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 (2)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55672269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荷塘月色》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荷塘月色》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荷塘月色》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 (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荷塘月色教学目标: 1、语言的品味(1)叠词的运用及作用(2)体会文中词语如“点缀、袅娜、羞涩、泻、浮、洗、笼、”等在文中的表意作用。 2、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与荷塘月色的“淡雅、朦胧、幽美”是怎样形成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教学设想: 这是一堂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课,应充分运用媒体手段,将画面、文字、以及音乐有机地结合。荷塘月色全文笼上了朦胧、淡雅的韵味。因而,采用琵琶乐春江花月夜将使画面更显得诗情画意, 仿佛伴着音乐漫步在荷塘边。在激活课堂气氛上,可采取组间竞争法。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1)现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的荷塘,使我们想起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

2、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起宋朝文学家周敦颐笔下的“爱莲”,想起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朴实无华的风姿,还有那顺乎自然的美姿。白天的荷塘如此优美,夜晚的荷塘,在柔柔的月光下是否更美呢?(出示幻灯片(2)说来奇怪,不同的事物投射到不同人的心里,会反映出不同的形象。马致远曾叹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如此萧索、凄绝的笔触来描写秋。而刘禹锡却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无独有偶,陆游曾很狠地道“恶竹当须斩万竿”,而郑板桥却用一生一世的热情以诗以画来歌颂竹。这正是因为艺术家笔下的

3、一事一物都打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去欣赏荷塘美景,去追问作者的情怀。二、点明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3)上课之前,咱们有必要先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三、介绍作者朱自清生平及写作背景 说起朱自清,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学过他的春、背影。请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朱自清。(学生讲述作者生平)(出示幻灯片(4)我们知道,要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有必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学生讲述时代背景)四、探究作者的情感路线 写作背景往往支配着作者的情感,在大革命失败后,作为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一直徘徊在投身革命与为了家人而暂且超然的矛盾之中。因而,文章的开篇就点明了“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

4、打下了情感的基调。(出示幻灯片(5)让学生来分析作者的情感路线。点拨:试想,当你遭遇不佳的成绩,当你受到朋友的误会,当你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你的内心是不平静的。于是,你自然要出去散心,你暂且地陶醉于荷塘月色,但最终你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喜悦淡淡,哀愁淡淡。在明确作者的情感的基础上,让我们细细地去欣赏去品味那荷塘那月色。(学生找出描写“月色中的荷塘”及“荷塘中的月色”相应的段落。)五、重点分析第(4)(5)节 1、(出示幻灯片(6)(7)请同学来配乐朗诵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去想象,让咱们的思维跟着音乐跟着朗诵声去欣赏美景。 2、思考:作者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请学生

5、来描述通过想象看到的画面。 4、根据课文,回答思考题。(采取组间竞争法)板书设计:(出示幻灯片(8)、(插入幻灯片(9)(运用黑板给每小组打分) 5、语言的品味(1) 叠词的运用及作用(让学生去掉叠词朗读)比较语感效果如: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叠词有两大作用A、有实观效应,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形象B、富有音律美,读来朗朗上口(2) 关键词的品味(组间竞争,教师总结)点缀:与“零星”相照应,写出花与叶子的和谐美。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白”袅娜: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实指荷花的盛开状。赋予人的美感。羞涩:指含苞欲放的荷花,使我们想起徐志摩的诗“最是那

6、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泻:与喻体“流水”相呼应,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进而还有一种对浓浓的奶白色的月光的质感。浮:反映了水气与月色的交织,雾的轻柔,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征。洗:月光下的荷花、荷叶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晴朗的乳白色,增添了美感。(可用蛋清,荔枝的绡来比较引导想象联想)6、鉴赏(出示幻灯片(10)让学生来讲述画面的特征。归纳:(1)音律美(叠词)(2)措辞美(3)修辞美(比喻、拟人、对比、通感)(4)画面美(淡雅、朦胧、幽美)(出示幻灯片(11)六、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 忆江南面对如此美景,作者陶醉其间。但陶醉是暂时的,他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作者追忆起江南的采莲来

7、了。(出示幻灯片(12)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1、 学生朗读该诗2、 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表现了作者对摆脱黑暗现实和置身宁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其实,文章的结构就像一个圆圆的荷塘。从家里出去,又回到家里。与其说这是一篇美文,还毋宁说是朱先生的一次美丽的梦游。梦里的荷塘再美也必然要回到现实之中。月色是淡淡的。荷塘的美景是淡淡的。哀愁是淡淡的。喜悦也是淡淡的。淡雅、朦胧、幽美的荷塘,正是作者的情感的投影,这样,景与情就形成了和谐的完美的统一。咱们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七、小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一篇美文往往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准确、形象、生动。我们在理解上,必须

8、做到与语境相结合,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充分运用以前学过的置换法、比较法、删除法、添加法。在古代,人们更注重用字,称之为炼字。卢延让在苦吟中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现在,咱们也来试着去吟安几个字吧!(出示幻灯片(13)小试锋芒:溪涨清风面,月繁星满天。数只船浦口,声笛起山前。提示:该诗描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季夜景。提醒学生运用情景设想,运用诗词对仗。(采取小组竞争法)明确答案:拂落横一八、 作业:(1、2两题择其一)1、试论朱自清散文的风格特征。(1000字)2、谈谈荷花在古诗文中的形象。(1000字)3、(必做题)模仿本文写一篇短文:都市夜色反思教学: 向来,名家名篇非常难

9、上。本人经过长期的准备及许多富有经验的教师的帮助,这堂课上得还算成功。一、在幻灯片的设计上符合文章意境,熔画面、音乐、文字、朗诵于一炉,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二、授课思路上,打破传统。重点切入教学目标。重点探讨语言的品味,符合单元要求。三、教学方法上,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点拨试等。尤其在运用小组竞争法上,本人认为较为理想。当然,作为一名踏上工作岗位不久教师,本人在这堂课上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一、语言的品味,没有很好地与充分的朗读结合起来。二、文章的导入不够自然。应在出示幻灯片(1)后让学生背出有关荷塘的诗句,可激活课堂。三、胆量上还须培养,力争做到镇定,“胸有成课”。教学是一项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工作。相信,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满意总会更多于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