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钟甫宁.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5559244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钟甫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钟甫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钟甫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钟甫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钟甫宁.ppt(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09年9月2022日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科院 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钟甫宁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学的特点,Agricultural economics is “an exceptional example of a healthy balance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agricultural economists demonstr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a systematic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approach with detailed fac

2、tual analysis” -Wassily Leontief,研究方法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应用经济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一、 研究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二、 经济学中几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 三、 应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四、 常用的理论与经验模型 五、 数据的整理与应用 第二部分 应用经济学研究课题的设计 一、 什么是研究 二、 应用研究课题设计的框架,第一部分应用经济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一、研究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二、经济学中几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 三、应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四、常用的理论与经验模型 五、数据的整理与应用,一、研究方法论的基本问题,(一)科学、理论、认识真理的途径 1、什么是科学

3、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以范畴、定理、定律等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动态过程:增加、扩大上述知识体系的过程,一、研究方法论的基本问题,(一)科学、理论、认识真理的途径 2、什么是理论 概念、原理的体系,概括地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对客观现象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暂时的解释,尚未被推翻的假设 可分为内核和外围(认识过程的局限性和被推翻的可能性,一、研究方法论的基本问题,(一)科学、理论、认识真理的途径 3、认识真理的途径 归纳:不能认识未知事物 演绎:证真VS证伪 类推:认识全新事物的起点 对称原理:不可缺少的最基本假设,但并

4、不可靠,一、研究方法论的基本问题,(二)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1、研究与研究方法 研究:针对具体目标进行的系统的、受控制的调查和分析 目的: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发现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方法:描述性和分析性,一、研究方法论的基本问题,(二)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2、研究方法论 对某一领域的一般研究途径的研究,对系统的、具有严密逻辑性的考察和分析问题的思路的研究,对逻辑思维框架的研究,一、研究方法论的基本问题,(二)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3、研究方法论涉及的主要问题 考察问题的立场、提出问题的角度 设计研究框架的思路 确定判断结果的标准 选择模型、数据和试验材料 解释结果 推导结论,二、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

5、的方法论问题,(一)方法论的演变趋势 1、19世纪证真 2、20世纪证伪 3、实践中应用研究往往并非证伪 研究目的 依赖理论基础 内核和外围的区别,二、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二)新古典经济学的内核与外围 1、内核(基本假设) 资源约束 行为动机 市场规则 2、外围(具体原理、定理、定律、规律),三、应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一)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 1、目标 社会福利 vs. 个别企业的利润 2、服务对象 社会、政府 vs.个别企业 3、实现目标的手段(基本主张) 完全竞争 vs. 垄断、市场细分,三、应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二)经济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区别 1、基本概念

6、 广义的经济分析 狭义的经济分析 财务分析 区别,三、应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二)经济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区别 2、内容与方法 项目分析 经营效果分析 经济政策分析,四、常用理论与经验模型,(一)理论模型 1、局部均衡模型 2、一般均衡模型 3、投入产出模型 (二)经验模型 1、生产 2、供应 3、消费 4、需求 5、市场均衡,四、常用理论与经验模型,(三)ARIMA模型 1、常用回归模型存在的问题 趋势与“漂移” 趋势与波动 确定的因果关系与随机波动的作用,四、常用理论与经验模型,(三)ARIMA模型 2、作用 用变量自身的变化说明变化的规律 模拟变量的随机变化过程 预测变量未来的变化过程

7、,四、常用理论与经验模型,(三)ARIMA模型 3、ARIMA(p,d,q)的涵义 包含发展趋势(d) 误差(随机变化)影响后续变量值(p) 变量值本身影响后续变量值(q),四、常用理论与经验模型,(三)ARIMA模型 4、ARIMA的数学形式与运用 首先检验并剔除发展趋势,使之简化为ARIMA(p,0,q)模型,简称ARMA模型:(以p = 2, q = 2为例) Yt = 1Yt-1 + 2Yt-2 + t + t-1t-I + t-2t-2,四、常用理论与经验模型,(四)投资组合的选择 1、风险的定义 方差(标准差)、协方差 2、对风险的偏好 预期(平均)报酬与风险的平衡 3、理性的选择

8、 自身目标的一致性,五、数据的整理和应用,(一)变量的选择 1、关键变量(政策变量、控制变量) 2、非关键变量(与研究目标无直接关系) 3、干扰变量 4、随机变量,五、数据的整理和应用,(二)数据的可靠性 (三)数据的适用性 (四)指数的应用 (五)平均数的应用,第二部分应用经济学研究课题的设计,一、 什么是研究:回顾 二、 应用研究课题设计的框架,一、什么是研究?研究什么?,什么是研究 -针对具体目标进行的系统的、受控制的调查和分析 -获取新的可靠知识的系统方法 研究什么 -人(以及人组成的经济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如何配置自己拥有或可支配的资源,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实现自己的最大效用或利润; -公

9、共政策及其变化如何影响个人和经济组织的行为,在他们依据自己可支配资源并且受限制于既定约束条件追求最大效用或最大利润的同时,并且借助于他们追求自己最大效用或利润的行为,实现提高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并且(或者)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政策目标。,二、应用研究课题设计的框架,(一) 引言:问题、目标及假设 (二) 文献综述与背景 (三) 分析的框架 (四) 理论模型(方法与程序) (五) 数据及其来源 (六) 项目的管理 (七) 成果及其传播形式 (八) 预算 (九) 主要人员简历,(一)引言,问题 现实问题 VS 科学问题(人的行为) 目标 具体目标 VS 科学目标(对人的行为的解释) 假设 对不

10、同条件下人的可能行为的假设,对条件行为结果之间关系的需要验证的假设。对假设的验证可以直接回答研究所涉及的科学问题,也可以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二)文献综述与背景,文献综述的作用 引出并证明选题的意义; 引出并证明分析框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引出并证明分析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引出并证明研究所用材料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背景知识的作用 同上,(三)分析的框架,研究假设、文献综述和背景知识的综合 前人对人的类似行为的描述及其依据的条件; 本研究的具体环境可能对人的行为有何影响; 拟采取的政策对人的行为有何影响 研究的思路(技术路线?) 从总体上把握研究的逻辑体系,说服读者按照这一思路得到的

11、结果确实可以回答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并且对涉及的现实问题提供方案; 不是具体研究内容,也不是研究实施方案,(四)理论模型(方法与程序),从研究框架(基本假设、文献综述和背景知识)引出模型 讨论标准模型的适用性及必要的修正 讨论变量及其可能影响,(四)数据及其来源,各种变量的观察值是否存在 各种变量的观察值是否可以获得 各种变量的观察值从哪儿可以获得 可以获得的观察值是否与理论分析所需要的变量相符;如果不符,可以做什么样的修正,修正后是否基本符合需要,(六)项目的管理,横向分工合作 分块实施计划:团队之间、子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各部分的具体内容;与合作方的联系 时间安排 内部监控和财务管理,问题是

12、什么?,必须是科学问题,实际问题仅仅是出发点 研究的意义在于理论、框架和方法的改进,即科学认识的深化,而不是对实际问题得出的结论本身 为政府所作的对策建议;农业保险 人的行为、可用资源、制约因素、作用机制 无公害蔬菜;劳工标准;统计误差 教育投资报酬与入学率;政府政策与粮食生产波动 敬畏市场,A fundamental question that referees and an editor will ask is whether your paper is just another test in another setting that produces setting-specific

13、results, or whether you succeed in providing a new, enlightening perspective on past results. In other words, do you add another brick to an already existing row, or do you start a new row? The more your paper tends to the latter, the better its chances of getting published in a top journal.,为什么发表在学术杂志上?,介绍、展示和表彰研究成果? X 描述现象、阐述或评论观点? X 对理论、框架和方法的改进 对理论、框架和方法应用范围的 扩大或限定 重点讨论决策主体行为动机、目标、制约条件,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