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急救处理及危害预防措施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155661957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氨气急救处理及危害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氨气急救处理及危害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氨气急救处理及危害预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氨气急救处理及危害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气急救处理及危害预防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氨气急救处理及危害预防措施氨(ammonia,NH3)为无色有特殊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成为氨水(又称氢氧化铵),常温下加压可液化成液氨。急性氨中毒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乃至猝死,为常见职业中毒之一。【致病原因】1. 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氨气,常见于冷库、化肥、制药、塑料、合成纤维、石油精炼等作业。运输或检修过程中氨水盛器或液氨罐、管道、阀门等意外破损爆裂致氨大量逸放引起中毒,常有居民、路人受害。少见喷洒氨水时不戴口罩吸入多量氨气而中毒者。人吸入700mg/m3持续30min即可中毒,吸入17504000mg/ m3可危及生命。2. 误服、误吸氨水至胃肠

2、道导致中毒,一次咽下10ml浓氨水即可致死。【急救处理】临床抢救治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 抢救治疗阶段:1.1 合理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应用氨茶碱250mg+2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如有呼吸抑制,可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1.2 立即应用2%硼酸液或清水彻底冲洗被污染的眼和皮肤,同时注意保暖。1.3 防治中毒性肺水肿是治疗的关键。严密观察2448h。根据病情需要做血气分析监护。应合理吸氧,及早给予糖皮质激素,必要时给予654-2及快速利尿剂,可以选用消泡剂,如二甲基硅油气雾剂(但不宜长时间应用)。1.4 气管切开:发生呼吸窘迫、紫绀进行性加重,有窒息预兆者,应立即

3、行气管切开。当动脉血pH值低于7.35,二氧化碳分压超过8.6 kPa,有严重喉头水肿,肺水肿24h不缓解者即为气管切开指征。气管切开宜早进行,有增加肺泡通气量、减少死腔、利于吸出分泌物等优点。1.5 雾化吸入疗法:不论病情轻重,都是雾化吸入的适应证。可用地塞米松5mg、氨茶碱125mg、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5mg加入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根据病情第1个24h内每隔3060min吸入一次,每次10min,同时用3%硼酸水20ml交替雾化吸入。各药剂量视病情加减。以超声雾化为佳。2. 系统治疗阶段:除继续以上的治疗外,主要以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为重点。2.1 加强防治继发感染的综合措

4、施,如病室中的消毒隔离、口腔及呼吸道护理、气管切开后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2.2 纠正低氧血症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在血气分析监护下,选用合理的给氧方法和相应的氧流量,有二氧化碳潴留者采用鼻导管法低流量持续给氧,一般不宜采用高压氧治疗,以防肺泡破裂造成气胸、纵隔气肿。2.3 在呼吸道护理时要注意,气管、支气管的烧伤粘膜坏死脱落可发生于病后214d,多在7d前后,务必要及时使病人咯出或吸出之,以确保呼吸道通畅,忌作气管镜检查,以免将坏死粘膜推向下呼吸道,造成窒息。2.4 密切观察:因呼吸道粘膜受损严重,故病变吸收慢,病程长,易反复。注意有无气胸等并发症发生,防止窒息。若发现有并发症发生,应立即采

5、取措施。2.5 眼灼伤:分秒必争彻底冲洗后,采取综合疗法:在24h内以3%硼酸液1530min冲洗一次; 维生素C 100200mg球结膜下注射,每日1次,一般连用3d; 0.387%依地酸液滴眼,1530min滴一次,可用13d; 夜间用0.5%四环素或红霉素眼膏涂眼。2.6 皮肤灼伤:流动的3%硼酸液或清水冲洗; 2%3%硼酸液湿敷2448h; 浅度者用湿润灼伤膏;深度者切痂后涂湿润灼伤膏。【预防】1. 生产过程中加强密闭化,液氨管线阀门应经常检修,防止意外破裂。加强通气,使车间空气中氨气最高容许浓度控制在30mg/L。贮存和运输液氨或氨水时,应防热、防晒,免受震动,以免膨胀炸裂;使用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2. 平时组织对意外事故急救工作演练,一定要明确群发性急性氨中毒的急救程序,即现场救护程序(包括事故前准备阶段和现场救护阶段)与临床抢救治疗程序。3. 严格执行氨标中规定,凡从事氨作业人员均应进行就业前体检,有明显的呼吸系统疾病、肝或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者应禁忌从事氨作业。根据接触情况,对作业者每12年进行体检一次。【预后劳动能力鉴定】轻度中毒预后好,治愈后可回原岗位工作。中、重度中、重度中毒预后欠佳,病程长,易反复,死亡率高。如有明显呼吸系统症状、体征恢复不全,应调离刺激性气体作业岗位。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