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燃烧与灭火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5592627 上传时间:2020-08-2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4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科学燃烧与灭火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六年级科学燃烧与灭火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六年级科学燃烧与灭火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燃烧与灭火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燃烧与灭火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燃烧与灭火,锅着火了,赶紧盖上盖子!,盖上锅盖就能灭火?,回顾,物质的燃烧,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燃烧?,活动1,液化石油气,煮饭、炒菜,木材、树叶,蜡烛,照明,烧水、取暖,能够燃烧的物质叫做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烧的首要条件。,燃烧的条件,怎样才能使物体燃烧起来呢? 下面用几个实验来证明。,科学探究,石头,木块,点不着,点燃了,实验一,一、燃烧的条件,信息: 白磷燃烧温度较低(40),红磷燃烧温度较高(240),实验二,【思考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思考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燃烧

2、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思考3】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烧起来,这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再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同时具备,可 燃 物,氧 气,温 度,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才会发生。缺少了三个条件中的一个,燃烧就不会发生,正在燃烧的可燃物也会熄灭。,实验二:将两根燃烧的蜡烛固定在实验桌上。用烧杯罩住 其中一支燃烧着的蜡烛,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露在空气中的蜡烛一直在燃烧,而烧杯中 的蜡烛火焰慢慢变小,最后熄灭了。,没有氧气蜡烛就不会燃烧。 (也就是说燃烧需要氧气),小精灵,答:如果不继续往炉里添煤,等煤烧完了,炉火因为缺少可燃

3、物 不能继续燃烧。,答:如果把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 因为缺少氧气,炉火不能继续燃烧。,答: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煤取夹出来, 因为炉外的温度低,达不到煤燃烧所 需的温度,煤不能继续燃烧。,1.促进可燃物(木炭)完全燃烧的方法:,、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讨论:,若可燃物急速的燃烧,并且发生一个有限的空间内,情况会怎样?,让木炭燃烧得更旺,实验步骤:扇风,让木炭充分与氧气接触 实验现象:木炭燃烧得更旺,发出红光 。 我的结论:加大氧气的输送会使燃烧物烧得更旺,燃烧对人类有利的一面,讨论,燃烧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火灾会烧毁财物,危及人畜生命,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思

4、考:生活中用火不慎着火了,我们要如何来灭火? 通过控制燃烧的什么条件灭火?,想一想:大家提到的灭火方法为什么能够灭火,你能根据灭火原理的不同将这些方法分类并归纳出灭火的原理吗?,1、“盖”、“沙子”、”罩”、“喷CO2” 能够氧气与可燃物隔离。 2、“吹”、湿布”、 “扇” 可以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燃烧的 着火点以下。 3、“剪”可以去掉可燃物。,你能用一句话归纳出灭火与燃烧条件之间的关系吗?,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同时具备),灭火的原理,1隔离可燃物,(其中之一),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触类旁通,(其中之一),破坏

5、燃烧的条件,2隔绝氧气(或空气),触类旁通,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同时具备),灭火的原理,1隔离可燃物,灭火就是,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其中之一),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触类旁通,2隔绝氧气(或空气),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同时具备),灭火的原理,1隔离可燃物,【日常生活】,1、如果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怎么灭火?,盖上锅盖,隔绝空气而灭火。,2、如果酒精灯不慎撞倒引起酒精在桌上燃烧, 应如何灭火?,用湿抹布扑盖,这样既可以让可燃物隔绝空气,同时水吸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3扑灭森

6、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 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你知道原因吗?,清除可燃物。,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三、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鞭炮,鞭炮中的火药装在一个纸筒中,纸筒的两端都用泥封了口,当点燃鞭炮时,火药在密闭的空间中发生急速的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对纸筒产生强大的压力,胀破纸筒而发生爆炸。,爆炸: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剧烈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另外,除火药外,可燃性的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遇火也会发生爆炸。如:H2、CO、CH4等。,爆炸: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剧烈地燃烧

7、,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你理解了爆炸吗?,化学变化,注意:并非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自行车轮胎爆炸等,都属于物理变化。,为什么在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原因: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粉尘爆炸实验,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四、灭火与逃生时的注意事项,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