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气总站动火方案(2)改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55610332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3.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集气总站动火方案(2)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集气总站动火方案(2)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集气总站动火方案(2)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集气总站动火方案(2)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气总站动火方案(2)改(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元坝气田17亿立方米/年试采工程气田水综合处理工程凝结水管线改造施工方案编制单位:中石化胜利油建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元坝项目部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日期:2014年11月1、工程概况1.1.1工程名称:元坝气田17亿立方米/年试采工程气田水综合处理工程1.1.2工程地点:广元市苍溪县中土镇大坪村集气总站1.1.3工程概况:集气总站管廊带正下方原施工的凝结水管线(管线位于集气总站花砖地坪上),经变更需进行改造至管廊架上,具体见附图。1.1.4动火内容管线改造需动火焊接施工。2.1 2、编制目的、依据、目的3.1 根据设计变更对管线进行位置的调整改造3、组织结构及职责、动火焊接小组组长:邹

2、胜林成员:庄文平、张黎、江成云人员职责:A、组长1、编制动火作业施工方案。2、对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意外伤害进行有效识别。3、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技术交底工作。4、统筹施工进度等B成员1、负责质量控制、切割及焊接施工。3.2 、安全环保小组组长:石磊成员:王净、李觉职责:1、根据公司体系文件要求,负责作业区内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2、负责作业现场的安全监护、硫化氢气体、可燃气体的监测和安全汇报。3、对作业地点周围10米范围内警戒,安排专职人员把守,严禁任何无关人员进入4、根据动火作业审批程序为作业单位办理动火作业审批手续(动火证)。5、检查现场消防设施的配置和摆放、人员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6负责车

3、辆的停放与车辆进入施工场地的管理。3.3、组织机构框图4、动火作业方案4.1、动火作业流程4.2、动火作业准备4.2.1、危害识别及削减措施序号事故类别发生起因顶级事件(后果)1有毒气体H2S1、井口发生泄露2、硫化氢报警仪器失效3、井口附近施工时,未米取防护措施,致使井口受损发生泄露4、防护用品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受伤或死亡2物体打击1、未戴安全帽2、在起重机械旋转范围内行走3、起吊重物的绳索不符合要求4、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5、机械强度不够6、所有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受伤或死亡设备损坏3机械伤害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2、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3、操作错误(指按钮、阀

4、门、扳手、把柄等操作)或酒后作业4、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5、无防护罩、护栏或护栏损坏6、无安全保险装置、无安全标心人员受伤或死亡设备损坏4起重伤害1未戴安全帽2、起吊重物的绳索不符合安全要求3、捆缚方法或位置不正确人员受伤或死亡;车辆、货物损失;5高处坠落1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2、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备3、未佩戴安全带4、无护栏或护栏损坏人员受伤或死亡6触电1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2、无护栏或护栏损坏3、(电气)设备未接接地4、绝缘不良,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人员受伤或死亡7火灾1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明火、未设安全警告标志,违反用火作业程序2、盛装易燃易爆物质的容器泄露3、新老管线连头动火前未进行可

5、燃气体检测,舌L丢弃烟头等火源人员受伤或死亡;设备损坏;财物损失风险类别及范围:物体打击级别C风险识别与描述:交叉作业、搬运作业,如果组织不严密,现场施工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冒险蛮干等,很容易导致物体打击的事故。风险因素:搬运时坠落工具坠落引起人员受伤害。风险评估:属IV类灾难性危险面临频率:时有潜在危害:发生人员伤害,严重者甚至致命恶化因素:员工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伤者抢救措施不当,延误抢救时间等风险控制:(包括减少对危险的面临机会)1、施工作业前必须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措施交底。2、安全员坚持巡回检查,及时制止和纠正各种违反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的行为。3、科学地组织生产

6、,及时部署、落实劳保用品的配发工作。4、认真执行有关材料采购、检验要求,不合格产品坚决拒绝入库、发放。5、作业期间不能上下投掷工具。6、严格执行起重安全管理规定。7、设立并保持安全道畅通和施工空间。责任范围:现场指挥人员、HSE监督员、全体员工风险类别及范围:机械伤害(包括刺伤)级别B风险识别与描述:在施工中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不及时,造成机械设备飞车,转动部分防护罩缺失,操作手技术不熟练等因素引起机械伤害。风险因素:造成机械损坏,人员受伤,财产损失风险评估:属III类危险面临频率:时有潜在危害:人员情绪、动作反应发生异常,违反操作规程,盲目蛮干引起事故恶化因素: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因抢

7、时间,仓促操作等。风险控制:(包括减少对危险的面临机会)1、施工作业前组织岗位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保证每个人都掌握岗位责任制、安全职责、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危险点源及危险削减控制措施。2、坚持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制止和纠正各种违章行为。3、科学地组织生产,及时部署、落实劳保用品的配发工作。4、保证每个职工正确穿戴劳保用品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5、施工作业前必须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措施交底。6、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禁止抢时间、突进度。7、认真执行有关材料采购、检验要求,不合格产品坚持拒绝入库、发放。8、人员穿着简洁、利落,工作服不能被挂,工作鞋不能打滑。责任范围:现场指挥

8、人员、操作手级别风险类别及范围:触电风险识别与描述:在施工过程中所有使用的专用设备较多,如电焊机、发电机、角向磨光机、电动钢丝刷、抽水泵等,施工时由于人员少,常发生无证或非指定的人员操作,因此造成事故时有发生。风险因素:违章作业,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电源线长,随地拖置,湿地作业,漏电现象造成触电事故。风险评估:属III类危险面临频率:时有潜在危害:设备检查不够造成突发事件,设备故障未排除造成事故,未按安全用电要求作业,缺漏电保护装置。恶化因素:人员触电后因抢救措施不当导致死亡。风险控制:(包括减少对危险的面临机会)1、正确设立和使用警告标志、警告信号。2、危险部位、场所应设置合格的护栏。

9、3、坚持巡回检查,及时制止和纠正各种违章行为。发现和处理破损的安全设施。4、认真执行有关材料采购、检验要求,不合格产品坚决拒绝入库、发放。5、施工作业前,对所使用的电器设备进行检查,防止绝缘层破损,设备带故障作业,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责任范围:现场负责人、施工人员风险类别及范围:火灾危险级别D风险识别与描述:当施工属于火灾的高发地区,火灾诱发因素随处可见,所以应严加防范。主要火灾隐患:吸烟、电器电路与雷击起火、摩擦起火、静电起火、高温、热辐射、焊接与切割等。风险因素:火灾造成人员受伤、设备和财产损失等风险评估:属IV类灾难性危险面临频率:极少潜在危害:人员烧伤后,恢复较难。火灾

10、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甚至是无法恢复的。恶化因素:未及时送医院,急救措施不当。风险控制:(包括减少对危险的面临机会)1、按照“消防安全管理程序”规定,对现场消防工作进行控制管理,发现事故隐患限时整改并及时报告,由施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拿出处理意见,在周会上通报和处理。2、职工施工前,应进行消防知识和消防技能的培训,加强全员的防范意识。并配备相应的器材。专人保管、保养,遇险时能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及时与站场值班人员取得联系,获得帮助。3、在危险点设立安全警告牌、注意要点和责任人标牌。4、严禁违章操作,加强人员组织纪律。5、危险区内动火或危险点附近动火前,应制订有效的安全措施,与动火申请报告一起报

11、送危险区(点)管理部门和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施工,严格执行管理部门的要求,特殊点应按要求在消防部门和消防车监督下施工。责任范围:HSE管理部、保卫部门、现场全体员工4.2.2、动火作业需要具备的条件1、动火方案已经审批通过。2、施工工器具、设备、材料等已经就位和调试完毕,确保可用。2、安全教育和交底工作已经完成。3、施工配备了必要的急救药品,并已经和当地医疗救助部门建立了联系4、各项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已经落实到位,现场摆放了足够的消防器材及应急设备。5、动火作业票已经办理。4.2.3、动火作业前的安全措施1、清除动火地点周围可燃物资或采取有效的隔离方法,遮盖隔离物应阻燃材料,严禁用塑料薄膜及塑料

12、编织布、(泡沫衬垫)等易燃物遮盖隔离,同时采用施工现场的彩钢瓦隔离动火点与方井池,同时在动火点处放置3台MT7的灭火器。高空动火作业点下方,火星所及的范围内应彻底清除易燃易爆物品并用可燃气体探测仪检测可燃气浓度是否具备动火条件。2、检查焊、割设备是否完好,必须规范放置设备、设施,严禁氩气横卧,并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3、除对周边进行清理外,还必须经相关专业人员现场认可,确认安全后才能动火;4、作业人员在不了解焊、割物体内部是否安全、是否对相邻部位有影响或存在危险因素,在未采取有效安全预防措施前禁止焊、割等作业;6、动火人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上岗操作证和动火证、并确认安全后才能作业,未经公司相关部

13、门批准不得擅自更换动火人和监护人;7、动火作业前做好安全教育、安全交底等工作,必要时作安全演练;8动火结束后,应对动火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作业现场424现场平面图4.3、动火作业1在动火区域检测可燃气体的浓度是否具备动火条件,同时用硫化氢气体检测仪检测是否有硫化氢气体显示。2 、当硫化氢气体检测仪显示无读数,同时可燃性气体检测后具备动火条件,由施工的管工进入施工区域测量尺寸,待测量完成后,管工退出施工现场,并在站外下料。3 、将下好料的挡条放入等径三通处,用焊丝焊接,整个焊接工作不超过10分钟;4 、施工完成后,专人至办理动火作业票办理处对动火作业票进行消票手续。4.4、

14、施工进度计划根据业主下发的施工进度计划,动火时间定为2014年11月22日10时2014年11月26日17时5、HSE管理5.1、HSE技术措施5.1.1 没有办理动火手续,没有落实动火安全措施,没有设动火现场监护人,不准动火作业。5.1.2 在整个动火施工过程中,采气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负责动火监督,施工单位指定专人负责现场协调和管理,HSE负责人由石磊担任。现场施工前要经过YB1-1井安全监督人员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对周围环境及动火点进行检测,如果发现可燃气体浓度在爆炸下限(LEL)读数2沖上、或有硫化氢气体显示,则应采取措施,等达到标准要求后再开始进行动火作业。5.1

15、.3 检测点可燃气浓度确认时使用两个可燃气体检测仪互相验证,确保检查的可靠性。5.1.4 每个动火点的作业坑里应无易燃物、无积水、无障碍物,动火作业区域要拉警戒线,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动火现场。5.1.5 施工区域设立明显标志,并设定警戒范围,非动火人员不准进入动火现场,非施工车辆远离现场。5.1.6 进入动火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与动火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现场。5.1.8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HSE交底,进行必要的现场安全操作演练。5.1.9动火作业前,按照动火作业方案及批复意见,生产、动火单位有关人员应逐个检查现场动火准备工作;动火措施的落实情况应逐项检查,并监督实施,未达到条件的

16、不得开工。5.2 、施工安全要求5.2.1 凡是没有办理动火手续和落实动火安全措施的,一律不准动火作业。5.2.2 动火区域建立开阔的安全通道,以保证每一个施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现场。动火作业区域要拉警戒线,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动火现场。5.2.3 每个动火点需配备手提式灭火器2个。5.2.4 施工完毕应检查工作区域和临近区域,确保没有火花和热扩散现象存在。确认无火险隐患后,方可撤离现场525所有进场的车辆、设备都必须戴防火帽;所有的电焊机都必须有漏电保护器,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每一台电焊机之间都有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便于移动。氧、乙炔瓶摆放于井口区域外,间距在5米以上。526不得将火种

17、带入现场。527除工程车外,其它车辆都要远离危险区域,在便于疏散的地方按划定的停车位停放。6、质量保证措施1、对所用焊接材料、管材、管件的材料进行核查,焊接时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焊工是上岗考试的焊工。2、严格执行现行施工规范要求,不出现质量事故。3、熟悉站内施工作于内容,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责任落实到人,提前熟悉现场的各项施工事宜。提前做好准备工作。4、专职安全人员对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做好安全培训,同时安全人员要对动火点的环境进行检查。7、应急预案7.1、应急流程7.2 具体操作方案当事人及现场作业人员根据突发事故情况,及时救人或拨打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号码120,并及时

18、通知当班班长和应急组长。根据现场人员提供的事故信息,由组长通知相关人员迅速到达出事现场。 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由应急组长指挥,了解事情经过,起动安全应急措施。 事故发生时,依据事故现场,先抢救人,后抢救设备物资。 事故现场设制隔离区域,清除现场无关人员,积极组织人力到位排除险情和故障处理。 依据事故现场情况,做好安全保护。 操作及监护人员及时切除故障设备,易燃气体液体等介质泄漏要采取一定安全环保防护措施。 作业工具使用符合作业现场的防爆安全要求。 事故分析上报。7.3 各类事故应急预案7.3.1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预案动火区域内不得使用能发生火花的工具敲打设备,氧气瓶、乙炔瓶摆放安全距离符合要求

19、;。动火区域及班组要严格坚持“三不准动火”,即:没有火票、没有现场防火人、用火措施不落实不准动火。当火灾发生时,发现者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汇报:内容、起火时间、地点、物品、火情,并立即拨打火警报警电话119,请求消防部门支持。在消防部门未到达现场之前,现场负责人应积极组织各方人员利用现有的消防器材和设施进行灭火,并对相邻的管道、容器、设备进行喷淋降温。业主应根据火情发生的部位对工艺流程进行检查、确认,切断相关流程,并对相邻管道、容器放空,防止事态扩大。当发生人员伤害时,发现者应立即帮助伤员脱离危险区域,并向现场负责人进行报告。现场负责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组织现场车辆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当火

20、情不能得到控制或者火情继续扩大时,现场指挥人员应立即组织人员逃离或疏散。732触电事故的应急预案有人触电时,不可惊慌,应当设法使触电者迅速而安全地脱离电源。如救护的人员离控制电源的开关较近,贝炖该立即切断电源开关,脱离电源开关的危险地方,再采用人工呼吸法。如离开关较远,采用干木棒等绝缘物体把电线打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也可用绝缘胶把钳断电线或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将触电者拉离电源,再采取正确的救护方法: 包扎电烧伤伤口。 如有伤口出血采取紧急止血措施。 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转送医院。733人员窒息 当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时,周围和现场人员主动采取现场急救并及时通知应急小组,安全措施

21、不到位,不要盲目抢救,扩大事故,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立即通知现场急救人员采取措施进行急救;应急小组成员迅速到位组织指挥抢险,根据事故发生的地点/环境情况分析,迅速实施应急计划,同时保证落实安全措施(防毒防护设施的配戴/监护措施/设置隔离区域); 受害人救出后,移到通风处,有条件时给予氧气吸入,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或急送医院; 迅速查明有害气体的名称,供医院及早对症治疗。事故抢险、救护小组序号姓名项目职务应急电话1陈志伟领导小组组长2邹胜林领导小组副组长3石磊领导小组副组长执行应急计划,组织抢险、疏散、救助及通讯联络;抢险组人员由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参加,应具备快速反应能力;所有抢险人员应

22、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报从命令,听从指挥;所有抢险设备应保持在良好状态。应急联系电话序号应急机构应急电话1人民医院1202消防队1197.4应急设施序号名称数量性能备注1灭火器MT73台良好规格5Kg2灭火砂0.5立方良好3消防铲2个良好&劳动力计划管理人员3人质检员1人电焊工2人普工4人防腐工2人技术员1人火焊工1人电工1人HSE监督员2人架子工3人合计20人9、施工机具序号名称规格数量1指挥车12电焊机2台3电焊设备2套4磨光机2台5电火花检漏仪2.5KV1台6可燃气体检测仪0100%1部7可燃气体检测仪05%1部9硫化氢气体检测仪1部10含氧分析仪1部11测厚仪1225mmLAD1台12消防水带100米13潜水泵1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