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教学反思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55672216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光的折射”教学反思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光的折射”教学反思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光的折射”教学反思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光的折射”教学反思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折射”教学反思优秀获奖科研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光的折射”教学反思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物理课程标准倡导,物理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是要学生学习,而是学生要学习;不是教师灌输知识给学生,而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态,谨慎使用教学用语,巧用多媒体等设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质疑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勇于发言、勇于展现自己,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015年6月,在参加教育局组织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我拍摄了一节“光的折射”课堂实录后,对如何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学习“光的折射

2、”前,学生已经学过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等内容。因此,本节知识的学习难度已有所降低,为让学生自主探究光的折射定律铺平了道路。在探究光的折射定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特点。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问题1:将一束光斜射入玻璃砖时,看不到光的传播路径,怎么办呢?师:在前面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我们是如何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的?生:让光紧贴纸面照射。问题迎刃而解。问题2:看清楚了光的传播路径,怎么将光线画出来呢?师:什么叫作光线?生: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作光线。师:要确定一条光线至少要确定几个点呢?生:两个。师:为什么?生:因

3、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师:那么,要确定射入玻璃砖的光线,要找到哪两点呢?生:(观察思考)入射点和出射点。师:光在玻璃砖中是如何传播的,为什么?生:直线传播。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师: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呢?生:出射点和在出射光线上的一个点。(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二、如何得出光的折射特点 在探究光通过玻璃砖时的实验后,如何得出光的折射特点呢?问题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三条线(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师:仔细观察光通过玻璃砖时的图像。结合光的反射定律,交流讨论三条线的位置关系。生:得出光的折射特点1: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4、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问题4: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折射角如何变化?师:根据同学们的探究,增大(或减小)入射角的大小,作出入射角和反射角,你发现了什么?生: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或减小)。师:我们知道,一次实验存在偶然性,下面我们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在同一入射点处选三条入射光线,)多次实验,验证刚才的结论是否成立。学生实验:多次改变入射角,观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砖的现象。师:大家注意观察分析,刚才的结论是否成立?生:成立。生: 通过作图比较得出结论。光的折射特点2: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或减小)。问题5:光垂直于介质表面入射时

5、,光的传播方向如何变化?师:仔细观察光垂直入射玻璃砖时的图像,你发现了什么?生: 通过作图观察得出结论。光的折射特点3:光线垂直射入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零。问题6:光在空气和水(或玻璃)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如何变化?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师:仔细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再斜射入空气中所作的图像,你发现了什么?生:通过作图观察得出结论: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学生归纳总结光的折射规律(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即折射角小于入

6、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做实验,让学生成为光的折射规律的“发现者”、课堂的主人翁。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猜想、分析,从中加以点拨,发散其思维。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光的折射规律,并用此规律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探究过程中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的理念。 总之,教师只有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把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