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5781593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扬州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扬州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扬州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扬州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考场号_ 考试号_ 学号_ 班级_座位号_ 姓名_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扬州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选 修)历史试卷 2009.1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答题时请将第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总分为120分。第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蕴含的民本思想主要源自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2.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A.儒家关注人事

2、人伦而敬远鬼神 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3.“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对此评述错误的是A.这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的主张 B.这一主张后来被汉武帝所采纳C.推动了西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孔子之术”仅指孔子的学说4.下列思想中最有可能属于南宋朱熹的是 A.“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生物之本也。” B.“天人之蕴,一气而已;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也;气者,理之依也。”C.“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D.“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5.明代王阳明的心学基本主张不包括

3、A.提出心为万物本原,心外无理 B.特别强调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C.主张以儒家伦理规范人心 D.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6.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家是A.孟子 B.李贽 C.黄宗羲 D.顾炎武7.指南针经海路传入阿拉伯的时间大致上是我国的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8.“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 B.张旭 C.黄庭坚 D.赵孟頫9.关于下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评述错误的是 A.这些作品的文学体裁产生于明清时期 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C.这些作品都属于章回形式的长篇小说 D.体现了

4、中国明清时期的文学特色10.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提出表明他主张学习西方富国强兵之道 带有抵抗侵略、救亡图存的色彩他主张根本变革中国政治制度 反映了国人探求域外新知的愿望A. B. C. D. 11.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A.魏源 B.林则徐C.李鸿章 D.严复12.下列关于新青年杂志的评述错误的是A.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B.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传播新思想的主要阵地C.新文化运动前期新青年主要传播“德先生”和“赛先生”D.新文化运动后期新青年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13.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主要是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 C.

5、民主与科学 D.马克思主义14.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历史背景不包括A.中国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为其传播奠定了阶级基础 B.俄国十月革命促使国人对“中国向何处去”进行新的思考C.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显示出巨大力量D.国民革命运动高涨急需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革命的方向15.率先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旗帜并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 A.梁启超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胡适16.下列不属于孙中山先生辛亥革命时期三民主义的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 D.节制资本17.中国共产党把孙中山先生大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称之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不包括A.它体现了联

6、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它明确地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并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C.它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D.孙中山先生对三民主义做出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新解释18.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A.指出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和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B.指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C.系统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并形成体系D.提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正确的理论主张19. 根据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解不正确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主要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和民族资产阶级B.新民主

7、主义革命在性质上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禁止一切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20.邓小平理论抓住的根本问题主要是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第卷(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合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阅读下列导语并结合所学知识答题(12分)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

8、同的形态。 请回答:(1)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 (2)儒家思想在汉代、宋代内容和地位方面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命运如何?(4分)22.阅读下列导语并结合所学知识答题(12分)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进行研究后发现,15世纪末以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但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后来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请回答:(1)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领先世界的原因主要有哪些?(4分) (2)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文明发展的贡献分别表现

9、在什么方面?(4分) (3)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由盛转衰的原因主要有哪些?(4分)23.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答题(12分) 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材料二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或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此自任者乎?敬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

10、敬告青年(1915年9月) 材料三 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4分)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4分)24.阅读下列导语并结合所学知识答题(12分) 1949年9月3

1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请回答:(1)“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性质分别是什么?请列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重大革命斗争(每项举一个即可)。(4分) (2)“三十年以来”的中国革命历程的起点事件是什么? 这一事件的爆发对中国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在这三十年以来的革命实践中

1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什么?(3分) (3)“三年以来”的革命时期内,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什么样的历史性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提出了哪些正确的思想主张?(5分)25.阅读下列导语并结合所学知识答题(12分)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请回答:(1)歌词提到的这位老人是谁?1979年前后中国在这位老人的带领下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新道路?后来并逐渐形成什么样的理论体系?(4分) (2)1992年“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

13、”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主要是回答了什么样的根本问题?在这一事件的推动下中共十四大明确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4分) (3)在随后的1997年召开的十五大上中共把哪一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将之写入党章?它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如何?这一理论的指导意义主要是什么?(4) 命题、校对:梅冬 审核:王雄 考场号_ 考试号_ 学号_ 班级_座位号_ 姓名_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扬州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选修)试卷答题纸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答案请填涂于答题卡上! 二、非选择题:21.(1)主要内容

14、:(2)汉代:内容: 地位:宋代:内容:地位:(3)近代命运:22.(1)领先原因:(2)主要贡献:(3)衰落原因:23.(1)提出原因:(2)“新”的表现:时代精神:(3)理念关系:24.(1)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革命斗争:(2)起点事件:历史意义:理论成果:(3)历史性转变:正确主张:25.(1)老人姓名:新道路:理论体系:(2)历史事件:根本问题:改革目标:(3)理论名称:关 系:指导意义:高二历史(选修)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5 CADAD 610 CCBAD 1115 DACDB 1620 DCBCB二.非选择题:(解题技巧:回答词提前并条理化,切入点找准并序号化)21.(

15、1)主要内容: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只回答仁和礼或“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只能得2分,只有正确理解方得4分)(2) 汉代:内容: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地位: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2分,内容只答出独尊儒术也可得分)宋代:内容: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朱熹提出理为万物本原、“存天理、灭人欲”; 地位:建立的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新的发展阶段。(2分)(3) 近代命运:新文化运动兴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开始走向衰落。(2分)但是在批孔的同时,也有人推崇儒家思想,这表明儒家思想在当时仍然具有影响。(

16、2分)22.(1)领先原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古代中国文化的较早成熟和需求;古代中国科技人员的勤劳和智慧。(每个要点1分,答对四个方面方可得4分)(2) 主要贡献: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普及; 指南针传入欧洲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火药传入欧洲加快了欧洲封建制的解体; 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思想解放。 (每个要点1分,答对四个方面方可得4分) (3)衰落原因:经济因素:固守农耕经济藩篱阻滞了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 政治因素:没落的君主专制制度直接导致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 文化因素:重人伦、轻自然的儒家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才因素:

17、科举制度扼制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学技术发展(每个要点1分,答对四个方面方可得4分)23.(1)提出原因: 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有名无实),使他们意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能取得成功的。(2分)必须通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意识,培育新的国民,从而为社会变革奠定基础。(2分)(2)“新”的表现: “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开放的、务实的和富有科学精神的新青年。(每两个要点1分,答对五个要点以上方得3分)时代精神: 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1分)(3)理念关系: 梁启超提出要建立新国家必须先培植新国民,突出了国民素质与国家兴衰、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陈

18、独秀继承发展了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将目标具体锁定在“新青年”上,更符合实际。(分析理念2分,阐明关系2分)24.(1)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和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答反帝反封建也可得1分)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分,不能答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革命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答义和团运动也可得1分);辛亥革命(1分)(2) 起点事件:五四运动(1分)历史意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分)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1分)(3) 历史性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答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也可得1分)正确主张: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人民民主专政

19、的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理论;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建设道路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答对其中任意4个要点即可得4分)25.(1)老人姓名: 邓小平(1分)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可)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分,不能答邓小平理论,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个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只是其中之一)(2)历史事件: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1分)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改革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3)理论名称: 邓小平理论(1分)关 系:一脉相承、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分)指导意义:是引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2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