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基础的平法识图详高教知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55646050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9.6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条形基础的平法识图详高教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条形基础的平法识图详高教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条形基础的平法识图详高教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资源描述:

《条形基础的平法识图详高教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条形基础的平法识图详高教知识(7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第三节 条形基础钢筋计算项目二 条形基础1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一、条形基础定义及分类一、条形基础定义及分类定义:定义:指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指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分类:分类:按按上部结构上部结构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按按受力特点受力特点分为梁板式条形基础和板式条形基础分为梁板式条形基础和板式条形基础2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3 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梁板式条形基础梁板式条形基础-钢砼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和钢结构等钢砼框架结构

2、、框剪结构和钢结构等板式条形基础板式条形基础-钢砼剪力墙结构和砌体结构钢砼剪力墙结构和砌体结构3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4 梁板式条形基础:梁板式条形基础:4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平法识图5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平法识图l条形基础的条形基础的集中标注集中标注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集中引注: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集中引注: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内容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内容,以及当基础,以及当基础底面标高与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的底面标高与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标高高差和必要和必

3、要的的文字注解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两项选注内容。l原位标注原位标注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标注各跨的尺寸和配筋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标注各跨的尺寸和配筋(与集中标注项配筋不同时)(与集中标注项配筋不同时)6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7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思考:上图所示内容具体表示什么含思考:上图所示内容具体表示什么含义?义?8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编号编号 基础梁编号组成部分:梁代号、序号

4、、跨数及基础梁编号组成部分:梁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有悬挑。(图集是否有悬挑。(图集11G101-3 P2111G101-3 P21)9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截面尺寸截面尺寸u基础梁截面用基础梁截面用b bh h表示梁截面的宽度和高度,表示梁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当为加腋梁时,用当为加腋梁时,用b bhYchYc1 1c c2 2表示。表示。10全面分析11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思考:思考:JL01(JL01(2A)2A)、JL0JL04(3)4(

5、3)、JL0JL05(2B)5(2B)各代表什么含义?各代表什么含义?JL02(3B)JL02(3B)12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u基础梁的配筋有三项内容:基础梁的配筋有三项内容:箍筋、底部及顶部箍筋、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侧部钢筋。贯通纵筋、侧部钢筋。13全面分析箍筋:箍筋:主要作用是承受剪力以及固定主筋,与其他钢筋通过绑扎或焊接形成一个良好的空间骨架,一般垂直于纵向受力钢筋。图集p5714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

6、注配筋配筋1 1、箍筋、箍筋 a a)当具体设计采用)当具体设计采用一种一种箍筋间距时,仅需注写钢筋箍筋间距时,仅需注写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肢数写在括号内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肢数写在括号内);b b)当具体设计采用)当具体设计采用两种或三种两种或三种箍筋间距时,箍筋间距时,先注写梁两端先注写梁两端的第一种或第一、二种箍筋,并在前的第一种或第一、二种箍筋,并在前面面加注箍筋根数加注箍筋根数;再依次注写跨中部再依次注写跨中部的第二种或第的第二种或第三种箍筋(三种箍筋(跨中部的跨中部的不需加注箍筋根数不需加注箍筋根数);不同箍);不同箍筋配置用筋配置用“/”“/”相分隔。相分隔。15全面

7、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1 1、箍筋、箍筋 a a)当具体设计采用)当具体设计采用一种一种箍筋间距时:箍筋间距时:16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1 1、箍筋、箍筋 b b)当具体设计)当具体设计采用采用二种二种箍筋箍筋间距时:间距时:17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1 1、箍筋、箍筋 b b)当具体设计)当具体设计采用采

8、用三种三种箍筋箍筋间距时:间距时:18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1 1、箍筋、箍筋 b b)当具体设计)当具体设计采用采用二种肢数二种肢数时:时:19全面分析试说出下列箍筋具体的分布情况?试说出下列箍筋具体的分布情况?88100(4)/10200(2);68100/510150/10200(2)20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2 2、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 a a)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的区别:底部

9、贯通纵筋根据)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的区别:底部贯通纵筋根据需要,多一种带架立筋的表示方法。需要,多一种带架立筋的表示方法。21全面分析架立筋架立筋:架立筋:固定箍筋保证其正确位置,并形成一定刚度的钢筋骨架,同时还能承受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应力,防止裂缝产生。一般平行于纵向受力钢筋,放置在梁的受压区箍筋内的两侧。架立筋架立筋 :一般出现在梁的上部,由于梁多为下部受拉,上部受压,所以上部钢筋较下部少,采用多肢箍筋时上部无法固定,需加设钢筋与箍筋绑扎,架立筋不做受力考虑,例如,梁下部4根筋,上部2根筋,绑箍筋时上部要加两根。但有例外:基础梁22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

10、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2 2、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 a a)底部带架立筋时:)底部带架立筋时:先注写梁底部贯通纵筋(先注写梁底部贯通纵筋(B B打头)的规格与根数。打头)的规格与根数。当当跨中所注根数少于箍筋肢数时跨中所注根数少于箍筋肢数时,需要在跨中,需要在跨中加设架立加设架立筋以固定箍筋筋以固定箍筋,注写时,用加号,注写时,用加号“+”“+”将贯通纵筋与架将贯通纵筋与架立筋相连,架立筋注写在立筋相连,架立筋注写在“+”“+”后面的括号内。后面的括号内。当梁底部或顶部贯通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当梁底部或顶部贯通纵筋多于一排时

11、,用斜线“/”“/”将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23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2 2、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 a a)底部带架立筋时:)底部带架立筋时:24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2 2、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 b b)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的识读:)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的识读:基础梁底部以字母基础梁底部以字母“B”“B”打头,顶部贯通纵筋以字打头,顶部贯通纵筋

12、以字母母“T”“T”打头。打头。如:如:B:425;T420 B:425;T620 4/2 B:425+(214);T420左边方框里的左边方框里的标注分别代表标注分别代表什么含义?什么含义?25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一)集中标注配筋配筋2 2、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 d d)侧部钢筋:)侧部钢筋:当梁腹板净高当梁腹板净高hw450mmhw450mm时,根据需要配置纵向时,根据需要配置纵向构造钢筋。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以大写字母构造钢筋。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以大写字母G G打头注写,且对称

13、布置。打头注写,且对称布置。拉筋拉筋主要是为提高钢主要是为提高钢筋骨架的整体性而起拉结作用。筋骨架的整体性而起拉结作用。一般不进行标注一般不进行标注,按,按构造要求构造要求进行配置:进行配置:8,间距是箍筋间距的两倍(11G101-3 P73)26全面分析课堂小测三1 1、条形基础分为(、条形基础分为()和()和()两大类。两大类。2 2、文字说明、文字说明JL0JL02(3A)2(3A)、JL0JL05(2B)5(2B)表示的意思。表示的意思。3 3、写出其平法标注:、写出其平法标注:1 1)两端各布置)两端各布置6 6根根8间距间距200的箍筋,为四肢箍;的箍筋,为四肢箍;中间剩余部位中间

14、剩余部位按按10间距间距250250布置,为双肢箍。布置,为双肢箍。2 2)两端向里,先布置)两端向里,先布置4 4根根10间距间距100的箍筋,为四的箍筋,为四肢箍;再往里两侧各布置肢箍;再往里两侧各布置6根根12间距间距150的箍筋,为的箍筋,为双肢箍;中间剩余部位按双肢箍;中间剩余部位按14间距间距200的箍筋,为四肢的箍筋,为四肢箍。箍。4、文字说明、文字说明 B:4B:42 20 0;T6;T620 4/220 4/2 所表示的意思。所表示的意思。27全面分析1 1、条形基础分为(、条形基础分为(梁板式梁板式 )和()和(板式板式 )两大类。)两大类。2 2、文字说明、文字说明JL0

15、JL02(3A)2(3A)、JL0JL05(2B)5(2B)表示的意思。表示的意思。基础梁基础梁0202,3 3跨,一端有外伸跨,一端有外伸.基础梁基础梁0505,2 2跨,两端有外伸。跨,两端有外伸。3 3、写出其平法标注:、写出其平法标注:1 1)两端各布置)两端各布置6 6根根8间距间距200的箍筋,为四肢箍;的箍筋,为四肢箍;中间剩余部位中间剩余部位按按10间距间距250250布置,为双肢箍。布置,为双肢箍。68200(4)/10250(2)2 2)两端向里,先布置)两端向里,先布置4 4根根10间距间距100的箍筋,为四的箍筋,为四肢箍;再往里两侧各布置肢箍;再往里两侧各布置6根根1

16、2间距间距150的箍筋,为的箍筋,为双肢箍;中间剩余部位按双肢箍;中间剩余部位按14间距间距200的箍筋,为四肢的箍筋,为四肢箍。箍。410100(4)/612150(2)/14200(4)4、文字说明、文字说明 B:4B:42 20 0;T;T:6 620 4/220 4/2 所表示的意思。所表示的意思。底部贯通纵筋为底部贯通纵筋为4 42 20 0;顶部顶部贯通纵筋为贯通纵筋为6 620 20,其中上排其中上排4 4根,下排根,下排2 2根。根。28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原位标注识图(二)原位标注识图 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标

17、注各跨的尺寸和配筋。当梁端(支座)区域的底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配置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一边标注。29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u1.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认识认识 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是指标注该位置所有纵筋,包括集中标注的底部贯通纵筋,如下图:30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

18、梁平法识图u1.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识读识读31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u1.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识读识读32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u1.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识读识读33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u1.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识读识读34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

19、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u2.附加箍筋或吊筋附加箍筋或吊筋l当两向基础梁十字交叉,且交叉位置无柱时,应配置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直接在平面相应位置标注。1 1)附加箍筋)附加箍筋附加箍筋的平法附加箍筋的平法标注如右图,表示标注如右图,表示每边各加每边各加4根,共根,共8根附加箍筋。根附加箍筋。35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u2.附加箍筋或吊筋附加箍筋或吊筋2 2)附加吊筋)附加吊筋吊筋的作用是由于梁的某部受到大的集中荷载作用,为了使梁体不产生局部严重破坏,同时使梁体的材料发挥各自的作用而设置的,主要布置在

20、剪力有大幅突变部位,防止该部位产生过大的裂缝,引起结构的破坏,总而言之,吊筋作用对抗剪有利!在主梁中,承受次梁集中荷载的一种纵向受力钢筋。36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u2.附加箍筋或吊筋附加箍筋或吊筋2 2)附加吊筋)附加吊筋附加吊筋的平法附加吊筋的平法标注及效果图如标注及效果图如右图。在刚度较大右图。在刚度较大的条形基础主梁上的条形基础主梁上37全面分析基础梁钢筋基础梁钢筋38全面分析梁梁节梁梁节点钢筋点钢筋39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u3.外伸部位的变截面高度尺寸外伸部位

21、的变截面高度尺寸40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u3.外伸部位的变截面高度尺寸外伸部位的变截面高度尺寸41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u5.原位标注修正内容原位标注修正内容42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u1.集中标注集中标注43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u1.集中标注集中标注编号编号44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

22、u1.集中标注集中标注编号编号45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u1.集中标注集中标注编号编号TJBj02(2A):TJBp04(3B):TJBj03(2):46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u1.集中标注集中标注 截面尺寸截面尺寸47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u1.集中标注集中标注 配筋配筋48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u1.集中标注集中标注 配筋配筋49全面分析第一节

23、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u2.原位标注原位标注 50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51全面分析52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53全面分析54全面分析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基础梁:1)纵筋底部贯通纵筋 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筋 顶部贯通纵筋 架立筋 侧部构造筋 2)箍筋 3)其他钢筋附加吊筋 附加箍筋 加腋筋55 一、条形基础(一、条形基础(基础梁、基础梁、基础底板)钢筋种类:基础底板)钢筋种类:55全面分析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基础底板基础底板:1)底部钢筋B受力筋、分布筋 2)双梁条形基础加顶部钢筋T 受力筋、分布筋 56 一、条形基

24、础(基础梁、一、条形基础(基础梁、基础底板基础底板)钢筋种类:)钢筋种类:56全面分析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1.1.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钢筋构造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钢筋构造端部无外伸端部无外伸P57P57、6565 57 二、条形基础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基础梁钢筋构造:钢筋构造:57全面分析u结合课结合课本本P58P66P58P66、图集图集P73P73一一起理解。起理解。ula/laEla/laEu需考虑需考虑弯锚和直弯锚和直锚锚 底部底部顶部顶部贯通纵筋长度贯通纵筋长度=梁净跨长梁净跨长L L0 0+(钢筋连接增加长钢筋连接增加长度)度)+2 2锚固长度锚固长度注意注意 hc+50-c与与la

25、/laEla/laE的大小。的大小。(lala/laE/laE查表计算得出)查表计算得出)hc+50-cla 弯锚弯锚:=max=max(hchc+50-c+50-c;0.4lab0.4lab)+15d+15dhc+50-cla 直锚:直锚:=la/laE/laE(查表计算得出)(查表计算得出)58全面分析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2.2.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钢筋构造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钢筋构造等截面外伸等截面外伸P58P58、6 66 6 59 二、条形基础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基础梁钢筋构造:钢筋构造:59全面分析结合课本表结合课本表4-2-44-2-4、4-2-164-2-16、图集、图集P73P

26、73一起理解。一起理解。u下部:下部:1.1.下排伸至外伸尽下排伸至外伸尽端弯折端弯折12d12d;上排上排伸至尽端不弯折。伸至尽端不弯折。u上部:上部:1.1.上排伸至外伸尽上排伸至外伸尽端弯折端弯折12d12d;下排下排不伸入外伸部位,不伸入外伸部位,柱内侧起伸入柱内侧起伸入lala。u下部:下部:1.1.当当ln+hcln+hclala时,需至端部弯折,且时,需至端部弯折,且柱内边算起钢筋水平长度柱内边算起钢筋水平长度0.4lab0.4lab,弯,弯折折15d15d。60全面分析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3.3.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钢筋构造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钢筋构造变截面外伸变截面外伸P59

27、P59、6767 61 二、条形基础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基础梁钢筋构造:钢筋构造:61全面分析结合课本表结合课本表4-2-54-2-5、4-2-174-2-17、图集、图集P73P73一起理解。一起理解。u下部:下部:1.1.下排伸至外伸尽下排伸至外伸尽端弯折端弯折12d12d;上排;上排伸至尽端不弯折。伸至尽端不弯折。u上部:上部:1.1.上排伸至外伸尽上排伸至外伸尽端弯折端弯折12d12d;下排;下排不伸入外伸部位,不伸入外伸部位,柱内侧起伸入柱内侧起伸入lala。梁底一平梁底一平u下部:下部:1.1.当当ln+hcln+hclala时,需至端部弯折,且时,需至端部弯折,且柱内边算起钢筋水平

28、长度柱内边算起钢筋水平长度0.4lab0.4lab,弯,弯折折15d15d。62全面分析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4.4.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钢筋构造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钢筋构造梁宽度不同梁宽度不同P60P60、6868 63 二、条形基础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基础梁钢筋构造:钢筋构造:63全面分析u注:左侧图右边梁注:左侧图右边梁比左边宽,即宽出部比左边宽,即宽出部分的钢筋锚入支座分的钢筋锚入支座la/laEla/laE;u详见详见P61P61钢筋效果钢筋效果图。图。ula/laEla/laE分直锚和弯分直锚和弯锚锚u直锚:直锚:=la (la (hc-cla或或laE)u弯锚:弯锚:=max=max

29、(hchc-c-c;0.4lab0.4lab)+15d +15d (hc-cla或或laE )64全面分析u试分析试分析JL01JL01的钢筋布置情况,并计的钢筋布置情况,并计算上部和下部钢筋的长度。算上部和下部钢筋的长度。u已知条形基础抗震等级为三级,砼已知条形基础抗震等级为三级,砼强度等级为强度等级为C35C35,环境类别二,环境类别二a a类;类;思考与练习:65全面分析66全面分析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2.2.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钢筋构造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钢筋构造 端部无外伸端部无外伸P61P61 67 二、条形基础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基础梁钢筋构造:钢筋构造:67全

30、面分析u结合课本结合课本P61P61表表4-2-94-2-9、图集图集P73P73一起理解。一起理解。ula/laEla/laE考虑弯锚和直考虑弯锚和直锚锚u梁端部非贯通纵筋:1.1.伸至端部弯折伸至端部弯折15d;15d;2.2.梁包柱侧腋尺寸为梁包柱侧腋尺寸为50mm;50mm;3.3.从支座边向跨内的延从支座边向跨内的延伸长度为伸长度为ln/3;/3;lnln取值规定:端支座取值规定:端支座,ln取本边跨的净跨值;取本边跨的净跨值;中间支座中间支座,ln取取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长度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长度。(见。(见101-3 P24 3.4.1101-3 P24 3.4.1)梁端非

31、贯通纵筋长度梁端非贯通纵筋长度=ln/3+n/3+锚固长度锚固长度lala(抗震时抗震时lala改为改为laElaE)弯锚时:弯锚时:la=maxla=max(hc-c+50,0.4labhc-c+50,0.4lab)+15d+15d直锚时:直锚时:la=lala=la(lala查表计算得出)查表计算得出)68全面分析u中间柱下区域非贯通纵筋:1.1.从支座边缘向跨内延伸从支座边缘向跨内延伸ln/3/3;ln=max(n=max(lni i,lni i+1),+1),ln n为净跨长度,为净跨长度,i=1,2.i=1,2.中间柱下区域非贯通纵筋长度中间柱下区域非贯通纵筋长度=2=2*ln/3+

32、hcn/3+hc69全面分析u试分析试分析JL06JL06的钢筋布置情况,并计算:的钢筋布置情况,并计算:1 1)上部、下部贯通纵筋的长度;上部、下部贯通纵筋的长度;2 2)非贯通纵筋的长度非贯通纵筋的长度。u已知:已知:1 1)条形基础抗震等级为三级,砼强度等)条形基础抗震等级为三级,砼强度等级为级为C35C35,环境类别二,环境类别二a a类;类;2 2)左跨梁轴线到轴线)左跨梁轴线到轴线距离为距离为5400mm5400mm,右跨梁轴线到轴线距离,右跨梁轴线到轴线距离6000mm6000mm,柱,柱截面为截面为400mm400mm*400mm400mm思考与练习70全面分析71全面分析答案

33、答案1 1)上部、下部贯通纵筋的长度上部、下部贯通纵筋的长度 c=20mm lab=27d labE=28dc=20mm lab=27d labE=28d laE=1.05 laE=1.05*la=1.05la=1.05*lab=708.75mmlab=708.75mmHc+50-c=430mm708.75mm Hc+50-c=430mm708.75mm 所以弯锚所以弯锚锚固长度锚固长度=max(Hc+50-c;0.4labE)+15d=1083.75mm=max(Hc+50-c;0.4labE)+15d=1083.75mm总长总长=2=2*1083.75+5400+6000-21083.75

34、+5400+6000-2*2002002 2)非贯通纵筋的长度非贯通纵筋的长度c=20mm lab=27d laE=1.05c=20mm lab=27d laE=1.05*la=1.05la=1.05*lab=708.75mmlab=708.75mmHc+50-c=430mm708.75mm Hc+50-c=430mm708.75mm 所以弯锚所以弯锚左右端锚固长度左右端锚固长度=1083.75mm1083.75mm总长总长=2=2*1083.75+1083.75+左左(5400-400)/3+(5400-400)/3+右右(6000-400)/3+(6000-400)/3+中柱中柱【(600

35、0-400)/36000-400)/3)*2+4002+400】72全面分析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2.2.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钢筋构造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钢筋构造 等截面外伸等截面外伸P62P62 73 二、条形基础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基础梁钢筋构造:钢筋构造:73全面分析结合课本表结合课本表4-2-104-2-10、图集图集P73P73一起理解。一起理解。u非贯通纵筋:非贯通纵筋:1.1.位于上排时,伸位于上排时,伸至端部截断;位于至端部截断;位于下排(与贯通筋一下排(与贯通筋一排)时,伸至外伸排)时,伸至外伸尽端弯折尽端弯折12d12d;2 2、从支座边向跨内、从支座边向跨

36、内延伸长度取延伸长度取maxmax(外伸部分净跨(外伸部分净跨ln,n,与外伸部位相与外伸部位相连梁净跨连梁净跨ln/3n/3)试推导外伸部位非贯通筋长度公式74全面分析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2.2.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钢筋构造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钢筋构造 变截面外伸变截面外伸P63P63(梁底一平梁底一平)二、条形基础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基础梁钢筋构造:钢筋构造:75全面分析结合课本表结合课本表4-2-114-2-11、图集图集P73P73一起理解。一起理解。u非贯通纵筋:非贯通纵筋:u1.1.位于上排时,位于上排时,伸至端部截断;位伸至端部截断;位于下排(与贯通筋于下排(与

37、贯通筋一排)时,伸至外一排)时,伸至外伸尽端弯折伸尽端弯折12d12d;u2 2、从支座边向、从支座边向跨内延伸长度取跨内延伸长度取umaxmax(外伸部分(外伸部分净跨净跨ln,n,与外伸部与外伸部位相连梁净跨位相连梁净跨ln/3n/3)梁底一平梁底一平试推导外伸部位非贯通筋长度公式76全面分析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2.2.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钢筋构造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钢筋构造 梁宽度不同梁宽度不同 P64 P64 二、条形基础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基础梁钢筋构造:钢筋构造:77全面分析u注:注:宽出部分的非宽出部分的非贯通钢筋锚入支座贯通钢筋锚入支座la/laEla/laE;u详见详见P65P65钢筋效果图钢筋效果图;ula/laEla/laE分直锚和弯分直锚和弯锚:直锚时取锚:直锚时取la/laE;la/laE;弯锚时取弯锚时取hc-c+15dhc-c+15d试推导此时非贯通筋长度计算公式78全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