1.强化可以塑造和改变行为 (1)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2)得不到强化的行为易于消失 (3)及时强化有利于行为的发展 2.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和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87,(二)儿

44、童行为的实验控制 1、育婴箱 【光线可以直接透过宽大的玻璃窗照射到箱内,箱内干燥,自动调温,无菌无毒隔音;里面活动范围大,出尿布外无多余的衣布,幼儿可以在里面睡觉、游戏;箱壁安全,挂有玩具等刺激物。可不必担心着凉和湿疹一类的疾病。(Skinner,1945)】 2、行为矫正 3、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小步子、知道结果、自主调控学习等。 评价:影响深远;忽略内在心理,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88,三、班杜拉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 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

45、父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 现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约丹讲座教授。他是新行为 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社会学习理论:坚持行为主义的立场,强调行为与认知结合,突出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调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认为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说明、预测和控制行为,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89,(一)基本思想 1.儿童的社会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榜样而获得的; 2.个人、行为、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 (二)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1.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2.观察学习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动机过程,2020/8/22,包头师范

46、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90,3.强化的作用:增强或削弱行为倾向 (1)直接强化 (2)替代强化 (3)自我强化,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91,四、学习理论的贡献和局限性 (一)贡献 注意认知过程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局限 仍然偏重研究人的外部行为,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92,第四节 认知发展理论,基本观点: 认为思维过程是心理发展的核心,研究思维过程以及反映思维过程的行为。 代表性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93,皮亚杰(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创始人,主

47、要成就在于从生物学出发对儿童智慧发展规律的创造性研究。其学说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儿童的判断与推理、智慧心理学 、发生认识论导。“临床访谈法”,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94,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一)心理发展的本质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心理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的本质是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95,适应:儿童对环境中新信息的调整,即儿童如何根据已知的莱 应对和管理新信息。 平衡:在认知成分之间取得稳定的平衡。 组织:将知识整合进系统的

48、过程,儿童形成日益复杂的认知结构的倾向,通过整合越来越多的精确的现实知识,形成知识系统或思维方式 图式:儿童在不同情境组织行为的方式,是动作的结构和组织,它们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同重复而得到概括或迁移。 随年龄增长,图式越来越复杂。,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96,(二)心理发展的机制 1.适应和组织 2.同化和顺应,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97,同化:改变外界刺激以适应自身,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顺应:改变主体的动作以适应客观的变化。 二者相辅相成: 只有同化,就没有积极的发展;只有顺应,则永远处于

49、难以适应环境的不稳定状态,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98,(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 1.成熟 2.物理因素 3.社会环境 4.平衡,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99,(四)认知发展的阶段 1.心理发展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而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心理发展有其阶段性; 2.每个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先后次序不变,且有一定交叉; 3.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必要条件;,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00,4.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动作图式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就形成了本质上不同的心

50、理结构,形成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01,5.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依靠感知动作探索周围世界。 反射练习客体永久性(9-12月)表象 思维开始(滞后模仿能力、开始角色扮演)(见下图),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02,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03,(2)前运算阶段(27岁) 泛灵论 自我中心:三山实验 不能守恒 思维没有可逆性,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04,在一个立体沙丘模型上错落摆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让儿童

51、从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观察这座模型,然后让儿童看四张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摄的沙丘的照片,让儿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人(实验者或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与哪张照片一样。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无一例外地认为别人在另一个角度看到的沙丘和自己所站的角度看到的沙丘是一样的!这个实验证明了前运算思维缺乏逻辑性的表现之一是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05,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06,二、新皮亚杰主义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十分强调社会环境,包括教育在促进个体认知和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二)重视应用研究; (三

52、)强调把心理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四)强调多变量的相互作用,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07,(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 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思维的守恒性、去中心性和逆向思维 具有传递推理能力 思维仍限于具体的事物和日常经验 (4)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例钟摆实验。,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08,三、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 (一)贡献 认知发展的相互作用论和阶段论,第一次辩证地、系统地论述了思维发展的基本阶段和思维机制;,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09,(二)局限

53、 1.强调生物学因素,贬低了环境、教育和语言的作用; 2.临床法混淆了多种变量,或者任务难度太大,影响了结果的真实性; 3.有人发现,形式运算阶段后仍然存在辩证运算阶段(意识到知识的相对性、接受矛盾、整合矛盾等),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10,第四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 一、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说 1.指向外部的间接的物质生产工具,与指向内部的精神生产工具(语言和符号),促成人的间接的心理活动。,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11,2.发展的本质是一个人在环境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

54、程。人类心理本质上具有与动物不同的高级心理机能(随意性、抽象概括性、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间接性)。,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12,二、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一)“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与他人指导下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表示个体发展的潜力。,最近发展区,第一水平,第二水平,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13,(二)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 三、强调学习的最佳期限 四、智力的“内化”学说 高级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化为内部活动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2020/8/22

55、,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14,第五节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一、从陈鹤琴到朱智贤 二、朱智贤的发展理论 (一)儿童心理发展基本问题 1、先天与后天 2、内因与外因 3、教育与发展 4、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15,(二)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 1、将心理视为一个开放的组织系统研究 2、系统的分析各种心理发展的研究类型 3、系统处理结果 (三)教育实践与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16,第六节 其他理论及小结,一、习性学的心理发展观 (一)人类的社会行为模式(如依恋)有其进化基础;提出“关键期” (

56、二)应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研究儿童的行为。 鲍尔贝的依恋研究,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17,二、生态系统论 Bronfenbrenner (一)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多个层次的系统构成,由内到外依次是微系统(学校、家庭等)、中间系统(家庭学校的联系)、外层系统(如父母的职业和工作环境)、宏系统(如政府的就业政策),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18,(二)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个体在日益复杂的水平上不断认识和建构生态环境的适应过程;生活中的重大转折具有重要影响。,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19,三、小结 各种理论是从不同视角或侧面研究心理发展的,贡献各异。 1.精神分析理论:重动机与情绪 2.学习理论:重行为 3.认知发展理论:重认知 4.文化历史理论:重社会文化,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20,5.习性学:重行为的进化基础 6.生态系统论:重心理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020/8/22,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 刘俊英,121,课外思考,对于同一个婴儿,你认为各派心理学家会如何看待和教育他(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