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输入输出接口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55610373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串行输入输出接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串行输入输出接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串行输入输出接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串行输入输出接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串行输入输出接口(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串行输入/输出接口第一节 串行通信基础知识一、串行通信基本原理:并行数据传送和串行数据传送并行数据传送的特点:各数据位同时传送,控制简单,速度快、效率高;成本高,且距离通常小于30米。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送都使并行数据传送。串行数据传送的特点:数据传送按位数需进行,最少只需一根传输线,成本低,可利用电话网等现成的设备;速度慢,控制复杂。距离可从几米到几千公里。计算机通信(串行通信)是指计算机与外部设备或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 在多微机系统以及现代测控系统中信息的交换多采用串行通信方式。 串行通信的方式: 串行通信的方式:异步通信是指通信的发送与接收设备使用各自的时钟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2、过程。为使双方的收发协调,要求发送和接收设备的时钟尽可能一致。异步通信是以字符(构成的帧)为单位进行传输,字符与字符之间的间隙(时间间隔)是任意的,但每个字符中的各位是以固定的时间传送的,即字符之间是异步的但同一字符内的各位是同步的。 2.异步串行通信的字符格式:异步通信的特点:不要求收发双方时钟的严格一致,实现容易,设备开销较小,但每个字符要附加23位用于起止位,各帧之间还有间隔,因此传输效率不高。二、串行通信的传输方向 单工 半双工 全双工1、单工是指数据传输仅能沿一个方向,不能实现反向传输。发送接受2、半双工是指数据传输可以沿两个方向,但需要分时进行。3、全双工是指数据可以同时进行双向传

3、输三、串行通信的信号形式 近程和远程的串行通信的信号形式不同 1.近程通信(本地通信) 采用数字信号直接传送,在传送过程中不改变原数据代码的波形和频率.这种数据传送方式称为基带传送方式.2.远程通信 寄存器串行接口计算机ATTL电平寄存器串行接口计算机BTTL电平RS-232电平利用调制器(Modulator)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然后送到通信线路上去,再由解调器(Demodulator)把从通信线路上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信是双向的,调制器和解调器合并在一个装置中,这就是通常说的调制解调器MODEM四、传输速率:比特率和波特率1.比特率:每秒钟传输二进制代码的位数,单位是:位秒(

4、bps)如每秒钟传送240个字符,而每个字符格式包含10位(1个起始位、1个停止位、8个数据位),这时的比特率为:10位240个/秒 = 2400 bps2.波特率:每秒钟调制信号变化的次数,单位是:波特(Baud)。 波特率和比特率不总是相同的,对于基带传输比特率和波特率是相同的。所以,我们也经常用波特率表示数据的传输速率3 设置波特率因子 在异步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时,发送端需要用时钟来决定每1位对应的时间长度,接收端也需要用一个时钟来测定每1位的时间长度,前一个时钟叫发送时钟,后一个时钟叫接收时钟。这两个时钟的频率可以是波特率的数倍,一般取16倍、32倍或64倍。这个倍数就称为波特率因子。

5、第二节 串行通信的实现 1、并行通信和串行通 信的特点: 串行通信是逐位传送数据,所以一个多位数据需要多次传送。比如一个8位的字节型数据至少需要8次传送。它有如下特点: 速度较慢; 引线少; 距离长。2、串行通信的硬件条件 在硬件上,串行通信系统的核心部件是移位寄存器,其中在发端要有一个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在收端要有一个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因为计算机内部均为并行数据)第三节 异步接收/发送器(UART) 串行接口的基本结构主要是异步接收/发送器(UART),它不仅包括并行数据和串行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还有检测串行通信在传送过程中可能发生错误的逻辑部件。四、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由于模拟信号的传输比

6、数字信号传输更为有效,因而可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进行传输,用解调器把接收的模拟信号再转换成数字信号。FSK(Frequency-shift keying):频移键控。就是用数字信号去调制载波的频率。它是利用基带数字信号离散取值特点去键控载波频率以传递信息的一种数字调制技术。最常见的是用两个频率承载二进制1和0的双频FSK系统。8.3 可编程串行通讯接口芯片8251A简介 8251A芯片是INTEL公司生产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是与INTEL系列CPU兼容的可编程的串行通讯接口。虽然8251A功能较强,但它需要外部时钟电路。因此采用8251A作为接口电路时需要比较复杂的外围电路。而目前流行的

7、单片机如MCS51系列,CPU内部就集成了串行接口部件及定时器/计数器,几乎不需要外围辅助电路,使用起来非常简单,性能价格比很高,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数字化仪器仪表电路中不再采用8251A而是使用单片机作为串行通信接口了。一、主要基本性能1 可用于同步和异步传送2 波特率, DC19.2K(异步);DC 64K(同步)。3 完全双工,双缓冲发送和接收4 与8080/8085CPU完全兼容二内部结构 8.4 串行通信接口RS232C一、RS232C电器特性及接口信号 1电气特性 在数据线TXD和RXD上: 逻辑1=3V15V 逻辑0=3V15V 在控制线和状态线RTS、CTS、DSR、DTR和DC

8、D上: 信号有效3V15V 信号无效3V15V 现在的台式PC机一般至少有两个RS232串行口COM1和COM2,通常使用的是9针D形连接器,而也有使用的是老式的DB25针连接器9芯信号方向来自缩写描述1调制解调器CD载波检测2调制解调器RXD接收数据3PCTXD发送数据4PCDTR数据终端准备好5GND信号地6调制解调器DSR通讯设备准备好7PCRTS请求发送8调制解调器CTS允许发送9调制解调器RI响铃指示器 2RS232C与TTL转换 RS232C是用正负电压来表示逻辑状态,与TTL以高低电平表示逻辑状态的规定不同。因此,为了能够使计算机接口与终端的TTL器件连接,必须在RS232C与T

9、TL电路之间进行电平和逻辑关系变换。 3RS-232C的接口信号 可以用电缆线直接连接标准RS232端口,但通信距离较近(12m)。若 距离较远,可 附加调制解调器(MODEM)。RS232C规标准接口有25条线,最常用的信号线有9根。二、RS232C应用举例 1RS232C串口通信接线方法(三线制2BIOS串行通信口功能 IBM PC及其兼容机提供了比较灵活的关于串行口的BIOS中断调用方法,即通过INT 14H调用ROM BIOS串行通信口例行程序。该例行程序包括将串行口初始化为指定的字节结构和传输速率,检查控制器的状态,读写字符等功能 3举例 设通信双方有一台计算机为PC机,使用COM1

10、端口。在串行通信中,必须首先设定通信双方所使用字符串的数据结构,才能进行软件编程。这里我们设数据在接收和发送的字符串中,序号为0的字节为数据长度,其后的字节为所接收的数据。 接收数据子程序:receiveproc far;这是接收数据子程序,;出口AL,AHrec_check:mov ah,3;读通讯口状态字mov dx,0int 14htest ah,20H;测试数据准备好位jz rec_check;数据未准备好,再读状态字mov ah,2;读通信端口数据mov dx,0int 14hretreceiveendp发送数据子程序:sendproc far;这是发送数据子程序,;输入参数:AL,

11、输出参数:AL,AHpush axsend_check:mov ah,3;读通讯口状态字mov dx,0int 14htest ah,20h;测试“发送保存寄存器空”位jz send_check;发送保存寄存器满,再读状态字pop axmov ah,2;发送数据mov dx,0int 14hret sendendp 85 USB总线简介 一、 USB的定义 USB是Universal Serial Bus的缩写,中文意思就是“通用串行总线”, 是连接有USB接口的计算机外围设备到计算机的一种计算机外部总线结构 二、 USB的开发背景制定了USB的规范:1连接PC 与电话。2Plug-and-P

12、lay (即插即用)。3端口扩展。USB提供双向低成本低速到中速(USB 2.0 可达480Mb/s)的通用外设总线适用于连接各种各样的外设并且易于扩展。 三、 USB的变革:至目前为止,USB共经历以下几次重大变革:0.7版本 于1994年11月11日发布。是USB的最早版本。1.0版本 于1995年11月13日制定发布了,规定USB具有2种传输速度 Low-speed 1.5Mb/s, Full-speed 12Mb/s。1.1版本 于1998年9月23日制定了1.1规格版本,速度不变。2.0 (草案)版本 于1999年10月5日发布。制定了High-speed的概念,规格 。2.0版本

13、于2000年4月27日发布四USB系统拓扑结构 对于每个PC来说,都有一个或者多个称为Host控制器的设备,该Host控制器和一个根Hub作为一个整体。这个根Hub下可以接多级的Hub,每个子Hub又可以接子Hub。每个USB作为一个节点接在不同级别的Hub上。 每个USB Host控制器都会自带一个USB Hub,被称为(Root)Hub。这个根Hub可以接子(Sub)Hub,每个Hub上挂载USB设备。一般PC有8个USB口,通过外接USB Hub,可以插更多的USB设备。当USB设备插入到USB Hub或从上面拔出时,都会发出电信号通知系统。这样可以枚举USB设备,例如当被插入的时候,系

14、统就会创建一个USB物理总线,并询问用户安装设备驱动 对于具体USB设备来说,每个USB设备的传输绝对不会影响其他USB设备的传输。例如,在有USB设备传输的时候,其他USB设备的带宽不会被占用。对于USB设备来说,每个USB设备是直接连接到USB Host控制器上的。 五 USB的特点 1USB为所有的USB外设提供了单一的、易于操作的标准的连接类型。2USB整个的系统只有一个端口和一个中断;3USB支持热插拔(hot plug);4USB支持PNP;5USB在设备供电方面提供了灵活性;6USB提供全速12Mbps的速率和低速1.5Mbps的速率来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外设;USB2.0 还支持

15、480Mbps 的高速传输速率;7USB2.0的High-speed模式支持音频和视频设备,可以保证其固定带宽;8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类型外围设备的要求USB 提供了四种不同的数据传输类型:控制传输,Bulk数据传输,中断数据传输,同步数据传输。同步数据传输可为音频和视频等实时设备的实时数据传输提供固定带宽。9USB 的端口具有很灵活的扩展性。一个USB 端口串接上一个USB Hub 就可以扩展为多个USB端口。规范中说,USB可以扩展到127个外设端口。 六、 USB工作原理2、分组传送 USB技术和IP技术一样,都是基于分组传送方式的。对USB总线来讲,当要传送一个文件时,程序按照USB协议,

16、首先把数据分成若干块,然后在每块数据前面添上同步信号、包标识,后面添上CRC校验,就形成了USB封包。一个文件可能可能有多个封包。全速USB总线把1毫秒作为一个时间帧,总线在一个帧内依次传送不同文件的封包。因此从宏观上,就仿佛总线同时对不同的USB外设进行数据传送。3、USB封包根据信息包所实现的功能可分为3种类型:令牌包、数据包和握手包。令牌包定义了数据传送的类型。比如图所示。1、USB的四种传输方式(1)同步(isochronous)方式传输 同步传输提供了确定的带宽和间隔时间,以固定的传输速率,连续不断地在主机与USB 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在传送数据发生错误时,USB并不处理这些错误,而是

17、继续传送新的数据,它被用于时间严格并具有较强容错性的流数据传输或者用于要求恒定的数据传输率的即时应用中。(2)中断传输方式(Interrupt)该方式传送的数据量很小,但这些数据需要及时处理,以达到实时效果。此方式主要用于定时查询设备是否有中断数据要传输。(3)控制传输方式(Control) 控制传输是双向传输,数据量通常较小,用来处理主机到USB设备的数据传输。包括设备控制指令、设备状态查询及确认命令。(4)批(Bulk)传输方式主要应用在数据大量传输和接受数据上,同时又没有带宽和间隔时间要求的情况下,要求保证传输正确无误的数2、USB设备类型 在USB规范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或“过程

18、”。这个动作将会让PC机知道何种USB设备刚接上以及其所含的各种信息。这样,PC机就可以与这个USB设备开始进行数据传输的工作了。这个动作称之为设备列举(enumeration)。1、USB描述符 在设备列举过程中,USB设备向主机传送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使主机知道了这个设备是“谁”,并启动了该设备的驱动程序。这个信息就是USB描述符 2、设备列举 设备列举包含两方面的功能,一是主机搜集USB设备的信息,也就是USB描述符。另一个是主机根据USB描述符对设备进行配置,比如USB设备地址设置,USB设备各端点数据传输方式设置。 常用总线概念:1、总线:微机系统中,各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通路。2、内部总线:大规模集成或超大规模集成芯片的内部传输信息的通路。3、芯片总线:芯片与芯片之间信息的传输通路,也叫元件级总线。4、系统总线:在微机系统中,主机基础上加上外围设备。多数微机系统采用模块板结构,每个模块具有独立功能。如:由CPU、时钟电路及支持逻辑电路组成的主板、彩色显示控制板、打印机接口、磁盘驱动板等,各电路板之间信息传输通路为系统总线。目前,系统总线都是并行线,为了使用灵活方便,生产厂家将系统总线做成标准插槽,从而实现连接更多的外设。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