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155857916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目的:评估 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坦索罗辛作为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石药物1的临床疗效。 方法:203名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 2个治疗组。组 1(对照组,100名)接受净石灵(1.5 Tid)+消炎痛(25mg Bid)治疗;组 2(试验组,103名)接受坦索罗辛(0.4mg Qd)+消炎痛(25mg Bid)治疗。研究持续时间至结石排出2或 28天内。统计分析方法采用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四格表资料的 X 检验、Cox回归分析及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两组排

2、石率具有统计学差异。组 1 的排石率为 62%(100 名患者中有 62名患者结石排出),组 2 的排石率为 79.6%(103 名中有 82 名患者结石排出),P0.006。两组排石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组 1中 62名患者排石平均时间为 10.8天,组 2中 82名患者平均排石时间为 8.51天,P0.000。两组患者中需要使用止痛药的例数具有显著性差异,组 1为 35名35%,组 2为 22名21.4%, P0.031。治疗期间,需进入急诊室或者入院治疗、误工时间、发生严重药物副反响等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生活质量评分QOL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坦索罗辛治疗组的平均评分低于净石灵治疗组。 结论

3、:使用坦索罗辛可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排石率,减少排石时间,且副反响的发生率低。临床使用坦索罗辛进行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坦索罗辛;输尿管下段结石;药物排石 I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Objective:To asse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blocker?tamsulosin in the 1 medical-expulsive therepy of distal ureterolithiasisMethods: A total of 203 patients with stones located in th

4、e lower ureterjuxtavesical or intramural tract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nd were randow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Group-1 100 patients received daily oral treatment of Jingshiling Jiaonang(1.5 Tid/day),Group-2 received daily oral treatment of tamsulosin (0.4 mg/ day)The treatment period was 28 days

5、 for both groups.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using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chi-square Test、 Cox Regression model and independent Logistic RegressionResults: Expulsion was observed in 62 of 100 patients in group-162%,82 of 103 in group-2 79.6%. The difference in group-1 with respect to gr

6、oup-2 was significant,P0.006. Average expulsion time for group-1 and group-2 was 10.8 days and 8.51 days.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ed in the two grouops,P0.000.In the treatment time,there w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wo groups with ER visits and Urgent hospitalization、wo

7、rkdays lost and durg side effects. The QOL of two groups hav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6,but the average value of group-2 was lower than group-1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lower tract ureteral stones can be treated with an expulsive medical therapy in patients when a wa

8、tchful waiting approach is possible.In our study medical treatments with tamsulosin proved to be safe and effective as demonstrated by the low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 and the increased stone expulsion rate and reduce expulsion timesKey words: tamsulosin; medical-expulsive therapy; distal ureteroli

9、thiasis II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第一章前言?1 第二章资料和方法?4 2.1 研究对象?4 2.2 技术路线?12 2.3 研究方法?13 2.4 统计学及随访方案?15 第三章结果?16 第四章讨论?21 第五章结论?27 参考文献?28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31 致谢?36III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 1 泌尿系统结石在欧洲和北美发病率约为8%15% 。西方国家发病率近年呈现升高趋势。泌尿系统结石在美国有12%人口发病,每10万人中有122人需要至1-3泌尿外科门诊治疗。 我国是世界上三大结石高发区之一。近30年来,

10、我国膀胱结石的发病率迅速下降,而肾、输尿管结石发病率却明显增高。根据广东省东莞市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在每年新发病例中,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比下尿路结4 石约高6.3倍。 在临床工作中,泌尿科医师所接触到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其症1状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绞痛。 结石病在泌尿外科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需要给予适当的处理。目前采用的微创治疗手段,包括ESWL术6-7及输尿管、肾镜等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疗效。 Carstensen(1973年)报道,在所有的泌尿系统结石里,20%是输尿管结石,而在输尿管结石中70%位于输尿管下段。1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治疗现状 目前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有两种较为普遍的

11、治疗方法:一种是保守观察,等待结石排出;另一种是进行内镜技术及ESWL治疗,属于侵袭性操作。有研究认为,对反复发作的肾绞痛给予保守治疗,35%45%直径6mm以下的下段输尿管结石可以随尿液自主排出;而另有研究那么认为,25%直径在46mm的下段输尿管结石可在3周内自主排出;而直径大于8mm的下段输尿管结石那么很难自主排出。因此目前对于直径小于8mm的下段输尿管结石多主张首先给予保守治疗,只有当保守治疗失败时,才进一步的给予URS或ESWL术治疗。 2肾结石经输尿管排至膀胱的影响因素 肾结石经输尿管排至膀胱受到3个因素的影响:平滑肌的扩张、粘膜下层水肿及肾绞痛。对于排石起决定作用的是结石的大小及

12、形状,但结石的位置和数量也会对排石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经过ESWL术治疗后的鹿角形结石由于碎石数量1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相对较多,形状各异,自主排出相当困难。另一方面,泌尿系结石的排出不仅与结石大小、形状、数量及位置等有关,同时还和输尿管及逼尿肌的收缩强度,以及位于输尿管平滑肌的肾上腺素受体的刺激有关。在结石的排出过程中,最困难的障碍位于输尿管的末端,主要指输尿管膀胱壁内段局部。 3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 受体不仅存在于下尿路平滑肌中,也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脊髓、1 血管中。基于 受体分子及药理学的多样性,将其分为 亚型(作用于近端1 1A 输尿管、前列腺及膀胱出口处) 、

13、亚型(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及 亚型(被1B 1D 认为对于松弛逼尿肌和缓解输尿管尤其是壁内段输尿管的痉挛最为有效)。国外最新的研究说明,肾上腺素受体亚型( )阻滞剂?坦索罗辛(tamsulosin)1A 1D用于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受体阻滞剂在理论1上可用于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治疗,一些研究证明 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输尿管1平滑肌的蠕动和收缩。最近国外多家研究机构开展了相关的临床对照实验研究,来观察坦索罗辛是否有助于提高自主排石的成功率。 相关研究报道说明药物治疗(MET)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出及缓解肾绞1,2,3,5痛具有一定的效果。 国内目前较多采用中成药制剂(净石灵

14、、尿石通、八正散等,其成分多为利尿剂)联用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如:消炎痛等),并配合常规疗法(嘱患者多饮水、适当活动等)。必要时给予少量止痛药物(如:曲马多片剂等),以缓解较为明显的肾绞痛。其中,净石灵已在我科临床工作中应用多年,具有补肾,利尿,排石成效,用于治疗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以及由结石引起的肾盂积水等。在药理及临床应用方面均已证实,具有肯定的排石作用。王少金等进行了净石灵药物排石的随机对照研究后得出结论,净石灵治疗组患者平均尿量增加 1.5倍左右,其排石治疗总有效率为 60% ,与对照组(未8予药物治疗,仅增加日饮水量)比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而非甾体抗22021暨南大

15、学硕士学位论文 炎类药物的使用基于这样的原理:结石的发生可以导致输尿管粘膜的炎性反响,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输尿管壁的水肿损害,由此导致输尿管腔梗阻的进一步加9重,并导致结石排出的更加困难。 因此,早期使用非甾体抗炎类药物会防止1,10输尿管炎症水肿的发生,从而防止排石过程发生二次梗阻因素的存在。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其临床意义最新的研究说明,肾上腺素受体亚型( ) 阻滞剂 ? 坦索罗辛1A 1D(tamsulosin)用于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相关的研究样本量均较小,缺少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尤其是在国内,我们目前尚未检索到有关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与临床常规治

16、疗比照的相关研究。鉴于此,我们开展了净石灵与坦索罗辛在治疗期间的平安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希望可以给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平安有效的药物排石的治疗方法。3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在本院泌尿外科门诊及急诊科,我们统计了从2007年9月至2021年1月所有年龄大于18岁,经B超检查(和、或)影像学检查确诊患有输尿管下段结石,且0.4cm 结石直径 1cm的结石病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以下情况者予以排除:重度肾盂积水;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热;多发性结石;疼痛表现大于一周;泌尿系统手术或腔镜手术史;双侧结石;肝功能衰竭;胃溃疡病史;曾使用过受体拮抗剂、受体拮抗剂、

17、钙离子拮抗剂或硝酸盐类药物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患者本人希望立即行相应手术取石者。患者根本情况见表14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1 患者根本情况 编号 年龄年 性别 结石直径mm 1 21.00 1.00 5.00 2 34.00 1.00 6.00 3 35.00 2.00 5.00 4 43.00 1.00 8.00 5 53.00 2.00 5.00 6 26.00 1.00 6.50 7 54.00 1.00 7.00 8 36.00 1.00 4.00 9 29.00 2.00 5.00 10 45.00 2.00 10.00 11 57.00 1.00 8.00 12 43.

18、00 2.00 6.00 13 27.00 1.00 4.00 14 34.00 2.00 6.00 15 35.00 2.00 5.00 16 54.00 2.00 8.00 17 27.00 1.00 5.00 18 35.00 2.00 7.00 19 28.00 1.00 7.00 20 29.00 1.00 5.00 21 31.00 2.00 5.00 22 23.00 2.00 7.00 23 34.00 1.00 8.00 24 45.00 2.00 6.00 25 34.00 2.00 5.00 26 46.00 2.00 6.00 27 34.00 1.00 10.00 2

19、8 25.00 2.00 5.00 29 54.00 1.00 7.00 30 31.00 1.00 6.00 31 37.00 1.00 4.00 32 43.00 1.00 5.005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3 53.00 2.00 4.00 34 26.00 1.00 5.00 35 54.00 1.00 10.00 36 45.00 2.00 8.00 37 29.00 1.00 9.00 38 45.00 2.00 6.00 39 57.00 1.00 7.00 40 43.00 1.00 6.00 41 54.00 1.00 5.00 42 34.00 2.00 6.00

20、43 35.00 2.00 7.00 44 54.00 1.00 6.00 45 27.00 2.00 4.00 46 52.00 1.00 10.00 47 54.00 2.00 6.00 48 27.00 2.00 5.00 49 35.00 2.00 8.00 50 29.00 1.00 5.00 51 29.00 2.00 7.00 52 31.00 1.00 7.00 53 23.00 1.00 5.00 54 40.00 2.00 5.00 55 45.00 2.00 6.00 56 34.00 1.00 8.00 57 46.00 2.00 6.00 58 34.00 2.00

21、4.00 59 43.00 2.00 6.00 60 50.00 1.00 9.00 61 34.00 2.00 5.00 62 35.00 1.00 7.00 63 54.00 1.00 6.00 64 27.00 1.00 5.00 65 35.00 2.00 4.00 66 28.00 1.00 5.00 67 43.00 2.00 5.006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8 27.00 1.00 4.00 69 34.00 1.00 8.00 70 35.00 1.00 9.00 71 54.00 2.00 6.00 72 27.00 2.00 7.00 73 35.00 1.00

22、6.00 74 28.00 2.00 5.00 75 29.00 2.00 5.00 76 31.00 1.00 4.00 77 23.00 1.00 8.00 78 25.00 2.00 10.00 79 54.00 2.00 6.00 80 27.00 1.00 4.00 81 34.00 2.00 8.00 82 35.00 2.00 5.00 83 54.00 2.00 7.00 84 27.00 1.00 7.00 85 35.00 2.00 5.00 86 28.00 1.00 5.00 87 29.00 2.00 7.00 88 31.00 1.00 4.00 89 23.00

23、2.00 6.00 90 34.00 1.00 5.00 91 45.00 2.00 8.00 92 34.00 2.00 4.00 93 46.00 1.00 6.00 94 34.00 1.00 7.00 95 25.00 2.00 5.00 96 54.00 1.00 4.00 97 36.00 2.00 6.00 98 42.00 1.00 7.00 99 47.00 1.00 5.00 100 58.00 1.00 4.00 101 62.00 2.00 5.00 102 23.00 2.00 8.007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3 35.00 1.00 5.00 104 4

24、0.00 2.00 6.00 105 22.00 1.00 6.00 106 33.00 1.00 5.00 107 40.00 1.00 4.00 108 45.00 2.00 10.00 109 36.00 2.00 4.00 110 28.00 1.00 5.00 111 36.00 1.00 7.00 112 35.00 2.00 8.00 113 53.00 2.00 5.00 114 57.00 1.00 6.00 115 43.00 2.00 5.00 116 20.00 2.00 4.00 117 53.00 2.00 5.00 118 26.00 1.00 5.00 119

25、37.00 2.00 6.00 120 31.00 1.00 6.00 121 43.00 2.00 7.00 122 27.00 1.00 10.00 123 36.00 2.00 5.00 124 36.00 1.00 7.00 125 48.00 1.00 5.00 126 24.00 2.00 6.00 127 37.00 2.00 5.00 128 29.00 1.00 8.00 129 25.00 2.00 4.00 130 35.00 1.00 6.00 131 21.00 1.00 7.00 132 34.00 2.00 5.00 133 35.00 1.00 4.00 134

26、 43.00 2.00 6.00 135 53.00 1.00 7.00 136 26.00 1.00 5.00 137 54.00 1.00 5.008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8 36.00 2.00 6.00 139 29.00 2.00 5.00 140 45.00 1.00 8.00 141 57.00 2.00 4.00 142 43.00 1.00 6.00 143 27.00 1.00 7.00 144 34.00 2.00 5.00 145 35.00 2.00 4.00 146 54.00 1.00 6.00 147 27.00 2.00 7.00 148 35.0

27、0 2.00 5.00 149 28.00 2.00 4.00 150 29.00 1.00 5.00 151 31.00 2.00 8.00 152 23.00 1.00 5.00 153 34.00 1.00 6.00 154 45.00 2.00 6.00 155 34.00 1.00 5.00 156 46.00 1.00 9.00 157 21.00 2.00 5.00 158 34.00 1.00 5.00 159 35.00 2.00 6.00 160 43.00 1.00 5.00 161 53.00 1.00 8.00 162 26.00 1.00 10.00 163 54.

28、00 2.00 6.00 164 36.00 2.00 7.00 165 29.00 1.00 5.00 166 45.00 2.00 4.00 167 57.00 1.00 6.00 168 43.00 2.00 7.00 169 27.00 2.00 5.00 170 34.00 2.00 4.00 171 35.00 1.00 5.00 172 54.00 2.00 8.009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73 21.00 2.00 5.00 174 34.00 1.00 5.00 175 35.00 1.00 6.00 176 43.00 2.00 5.00 177 53.00 2.

29、00 8.00 178 26.00 1.00 4.00 179 54.00 2.00 6.00 180 36.00 2.00 7.00 181 29.00 2.00 5.00 182 45.00 1.00 4.00 183 57.00 2.00 6.00 184 43.00 1.00 9.00 185 27.00 1.00 5.00 186 34.00 2.00 4.00 187 35.00 2.00 5.00 188 54.00 1.00 8.00 189 27.00 2.00 5.00 190 35.00 2.00 6.00 191 28.00 2.00 6.00 192 29.00 1.

30、00 5.00 193 31.00 2.00 4.00 194 23.00 1.00 5.00 195 34.00 1.00 4.00 196 45.00 1.00 10.00 197 34.00 1.00 7.00 198 46.00 2.00 8.00 199 34.00 2.00 5.00 200 25.00 1.00 6.00 201 54.00 2.00 5.00 202 35.00 1.00 6.00 203 42.00 2.00 7.00性别分类工程:1 男性,2 女性 年龄大小范围:18?62岁 结石大小范围: 4?10mm10 例数例数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年龄以直方图

31、形式表示如下:图1 40302010组别 1.000 2.00-20 20-30 30-40 40-50 50- 年龄 两组年龄比照情况 性别以直方图形式表示如下:图2 8070605040性别30男20 女1.00 2.00 组别 两组性别比拟11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技术路线12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研究方法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具有均等的被选入不同试验组的时机。输尿管镜下碎石术作为可供选择的中途治疗方法。每个入选的患者按照至门诊治疗的时间先后排序,然后对照随机数字表,按照所得随机数字为奇数或者偶数来随机进入组1或者组2,并分别进行家庭用药治疗。组1

32、给予净石灵(1.5mg Tid,最多治疗28天)及消炎痛(25mg Bid,一般4-5天,最多不超过10天)治疗;组2给予坦索罗辛(0.4mg Qd,最多治疗28天)及消炎痛(25mg Bid,一般4-5天,最多不超过10天)治疗。另外,每位患者被告知每天最少饮水2L,并给予常规剂量的口服止痛药物,嘱必要时服用(曲马多100mg,必要时),且保持正常适度的活动。所有患者每周行泌尿系B超及血肌酐检查一次;第10天及第28天分别行腹平片检查一次。每组治疗观察期均为28天。结石直径均由其最长轴来确定。因以下原因导致入院治疗者均视为治疗失败:泌尿系感染导致的发热;剧烈肾绞痛无法耐受;治疗期间每天血肌酐

33、升高达2mg/dL;以及于试验结束的28天内结石未排出者。我们将满足标准的患者,按照编号记录于研究随访表中。以下为每位患者的随访内容:结石排出天数及时间;是否需要服用止痛药物;是否需要住院行输尿管镜手术治疗(包括急诊及预约手术);是否因肾绞痛需要至急诊行对症注射止痛治疗;误工时间;药物副反响发生情况。随访结束或至治疗第28天,要求每位患者填写生活质量评分。(见表2) 试验中最主要的观察指标为排石率。其次为排出时间、需要止痛药物的患者数、需要住院治疗患者数、需进入急诊科处理的患者数、误工时间、药物副反响发生情况、治疗期间生活质量评分等。13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2 生活质量评分(QOL)

34、 非常好 好 多数满意 满意和不满意各半 多数不满意 不愉快 很痛苦 0 1 2 34 5614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四、统计学及随访方案 2 统计学方法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和四格表资料的X 检验来比拟两组各指标;采用Cox回归分析来评价结石直径与排石时间是否具有关联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来评价性别、年龄及结石直径与是否排石是否具有相关性。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过程中,每位患者将1份随访表带至家中以便随时填写,并辅助采用 询问方式跟踪随访。询问时注意尊重本地的生活习惯及道德准那么,以免对患者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15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果研究中

35、,门诊记录诊治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488名,其中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为303名。而在此303名患者中,208名患者符合入选标准。95名未入选的患者包括:25例多发结石患者;5例肾绞痛伴发热(T 38);4例结石伴发重度患侧肾积水;23例肾绞痛时间一周;12例曾行“体外震波碎石术;5例患者既往曾行“输尿管镜碎石术;1例为妊娠伴肾绞痛发作;另外20例患者拒绝药物治疗,要求入院行手术治疗。所有208名患者,按随机数字法编入2组,分别在家中进行药物治疗。同时向每位患者告知必要时(剧烈肾绞痛难以耐受或本人强烈要求立即改为手术治疗)可返院行进一步治疗,急诊或择期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208名患者中,有5例因各

36、种原因( 号码错误且患者未主动返院或者患者未在当地而无法随访,组1有2名患者,组2有3名患者)随访失败。最终共有203名患者完成随访,组1(100名) ,组2(103名)。在两组间,年龄、性别、结石直径、结石位于左侧或右侧,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3)。16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3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照根本情况组1100名组2103名p值年龄 Mean 37.5 37.2 0.833 SD 10.210.3 性别 0.328 男 :女 66 :34 72 :31 结石位置 0.059 右侧 :左侧 46 :54 61 :42 结石直径mm Mean 6.62 6.85 0.697 SD 1

37、.1991.188 排石率% 62 79.6 0.006排出结石患者数 62 82 排石时间天Mean 10.8 8.5 0.000 SD 3.963.69需止痛药治疗患者% 35 21.4 0.031 136.9 0.151需急诊治疗患者%17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急诊入院患者6 2.9 0.285 % 误工时间天 0.769 Mean 2.33 2.4SD 1.19 1.2 药物副反响% 所有副反响 0 5.80.029 严重副反响 0 1.90.498生活质量评分0.06 Mean 3.37 3.08SD 1.07 1.04 注: p值彩色局部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组。182021暨南

38、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组1的排石率为62%(100名患者中有62名患者结石排出),组2的排石率为79.6%(103名中有82名患者结石排出),P0.006,具有显著性差异。排石率在男女及结石位于左侧或者右侧间比拟,那么均无统计学差异。结石排出的平均时间分别是:组1中62名患者排石时间为10.8天(SD3.96天);组2中82名患者排石时间为8.51天(SD3.7天),P0.000。其中在第10天,有91名患者结石排出:组1中为32(32%)名,组2为59名(57.3%)。治疗期间,两组中需口服止痛药患者数分别是:组1中35名患者(35%) ;组2中22名患者(21.4%),P0.031,具有显著性差

39、异。在治疗期间,组1有13位患者(13%) 、组2有7位患者(6.9%)因肾绞痛发作而需要至我院急诊科行对症止痛治疗(肌注曲马多、静滴东莨菪碱等),P0.151。组1及组2的患者中,组1中有6名患者,组2中3名患者需急诊入院进一步治疗(择期行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P0.285。两项均无统计学差异。结石残留患者均于观察期后择期办理住院行输尿管镜取石术或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组1中38名、组2中21名患者4周后未能排出结石,入院后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其中50名患者顺利取出结石;9名患者因结石体积偏大、结石位置欠佳或输尿管口炎性水肿无法进镜等原因,未能成功取石,留置DJ管后行ESWL术均获得成功治疗。

40、两组中,误工时间组1为2.31.2;组2为2.41.2 ,P0.769。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副反响比拟,组1未发现明显的与药物有关的副反响发生,组2中有6例发生与药物有关的副反响,P 0.029。其中,2例患者(1.9%)发生明显体位性低血压(眩晕、短暂低血压,收缩压100mmHg,伴有心悸),予以停药观察后好转,P 0.498;另外4名患者仅发生轻微的药物副反响(轻度眩晕,伴恶心、虚19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弱) ,这4名患者平卧休息后均自行好转,均无需返院行进一步治疗,并最终完成28天的治疗观察期。治疗期间,生活质量评分比拟,组1为3.371.07,组2为3.081.04,P0.06

41、0,未发现统计学差异。但组2生活质量评分的平均值明显低于组1。采用Cox回归统计方法分析结石直径与排石时间是否具有关联性,结果P0.825。说明结石直径与排出时间之间并不具有相关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各因素与排石率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发现,性别、年龄及结石直径与是否排石也不具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549、0.596、0.317。治疗期间没有患者发生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或明显的伴发脓尿的泌尿系统感染;没有患者需要给予阿片受体类止痛药以缓解疼痛。2021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讨论肾结石经输尿管排至膀胱受到3个因素的影响:平滑肌的扩张、粘膜下层水肿及肾绞痛。结石的大小及形状对于

42、能否排石起决定性作用,同时结石的位置、数量、输尿管、逼尿肌的收缩强度,以及位于输尿管平滑肌的肾上腺素受体的刺激等因素均会对排石产生影响。在结石的排出过程中,最困难的障碍位于输尿管的末端,主要指输尿管膀胱壁内段局部。 13 Ueno et al 调查了500名患者,报道了直径5mm结石的自主排石率有57%。14然而,Morse 及Resnick报道了输尿管下段6mm结石的自主排石率为35% 。Kinder报道了5mm的输尿管下段结石自主排石率为94%,而5mm的输尿管下段15结石自主排石率那么为45%。 受体不仅存在于下尿路平滑肌中,也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脊髓、1 血管中。基于 受体分子及药

43、理学的多样性,Hancock等将其分为 亚型(作1 1A 用于近端输尿管、前列腺及膀胱出口处)、 亚型(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及1B 亚型(被认为对于松弛逼尿肌和缓解输尿管尤其是壁内段输尿管的痉挛最为有1D 16效)。 受体阻滞剂在理论上可用于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治疗。一些研究证明 受1 1体阻滞剂可以降低输尿管平滑肌的蠕动和收缩,国外多家研究机构开展了相关的临床对照实验研究。基于 受体在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方面的特殊作用,很多117-20专家尝试使用 受体阻滞剂来到达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的治疗目的。1国外最新的研究说明,肾上腺素受体亚型( )阻滞剂-坦索罗辛1A 1D(tamsulosin)用于下段

44、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对于缓解疼痛及排石具有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坦索罗新是新型 受体阻滞剂,可选择性地阻断输尿管壁、膀胱颈、121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列腺腺体及被膜的平滑肌 受体,降低平滑肌张力。动物实验证明,坦索罗辛1可选择性地阻断大鼠、兔的肾上腺素受体。其作用比哌唑嗪强1222倍,比酚1妥拉明强45140倍。坦索罗辛吸收良好,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肾脏,健康成人口服盐酸坦索罗新缓释制剂0.10.6mg后78h,血药浓度达峰值,C 为(5.91.0)ng/ml,C 和AUC均与给药剂量成比例上升。t1/2约911.6h。连续给药4d,血药浓度达稳态。药物主要在肝脏代谢,给药后30h内,尿中

45、11 原形药物排泄率为12%24%。Marks 等研究后得出结论,单剂坦索罗辛0.4mg给药后6h其松弛输尿管的作用即可被检测出。 11Bora 等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中,将78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第1组15例,结石直径5mm, 给予口服双氯灭痛(100mg/d,共15d)及饮水;第2组15例,结石直径5mm,给予坦索罗辛0.4mg/d,口服15d;第3组24例,结石直径为615mm,先给予ESWL治疗,然后予口服双氯灭痛(100mg/d,共15d)及饮水;第四组24例,结石直径为615mm,给予ESWL术及坦索罗辛0.4mg/d,口服15d治疗。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4个组的排石率分别为20%

46、,53.3%, 33.3%, 70.8%。治疗效果最好的组是第4组,即ESWL加口服坦索罗辛组,而单用坦索罗辛组与口服双氯灭痛组也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单用坦索罗辛或ESWL术同时服用坦索罗辛均有助于11提高排石率。12在Francesco等 所作的研究中,将86例结石直径小于1cm的输尿管下段(近膀胱或壁内段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3组:第1组(30例)及第2组(28例)每日接受30mg地夫可特口服治疗(10d);第1组加服30mg硝苯地平缓适剂(28 d),第2组加服0.4mg/d 的坦索罗辛(28 d);第3组为对照组。13组的结石平均大小分别为4.7,5.42及5.35mm,统计学分析显

47、示,3个组的排石率分别为80%,85%及43%,1组、2组与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个组的排石时间分别为9.3d、7.7d及12d,2组和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据此得出结论,在治疗过程中加用22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硝苯地平(nifedipine)和坦索罗辛,可以平安有效地提高自主排石率,并且可12以减少止痛剂的使用。特别是坦索罗辛,对于减少排石时间非常有帮助 。 17在其他相关的研究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Cervenakov 等在一组随18机研究中报道,对照组与坦索罗辛治疗组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Ukhal 等报到的使用受体阻滞剂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包括壁内段和输尿管膀胱连

48、接段),得到了较为肯定的结果。在我们本次的研究中,净石灵已在我科临床中应用多年,其在药理及临床方面均已证实确实具有肯定的排石作用如前所述;而坦索罗辛的使用,那么是由于其具有的对于 受体的选择性阻断的药理作用。基于此,在中华泌尿外科学会1泌尿系结石学组公布的泌尿系结石诊疗指南中,将坦索罗辛推荐为可供选择的临床排石药。我们的研究对象限于直径 10mm 的输尿管下段结石(包括壁内段和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是基于 受体在输尿管远端高密度的分布,对于此类结石119-20采用坦索罗辛药物治疗可以获得令人效满意的疗效。 将治疗观察期定为 4周是因为相关的研究说明随着结石梗阻时间的进一步延长(4周后),其并发症

49、21将随之增加达 20%以上。本次研究中,组 1的排石率为 62%(100名患者中有 62名患者结石排出),组 2的排石率为 79.6%(103名中有 82名患者结石排出),P0.006。说明坦索罗辛有助于提高排石率,与对照组比拟具有显著性差异。结石排出的时间分别是:组 1中 62名患者排石时间为 10.8天(SD3.96天);组 2中 82名患者排石时间为 8.51 天(SD3.7天),P0.000。结果显示坦索罗辛可以有效减少排石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拟具有显著性差异。而且通过比照可以发现,在每个相对应的时间段上,坦索罗辛治疗组的排石率均高于对照组。 (见3及图 4)23排石 率 排石 率20

5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10080604020对照组0 药物组.0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24.00 28.002.00 6.00 10.00 14.00 18.00 22.00 26.00 天数 图 4 10080604020对照组药物组0.0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24.00 28.002.00 6.00 10.00 14.00 18.00 22.00 26.00 天数 24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们分别按照不同性别及不同结石部位(左侧或右侧)进行分组比照,结果发现性别(P0.26)和结石所在部位(P0.3

51、35)对排石率无影响。另外,对于本组患者,我们比拟了所排出的结石与未排出的结石直径,发现虽然排出的结石平均直径小于未排出的?144名排出结石患者结石平均大小为6.32mm,( SD1.16mm), 59 名未排出结石患者结石平均大小为 6.95mm,(SD1.22mm),但是两者并未发现具有统计学差异P0.320。中华泌尿外科学会泌尿系结石组泌尿系结石诊疗指南中建议的适合排石药物治疗的结石直径应6.0mm,所以我们按照结石直径小于 6.0mm和大于等于 6.0mm 分成两组,分析两组排石率及排石时间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直径6mm 的患者排石率 78.2%,而直径6mm的患者排石率为

52、65.6%,P0.002,具有显著性统计差异。但对于排石时间,直径6mm 的患者排石时间 9.2 天(SD3.72),而直径6mm的患者排石时间 10.3天(SD3.62),P0.108,未发现具有统计学差异。 采用 Cox回归分析结石直径与排石时间是否具有关联性,结果 P0.825。说明虽然直径6mm的患者排石率明显高于直径 6mm的患者,两组比拟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结石直径与排出时间之间却并不具有相关性。采用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各因素与排石率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发现,性别、年龄及结石直径与是否排石也不具有相关性P 值分别为 0.549、0.596、0.317。如前所述,这些

53、数据与其他相关的研究所得到的结论相符,说明影响排石的因素不仅仅决定结石大小,其他各种因素,包括结石形状及结石周围输尿管壁水肿严重程度等,均22会对排石产生影响。用药期间,组 1未发现有患者发生与药物有关的副反响,组 2中有 6例患者述用药后不适,(5.82%,P 0.029)。其中 2例(1.94%,P 0.498)发生严重的药物治疗副反响(低血压伴有心悸,以及严重的虚弱表现),2 例都予以停药处25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理。另外有 4名患者发生了轻微的药物副反响,在适当休息后均自行缓解,并最终完成了 28 天的治疗观察期。虽然组 2 中共有 6 例药物副反响发生,两组比拟具有显著性差

54、异(P 0.029),但是考虑到其中 4例患者仅为轻度不适,并可很快自行缓解,仅 2 例因副反响较严重而停止用药,两组比拟并无统计学差异,P 0.498)。所以仍可认为,坦索罗辛的药物治疗是平安的,副反响的发生率较低。4周后 59名未排出结石的患者均予成功进行输尿管镜取石术或留置 DJ管后ESWL术治疗。这些数据显示,两种药物的治疗都不会降低以后行进一步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成功率。26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论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如果患者病症及主观意愿均暂不考虑手术时,可以首先予以适当的药物治疗以促进其排石。我们的研究显示, 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坦索罗辛可以显著提高排石率,减少排石时间,且副反响1的发生率较低,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治疗是平安有效的。272021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1. Dellabella M;Milanese G. Efficacy Of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