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汇编:《醉翁亭记》苏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55523267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文言文汇编:《醉翁亭记》苏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文言文汇编:《醉翁亭记》苏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文言文汇编:《醉翁亭记》苏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汇编:《醉翁亭记》苏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汇编:《醉翁亭记》苏教版九年级总复习(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考文言文汇编:醉翁亭记 苏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中考文言文汇编:醉翁亭记 (2012四川成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环滁皆山也。.庐陵欧阳修也。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名之者谁名:命名b得之心而寓之酒寓:寄托 c佳木秀而繁阴秀:繁茂d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乐:快乐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四时之景不同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行者休于树其一犬坐于前 c而不知人之乐温故而知新d醉能同其乐安陵君其许寡人 6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 b文章写

2、“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c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d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d(“乐”应解释为“以为乐”)5b(均译为“在”。a项中的前“之”译为“的”,后“之”译为“这”;c项的前“而”表转接,译为“却”,后“而”表顺接,译为“就

3、”;d项的前“其”译为“他们”,后“其”表加强语气,译为“可要”) 6c(“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错,应为“虽仕途不得意却仍有兼济天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7(4分)像那(要说那)太阳出来后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后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是山中早晨和晚上(的景象)。(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开”“归”“暝”“晦”的意义各计05分) 2011宿迁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4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4、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往来而不绝者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C.而不知人之乐D.射者中,弈者胜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8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于负/者歌于途B已而夕阳/

5、在山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庐陵/欧阳修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2分)(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分) 10选文第节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3分) 7(3分)B.离开(A.断绝/极;C.知道/同“智”,智慧;D.命中/里) 8(3分)D(A至于/负者歌于途,B已而/夕阳在山,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5分)(1)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宴酣”1分,“丝”“竹”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2)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 (“同其乐”1分,“述”1分,判断句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6、) 10(3分)众人游宴之乐(1分),揭示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2分) 日照(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3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9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春和景明景:四时之景不同景: 而或长烟一空或:把酒临风把: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1.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

7、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若夫淫雨霏霏B.感极而悲者矣 C.其喜洋洋者矣D.四时之景不同 12.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3分) 文段写景抒情 甲一段来自:中国学考频道淫雨霏霏 二段喜 乙先写山间之朝暮乐 再写 13.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与甲段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2分) 9答案:日光景色有时持、执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 10答案:(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语句通顺即可得分。11答案

8、:B评分:选对得2分。 12答案: 悲 春和景明 山间之四时 评分:每空1分,共3分。 13答案:乙段中“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甲段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 评分:本题2分。只答相同点不得分。 (2011真题)盐城1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5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

9、翁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环滁皆山也环:林壑尤美尤:山行六七里山饮少辄醉辄: 11.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0.环绕特别(尤其)在山上(沿着山路)就 11.远远望去,那草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宿迁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4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

10、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往来而不绝者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C.而不知人之乐D.射者中,弈者胜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8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于负/者歌于途B已而夕阳/在山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庐陵/欧阳修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2分)(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分) 10选文第节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3分) 7(3分)B.离开(A.断绝/极;C.知

11、道/同“智”,智慧;D.命中/里) 8(3分)D(A至于/负者歌于途,B已而/夕阳在山,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5分)(1)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宴酣”1分,“丝”“竹”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2)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 (“同其乐”1分,“述”1分,判断句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10(3分)众人游宴之乐(1分),揭示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2分) 十堰环滁皆山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20.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1.选出下边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选文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为了介绍醉翁亭的由来和写作本文的原因。 C.选文第二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D.文中用了不少对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22.醉翁亭记除写了山水之乐外,还写到了“太守之乐”,请你从内容和它所体现的积极意义上谈谈对“太守之乐”的理解。 19.(3分)代词,指滁州城,意趣,情趣。散。(每小题1分。) 20(3分)示例一:山

13、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示例二: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飞翔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给分应扣住“峰回路转”;“翼然”;“者也”三个要点,各1分。) 21.(3分)不正确的是B。是为了引出醉翁寄情与山水的乐趣。 22.(3分)从内容上理解:在他的治理下,人们生活安乐。或者答;太守为人们的快乐而感到高兴,体现封建官员“与民同乐”的思想,2分;从积极意义上理解,哪怕位卑,却具有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积极人生态度,期望人们安居乐业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共同理想;与民同乐,追求生活宁静祥和,人们和谐相处极具现

14、实的积极意义,l分,答出“积极人生态度”或“和谐社会”的理想的其中一方面即可。 朝阳(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7-11题。(15分) 甲环滁皆山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A之思;椅桐桧柏,有B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 注释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n):

15、汴水。余浸:支流。岩阜:假山。芡(qin):水生植物。富:丰饶的物产。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意:(2)佳木秀而繁阴秀:_ (3)修竹森然以高修:_(4)以为陂池以:_ 8.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9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2分) 春季:_秋季:_ 10根据你的理解,将“江湖”和“山林”两个词语恰当填在乙文中的A、B处。(2分) A:_B:_ 11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的感情大致相同,请作简要分析。(3分) (一)文言文阅读(15

16、分) 7(1)情趣(2)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3)长(4)把(4分。解释对一个词语得1分。)8(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4分。每句2分,第二句的翻译意思对即可。) 9春季:生机勃勃或姹紫嫣红秋季:秋高气爽或秋水怡人(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10A江湖B山林(2分)11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3分。意近即可。) 厦门三、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甲环滁皆山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

17、。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心窃乐之学者诚能八面玲珑 7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林壑尤/美B作亭/者谁C饮少辄/醉D昨/游江上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18、9读懂山水(5分) (1)山水风光,移步换景。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2分) (2)山水风光,寄情寓理。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3分) 6.临:靠近(高踞)。意:情趣(乐趣)。乐:以为乐(把当作快乐的事;感到快乐)。诚:确实(果真;实在)。 7.D(2分)8.(4分)要求与评分:翻译准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 句: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句:第二天,我拜访了这户人家,静静地坐了很久。 9读懂山水(5分)(1)(2分)要求与评分:依照题意,用原文填空。若画面或语句不完整,酌情扣分。示例: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

19、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 (2)(3分)要求与评分:联系文段内容,言之成理。甲段,1分;乙段2分;若表达不好,酌情扣分。 示例:甲段作者借游历山水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乙段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又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个哲理: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 2010黑龙江省鸡西市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1215题。(共10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

20、词语。(2分) (1)树林阴翳翳:(2)太守谓谁谓: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3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2分) 15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12(1)翳:遮盖(2)谓:为,是 13示例:不久太阳落山,人影零散纷乱,这是太守归来宾客跟随。14与民同乐。 15.示例: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在实际生活中,我每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

21、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010广东省佛山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6至第10题 6.选出下列句子中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名之者谁(命名)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C.野芳发而幽香(香气)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 7.选出句中“而”字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 A.一鼓作气,再而衰B.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C.广起,夺而杀尉D.云归而岩穴暝 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B.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 C.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D.觥筹交错(

22、大家交换着酒杯喝酒) 9.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和太守之乐,其实质都是与民同乐。 B.作者在本文借寄情山水来表达对遭到贬谪的不满,抒发消极的情绪。 C.文章第三段写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 D.全文围绕“醉”和“乐”展开,写“乐”正是为了写“醉”。 10.选出对文章写作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采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B.本文每句话都用“也”字作结,起判断和舒缓语气的作用。 C.本文语句凝练,言简意深,片语传神。 D.本文写太守之乐是为了突出游人之乐。 【答案】6.C7.B8.D9.A10.D 2010年安徽芜湖市中考

23、语文试题及答案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节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节选)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云归而岩穴暝暝:(2)野芳发而幽香芳: (3)而或长烟一空一:(4)把酒临风把: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晦明变化者

24、,山间之朝暮也。(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17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4分) 醉翁亭记(节选): 岳阳楼记(节选): 18依据选文,填写下表。(3分) 篇目写人的活动的语句相同的内心感受 醉翁亭记(节选) 岳阳楼记(节选)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每小题1分,共4分) (1)幽暗,昏暗(2)花(3)全(4)执,拿 16翻译下列句子。(1)这或明或暗、变化不定的,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的景象。 (2)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17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每小题2分,共4分) (1)主要描写了琅琊山早晚和四季景色的变化。 (2)主要描

25、写了洞庭湖春和景明之时的美丽景象。 18根据选文,填写下表。(每空1分,共3分) 写人的活动的语句:醉翁亭记:朝而往,暮而归。岳阳楼记:登斯楼也;把酒临风。 相同的内心感受:快乐(或高兴)。 (2010.福建省三明市,1013.15分) 环滁皆山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26、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均为姓名,在今陕西省境内。占:占卜。有年:指丰收。乙卯:古代用于支纪日。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忭(bin):高兴,快乐。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醉翁之意不在酒()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志喜也()甲子又雨()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名之者谁?/则以名物B.余至扶风之明年/越明年,政通人和 C.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D.以为休息之所/全石以为底 12.翻译下面句子。(4分)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农夫相与忭于野. 13.阅读甲乙两文后,按要

27、求回答下面问题。(4分) 用原文句子写出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 醉翁亭:喜雨亭: 乙文写了一件什么喜事?甲乙两文的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0.情趣离开记下雨11.C 12.有亭子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农夫们一起在田野里欢乐。 13.醉翁亭:太守自谓也。喜雨亭:亭以雨名,志喜也。 久旱逢甘霖(天降喜雨)与民同乐 (09北京燕山)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912题。(6分)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1分) A临溪而渔身临其境B山间之朝暮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D觥筹交错一筹莫展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 (1)云归而

28、岩穴暝暝: (2)佳木秀而繁阴秀: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段的段意。(2分) 9B;1分10暝:昏暗;秀:滋长。(共1分,每空0.5分)11译文: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2分)12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分) 2008大连市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临:(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之: 9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2分)

29、(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穷: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穷: 10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案:8.(1)到、靠近(2)的(2分。每小题1分)9(1)穷尽、完结(2)贫穷(穷困)(2分。每小题1分)10.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2分) 2008河北省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10题。(13分) 环滁皆山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环滁皆山也

30、环(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3)野芳发而幽香发: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8.选文第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驾了“西南诸峰”、“”“”、“醉翁亭”等景物。(2分) 9.概括选文第段的内容。(2分) 10.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3分) 欧阳公记成,远近争传凡商贾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记指醉翁亨记。商贾商人。关征查税征税。 答案:6(1)围绕(环绕)(2)情趣(意趣、兴趣)(3)开放(开) 7给它(亭子)起名(题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称它(命名)的。 8琅琊(山)酿泉9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景色以及

31、出游的乐趣。 10醉翁亭记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反映其艺术价值高、影响大。 2008临沂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做610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B)。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C),(D);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