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端午的鸭蛋教案

上传人:hao****an 文档编号:155927921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端午的鸭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端午的鸭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端午的鸭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端午的鸭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端午的鸭蛋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端午的鸭蛋教案17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

2、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

3、。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

4、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 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 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 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

5、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

6、碰破。蛋黄蛋白吃光 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一、作家研究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

7、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的汪曾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39年秋,汪曾祺进入心仪已久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师。在校期间,他读书之博之杂,让后人称道,加上受名师熏染,使其打下了丰厚的精神底子。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出版了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论文集晚翠文谈等。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

8、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汪曾祺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楔入,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二、课文研究端午的鸭蛋不从鸭蛋入笔,偏偏从端午的风俗写起,系百家子、吃“十二红”一个一个家乡端午的风俗娓娓道来,不紧不慢,不慌不忙。这些笔墨看似与主题无关,实则正是作者独具匠心的高妙之处。作者在第一段营造的正是家乡端午的文化氛围,这不仅为文章的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更流露出对儿时端午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从而为文章确立了感情基调,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端午风俗的独特感受

9、。二、三段介绍家乡高邮的鸭蛋,还是不疾不徐,不动声色,从高邮的大麻鸭说起,说到高邮咸鸭蛋,高邮双黄鸭蛋,高邮咸蛋的特点,高邮咸蛋的食法,甚至还扯到了古人袁枚随园食单对高邮鸭蛋的记载。第4段正式涉及正题“端午的鸭蛋”,着重写了“鸭蛋络子”。三个层次,缓缓展开,环环相扣,一丝不乱。这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写得趣味盎然,充满生活情趣。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散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本文语言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口语色彩浓厚。首先表现在多用短句,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

10、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其次,文中时时穿插十分朴素的“大白话”,这使文章生活气息更为浓厚。同时,古汉语的点缀又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在这样的特色语言中,寄托着作者对家乡的一片深情!三、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2、熟读课文,概括每部分内容。3、揣摩语言,品味作者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五、教学过程: (一)知识积累1、同学们,在你的家乡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交流)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在汪曾祺先生的家乡江苏高邮,端午节是怎么过的。2、

11、简介作者。3、检查预习,掌握字词。腌、门楣、苋菜、籍贯、城隍庙、囊萤映雪、肃然起敬(二)诵读感悟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各段的段意。 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2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作者家乡的端午共有七种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前五种较普遍,后两种较独特。3、作者如何介绍家乡的鸭蛋?写了家乡的鸭蛋的名声和特色。4、作者介绍端午的鸭蛋着重写了什么?着重写了挂“鸭蛋络子”和玩鸭蛋。5、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作者对家乡的鸭蛋难以忘怀,这不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而是人类的普遍心理。家乡、童年永远是一个人生命时空中的至爱。文章洋溢着

12、作者对家乡由衷的热爱与自豪,流露出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与留恋。一个小小的鸭蛋凝聚着情趣、诗意和作者的满腔深情。(三)研读赏析汪曾祺曾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请就下面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1、“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这一段多用短句,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2、“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这些话都是朴素的“大白话”,信口而出,自然而然,让人备感亲切。3

13、、“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高邮咸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这两句,典雅的文言词语、诗句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不由暗暗佩服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雅俗共赏。4、“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绘声绘色,动感十足,取得了活灵活现的艺术效果。(四)感受评价汪曾祺先生笔下端午的鸭蛋是那样令人神往。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也会有一些关于童年、关于故乡的美好的记忆,请把你这些美好的事物或经历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五)作业布置1课外选读汪曾祺的其他作品,散文、小说均可。2整理课上有关童年记忆的发言,把它写成一篇练笔。六、板书设计端午的鸭蛋汪曾祺内容:端午的风俗 家乡的鸭蛋:出名、特点 端午的鸭蛋:挂“鸭蛋络子”、玩鸭蛋主题:表达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语言特色:平淡而有味、淡淡的幽默、运用方言表现地方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