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连续梁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上传人:nu****n 文档编号:155829801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7.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铁路连续梁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铁路连续梁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铁路连续梁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铁路连续梁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连续梁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摘要铁路连续梁施工对桥梁结构工后沉降、差异沉降,提出了严格要求。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期间必须进行系统的沉降变形观测。通过对沉降数据进行系统综合分析,验证或调整设计措施,以保证设计设计预测沉降与实际沉降更为接近,使桥梁工程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关键词:桥梁沉降 沉降观测 观测方法 观测频率 观测记录AbstractRailway Continuous Beam Construction of bridge structure in the after work settlement,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put forward strict requirements

2、.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construction period must be carried on the system of settlement deformation observation. The settlement dat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validation or adjust the design measures, to ensure the design of settlement prediction and the actual settlement is

3、more close, make the bridge engineering to reach the required control deformation.Key words: Bridge settlement observation frequency of settlement observation observation method of observational records铁路连续梁工程沉降观测方案3第1章 铁路变形控制要求31.1梁体徐变31.2桥梁墩台3第2章 观测主体及管理3第3章 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43.1沉降观测基本要求43.2沉降观测具体要求43.3精度

4、要求6第4章 变形观测点布设与观测64.1桥梁梁体收缩徐变变形64.2桥墩台及基础沉降观测84.3观测频率9第5章 观测数据的处理及观测记录表10铁路连续梁工程沉降观测方案铁路连续梁施工对桥梁结构工后沉降、差异沉降,提出了严格要求。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期间必须进行系统的沉降变形观测。通过对沉降数据进行系统综合分析,验证或调整设计措施,以保证设计设计预测沉降与实际沉降更为接近,使桥梁工程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第1章 铁路变形控制要求1.1梁体徐变1有砟轨道桥梁徐变值不宜大于20mm。2特殊桥跨结构的徐变限值按设计文件规定。1.2桥梁墩台1有砟轨道时速200250km铁路,对于静定结构需满足均匀沉

5、降量不大于50mm,相邻墩台沉降差不大于20mm的要求。2超静定结构,其相邻墩台沉降差除满足静定结构的规定外,还应该根据沉降对结构的附加应力的影响确定第2章 观测主体及管理此项工作由专业测量人员完成,其主要职责如下:1负责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工作。2负责各种监测设备、仪器、管线的购置与埋设,及其观测设施的保护工作。3配置专业人员,按规定监测项目和频率进行全过程监测和记录,并按规定格式和内容提交观测数据,确保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4负责观测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工作。第3章 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3.1沉降观测基本要求1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

6、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2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3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1)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首次观测每个往返测均进行两次读数。(2)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 (3)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6)随

7、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7)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要定期检核,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8)数据计算方法和计算用工作基点一致。3.2沉降观测具体要求1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每次观测均形成闭合检验条件。2水准仪使用DS05或DS1型仪器,仪器及配套水准尺均应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经常规检校合格,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均不超过15。仪器各种设置正确,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项目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进行设置,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的在现场进行提示并进行重测。3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

8、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进行。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GB10601-2009)有关要求执行。观测时,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0 m(光学),1.5 m(电子);前后视距累积差3.0m(光学),6.0 m(电子);视线高度0.3m(光学),0.5m(电子);测站限差:两次读数差0.4mm,两次所测高差之差0.6 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1.0 mm;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DS05 或DS1级仪器,读记至0.05mm或0.1mm;使用数字水准仪读记至0.01mm。4观测时,一般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对于有变换奇偶站功能的电子水准仪,按以

9、下顺序进行:(1)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2)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为后前前后5每一测段均为偶数测站。晴天观测时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时借助尺撑,使标尺上的气泡居中,标尺垂直。6观测前30min,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对于数字式水准仪,进行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达到仪器预热的目的。测量中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观测时用测伞遮蔽阳光,对于电子水准仪,施测时均装遮光罩。7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严格置平。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

10、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除路线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一般为接近一条直线。8观测过程中为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选用2.5kg以上的尺垫,水准观测路线必须路面硬实,观测过程中尺垫踩实以避免尺垫下沉。同时观测过程中避免仪器安置在容易震动的地方,如果临时有震动,确认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再激发测量键。水准尺均借助尺撑整平扶直,确保水准尺垂直。9数据处理时,闭合差、中误差等均满足要求后进行平差计算,主水准路线要进行严密平差,选用经鉴定合格的软件进行。3.3精度要求表3.3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变形测量等级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观测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相邻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变形点点位中误差

11、一等0.30.11.5二等0.50.33.0三等1.00.56.0第4章 变形观测点布设与观测4.1桥梁梁体收缩徐变变形1.徐变的观测标志应牢固设置于桥梁结构上,观测标志直径20mm,埋入混凝土深度500mm并设标准半圆弯钩,外露20mm,材质为不锈钢。徐变和沉降变形观测标志如下图:2.布置方式如下:现浇梁采用箱形截面梁,其梁体徐变观测点应按以下原则布置:(1)沿线路纵向一般每隔810m左右设1个观测点,具体为梁体支截面、1/2截面、1/4截面和3/4截面均应设置变形观测点,若桥梁跨度较大或采用连续梁结构时,可在上述布置要求的基础上内插增加观测点。(2)桥梁横向截面上的观测点一般布置在箱梁两侧

12、腹板的梁体底板或顶板上,即采用纵向两排的布置方式,如下图。并应保证桥梁的泄水管和观测点错开布置。一般情况下桥梁的观测点布置在桥梁顶板上,此种布置方法测量方便、数据质量容易保障,但桥面上施工其他工程项目时观测点容易被破坏,观测是应引起注意。(3)一般跨度桥结构徐变观测标志数量可按下表设置。跨 度徐变观测点(个)32m+48m+32m混凝土连续梁3040m+64m+40m混凝土连续梁384.2桥墩台及基础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标志可按照梁体徐变变形所采用的标志执行。2.布置方式墩台及基础观测标志的布置,如下图。每个桥墩均设置基础观测标、墩身观测标,具体要求如下:(1)基础观测标设2个,1号标志设置于

13、底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2号标志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2)桥墩观测标志埋设,一般情况下当墩全高大于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墩身上买两个观测标;当墩全高小于等于14m时,埋设一个观测标。桥墩观测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当墩身较矮,梁底距地面净空不足4m时,桥墩观测标也可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埋设。3.观测方法:沉降观测依据观测点的埋设布置,应在水准基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观测方法可采用支路线法和符合水准路线法。根据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装稳固后及时进行,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施作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路线统一。4

14、.3观测频率1.梁体的竖向变形应该从梁体梁体预应力张拉开始至轨道铺设前、后均应进行系统的长期观测,对观测数据通过计算分析的出梁体发生徐变变形的趋势和稳定状态,提出轨道铺设条件是否具备的评定意见。徐变观测以梁体预应力张拉前为变形观测起点,观测的阶段及频率应满足下表的要求。梁体竖向变形观测频率表观测阶段观测频率备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梁体施工完成设置观测点预应力张拉期间全程张拉前后各1次测试梁体弹性变形桥梁附属设施安装全程安装前后各1次测试梁体弹性变形预应力张拉完成轨道铺设前2个月1次/1、3、5天,后期1次/周轨道铺设期间全程轨道铺设完成后24个月03个月1次/月残余徐变变形(长期观测)412个月1

15、次/3月1324个月1次/6月2.桥梁墩台沉降观测频率应满足下表桥梁沉降观测频率表观测次数观测周期桥墩初始测量承台施工完后24h内承台测量以上各级承台施工完成后24h第一次测量桥墩施工后第1天第二次测量桥墩施工后第7天第三次测量桥墩施工后第14天连续测量桥墩施工后13月,每14天为一测量周期桥墩施工后46月,每28天为一测量周期架梁以后第一次测量架梁后第1天(架梁前一天应进行观测)第二次测量架梁后第3天第三次测量架梁后第7天第四次测量架梁后第14天第五次测量架梁后第21天第六次测量架梁后第28天连续测量第23个月,每14天为一个测量周期第46个月,每28天为一个测量周期第724个月,每3个月为

16、一个测量周期二期恒载第一次测量二期恒载施工后第1天(施工前1天应进行观测)第二次测量二期恒载施工后第7天第三次测量二期恒载施工后第14天第四次测量二期恒载施工后第21天第五次测量二期恒载施工后第28天连续测量第23个月,每14天为一个测量周期第46个月,每28天为一个测量周期第724个月,每3个月为一个测量周期第2428个月,每6个月为一个测量周期第48个月,每12个月为一个测量周期第5章 观测数据的处理及观测记录表桥梁墩(台)沉降量记录表桥梁名称:第 页共 页墩台编号墩台中心里程观测点编号位置类型原始标高(m)上次标高(m)本次标高(m)本次沉降(mm) 测量:记录:日期: 桥梁墩(台)沉降量记录汇总表桥梁名称:墩(台)编号:墩(台)里程:第 页 共 页观测日期累计天数(天)两次观测时间间隔(天)测点编号:测点编号:测点编号:测点编号:位置本次沉降(mm)总沉降(mm)沉降速率(mm/d)位置本次沉降(mm)总沉降(mm)沉降速率(mm/d)位置本次沉降(mm)总沉降(mm)沉降速率(mm/d)位置本次沉降(mm)总沉降(mm)沉降速率(mm/d)单位:整理:复核: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