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哮喘的诊治体会

上传人:huo****ian 文档编号:155860041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急性重症哮喘的诊治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急性重症哮喘的诊治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急性重症哮喘的诊治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急性重症哮喘的诊治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重症哮喘的诊治体会(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急性重症哮喘的诊治体会 作者:谭世繁 曾兆安 黄文华 宋一波 陈春杰 【关键词】 重症 摘要:目的:总结重症哮喘的诊治经验。方法:通过对52例重症哮喘病人的住院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8例治愈,治愈率:92.3%(48/52);4例死亡,占同期住院哮喘患者的3.92%(4/102);其中13例进行了机械通气治疗,9例在3d内脱机,2例并发纵隔气肿2周后症状改善脱机拨管,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2例拒行机械通气者3d内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及时准确评估病情,合理应用皮质激素等药物及机械通气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重症哮喘;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治疗 The Di

2、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Comprehesion for Acute Severe Asthm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clude th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comprehesion and experience on severe asthma. Metho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was drawn from the data of 52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severe asthma. Result: 48

3、 cases were healed.The healing ratio was 92.3%(48/52);4 cases died and which take the proportion of the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asthma at the same period was 3.92%(4/102). Among which 13 cases were mechanical ventilated,9 cases were weaned in 3 days,2 cases complicated with the pneumomediastinal

4、were weaned after 2 weeks,2 cases died of multiple complicated with the pneumomediastinal were weaned after 2 weeks,2 cases died of multiple organ function failure,another 2 cases who refused to be ventilated were died of respiratory failure. Conclusion: The key point to raise the rescue rate was th

5、e therapeutic measures including correctly evaluating the patients condition in time,reasonally utilizing the corticosteroid and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Key words:Severe asthma;Glucose corticosteroid;Mechanical ventilation;Therapy 本文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所收住的哮喘病例102例,其中属重症哮喘52例,占同期哮喘住院病例的50.9

6、%(52/102),现就重症哮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体会作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17岁74岁,平均45.3年,发病年限最短1.5年,最长35年。均符合重症哮喘的诊断标准1。其中21例既往有重度发作史,14例有过致死性发作。11例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史,5例合并有支气管扩张症,3例合并有冠心病,5例合并有糖尿病,9例合并并有高血压病。3例有明显的药物过敏史。 1.2发病诱因:感冒及气候变化27例,刺激性气味、过敏原5例,激素减量或停药4例,过度疲劳或精神过度紧张3例,饱餐或呕吐后3例,并发气胸和纵隔气肿5例,无明显诱因5例。 1.3症状及体征:52例均

7、有严重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吐字不清27例,嗜睡7例,昏迷4例,发热5例。紫绀9例,肺部哮喘音明显减弱16例,肺部双相哮鸣音6例,寂静肺5例,奇脉4例,下胸部和上腹部吸气时出现矛盾运动7例。血压100.5/57187.5/103mmHg。 1.4辅助检查:血气分析:在吸氧条件下,全部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pH7.197.48(平均7.31),PaO2 6.310.6kPa(平均7.53kPa), PaCO23.510.7kPa(平均5.84kPa);血象:白细胞数超过11.0109/L23例,中性粒细胞超过80%者31例,血糖:11.724.7mmol/L5例;低血钾者(低于3.5mmol/L

8、)7例;BUN>20mmol/L6例;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3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房性早搏10例,偶发室性早搏6例,肺性P波7例,X线胸片:肺部斑片状阴影24例;慢支炎,肺气肿25例;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11例;肺不张2例;气胸3例,(其中1例压缩90%,其余2例压缩在30%左右);纵隔气肿2例。 1.5处理措施:入院时先行外周血氧饱和度监测,即予以鼻导管或面罩以35l/min吸氧;对于24h内未用过氨茶碱的患者,首剂给予0.25g氨茶碱加生理盐水40ml缓慢静注,然后以0.5mg/(kg.h)静滴维持;24h内用过氨茶碱者,首剂减半,或直接给予维持量(其中有3例有使用氨茶碱不适

9、史病人改用25%硫酸镁20ml加入5%25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处理)。52例病人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方案,激素的种类及剂量均视患者的既往用药情况和对药物的反应而定,其中23例应用地塞米松20mg/d,23d无效,改用甲基强的松龙(160320mg/d分二次静滴),其余均应用甲基强的松龙80160mg/d分二次静注;一般3d后开始减量,有6例在一周后方减药,症状缓解后改为口服甲基强的松龙2040mg/d替代并逐渐减量至8mg/d时停药,继以吸入糖皮质激素(普米克或必可酮)治疗,其间二者需重叠应用一周时间;常规吸入2受体激动剂,清醒者口服博利康尼2.5mg,3次/d,积极抗感染,选用广

10、谱抗菌素,保护胃粘膜,同时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对于糖尿病患者则除严格控制外原性葡萄糖的摄入,需行药物降糖治疗,有5例病人静脉应用胰岛素静滴(以0.1u/.kg/h)血糖降至13.9mmol/L后,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治疗;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有气胸者予以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术;其中15例通过上述处理无效,有呼吸肌疲劳及意识障碍者,13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有2例病人其家属拒绝行机械通气治疗,通气模式:SIMV+PSV9例,IPPV4例,均加用低水平PEEP;有5例施行了床边纤支镜吸痰术处理。 2结果 52例病例中有48例经治疗告愈,4例死亡,其中13例接受机械通气的病人,有9

11、例3d内成功脱机拨管,2例并发纵隔气肿病人于2周后脱机拨管,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拒绝机械通气的病人3d内死于呼吸衰竭;气胸者经胸腔闭式引流症状即告缓解。 3讨论 尽管近年来对哮喘基础研究已进入分子和细胞研究水平,对哮喘的防治有一系列规范性指导性文件,但许多国家哮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仍呈上升趋势2。及时识别和处理病情,缩短哮喘持续发作的病程,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就其诊治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作讨论。 3.1早期的诊断与病情的判断:哮喘是多细胞参与的慢性气管炎症,具有反复发作性,可逆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本组52例病人病史均在一年多以上,其中40.3%(21/52)有重度发作病史,26.9%(14/5

12、2)有过致死性发作的病史,结合本次病人的临床征象等诊断大多不难。但往往对一些病人的早期病情判断仍有一定困难,尤其是对一些呼吸缓慢,或者是呼吸困难加重哮鸣音反而减少,有多种合并症的老年人更应注意。对以往通常有效的药物治疗不能控制且持续喘息,发作期间再次接触过去已肯定的致敏原(如油漆,煤气等);发作期间存在诱发重症哮喘发作的因素如:过敏原未去除,激素依赖者突然停用激素等均提示发展为重症哮喘的可能。本组52例中感冒及气候变化为主要诱因占51.9%(27/52) ,与激素减量或停药有关的占7.6% (4/52),其它如过敏原,呕吐,精神紧张,和并发气胸等均是诱发重症哮喘的重要因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并

13、发少量气胸时体征多不明显,听诊时局部哮喘音不但不减弱反而增强,本组病人中有2例气胸者是在床边胸片检查后确诊,经引流后症状即告缓解,因而对重症哮喘病人除即抽血气分析外,还应尽快行胸片检查,以排除气胸或肺不张等可能,尤其是听诊时呼吸音及哮喘音不对称者。本组1例饱餐后出现气喘发作病人,体查时可闻及吸气的哮鸣音,经积极平喘处理未能缓解,次日病人自行咳出一块白鸽肉后(发作前进食白鸽肉)症状即告缓解。可见详尽了解既往史、现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对诊断的确立和病情的早期判定均至关重要,不容忽略。 3.2 3.2.1氧疗问题:给氧的目的是要将动脉血氧分压至少提高到8kPa,如果可能尽量维持在1014

14、kPa,因为低氧血症是导致急性重症哮喘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组2例死于呼吸衰竭者,直接死因则是低氧血症,而另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者,亦是由于长时间缺氧间接所致;在不吸氧的情况下,使用2受体激动剂和茶碱类药物可进一步降低PaO2,一般给予高浓度吸氧(35%40%)是安全的,即使合并有高碳酸血症,其主要危险仍然来自低氧血症而不是CO2潴留,对发作之初即出现PCO2分压升高,PO2降低者,即使仍处于正常值范围也提示病情危重,甚至需机械通气治疗的可能,故入院后首次血气分析至关重要。 3.2.2平喘药的应用:平喘药作为抢救重症哮喘的第一线药物,对开始68h的治疗起关键作用。首先2受体激动剂是中止哮喘发作最

15、常用药物之一,在急性重症哮喘时,多主张雾化吸入或者静脉注射,雾化吸入起效快,副作用小,以射流雾化吸入为佳,而超声雾化器吸入治疗可由于吸入水份过多而致痰栓膨胀,加重低氧血症;本组病例中有2例在当地医院经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症状加剧而转入院即是明证。其次是氨茶碱的应用,由于前者的广泛应用在西方国家氨茶碱已由首选药逐渐成为二线药,但在我国多数地区受体激动剂雾化液和静脉注射剂目前尚无药源,氨茶碱仍作为重症哮喘的首选药物,本组病例中除3例既往对氨茶碱有不适反应者改用硫酸镁外,其余均以静脉应用氨茶碱作为紧急处理措施之一;由于茶碱的“治疗窗”窄、其代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出现致命的副作用,需监测其血液

16、浓度,但我们按上述用药方法,均未出现严重副作用与某些作者报道3一致。最要的抢救是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甲基强的松龙与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相比具有抗炎作用强,半衰期适中,与糖皮质醇激素受体的亲合力高,在重症哮喘的治疗有肯定的疗效4。但其用量尚无统一标准,各家报导57不一,本组有23例早期应用地塞米松无效而改用甲基强的松龙取效,我们的用量在80320mg/d,作者体会到对急性重症哮喘者在选用皮质激素时应以甲基强的松龙为首选,其用量以80160mg/d即可,争取在1周左右渐停药,并续以吸入皮质激素继续抗炎治疗,与某些作者3,8,9观点一致。糖皮质激素治哮喘之本,2受体激动剂治标、氨茶碱加强二者的作用

17、,三药联用,是哮喘综合治疗的核心;尽管支气管哮喘的病理基础相似,但在不同个体有一定的差异性,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对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我们体会到采用糖皮质激素、2受体激动剂和氨茶碱三联治疗对早期急性重症哮喘的疗效较好,对已出现意识障碍伴严重混合性酸中毒者效果较差,应及时机械通气治疗以缩短病程。3.2.3机械通气是治疗重症哮喘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10,而上机指征尚无统一标准,我们认为哮喘患者一旦出现CO2潴留,提示呼吸肌的代偿能力已达到极限,如充分药物治疗无效,应立即考虑人工机械通气治疗的观点11,值得临床借鉴。国外文献报道12:气压伤为哮喘患者机械通气时的主要并发症。本组15例需机械通气者有13例接

18、受了机械通气治疗,其中2例出现纵隔气肿、其发生率为15.4%,而2例因家属拒绝机械通气及2例延误上机者最后均死亡。由于哮喘患者的气道反应性高,而通气量又要求降低,故不易控制呼吸,需要用镇静剂及肌松剂消除自主呼吸,保持患者镇静,以达到控制呼吸的目的13。而在应用镇静药物后病人的分泌物明显增多,且部分病人出现哮喘持续状态可能与痰栓堵塞有关,本组中有5例在机械通气的同时采用了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BAL)处理,取到即时效果,我们体会到在药物治疗和机械通气基础上联合BAL是治疗重症哮喘的安全有效的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

19、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138. 2SurS,Crotty TB,Kephart GM,et al.Sudden-onset fatal asthma.Am Rev Respir Dis,1993,148(3):713-719. 3刘婷重症哮喘的治疗J.医师进修杂志,2003,26(10):51-52. 4柏长青,常雁军,战兴力,等.二种内固醇激素治疗重症哮喘的对比研究J.临床荟萃,1999,14(1):1. 5柏长青,常雁军,战兴力,等.两种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对比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1998,3(2):154-155

20、. 6陈显强,何报宁.大剂量甲基强的松治疗重症哮喘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01,28(4):803-804. 7徐坚纲,朱本洪,姚迪.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32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1997,13(11):709-710. 8赵惠莉,曾兆安,谭世繁.糖皮质激素对23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的抢救观察J.中国危重急救医学,2002,14(9):553. 9邵玉霞,吕福祯,金成真,等.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的远期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9,33(3):216-217. 10刘又宁,马迎民重症哮喘的治疗J.临床内科学杂志,1998,15(5):230-231. 11金发光,钱桂生,刘同刚,等.人工机械通气在救治危重症哮喘中的作用J.临床内科杂志,2001,18(1):35-36. 12Luksza AR.Acute sebere asthma treated by mechanical ventilation ;10 years experience from a destrimet general hospital.Thorax,1986,41:459. 13黄绍光哮喘持续状态时应用控制性低通气量辅助呼吸的体会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0,(13):2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