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十一五”古黄河产业带发展规划

上传人:干*** 文档编号:155666934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85.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宿迁市“十一五”古黄河产业带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宿迁市“十一五”古黄河产业带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宿迁市“十一五”古黄河产业带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宿迁市“十一五”古黄河产业带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迁市“十一五”古黄河产业带发展规划(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宿迁市“十一五”古黄河产业带发展规划、八 、-前言黄河故道,是黄河从公元 1128 年至 1855 年侵泗夺淮 720 余年间形成的地上悬河。宿迁市境的黄河故道西起宿豫区皂 河镇,东至泗阳县新袁镇,全长约121.36km ,为一狭长高亢区域,且蜿蜒曲折,宽窄不一,河宽一般1500m 至 2000m,最宽达4000m最窄处800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宿豫区 朱海附近滩地高程在 28.0m 左右,泗阳县大滩附近滩地高程 在18.6m左右。沿线河道自然地形比降 1/40001/1000。两 堤之间滩地与泓底的高差 36m滩地自然比降1/151/30。 中泓在两堤间左右摇摆,多处逼近堤脚,河岸陡立,是

2、历史 上的险工险段。流域大部分为粉沙细土,遇风起尘,遇水流 失,少部分淤质粘土成段分布。全线土层深厚,土壤自然肥 力较差。从而使黄河故道区域的农业生产障碍因素较多,经 济比较落后。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市黄河故道流 域曾先后进行过多次整治,但与周围其它地区相比,故道地 区和沿线两侧,投入力度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仍很落后,中 低产田面积较大,且有部分荒地荒滩荒水,农业产业化水平 较低,多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仍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经 济发展潜力很大。为主动策应省委、省政府对黄河故道地区进行专项整治 开发策略,发展黄河故道区域经济 , 推动全市经济均衡发展, 市委、市政府决定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宿迁

3、市古黄河“十一 五”产业带发展规划 ,用于指导该区域的综合开发。宿迁市古黄河“十一五”产业带发展规划 ,是黄河 故道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水利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开发整 理规划、林业发展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组成的一 部综合性开发规划,各专项规划之间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互为补充,以期促进黄河故道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可 持续发展。本规划涉及宿豫区、宿城区、泗阳县三个县(区) , 18 个乡(镇、场、街道) ,土地总面积约 100.47 万亩,其中耕 地面积约 66.77 万亩,受益人口约 65.23 万人。所涉及的乡 镇大多为贫困乡镇,古黄河产业带发展规划对于打造具有宿 迁地方特色的优势

4、农产品产业带,促使黄河故道区域老百姓 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规划主要介绍了全市黄河故道区域的自然概况,农田、 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和农业、林业生产现状,分析了实施综 合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古黄河产 业带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规划布局、重点项目 及保障措施等。第一章 基本情况一、规划围 从协调实施、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规划区域为 古黄河流经乡(镇、场、街道) ,规划区域总面积 100.47 万亩,受益人口 65.23万人。涉及宿豫区蔡集镇、皂河镇、王 官集镇;宿城区洋北镇、仓集镇、楼乡、洋河镇、南蔡乡、 双庄镇,项里街道办、古城街道办、河滨街道办;泗阳县临 河

5、镇、城厢镇、口镇、新袁镇、棉花原种场、农场等18个乡(镇、场、街道)。各乡镇基本情况见表 1 1。黄河故道基本情况表1 1单位人口(万人)土地总面积(万亩)耕地总面 积(万亩)人均耕地(亩)合计65.23100.4766.771.02宿豫区13.8916.1413.560.98蔡集镇4.284.53.930.93皂河镇4.546.25.001.1王官集镇5.075.444.631.1宿城区29.5343.1228.010.95洋北镇3.678.74.581.25仓集镇4.784.815.611.17楼镇4.6695.721.23洋河镇5.194.922.980.57南蔡乡4.097.733.8

6、50.94双庄镇3.354.83.120.93项里街道办1.861.51.110.6古城街道办1.310.860.610.47河滨街道办0.620.80.430.69泗阳县21.8141.2125.21.16临河镇5.279.75.651.07城厢镇4.949.86.581.33口镇5.139.675.761.52新袁镇4.538.044.841.07棉花原种场1.12.41.51.36农场0.841.60.871.04二、社会经济黄河故道贯穿宿迁市区,流经宿豫区、宿城区、泗阳县二区一县,是宿迁地区的一条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相对 落后的贫困带。故道地区2003年国生产总值351613万元,农

7、民人均纯收入 3216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黄河故道区域经济基本情况表1-2单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国生产总值(万元)粮食总产量(吨)乡镇财政收 入(万元)合计32163516131676687638.43宿豫区305878470491241417蔡集镇31482227012124490皂河镇30103430017850517王官集镇30242190019150410宿城区3238179092675494158.43洋北镇31331880320093485仓集镇2984153449495277楼镇30971418614484306洋河镇3427368335978714南蔡乡2952129421

8、0045288双庄镇3426174064419749项里街道办3745232781550506.43古城街道办369033000840683河滨街道办37007300645150泗阳县328794051509952063临河镇34902609111642738城厢镇33201863013767532口镇30842140611648352新袁镇3247210159389441棉花原种场32802319563农场330045903986黄河故道地区地广物丰、 村落稀疏延绵、交通闭塞不畅、地貌起伏蜿延、经济欠发达,开发潜力较大。主要表现在:1、经济结构差,一产比重大。在宿迁市二区一县故道 沿河的 1

9、8 个乡镇场中 2003 国生产总值共 35.16 亿元,其中 农业总产值 13.57 亿元 , 农业总产值在国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近 38.6 ,这与全市一产总值 29.7 的比例相比,有一定 差距。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不仅比重低,结构层次同样低, 第三产业多是传统的餐饮服务类,原料交易性的流通类,现 代意义上的三产几乎没有。2、农业生产以传统结构为主,主导产业不突出。故道 农业生产布局分散、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结构调 整方向不明确。目前,黄河故道区域农业结构仍以种植业为 主,种植结构较单一,大部分地区仍以稻麦轮作为主,部分 地区发展棉花和蔬菜,水果,同时近年又发展了部分稻田养 殖,由于

10、特殊的地理条件,故道林业具有了一定基础。3、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商品经济意识薄弱。黄河故道 地区的农业产业化虽有一定的发展,但规模小、层次低、带 动面不大,对本地区的经济拉动不快;有的加工企业由于加 工手段落后、技术含量低,还对资源造成了不应有的浪费。但是通过近年来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黄河故道区域的 投入力度,故道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黄河故道地区的农 业正逐步摆脱了耕作粗放的习惯,开始向集约经营方向发 展,物质技术装备有一定提高,主要作物品种初步良种化, 新型的农艺措施逐步得到推广,劳动力素质和劳动生产力有 了明显的提高。故道交通状况得到不断改善,信息交流渠道 逐步畅通,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

11、作用。三、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土壤 宿迁市境的黄河故道西起宿豫区皂河镇,东至泗阳县新袁镇,全长约121.36km,河宽一般1500m至2000m 最宽达4000m,最窄处800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区域土壤类型 属潮土类,亚类可分为黄潮土和盐碱性潮土,由黄泛冲积物 发 育 而 成 。 土 壤 有 机 质 含 量 在 0.6-1% , 全 氮 含 量 为0.35-0.61%,速效磷 1.8-6.1ppm,速效钾 51 -110ppm,土质 较为贫薄。故道土质以粘土、亚粘土、砂土、亚砂土为主, 土层厚度均 40 厘米以上,黄河故道浅层土壤资源多为砂土, 其特点是保水保肥能力差,容易板结,易涝易

12、旱,显碱性。 黄河远滩地下水位较低,适宜栽果树,圩区地下水位较高, 宜种粮植棉及养鱼。2、气候条件 区域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温同季。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291.6 小时, 日照率为 52%。年活动积温为5189C,年平均气温为 14.1 C,稳定超过 0C的日数为 310天,无霜期为203天。常年降水量为 927.7mm年降雨 量最多达1647.1mm(1963年),最少仅为 573.9 mm(1978年), 69月降雨约占全年雨量的 65%春季旱情突出,最长连续 无雨日50天以上。夏季雨量集中,多年平均降雨523mm平均雨日为 43 天,故常有涝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威

13、胁。3、水资源状况黄河故道水资源比较丰富,故道滨临骆马湖,与京杭大 运河平行,渗透水不断,可以利用已建的中、小型电灌站、 抽提运河水灌溉已垦殖的粮田和开挖的渔塘。水资源的主要 来源有二个方面: ( 1)地表水,地表水资源一方面来源于降 水;另一方面来源于过境水。 ( 2)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一般 深在 1.5-2.5 米左右,地下水非常丰富。四、资源利用现状1、土地资源 黄河故道土地资源丰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古黄 河产业带发展规划土地总面积 100.47 万亩,耕地面积 66.77 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 96.8 万亩,其中粮食 65.5 万亩,棉 花 1.18 万亩,油料 10.79 万

14、亩,蔬菜 10.34 万亩。故道土 地后备资源丰富,其中中低产田约 50 万亩,中低产林约 3 万亩,中低产园约 1 万亩,中低产养殖水面约 1.5 万亩,未 利用地 1.16 万亩。2、林业资源 风沙是本区主要自然灾害,经过多年的治理,基本遏制 了风沙侵害, 沙化面积逐步减少, 林地面积稳步增加。 到 2004 年底,本区成片林面积已达到 23.62 万亩, 其中经济林 1.61 万亩;建设农田林网 38.54 万亩,其中微型林网 30.63 万亩, 四旁植树 428.29 万株;林木蓄积量 165.9 万立方米,林木 覆盖率 30%以上。3、水利基础设施 古黄河虽经多次整治,但由于缺乏统一

15、规划、加之受地 方经济条件、区域特殊的地质、地形等限制,流域的农业生 产条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一是河床不稳定,险工隐患 多。堤防年久失修,残缺不全,雨淋沟,车道口形成了险工 隐患。补水站输水涵洞、运南北渠首等穿堤建筑物,还存在 着闸门、启闭机、消能设施、上下游护坡损坏严重等问题。 二是排水出路未得到解决,境古黄河排水出路严重不足,时 刻威胁着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三是抽排标准低,涝渍 威胁严重。古黄河沿线已建成中泓堤外圩区,地面高程一般 略低于泓底,中泓蓄水后,圩抽排设施跟不上,必然要受涝 渍灾害。现有排涝泵站抽排能力低,部分泵站机组老化,不 能发挥设计效益,排水建筑物配套率低,严重影响

16、了该地区 经济的发展。四是农田桥、涵、闸、站等基础设施不配套, 排、灌条件较差,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综合生产能力差。4、道路交通设施 黄河故道区域交通运输便利,区域与京沪高速公路、宁 宿徐高速公路、徐宿淮盐高速公路、宿新一级公路、新长铁 路、 205 国道、 305 省道及京杭大运河相连接,同时乡村道 路基本实现黑色化,为农产品外销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故 道农业交通基础设施却仍非常薄弱,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十分不便,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制约因素。5、电力能源设施 故道能源供给能力差,虽然已经基本实现了村村通,但 是输变电功率小,覆盖密度低,已建的设施也已老化严重。第二章 实施产业开发的必要性

17、与可行性一、实施产业开发的必要性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故道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薄弱是历史形成 的。长期以来,我市各级政府虽然已经对故道进行过多次整 治,但是由于条件恶劣、投入严重不足,在整体上仍然处于 落后状态,经济增长缓慢,农民收入普遍较低,生产和生活 设施条件较差。要摆脱贫困落后的束缚,必须增加投资,大 力综合开发农业资源,通过一产的发展来带动二、三产业的 发展,从而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在全市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时 期,黄河故道地区的广大农民仍然没有走出贫穷困境。故道 地区生态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增收途径狭窄,且 平均文化水平较低,多数群众与小康生活差距还很大。面对 这样的状况

18、,如再不对故道地区进行专项开发,必然要拖全 市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后腿。2、生态建设的需要由于过去只重视开发,忽视保护,同时缺乏信息引导, 农民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农业 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农业面源污染在加重,同时随意排污现 象经常发生,导致污染程度提高,随着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的不断建立和完善,这对农业生态环境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如不注意生态环境的治理,必然会对沿河农业的发展产 生消极影响。3、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故道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布局分散、规模小、缺乏应有的 竞争力,对市场了解少,农业结构调整方向不明确。同时农 业龙头企业总体上规模偏小、对基地和农民的带动作用不 强。

19、农业产业的生产、储藏、运输、加工、流通各个环节发 育还不完善,联系还不够紧密。要实现故道区域的产业化发 展,就必须树立“围绕产业扶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的思 路,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做大规模、增 强实力、打响品牌、形成特色,最终提高故道区域农业产业 化、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二、实施产业开发的制约因素我市的黄河故道开发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面对新形 势、新要求,要想进一步深度开发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 主要表现在:1、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自 94 年以来省里停止对黄河故道的投入,目前全靠地 方和群众自行投资,由于我市地方财政困难,群众收入水平 不高,投入量极小,严重制约了故道的深度

20、开发。2、缺乏统一科学规划。古黄河虽然经过多次整治,但由于缺乏统一科学规划, 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统一,形成不了开发合力,致使开发成 效大打折扣。3、水利、交通基础设施较差。由于故道水利工程不配套,洪涝、旱渍等自然灾害依然 对区域农业生产构成较大威胁。同时道路交通总体状况较 差,制约着农副产品的流通和发展,因而工商业发展严重滞 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4、产业化发展水平较差。 目前,黄河故道流域在产业上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但 结构不尽合理,区间分布不均。种植业、养殖业科技含量偏 低,尚未形成一个多功能的综合经济带,贮藏、加工及产、 销矛盾突出,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产业化龙头的主导产 业和支柱

21、产业尚未真正形成,龙头企业的规模总量和辐射带 动作用不够强,这些都影响了该地区农业经济的高效发展。5、农民科技水平较低。 故道农民长期受传统种植的影响,多靠经验种植,缺乏 市场意识,科学种植意识不强,素质不高,同时农业技术装 备、信息网络等方面也不能适应市场竞争需要。三、实施产业开发的有利条件1、有一定的综合开发经验。 建国以来,历届政府对古黄河故道进行了多次治理,大 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50 年代大跃进时期到 70 年 代中期,为自然利用阶段,当时宿迁县提出了“玻璃城、水 稻县、苹果黄河、葡萄山”的总体规划。第二阶段是1976年至 1985 年,为开荒造田阶段。按照“开挖中泓,两侧

22、建 束水圩堤,河坡修建梯田”的治理方案,建成农业圩区 69 个,开荒造田 2 万多亩。第三阶段从 1986 年以后,为综合 开发利用阶段。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前提,因地制宜,开垦了王官集万林、洋北佘圩等宜农荒地 4500 多亩,初步开 发朱海水库和沿途圩区荒水 6000 多亩,取得一些成效。地 级宿迁市成立以后,分别于 1998 年 2 月、 1998 年 12 月和 2001 年 11 月,对古黄河故道中泓进行治理,按“十年一遇” 标准完成36.8km河道中泓整治,河道开挖成底宽3050m规则河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对于进一步实施深度 综合开发可提供经验和借鉴。2、各级政府重视,财政投

23、入逐步加大。 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黄河故道的专项治理项 目高度重视,省里把黄河故道的专项治理作为扶持地区经济 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求有关部门联合行动,省政府为此 成立了专项规划领导和办事机构,负责规划和实施的协调工 作。随着省里对故道开发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市地方各级政 府和群众开发的热情也空前高涨,这为实施故道区域综合开 发提供了积极条件。3、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农业经济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黄河故道的地形地貌和欠发达的工业,保证了该地区受 到的外来污染较小,加之林木茂盛,使得故道地区环境清新 优美,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提供 了难得的环境和条件。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

24、,各种优势农产 品基地的建成,故道生产的绿色农副产品将越来越多,地方 特色的品牌农副产品也将不断涌现。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规划指导思想宿迁市黄河故道产业带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保护生 态环境、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 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现代生态农业为根本取向,以培育优势 产业体系为核心,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优势农产品 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促进产业化经营,力争把黄河故道地 区建设成生态环境优美、区域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布局合 理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带。二、规划基本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提高效益原则。按照故

25、道区自然条 件和社会条件,实事,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 牧则牧,宜渔则渔,科学合理制定开发方案,突出特色,培 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力争实行跨越式发展。2、坚持科学规划,综合开发原则。做到统一规划,分 期实施,以地方资源为基础,立足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 统筹兼顾,择优投入,合理开发,长短结合,贯彻水、土、 路、林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风、沙、旱、涝综 合治理的方针,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3、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的原则。 要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以调动项目区群众、 龙头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故道综合开发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优先扶持开发积极性

26、高、 自筹能力强的项目立项开发。4、坚持产业化发展原则。突出“围绕产业扶龙头,围 绕龙头建基地”的思路,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 扶持力度,做大规模,增强实力,把产业链条不断向产前、 产后延伸,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提高地方农业的产业化、 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5、坚持科技进步,加大科技含量原则。依靠科技进步 加快开发速度、提高开发质量、增加开发效益。运用农业新 科技,推广新品种、采用新技术、培育新品牌。坚持项目立 项科学合理,坚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确保治理技术先进、 产品开发先进、管理措施先进。积极引导科研院校参与故道 开发。6、坚持以项目促发展原则。广辟开发资金来源,合理、 正确的选定项

27、目和规模,充分考虑国家、地方和群众的承受 能力,做到项目的选择和资金筹集的统一,集战略设计、项 目配套和科技开发于一体,做到目标措施化、措施项目化。三、规划目标 通过“十一五”黄河故道产业带发展规划的实施,力争 实现一下各方面目标:1、通过规划的实施,从根本上解除故道地区水利、交 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通过开发整理后备资源、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建设生态农业、 发展产业化经营等手段, 力争把黄河故道建设成为一条高效农业经济带。2、改造中低产田 23.56 万亩,同时建成优质农产品生 产基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加大科技投入,使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故道沿线乡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

28、件 得到明显改善。3、营造生态林 2.31 万亩,市区景观林 0.42 万亩,经 济林 3.27 万亩,农田林网 8.4 万亩,四旁植树 1500 万株, 建设苗圃 750 亩。沿路建成绿色通道,沿河形成生态防护林 带,农田建成高标准林网,村庄建成生态景点,湿地、野生 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区域无绿化盲区,建成人与自然 和谐的生态文明示区。以洋河、临河二个木材加工产业带为 基础,加大培外引力度,提升加工水平和资源利用率,提高 经济效益,使流域农民人均来自林业收入由目前的400 元提高到 560 元。4、建成无公害优质蔬菜生产区 5 万亩;无公害优质干 鲜果生产区 2万亩;安全优质畜禽养殖区饲

29、草面积 3 万亩; 饲养牛 0.5 万头,羊 20万头,猪5万头,家禽 200万只;无公 害优质粮棉生产区,无公害稻米 10 万亩;高品质棉花 3 万 亩。5、扶持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 14 个,达产后,企业可新 增产大米 63000吨,蔬菜 17400吨,胶合板 74000 立方米, 精、粗饲料 5100 吨,达产后年产值 159408 万元,利税 22529.45 万元,增加农民就业 2000 多人。第四章 规划布局、总体构想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工程建设:主要解决故道地区的洪涝威胁,提高 防洪除涝标准,将故道区建成防洪标准二十年一遇,除涝自 排十年一遇,抽排五年一遇。宿迁市区、泗阳县城

30、城市防洪 标准为五十年一遇,建筑物按二十年一遇标准,洼地圩区排 涝泵站五年一遇标准。 农田配套设施建设: 通过中低产田改造, 修建桥、 涵、 闸、站,防渗渠等配套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建成一批优势农产品基地。 道路交通建设: 主要是解决乡、 村公路交通网的建设, 提高乡村公路标准, 为故道区域的农民生产、 生活提供便利。2、建成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带 建设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符合当今农业的发展方向, 符合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可持续农 业,可持续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依 靠科技进步,发展优势、高效农业,最终目标是农业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

31、我市黄河故道流域的特征、气候、土壤、水资 源等农业资源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等条件决定了在该地区发 展生态农业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次开 发机遇,按照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进行规划设计,采用生态 工程技术和农业综合开发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该地区土地 资源生产潜力,促进物质良性循环、生物高效共生,保护生 态环境、防止土地沙化、盐碱化,实现土地生态系统的良性 循环,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建成生态农业的产业带3、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黄河故道 地区农业资源的开发要上水平,真正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优势 农产品产业带,就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发

32、展和带动,通过“农 户+基地 +企业”,订单农业等利益联合体带动农业增效、农 民增收。二、规划布局(一)优势农产品基地布局 根据我市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发展战略,古黄河产 业带发展规划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建 设一批优势农产品基地,逐步树立地方品牌,以加快农业产 业化的升级,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古黄河产业带发展规划 共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 11 个,面积 23.5 万亩。其中优质稻 米基地 3 个,面积 15 万亩。特色蔬菜基地 2 个,面积 4.6 万亩。优质棉花基地 1 个,面积 0.5 万亩。树基地 2 个,面 积 1.7 万亩。优质果树基地 1 个,面积 0.7 万亩。

33、特色水产 养殖基地 2 个,面积 1 万亩,具体布局为:1、优质稻米基地 3 个,面积 15.135 万亩。其中在泗阳 县临河、城厢、口、新袁 6 万亩,在宿豫区皂河、王官集 3 万亩,宿城区南蔡、楼、洋河、双庄、洋北6 万亩。2、特色蔬菜基地 2 个,面积 4.6 万亩,其中宿豫区蔡集、皂河 2.75 万亩,宿城区双庄、楼、仓集、项里 1.85 万3、水产养殖基地 2 个,面积 1 万亩,其中宿豫区王官 集朱海水库及周边 0.4 万亩,宿城区双庄、项里 0.6 万亩。4、树基地 2 个,面积 1.7 万亩,其中泗阳县临河、口、 农场 0.9 万亩,宿城区洋北、项里 0.8 万亩。5、棉花基地

34、 1 个,面积 0.5 万亩,位于泗阳县棉花原 种场。6、优质果树基地 1 个,面积 0.7 万亩,位于宿城区洋 北、南蔡。(二)农业发展规划布局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将古黄河 产业带规划为四区,即无公害优质蔬菜生产区、无公害优质 干鲜果生产区、安全优质畜禽养殖区、无公害优质粮油生产 区。1、无公害优质蔬菜生产区,规模为5 万亩,其中宿城区双庄镇设施蔬菜基地 1 万亩,宿豫县蔡集镇出口豆类蔬菜 基地 2 万亩,泗阳县众兴镇、城厢镇和棉花原种场设施蔬菜 基地 2 万亩。2、无公害优质干鲜果生产区,规模为2 万亩,位于宿城区南蔡、洋北镇。3、安全优质畜禽养殖区,规划饲草面积3

35、万亩 , 饲养牛0.5 万头 , 羊 20 万头 , 猪 5 万头, 家禽 200 万只 .4、无公害优质粮棉生产区,其中无公害稻米10 万亩,位于宿豫区皂河、 王官集、 宿城区南蔡、 洋北和泗阳县众兴、 城厢、口等乡镇。 高品质棉花 3 万亩,位于宿城区仓集、 楼、 泗阳县临河、城厢等乡镇及泗阳棉花原种场。(三)林业发展规划布局 根据古黄河沿线自然地理条件,林业生产实际及有关规 划,将故道区划分为以下 3 个建设区:1、平原林业建设区。该区包括宿豫区王官集、皂河、 蔡集三个乡镇,宿城区双庄、洋北、南蔡、楼、仓集等,泗 阳县口、城厢、新袁等乡镇。规划建设生态林 1540 公顷, 经济林 218

36、0 公顷,农田林网 5600 公顷。2、城市森林建设区。包括宿城区双庄镇、河滨、幸福、 古城、项里街道办,泗阳县众兴镇、泗阳农场、棉花原种场 等地。规划建设景观林 280 公顷,苗圃 50 公顷。3、木材加工产业建设区。包括宿城区洋河镇、南蔡乡 一部分,泗阳县临河、城厢等地。通过培外引发展木材加工 业,以单板生产为基础,发展科技木、弯曲木和中密度板。(四)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布局1、分段治理 本次规划将古黄河分成三段进行分段治理。第一段,自 徐洪河堤至老宿泗坝段河道长 51.65km ,汇水面积 100.8km2; 第二段,自老宿泗坝至众兴坝段河道长47.16km,汇水面积144.1km2;第三段

37、,自众兴坝至宿淮交界(新袁漫水闸)长 22.55km,汇水面积59.7km2。宿泗坝和众兴坝控而不死。众 兴坝以下段排水仍通过区窑河闸下泄入福河。2、中泓治理 境古黄河河床走向基本维持现状,但需进行疏浚清淤,清除芦苇杂草障碍,提高排涝能力。上游河道长57.5km,大部份于19982001年结合子堤加固,进行整治。泗阳县境 已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对部分河段疏浚中泓结合筑两堤,但 尚有部分河段未进行疏浚整治,因而河道淤积严重,导致排 水不畅。本次规划拟对中泓进行整治。中泓整治后,做到大 水不漫,小水归槽。3、分洪道工程 经多次规划论证,认为选用成子河作为古黄河的分洪道 较为合理。该方案布局简单,只需

38、建分洪闸,接通古黄河中 泓,扩大成子河断面,工程线路相对较短,具有土方量少、 控压废土地少、影响工程少等优点,且便于实施。(五)扶持龙头企业 古黄河产业带发展规划共扶持龙头企业 14 个,具体企 业为:泗阳县 5 个,分别为:宿迁市八集花生制品位于众兴 镇、泗阳得伟木业泗阳亨源木业位于临河镇、新袁米业股份 位于新袁镇、泗阳合意木业位于城厢镇;宿豫区 4 个,分别 为:丰程渡实业公司位于蔡集镇、宿迁天之香食业位于黄墩 镇、宿迁市罐头食品位于宿豫工业园区、宿迁市淮海北农大 饲料科技位于皂河镇;宿城区 5 个,分别为:宿迁市华宝粮 食位于洋北镇、宿迁市金泉经贸位于楼乡、宿迁市宏达木业 位于南蔡乡、宿

39、迁市旭峰粮贸位于双庄镇、宿迁市润林食品 位于项里街道办事处。三、重点项目(工程)规划说明(一)优势农产品基地项目(1) 泗阳县优质稻米基地,面积 6 万亩,计划总投资 2904.20 万元, 所在乡镇为临河镇、城厢镇、口镇、新袁镇。水稻是这几个乡镇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水稻主要品种 为梗稻、籼稻等,单产在 500 公斤左右,农户有一定的种植 水稻历史传统和经验。特别是今年中央 1 号文件和有关扶持 农业的政策的出台,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因此 在这几个乡镇发展水稻产业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优势。 但同时发展水稻产业也有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是农业基础设 施薄弱、水源无保证,优势水稻连片种植规

40、模小、缺乏适合 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水稻优势生产技术体系不配套等。同 时,由于灌排不畅,基地易形成旱、涝,是典型的低产田, 农民人均收入偏低,急需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泗阳县优质水稻基地计划总投资 2904.20 万元,其中水 利措施投资 1992.59 万元,农业措施 725.88 万元,林业措 施 25.6 万元,科技措施 114.38 万元,其他 45.75 万元。共 计划建设防渗渠 131.5 公里,电站 38 座,中沟级以上渠系 建筑物 617 座,小沟级配套建筑物 971 座,土方 91.5 万方; 建机耕路 49.5 公里,仓库 2680 平方米, 土壤改良 3.2 万亩; 建农田防

41、护林 0.32 万亩;技术培训 3432 人次,技术推广 2.4 万亩。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极大的改变项目区农业生产 条件和综合生产水平,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农民的科技意识、科技水平也可得到较大提高,项目完成后可新增水稻 12000 吨,小麦 4800 吨,人均增收 250 元。(2) 宿豫区优质水稻基地,面积 3.945 万亩,计划投资 3207.49 万元, 所在乡镇为皂河镇、王官集镇。皂河镇、王官集镇是宿豫区主要水稻生产乡镇之一,水 稻种植具有一定的规模,主要品种是梗稻和籼稻,单产 500 公斤左右,农民有种植水稻的历史传统和经验。因此发展水 稻产业有十分良好的资源基础和技术基础

42、。但同时也有一定 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优质水稻连片种 植规模小,品种“多、杂、乱” 、缺乏抗病性、适应性、适 口性好的优良品种、水稻生产技术服务体系不配套等。宿豫区优质水稻基地计划投资 3207.49 万元,其中水利 措施 2103.73 万元,农业措施 917.9 万元,林业措施 32 万 元,科技措施 121.62 万元,其他 32.24 万元。共建设防渗 渠 87.4 公里,电站 19 座,中沟级以上渠系建筑物 126 座, 小沟级配套建筑物 80 座,其他配套工程 783 座,土方 61 万 方;建机耕路 120.78 公里;建农田防护林 0.4 万亩;技术 培训 4

43、030 人次。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极大的改变项目区农业生产 条件和综合生产水平,通过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农 民的科技意识、科技水平也可得到较大提高,优质水稻的区 域优势和规模效益可逐步得到体现,项目完成后可新增水稻8000 吨,小麦 3600 吨,人均增收 240 元。(3) 宿城区优质水稻基地,面积 5.09 万亩 , 计划投资3896.1 万元,所在乡镇为南蔡乡、楼乡、洋河镇、双庄镇、 洋北镇。区划调整后宿城区已转变为真正的农业县区,区委、区 政府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在原先水稻产业的基础上,继续将 南蔡乡、楼乡、洋河镇、双庄镇、洋北镇的水稻生产作为促 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主要手段之

44、一。水稻种植主要品种是 梗稻和籼稻,单产 475 公斤左右,农民有种植水稻的历史传 统和经验。但是由于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较薄弱,农民科技 水平较低,仍依靠经验种植,缺乏技术指导和培训,水稻连 片种植规模小,缺乏优质水稻品种,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项 目区水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宿城区优质水稻基地计划投资 3896.1 万元,其中水利 措施 2619 万元,农业措施 974.5 万元, 林业措施 11.2 万元, 科技措施 224.6 万元,其他 66.8 万元。共建设防渗渠 74.3 公里,电站 26 座,中沟级以上建筑物 165 座,小沟级配套 239 座,其他配套工程 105 座,土方 1

45、90 万方,机电井 3 座 供电线路;建机耕路 49 公里,土地平整和改良 1.8 万亩; 建农田防护林 0.14 万亩;良种引进 6 万公斤,技术培训 3460 人次。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可大大改变项目区的农业 基础设施现状,提高了农业生产条件和水平,通过新品种引 进、相关的技术、 服务体系的建立可实现水稻的规模化生产, 优质稻米生产的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创立地方大米品 牌。项目实施后,可新增水稻 10000 吨,小麦 4500 吨,人 均增收 260 元。(4) 宿豫区特色蔬菜基地,规划面积 2.75 万亩 , 计划 投资 2716.4 万元, 所在乡镇为蔡集镇、皂河镇。项目区

46、2 个乡镇都有种植特色无公害蔬菜等农产品的先 进技术和传统管理经验。蔡集镇种植荷仁豆已有多年的历 史,农户已经尝到种植蔬菜的甜头,种植积极性非常高,皂 河镇通过规模种植芦笋开发示,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民收 入得到一定提高。但是,这 2 个乡镇蔬菜基地农田基础设施 比较落后,一定程度上存在水灌不上、排不出的状况,制约 了基地的进一步规模发展。同时基地蔬菜品种杂、乱,缺乏 统一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产、加、销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宿豫区特色蔬菜基地计划投资 2716.4 万元,其中水利 措施 2241.16 万元,农业措施 248.9 万元,林业措施 10 万 元,科技措施 189.86 万元,其他 2

47、6.48 万元。计划共建设 防渗渠 75 公里,电站 7 座,中沟级以上建筑物 46 座,小沟 级配套 470 座,其他配套工程 698 座,土方 72 万方,建机 耕路 17 公里,土地平整和改良 2 万亩,技术培训 3724 人次。通过基地建设,可使基地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蔬菜品种得到改良,建成达产后产值可达 4420 万元,利税 967 万元,人均纯收入可增加 480 元。(5) 宿城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面积为 1.85 万 亩,计划投资 1453.8 万元,项目分布在仓集、项里、楼、 双庄 4 个乡镇。多年来,区域以蔬菜生产为主,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 1 万亩左右,但品种布

48、局混乱,尚未形成规模种植,同时区域 地势高低不平,农田配套设施老化,一到梅雨季节,易形成 洪涝灾害,当地农民对该区域种植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新品 种、新技术的推广;区域龙头企业规模小,设备利用率低, 企业没有稳定的优质蔬菜基地,不能起到带动作用。宿城区特色蔬菜基地计划投资 1453.8 万元,其中水利 措施 978.8 万元,农业措施 299 万元,林业措施 10 万元, 科技措施 150 万元,其他 16 万元。计划共建设防渗渠 130.9 公里,电站 9 座,中沟级以上建筑物 86 座,小沟级配套 115 座,其他配套工程 59 座,土方 45 万方,建机耕路 40 公里, 土地平整和改良

49、1.1 万亩,试验示 1.6 万亩, 技术培训 1500 人次。如基地建成,首先大大改善了基础生产条件,达到能排 能灌, 连片种植规模加大, 提高了当地农民种植积极性, 新 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可以广泛展开,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和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项目建成达产后, 亩产可增收 400元以上(6) 宿豫区优势水产品基地,面积 0.37 万亩,位于王 官集镇,分布在朱海水库周边地区,计划总投资 300 万元。基地水产养殖面积在 0.35 万亩左右,水产养殖一直是 王官集镇增加农民收入有效途径之一。但由于基地基础设施 老化,交通道路不畅同时缺乏技术指导和服务,农民养殖一 直处于经验养殖的状态

50、下,销售也处于自发状态,养殖的效 益得不到充分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的养殖积极 性。宿豫区优势水产品基地,计划总投资 300 万元,规划建 设防渗渠道 5 公里,中沟级以上建筑物 9 座,小沟级配套建 筑物 95 座,建设机耕路 15 公里,土方 2.04 万方,技术培 训 750 人次通过水产品基地建设,可改善基地交通环境,加快基地 与外面市场的联系,通过技术培训,可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引导向规模养殖、特色养殖发展,建成达产后产值可达 875 万元,亩可增收近千元。(7) 宿城区特色水产养殖基地, 规划面积为 0.555 万亩, 分布在洋北镇、项里街道,计划总投资 553.2 万元。区

51、域以水产养殖为主,但由于大多数鱼溏水利设施老 化,交通不便,技术服务跟不上,品种杂且乱,特色水产养 殖没有形成,农民生产效益低,积极性不高,限制了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宿城区优势水产品基地,计划总投资 553.2 万元,规划 建设排灌站 9 座,建设防渗渠道 6 公里,中沟级以上建筑物 65 座,小沟级配套建筑物 20 座,土方 40 万方,购置增氧机 20 台,引进种苗 60 万尾,技术培训 750 人次 通过基地电站、防渗渠、机耕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首先 改善了养殖基地水源条件,提高了项目区农民的养殖、交通 环境,同时通过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和 养殖的科技含量。项目建成后,使

52、该区域亩产能增收 800 元 以上。(8) 泗阳县优质树基地,面积 0.9 万亩,位于临河镇、 口镇、农场,计划总投资 455.4 万元。泗阳县是全国著名的树之乡,树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 之一, 农民已从树种植中尝到甜头, 种植积极性较高, 但是, 基地树种植多年来一直以各家各户为主,且品种布局混乱, 基础设施较差,土地利用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树产业 的发展。泗阳县优质树基地计划总投资 455.4 万元,其中水利措 施投资 293.83 万元,农业措施 102.54 万元, 林业措施 35.4 万元,科技措施 16.88 万元,其他措施 6.75 万元。规划建 设排灌站 5 座,建防渗渠

53、21.425 公里,中沟级以上建筑物 3 座,小沟级配套工程 207 座,改良土壤 0.5 万亩,建机耕路7.24 公里,科技培训 506 人次,科技示 0.4 万亩通过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可 使基地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品种得到优化, 效益得到提高, 建成达产后可净增活立木 2.35 万立方米。(9) 宿城区优质树基地,规划面积为 0.8 万亩,分布在 洋北镇、项里街道,计划总投资 299.5 万元。区域地势复杂,水网密布,沟河纵横,地势高低不平, 不适合粮食作物的生产,树种植在当地有多年的种植经验, 但种植方式以各家各户为主, 品种布局混乱, 土地利用率低, 当地农民

54、对树种植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 广。基地围有多家木材加工企业, 基地建设有一定产业基础。宿城区优质树基地计划总投资 299.5 万元,其中水利措 施投资 244 万元,农业措施 4.5 万元,林业措施 5 万元,科 技措施 26 万元,其他措施 10 万元。规划建设排灌站 2 座, 建防渗渠 12 公里,小沟级配套工程 14 座,科技培训 200 人 次。如基地建成,可改善基础生产条件,同时,树新品种得 到不断更新,连片种植规模不断加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种植 积极性, 新品种、 新技术的推广可以广泛展开, 项目建成后, 可净增活立木 1.6 万立方米,同时可带动当地的木材加工企 业

55、发展,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人均可增收 260 元左右。(10) 宿城区优质果树基地,面积 0.7 万亩。位于宿城区双庄镇、南蔡乡,计划总投资 599.4 万元。区域地势高低不平,不适合粮食作物的生产,多年来以 栽植银杏、苹果等果树为主,具有一定的栽植技术和经验, 但由于栽植品种老化,生产效益低,需品种更新,同时基地 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备,种植条件较差,需要进一步投入,改 善基础生产条件。宿城区优质果树基地计划总投资 599.4 万元,其中水利 投资 265 万元,农业措施 56.4 万元,科技措施 271 万元, 其他措施 7 万元。项目规划建设排灌站 2 座,建防渗渠 9 公 里,机耕路 4.

56、5 公里,小沟级配套建筑物 18 座,深水井 8 眼。通过基地建设,可以改善基地基础生产条件,提高果树 产量,同时,对果农统一进行技术培训,为农民提供优质种 苗,可提高果农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农民收入,果 农可人均增收 500-600 元。(11) 泗阳优质棉花基地,面积 0.5 万亩,位于泗阳县 棉花原种场,计划总投资 253 万元。项目区的优势农产品主要是高品质棉及其原良种,原种 场农业职工和农民种植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科技实力,同时项 目区水源有保障,环境有利于棉田立体种植,同时,基地及 周边棉花加工企业齐全,因此,发展棉花产业有一定基础。 但是,基地农田基础设施特别是骨干排灌设施老化

57、、 不配套, 土壤肥力不高,造成种植产量和效益总体不高,制约了棉花 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泗阳优质棉花基地计划总投资 253 万元,其中水利措施 投资 172.38 万元,农业措施投资 50.99 万元,林业措施 16.5 万元,科技措施 9.38 万元,其他措施 3.75 万元。规划建设 排灌站 5座,防渗渠道 8.35 公里,中沟级以上建筑 17 座, 小沟级配套建筑物 156 座,改良土壤 0.2 万亩,建机耕路 3.42 公里,技术培训 280 人次,示推广 0.2 万亩。通过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平田整地,可全面改善农田基 础设施建设,增加有机肥投入,全面提高农田排灌能力、土 壤肥力水平,把

58、棉花原良种的育、繁、推及高品质棉的产、 加、销紧紧捆在一起,对推动地区高品质棉生产科技水平提 高,棉花产品档次的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项目区农 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农业发展项目规划( 1)无公害优质蔬菜项目,规模 5 万亩,其中宿城区 双庄镇设施蔬菜基地 1 万亩,宿豫县蔡集镇出口豆类蔬菜基 地 2 万亩,泗阳县众兴镇、城厢镇和棉花原种场设施蔬菜基 地 2 万亩。目标要求: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和保护地蔬菜生产为 重点,引进优质蔬菜新品种, 实施无公害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建成高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使蔬菜品种多样化、优质无害化、加工精细化重点技术:名、特、优蔬菜新品

59、种引进、示,优质、高 产、低成本蔬菜栽培新技术,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规采后处 理、贮运及加工新技术。( 2)无公害优质干鲜果生产项目,规模2 万亩,地点在宿城区南蔡、洋北镇。目标要求:重点发展以苹果、白果、柿子、大枣、板 栗、石榴等干鲜果品,适当发展葡萄、桃、杏等果树,努力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建成大规模的无公害优质干鲜果基地, 建成集生产、包装、贮藏、加工和营销的联合体,成为北地 区干鲜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试验示基地,无公害、标 准化干鲜果生产示基地和产后加工基地。重点技术:果树主要病毒的脱除与无病毒苗木种植技 术、强化生物效应的果树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果园覆盖绿肥 自传种栽培技术、 “绿色”

60、果品生产技术及全程监控制度、 果品贮藏保鲜技术。( 3)安全优质畜禽养殖项目,规模饲草面积3 万亩, 饲养牛 0.5 万头 , 羊 20 万头 ,猪 5 万头, 家禽 200 万只。地点在 泗阳县口、新袁、临河、众兴等乡(镇) 。目标要求:无公害优质畜禽养殖业与牧草发展坚持相对 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突出草食家畜生产,着眼于区域发 展需要,精选若干草食家畜(奶牛、肉牛、鹅)进行示生产;兼顾畜禽生产的多样化,进行牛、羊、鹅等配合生产。按照 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加快畜禽养殖的产业 化进程。重点技术:良种奶牛繁育技术 ,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 , 良种 肉牛、肉羊繁育与育肥技术 , 秸秆青

61、贮、氨化技术 , 畜禽疾病 的防疫技术 , 粪便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4)无公害优质粮棉生产项目。规模无公害稻米10 万亩,高品质棉花 3 万亩。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在宿豫区皂河、 王官集、 宿城区南蔡、 洋北和泗阳县众兴、 城厢、 口等乡镇。 高品质棉生产基地在宿城区仓集、楼、泗阳县临河、城厢等 乡镇及泗阳棉花原种场。目标要求:引进优质水稻、棉花新品种,按无公害安全 生产技术体系要求,建成高标准无公害粮棉生产基地,创建 粮棉优质无害化产品品牌。重点技术: 优质高产粮棉新品种引进、 示,优质、 高产、 高效、无害化粮棉配套栽培新技术。(三)林业工程项目 按照国家林业局六大林业工程建设的要求

62、,综合本地实 际情况,坚持生态优先兼顾经济的原则,造林为前提,营林 为基础,护林为手段,大力建设生态林,适当发展经济林, 引导林业产业向高科技、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1)生态林工程项目。以黄河故道围堤为中心,两侧 各 200 米宽围建成治沙生态防护示区,面积 2.31 万亩,主 要树种有:树、垂柳、泡桐等,株行距 5*5 米,每公顷 400 株。河两岸栽植垂柳、河堤滩以树为主,水杉、泡桐混交, 林间栽插杞柳、紫穗槐等灌木,既可保持水土,又可防风固 沙。泗阳县 0.9 万亩、 宿城区 0.93 万亩, 宿豫区 0.48 万亩。( 2)农田林网工程项目:采用乔灌草,乔果 草、乔灌等模式,建设

63、网格面积在 200 亩以的林网 8.4 万 亩,主林带由 3-5 行乔木、 2 行以上灌木,副林带由 2-3 行 乔木、 2 行灌木组成。本着营养空间高效利用,防护功能和 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发挥的原则,提高林网防护效应。泗阳县 3.45 万亩、宿城区 3.15 万亩、宿豫区 1.8 万亩。(3)景观林建设工程。西起宿城区双庄镇经市区南至 开发区大道黄河桥之间约 25 公里,可绿化面积 0.3 万亩, 为宿迁市省级古黄河森林公园建设区;泗阳城区段长(西环 桥至船闸桥之间)约 10 公里,可绿化面积 0.12 万亩,为泗 阳县古黄河森林公园建设区,根据省级森林公园建设标准, “十一五”期间不断引进栽培常绿树种和乡土树种,改善树 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配套建设亭、台、榭、辅道等基础 设施和环保、 安全防护设施等。 达到四季见绿、 三季有花果, 基础设施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观光、休闲圣地。( 4)经济林建设工程。发展经济林 3.27 万亩,其中宿 豫区 1.095 万亩、宿城区 1.725 万亩、泗阳县 0.45 万亩。市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