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线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上传人:y****n 文档编号:155788831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既有线施工安全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既有线施工安全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既有线施工安全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既有线施工安全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既有线施工安全应急预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铁三局西平铁路工程建安公司项目部(一工区)既有线行车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审核:批准:二O O九年四月二十日既有线施工安全应急预案一、编制依据及目的(1)铁道部办公厅2008年11月25日印发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2)铁运发2008316号文关于公布西安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册)(TB10401.1-2003、TB10401.2-2003);(4)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814号;(5)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国铁道出版社);(6)现场实地踏勘调查资料;(7)铁路工务安

2、全规则;(8)铁路线路维修规则。二、编制目的(1) 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真正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做到“关爱生命,关注安全”、“警钟长鸣,万无一失”。(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持证上岗”的原则,参建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3)当施工与铁路行车安全发生矛盾时,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服从铁路行车安全的需要。(4)既有线作业遵循“要点”的原则。(5)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运营干扰的原则。三、工程范围及与既有线关系1)工程概况 新建西安至平凉铁路工程XPS-1标段茂陵疏解线特大桥工程位于陕西省兴平市西吴镇高渡村、下官道村界内。本桥起讫里程为DZK2+

3、255.43DK3+764.45,中心里程为DzK3+010,桥全长1509.02米,孔跨布置为2孔24米+44孔32米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其中20#至21#墩32米跨度与既有陇海铁路交叉,交叉位置处陇海铁路里程为K1110+623.36。20#、21#墩设计为每墩4根钻孔桩基础,桩径125,桩长47m,承台结构尺寸为6.36.32.5m,墩高9.0m。设计将20#、21#墩承台顺时针旋转45,以减少对既有铁路的影响。2)桥墩与既有线的位置关系根据现场实际测量,20#墩中心距陇海铁路下行线中心8.48m,桩中心距陇海铁路下行线中心最小距离为6.11m,靠近既有线侧承台边缘距下行线线路中心最小距

4、离4.75m;21#墩中心距陇海铁路上行线中心6.32m,桩中心距距陇海铁路上行线中心最小距离为4.01m,靠近既有线侧承台边缘距上行线线路中心最小距离2.69m。另外,在20#墩、21#墩两侧各有接触网回流线一根和高压线通过,墩台位置有地埋线一根。在既有线施工过程中,车流量大,施工时间性强,行车速度快、车流量大,一旦防护不好,造成轨道交通受阻耽误行车,会造成重大行车事故。除常见的施工伤害事故外。人员避让行车不及时被轧死;施工设施、废物侵线或非正常停放在线路上阻断行车;施工车辆和行车协调不畅造成撞车事故;破坏交通设施造成交通阻塞或交通瘫痪。3)具体施工安全防护方案桩基施工安全防护方案1、钻孔灌

5、注桩施工安全措施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了解国家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制度及本单位的一般劳动纪律,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正确指挥,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才能进入现场施工,特种作业应确保持证上岗。2)现场施工前三电迁改需完成,并开挖探沟,必须查清工地及附近地区的输电线路,地下管线、通讯电缆、周围构筑物等分布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措施。3)施工现场应做到三通(水、电、道路)一平(场地平整),做好施工现场排水、排渣的设计组织。4)挖孔桩挖孔时需注意在双向距离2km范围内有列车驶来时,应停止挖孔,待列车通行并确保安全后方可继续挖孔桩。挖孔桩利用列车行驶间隔时间进行,还应特别注意在挖孔时,不得侵入铁路建筑

6、界限内。5)制浆池、沉淀池和循环池宜远离既有线路基坡脚布置,以免泥浆浸泡路基,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及防护栏,严禁村民和无关人员靠近,并设置充分的照明设施。6)钻机就位前,对主要机具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维修,确保机况良好。7)钻机安装前,对不适宜材料挖除换填并夯实,机架应垫平,保持稳定,不得产生位移或沉陷。 8)孔内出渣、投料不得堆积在钻孔周围。 9)停钻后,钻头应提出孔外安全放置,孔口应遮盖防护。 10)钢筋笼采用分节段吊装,吊装钢筋笼要严格遵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使用吊机移动钻机、吊装钢筋笼时不得侵入铁路建筑限界内。11) 起重作业要专人指挥,按标准信号指挥操作。起重机械运行前必须停放安

7、置平稳,对支腿地面牢固坚实情况及各安全限位、保险制动、信号制动和各零部件进行细致检查,确认无误后,再行试吊。12)起重用的钢丝绳和吊钩的安全系数必须满足起重工作要求,发现钢丝绳断股、断丝或锈绳,磨损超过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时,必须及时更换,并确保余留在卷筒上的钢丝绳圈数不得少于3圈,尾部连接要可靠。13)起重量必须按起重机的起重特性曲线确定。起吊过程中应做到“二慢一稳”即起吊重物慢,下落时慢,回转要稳,不得过急过猛。2、其它1)施工现场安全负责人、安全员应切实履行各自工作职责,经常进行现场检查、监督,及时纠正违章行为。进驻现场的施工人员作业区进行统一管理,在操作时,要思想集中,认真负责,坚守

8、生产岗位,严禁酒后上机操作。2)现场必须设置一些醒目的标志和有关文明施工标志,现场四周进行遮挡。 3)各种入场机具、车辆、材料、电力线路、排水管线等堆置均保持整齐、有序,禁止乱放而影响观瞻。现场设置一定警卫人员,防止现场物品丢失。 4)保护场地周围环境,不准在工地围墙外堆放材料、垃圾。严格按照批准的占地范围使用占地。 5)施工现场内道路平整、顺畅,排水良好。 基坑开挖安全防护措施(1)基坑开挖前,一定要调查好地上、地下管线,管线迁改完毕方可施工。(2)开挖基坑时,要采取安全防护,对铁路路基加强位移观测。(3)挖掘机等机械在坑顶进行挖基出土作业时,机身距坑边的安全距离应视基坑深度、坡度、土质情况

9、而定。邻近既有线线路中心较近施工时,应有专人指挥、监护,并对既有线轨道的变形和扰动进行相应的监测。(4)基坑四周设防护栏杆和警示标志,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5)基坑需抽排水开挖时,须配备足够的抽排水设备,抽水机及管路等要安放牢靠。(6)基坑开挖所设置的支撑,其结构必须坚固牢靠。基础施工中,挖土、吊运、浇筑混凝土等作业,严禁碰撞支撑,并不得在支撑上放置重物。施工中发现挖孔桩支撑有情况时,应及时加固,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要立即撤出。(7)在基坑内作业,遇有洪水,要立即撤出作业人员。(8)人工挖基坑时,基坑深度大于1m时,不得一人单独作业。操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大于2.5m。挖土要自上而下

10、,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9)基坑开挖的弃土应距离坑边不小于基坑深,堆土高度不应高于1.5m。运土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要符合有关规定。(10)雨季施工时,在开挖基槽时要做好季节降水防护措施,在施工现场配备编织袋、砂石、木枕等抢险应急材料和抽水机具,并备齐行车防护备品,基坑四周设排水沟及集水井,确保将场地内的积水及时排除。(11)基坑周边设两道1.2m高的牢固栏杆和悬挂警示标志,并在夜间挂标志灯(不得使用红色或黄色灯)。严禁任何人在基坑下面休息。对基坑附近的铁路行车设施进行清晰标识,对机械有可能到达其附近的设施,加设防护桩保护。(12) 夜间施工时,施工场地应有足够的照明。四、危险源

11、辨识通过对施工全过程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既有线施工潜在的危险因素有施工时所用机具和堆放的物料侵入限界;既有线作业防护不到位;既有线超时作业;既有线作业未及时请销点。既有线事故发生几率较大,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较严重,列为项目工程的重大危险因素。项目部针对以上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编制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应保证能够迅速做出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五、组织机构(一)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组 长:何习武(项目经理)副组长: 苑大军 (书记) 贾雷 (总工) 成 员:樊玉富(综合办公室主任) 徐振兴 (工程管理室主任) 陈 毅(安检室主任) 郎育民(物资室主任)

12、戚黎昌(调度) 王兴龙(机械室主任) 安振武(财务室主任) 陆 亮(实验分室主任) 张秋杰 (一工区长) (二)组建应急队伍项目部所属工区组建应急队伍,一旦发生险情,应急队伍立即出动,具体实施施工现场的抢险救灾。(三)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组长:在项目应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负责,为应急救援总指挥。现场组织、指挥应急救援现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调度。总工:提供总体技术支持,组织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并指导实施。书记:在事故应急过程中组织对受伤人员的疏散,对在场人员进行思想教育,稳定队伍。必要时,负责组织党、团突击队参与救援抢险。安检主任:监督现场抢险人员安全并提供安全技术指导及保障工作。财务主任:资金支

13、持。工程管理室主任:制定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和负责现场指导、监督方案和实施运行,负责在事故发生后保护现场,对在事故援救过程中确需变动,应做好现场记录(照片、录像或绘制草图等)。机械室主任:保证所需物资、设备的供给、配备、维护和提供服务。综合办公室主任:做好内、外联络和沟通。下设抢险队及四个小组。抢险行动小组:组长:张秋杰小组成员:卞伟伟 高学武 贾先贵 卢亚鹏 吴辉瑞 职责:发生铁路行车事故时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抢险行动;负责启用防护旗、火炬、响墩、信号灯等防护设备,立即调用救援物资和机械;服从铁路局安全部门及当地救援组织的领导。物资供应小组:组长 郎育民 小组成员; 李鹏生 职责:发生铁路行车事故时

14、负责应急响应物资的供应。通讯联络小组:组长 戚黎昌 小组成员: 邓 鹏 疏散引导组:组长:苑大军 小组成员:丁哲善 职责:负责组织事故现场有序疏散,服从铁路局安全部门及当地救援组织的领导。安全防护救护组:组长:陈 毅 小组成员:墨胜刚职责:负责伤员的紧急救治工作,通知急救中心“120”;负责事故现场安全防护工作,维护事故现场的正常秩序。六、控制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各负其责,各司其职。2.施工计划未经批准不准施工;不得超计划范围施工;未办理规定的施工慢行、封闭手续不准施工;未按规定设置好行车防护标志及防护人员不到位不准施工;未经考试合格的人员不准上道施工。3.加强安全教育,经常性地组

15、织施工人员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既有线施工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知识。4.经常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5.施工中要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进行。6.施工人员应执行下列有关人身安全的规定:不得在两旁路肩行走时,所扛工具不得侵入线路。冬季施工不得戴无孔遮耳防寒帽。七、应急程序1.施工现场紧急事故发生时,当事人第一时间向项目经理和应急救援小组汇报,并拨打120急救电话、110报警电话寻求帮助。项目经理根据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人员进行救援;现场人员采取积极自救、互救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指派专人负责引导指挥人员及各专业队伍进入事故现场。

16、2.现场人员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安检室应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立即开展收集证据工作。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时,必须及时做出标志、摄影、拍照、详细纪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3.指挥领导小组到达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情况及事故的性质,确定警戒区域和事故应急救援具体实施方案,布置各专业救援队任务。4.抢救方案根据事故现场实际情况,最大可能迅速调集汽车吊、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及人员、车辆迅速投入开展抢救及突击抢救行动。调查现场情况,如有人员失踪,立即判明方位,紧急安排技术专家根据工程特点、事故类别,制定抢救方案。5.负责交通、通讯等设施的管理

17、部门,当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和地方相关部门联系,尽快恢复被损坏的道路、通信等有关设施,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6.项目部调度和当地公安部门(消防)积极取得联系,一方面组织抢险救灾,另一方面加强对事故现场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预防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治安,对肇事和事故责任者等有关人员应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7.工程管理室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救援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并在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按照指挥中心的统一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运输到位,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8.综合办公室(医疗卫生保障)在接到事故通知后,应及时组织

18、急救队伍,提供救护所需药品、器材、设备,必要时可请求地方医疗单位救援。确保伤员及时达到救治,减少人员伤亡。9.其他相关部门应做好抢险救灾配合工作。综合办公室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稳定,并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财务部门应保证救灾资金到位。10.自我保护。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11.事故得到控制后,由项目部统一布置,组织相关专家,相关机构和人员开展事故调查工作,进行分析总结,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查处有关责任人,并认真吸取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制定相应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八、应急领导组联系方式序号职 务姓名手机号码2项目经理何习武 3书记苑大军4总工贾雷5调度戚黎昌6工程管理室主任徐振兴7安检室主任陈毅8综合办公室主任樊玉富9物资室主任郎育民10机械室主任王兴龙11一工区工区长张秋杰九、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存放地点1急救车辆2一工区2医药箱、药品套2一工区3物资运输车辆6一工区4挖掘机辆2作业队5装载机辆2作业队6吊车辆2一工区7安全帽顶100一工区及各作业队8电焊机台2作业队9发电机台1一工区10扩音喇叭支2一工区11沙袋条1000一工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