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55782810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文(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山市镇区五校联考2010学年上学期中段考试卷高二级 历史(文科)命题单位:东升高中高二历史科一、单项选择题(35*2=70分)1、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于是积极组织灭火。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 B、 C、 D、2、在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的,应该是孔子思想中的A、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B、性相近,习相远也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某欧洲文化旅游团

2、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 swell,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 这位学生正确地回答A、Lao Zi B、Zhuang Zi C、Meng Zi D、Xun Zi4、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其反映的现象是A、儒家、墨家垄断教育 B、教育开始普及民间 C、各国推行儒、墨思想 D、私人办学现象出现5、论语先进记载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这段话提倡的教学方法是

3、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学、思结合6、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此,他比喻A、人性生来就是恶的 B、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C、环境和后天教育对人的成长很重要D、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兼用法治7、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A、思想内容变化 B、社会环境变化 C、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 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8、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A、无为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理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法思想9、“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来源:Gkstk.ComA、孟子的“

4、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0、关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主张兼爱,并称其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 B、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C、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 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11、韩非子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其核心主张是A、取消文字 B、以法治国 C、实行吏治 D、厚今薄古1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张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是:A、贵贱有序 B、兼爱非攻 C、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13、论语述而载:“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它体

5、现的儒学思想是A、鄙视富贵 B、重义轻利 C、取利有道 D、见利忘义14、“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封建经济的发展私学的兴盛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社会的剧烈变革来源:高考试题库GKSTKA、 B、 C、 D、15、西汉初年,黄老之学为统治者尊崇的根本原因是A、适应西汉初年经济恢复和政治统治的需要 B、儒学思想已经过时C、统治者敬仰黄老之学 D、黄老之学的无为思想16、儒学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 C、君权神授 D、仁政思想17、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 C、性善论 D、大一统18、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6、”,这个“天理”主要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19、程朱理学被官方化的原因是A、理学大儒的传播B、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C、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D、是人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20、下列对明清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科技进步 C、封建制度衰落 D、人民起义风起云涌21、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确立主流地位的标志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行 B、程朱理学 C、三教合一 D、心学的形成22、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说明了的实质问题是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B、外国资本主义

7、迅速发展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D、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能否发挥作用23、有人看了古代一幅著名绘画称:“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幅画是A、送子天王图 B、清明上河图 C、女史箴图 D、五子夺莲24、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25、促使唐诗空前繁荣的主要原因有繁荣、开放、文化多元的背景科举制的

8、确立使中下层文人自信乐观、昂扬进取太平盛世为人们提供了闲适的生活环境唐朝诗人富有想像力A、 B、 C、 D、 26、秦始皇能书同文的根本条件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 B、国家的统一 C、文字的多样性 D、小篆体适合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27、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无关的是A、古代散文的发展 B、宋代话本与词的出现 C、世俗画的出现 D、明清小说的出现28、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29、汉代帛画充满珍禽异兽、神仙魔怪,体现出浪漫、神秘的特

9、色,与这一绘画特色相适应的时代思想特色是A、黄老之学盛行 B、荀子的唯物思想盛行 C、理学盛行 D、佛教传入来源:高考试题库30、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突出,主要是因为A、农业发展的需要B、手工业发展的需要C、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D、是在封建迷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1、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32、齐民要术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只渐,故商贾之事

10、,而不录。”此段话表明A、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33、战国时期的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主张的分歧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社会性质的差异34、“探寻中国经济发展之路“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研究成果时,附了两幅描绘生产民俗的河北剪纸(如图),借以说明中国古代的某种经济形态,同时他们还引用了与这一经济形态相对应的言论。这些言论不应包括A、“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B、“上农除末,黔首是富”C、“生民之本,要当稼而食,桑麻以衣”

11、 D、“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35、一人生活在明清时代,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喜欢画年画 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喜欢和他的好朋友毕昇聊天A、 B、 C、 D、二、主观题(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

12、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来源:Gkstk.Com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1、2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6分)(2)根据材料3、4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什么问题?(3分)(3)结合

13、以上材料,谈一下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3分)37、阅读下列材料:(8分)来源:高考试题库GKSTK材料一 夫治天下犹曳(抬)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执绋,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娱笑於曳木者之前,徙曳木者以为良,而曳木之职荒矣。 明夷待访录材料二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不用)矣 。 清儒学案亭林学案请回答:(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位思想家的什么主张?(4分)(2)上述两种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简析产生这种思想的历史条件。(4分) 38、阅读下列图文:(10分) 材料三、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闲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备注:材料一是兰亭序,材料二是“张旭草书”)请回答:(1)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以上图文分别代表了哪三个时期的书法成就?(4分)(2)试概括这三个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中山市镇区五校联考2010学年上学期中段考试卷高二级 历史(文科)答 题 卷36、(1) (2) (3) 37、(1) (2) 38、(1) (2) DCCDB CBDCB BCBDA CDCBB ADBAD BACAA ABCD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