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初二生物会考复习知识要点(全)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55782207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成都市初二生物会考复习知识要点(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成都市初二生物会考复习知识要点(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成都市初二生物会考复习知识要点(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成都市初二生物会考复习知识要点(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初二生物会考复习知识要点(全)(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09年三河中学10级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1.运动的形成: 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其作用是支持、保护和运动;a.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 .骨膜中的成骨细胞对骨的修复与长粗有关,血管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 .骨髓,位于骨髓腔内及骨松质内,骨髓幼年时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为黄骨髓,无造血功能,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恢复造血功能;在骨松质内终身都有红骨髓; .骨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长长有关;b.骨成分:成分有机物无机物特点成年约为1/3约为2/3既有弹性又有硬度青少年1/32/3弹性大,易变形老年1/32/3脆性大,易骨折c.骨连结: 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骨

2、连结叫关节;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腔三部分。 .关节软骨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摩擦,增加了关节的灵活性,.关节囊的连接作用和关节周围的韧带增加了关节的牢固性。 d.骨骼:人体骨骼有206块骨构成,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部分。 e.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构成,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四肢肌三大类群,有参与运动,维持体态,保护内脏器官,参与呼吸,排便,表达情感,维持体温等功能; 运动的形成: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支点,以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骨骼肌收缩受神经系统协调和控制,能量来源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第16章 动物的行为7、动物的行为:指动物体

3、在内外刺激下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动物的行为,如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散发出气味等;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分类:动物行为分为: a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本能的行为,如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鸟类营巢孵卵、哺乳动物幼崽吸吮乳汁等; b后天学习行为由后天的生活经验、经历的积累、自身适应性变化的过程(即通过学习而来的),如语言,鹦鹉学舌、猴子投篮、小狗做算术等;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a取食行为; b领域行为动物用气味、姿态、鸣叫等方式保卫自己的领域的行为;如狗撒尿 ; c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之间; d防御行为动物为保护自己、防御敌害,更好的

4、生存而进行的行为,如保护色可隐蔽自己(变色龙)或警告敌人(招潮蟹); e繁殖行为动物为繁衍后代而进行的两性的识别、占有繁殖空间、求偶、交配、孵卵以及抚育后代的行为 f节律行为有周期性的行为,如公鸡打鸣,鸟迁徙; g社群行为聚居的动物;蜜蜂、蚂蚁、猴子、狒狒等。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a观察法:没有实验,不影响或尽量少的影响动物原本的生活;如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b实验法:既有实验,也不能缺少观察,对动物施加影响;如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和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动物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动物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动

5、物的保护: a动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b保护动物多样性需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c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具体方法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如四川的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分别保护着大熊猫和金丝猴);陕西洋县(朱鹮)、青海湖鸟岛(斑头雁、棕头鸥)。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22章第4节 细菌、真菌和病毒8、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凡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单细胞: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藻、

6、酵母菌、单细胞藻类等;多细胞:各种霉菌和大型真菌等;无细胞结构: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等。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土壤是其活动的主要场所,生物体表和体内是其活动的重要场所; 微生物按营养方式分为: 自养微生物(属于生产者):能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如: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等。 寄生微生物(属于消费者):一些细菌、真菌和所有的病毒生活在其他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并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如:引起头癣、脚癣的真菌、艾滋病毒、痢疾杆菌、炭疽杆菌、肺炎双球菌等。 腐生微生物(属于分解者):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物尸体和粪便等中的有机物,

7、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如:乳酸菌、枯草杆菌、霉菌、蘑菇、银耳、竹荪、灵芝、红托鹅膏等。腐生性微生物能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将无机物归还到非生物环境,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因此,腐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固氮性微生物:如根瘤菌、链球菌等。 微生物的特点:代谢活动快,繁殖速度快,因此分布广,数量大。细菌 : 单细胞,有细胞壁、膜、质,无成形的细胞核,分裂生殖; 真菌:单细胞或多细胞,有细胞壁、膜、质,有真正的细胞核,出芽生殖或孢子生殖。缺氧时,酵母菌分解葡萄糖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称为酒精发酵。 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

8、质内核构成,依据病毒寄生的宿主不同,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也叫噬菌体)及细菌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在病毒遗传物质指导下生成新病毒。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人的生殖与发育: 生殖系统: 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新生命的孕育: 受精作用完成的场所是输卵管,形成受精卵;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胚胎在母亲子宫内发育(大约9个月280d左右),叫做妊娠; 受精卵分裂及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物质;胚胎发育中后期通过脐带和胎盘由母体提供营养物质;青春期发育特点:a身高体重突增;b脑和内脏功能趋于完善;c性发育和性成

9、熟 各种现象: 生殖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 发育指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变化; 生长指生物体体积增大,体重增加的变化; 月经是指女孩进入青春期,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遗精是指男孩进入青春期,有时在睡梦中出现的精液排出的现象;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叫第一性征,男女出现的其他性别差异,叫第二性征。2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殖:A.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由亲体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和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包括营养生殖、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等),无性生殖的优点是产生的子代个体

10、数量多,繁殖速度快,且子代能稳定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 B.动物的受精方式: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雌性体内) C.动物的胚胎发育主要有胎生和卵生。种子植物生殖方式:a.有性生殖利用种子繁殖 b.无性生殖扦插、嫁接和压条(即营养生殖)以及组织生殖; 昆虫的发育变态发育:很多动物在从幼虫到成虫的过程中,幼虫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显著变化,称为变态。a.不完全变态(变态发育的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如蟋蟀、椿象、蜻蜓、豆娘等);b.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如蜜蜂、蚂蚁、蝴蝶、蚊、蝇、金龟子等) .青蛙等两栖动物:体外(水中)受精、变态发育 鸟类:卵生、体内

11、受精(受精发生在雌性输卵管上端)、胚胎体外发育。第20章 遗传与变异: 1、生物体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 2、同一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 3、遗传:性状可以由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遗传; 4、变异:亲子之间性状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5、染色体数量:人体细胞23对(46条); 性细胞23条(是体细胞染色体的一半)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包括DNA和蛋白质,1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长链;基因是DNA长链上的片段,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决定性状;1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

12、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的。 6、规律:在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即性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中是单个存在的,性状是由相应的特定基因控制的,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如Aa),在等位基因中,能得到表现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不能得到表现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 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Aa、aa等叫个体的基因型;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如有耳垂、无耳垂等,叫做个体的表现型。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例: 父Aa 母Aa (此处A表有耳垂基因,a表无耳垂基因)配子: A或a A或a (配子即生殖细胞

13、:精子或卵细胞)子女:AA Aa Aa aa有耳垂基因型:AA Aa 出现机率为75% 无耳垂基因型:aa 出现机率为25%7、性别的决定:人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有22对叫常染色体,决定性别的一对叫性染色体。 男性性染色体中,一条为X染色体,另一条为Y染色体; 女性性染色体中,两条都是X染色体。性细胞:男性性细胞(精子)染色体为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或Y)染色体; 女性性细胞(卵细胞)染色体为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 当含X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即受精卵性染色体为XX,后代为女孩;当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即受精卵性染色体为XY,后代为男孩;因此生男生女决定者为父亲。 8、遗传病:是

14、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近亲:三代以内有共同祖先的人; 禁止近亲结婚是由于近亲结婚双方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会增加后代患遗传病的机率。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1、巴斯德的“鹅颈烧瓶实验”得出“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2、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起源的,是由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逐渐进化来的: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 原始大气中 (有机小分子) 原始海洋中 ( 原始生命),米勒实验: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氢、氨、甲烷和水蒸汽;现在大气主要成分:氮、氧、二氧化碳等,该实验证明了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3、生物的进化

15、:生物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一代又一代的发生着改变,即生物的进化。 4、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统称为化石,化石是最有说服力、最重要的生物进化证据。5、化石的作用是了解生物进化的趋势,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及进化关系。例:始祖鸟化石证明:鸟类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6、生物进化总的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7、地球的生命史:鱼类、裸蕨类出现在古生代中期; 两栖类、蕨类出现在古生代后期; 爬行类、裸子植物出现在中生代; 哺乳类、被子植物出现在新生代。8、自然选择是由英国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自然选择的选择者是自然环境,生存竞

16、争是自然选择的途径,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人为条件下对生物进行的选择称为人工选择9、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现代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和猿的区别在于两足直立行走;现代人种:蒙古利亚人种、高加索人种、尼格罗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1、生物的分类:根据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将生物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分门别类;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单位。把各个分类等级按其高低和从属关系顺序地排列起来,就构成生物分类的阶层系统。2、植物的主要类群有: 藻类植

17、物无根、茎、叶分化;衣藻、石莼、海带、马尾藻、黑角菜、紫菜、石花菜等。 苔藓植物有茎、叶分化,有假根;地钱、葫芦癣、小墙癣等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分化;贯众、卷柏、肾蕨、芒萁、巢蕨等,桫椤为现在仅存的树蕨; 种子植物利用种子进行繁殖;种子植物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体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分为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和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又分为单子叶植物(平行叶脉)和双子叶植物(网状叶脉)。 3、植物的生殖方式: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是进行孢子生殖,统称为“孢子植物”;4、动物分两大类: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的无脊椎动物和身体里有脊椎骨的脊椎动物。无脊椎

18、动物: a.原生动物是现在地球上最古老、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 b.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具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保护体内器官;一般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其中昆虫是唯一能飞的类群;家蚕、蜜蜂、蝎子、土鳖、虾、蟹、棉铃虫、稻螟等是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大类群。包括鱼类、两栖类(大鲵、青蛙、青螈、蟾蜍等)、爬行类(变温动物,体内受精、卵生,蛇、龟、蜥蜴、扬子鳄、壁虎等)、鸟类(恒温动物,体内受精,卵生,鹦鹉、企鹅、鹤、鹰等)、哺乳类(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大脑高度发达,猪、马、牛、羊、狗、兔子、蝙蝠、鲸鱼

19、、白鳍豚、人等)。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什么是生态系统: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成分及成分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生物 植物(生产者) 动物(消费者) 微生物等(分解者) 非生物环境 (阳光、水分、土壤、空气、湿度、温度等)3、不同角色的生物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生产者将无机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一部分自己利用,一部分被消费者消耗掉,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起到物质和能量的传递作用;分解者将自然界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再被生产者利用;生产者 消费者2 分解者4

20、、食物链和食物网:什么是食物链及食物网: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链条关系叫食物链;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叫食物网;例:食物链: 水稻 蝗虫 青蛙 蛇 鹰,“ ”为生产者,“ ”为消费者;一条食物链是从生产者(植物)开始的,最顶级消费者结束的;食物网:在食物网中有多条食物链( 条),每一个生物体表示一个环节,环节最多的表示食物链最长;一个食物链(网)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如:(草 兔 狐,如果大量捕杀狐,直接导致的是兔的敌人减少,因此兔的数量先上升,但由于兔增多,草又减少所以兔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生物圈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都来源于太阳能;在食物链中,能量

21、沿着食物链依次逐级递减的流动;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数量和能量是最多的,然后沿着食物链,数量和能量依次减少。 组成各种生物体的物质都来源于无机环境,通过食物链(网)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定义: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形成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是有限的; 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重要因素是自然因素,引种不当也会破坏生态平衡。第25章 生物技术 1、定义: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

22、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2、身边的发酵技术: 发酵食品: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可以生产出人们喜爱的风味食品和饮料;乳酸菌在温度适宜,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可制造酸奶;酒药中含曲霉、毛霉、酵母菌等,曲霉和毛霉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无氧下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燃烧,不会污染环境;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甲烷菌)将有机物制成沼气的过程叫沼气发酵。3、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技术; 克隆技术:母羊A 母羊B(取出其卵细胞,并去核) (取出其体细胞,取核) (重组细胞) 母羊C(移植入母羊C的子宫内) 克隆羊“多莉” 母羊A提供营养物质,母羊B提供遗传物质,母羊C提供胚胎发育场所;从遗传角度说,母羊B才是“多莉”的真正的母亲。【有关实验的要点: 变量:其它条件相同,改变一个因素来观察此因素与被研究现象的关系,这个被改变的因素即为变量。 有些实验可从实验标题中确定变量 ,如标题“探究(或验证)X对某某的影响”,则实验中“X”即为变量,实验就应该改变 “X”因素作对照。 实验组和对照组:通常,一个实验总要进行对照试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实验是一个因素不同(即变量),其它条件(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