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55518882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法律保障下的自由如初 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内容梗概:社会契约论由18世纪的法国天才让雅克卢梭所作,其中的提出的精辟创新而又经典实用的理论观点超越了时代,至今仍熠熠生辉。它由四卷构成,每一卷下面又分成若干章;每章抒发或论证一个小观点,层层递进构成一卷的一个主题,四卷主题也逐渐深入,环环相扣形成一部书的理论体系。第一卷共九章,探讨了人类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以及如何这种社会约束合法化的问题;第二卷共十二章,探讨了主权的特性及立法问题;第三卷共十八章,探讨了政府的形式;第四卷共九章,探讨了公意以及保障公意的各种制度最后做出结论。第一卷是根本的理论核心是理论架构的前提所在,第二卷是从理论向制度架构的过渡

2、论证,第三卷是重要的制度架构分析,第四卷是对其中一些理论的补充论证以及总结。读书心得:由于卢梭自小经历社会底层的各种苦难,这使他形成了怜悯众生的自然情怀,这种情怀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就是自由和平等。正是卢梭在政治领域对自由平等的不断思索和追寻,最终超越了简单的自然自由而提出法律保障下的自由如初,这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主要观点。“人生来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是书中最经典的一句论点。在读完这部著作后,我在法律与自由、政治制度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多启发,尤其在自由与法律的关系这一方面启发最大。本篇读书笔记我选择其中的法律保障下的自由这一角度,结合卢梭其他相关著作来阐述书中的观点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一

3、、自然状态下的自由社会契约论系统全面的构建了一套社会体系,这使我们对自由有了新的理解,自由唯有在法律的保障之下才能真正实现。法律并非是自由的藩篱,反而正是自由的保护伞,在法律的保障之下,人们在文明社会中才能自由如初的生活。在理解“文明社会下如何自由如初”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如初的自由”是什么,即我们原始自然状态下自由的原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自然状态中的人是:整日游荡于森林中间,没有劳役,没有语言,没有家庭,既不知何谓战争,也不知何谓关系,他们对同类没有任何需求,也没有任何伤害他们的念头,甚至于根本不能区分他们谁是谁。这种状态下,人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他们没有固定的居住场所,也没有语言的

4、沟通,彼此之间就算会发生一些偶然性的联系,也不会维持长久,各自遵循于自己的生活轨迹存在于自然状态之中。在这种独立共存的状态下,每个人自身又是缺乏自我意识的,他们对于自身的需求没有理性上的认识,完全只是按照自然赋予的本性自由地生活着,这样每个个体都维持着同样的平等的生存状态。所以,自然状态下人们的自由是凭借本能的一种孤独平等的自由。卢梭又提出两个“先于理性而在的原理”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吕卓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30页。作为自然状态的理论支持。一个原理是我们热烈地关注我们的幸福和我们自己的保存;另一个原理使我们在看到任何有感觉的生物,主要是我们的同类遭受灭亡或痛苦的时候,会

5、感到一种天然的憎恶。即自爱和他爱(怜悯心)这两种情感,这也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由此,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是平等的、隔绝的,不存在规范的交流,不存在理性选择的概念,一切都出自本性的驱使和需求,自觉的行为还没有存在。支配自然人本身的不是理性而是基于自然属性的感性与激情,即关切自身的幸福和自我保存以及对自己同类不幸的怜悯。于是,在自然人的世界中不存在美德与邪恶,“阻止他们作恶的不是智慧的发展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感情的平静和对善与恶的无知”。自然状态的人们之间不存在所谓的观念认知,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种类的道德关系,或者任何为我们知晓的义务,所以他们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既不拥有道德也不拥有邪恶。二

6、、文明社会中自由的丧失社会是需要发展的,但是自我完善能力、社会美德和获得的其他技能的能力,都是绝不可能自我发展起来的,但是正是很多外部因素偶然结合是人类社会一步步的发展。这些偶然事件使人们社会化,使人脱离了他们遥远的初始状态,来到现今的境地。伴随着人类与生俱来的还有他对于自由意志的意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人们对于外在的认识不断增加,心智也得到不断发展。知识的增加使人的理智不断开化,产生更多的需求,进而欲望得到不断的膨胀。而智力的不断开化使得他们获得了满足更多欲望的可能性,逐渐远离了孤独平等的自然状态。人类欲望的膨胀使他们自身仅凭个人力量无法满足更多的需求,这就使得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的而增加彼

7、此间的联系。在不断的增加和扩大的反复交往之中,人们也逐渐获取了一些观念进而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在人们需要他人帮助的那一刻起,从一个人发现拥有两份食物的好处时,平等就不存在了,私有制就产生了。私有财产确立了人们之间的依附关系,出于私欲人们开始保护和扩大自己财产,而劳动就是手段之一。但是同样的劳动带来的收益是不一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由于不同的境遇而加大,最终产生了强者和弱者的区分,当弱者对于强者产生依赖需要依靠强者才能生存时,奴役关系就产生了。卢梭总结道私有制和奴役的产生是人们自由丧失的根源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吕卓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40页。私有制使人们陷于人与物的关系,奴

8、役则使人束缚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当人不再仅仅意识到自身满足于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开始对外在的联系有了认识,进而探寻如何更好地完善自身时,就开始丧失那种自然状态下最本真的自由了。三、文明社会中法律进行自由的重建私有制和奴役的产生使人们戴上了物质的枷锁,逐渐丧失了自由这个人本身最高贵的权力。但是人们又不能放弃自己的自由,因为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甚至是放弃了自己的义务。那么在不可逆转的文明社会中我们应该用什么来保障自身的自由呢?这就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所在,卢梭认为社会状态下人们“要寻找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得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

9、着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得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不过是在服从他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第18页。这种结合形式就是签订社会契约,在由公意指导下的社会契约中,法律和道德来保障人们自由如初。(一)公意达成公意是人们制定法律的前提,公意也正是法律价值体现的核心所在。当人们为了不再孤立无援,为了拥有更多的自由,将自己的全部献给了社会共同体时,社会共同体为了能够保障每个人的自由,必须将公意作为最高的指导意志。公意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的核心内容。公意人民的共同意志,唯有公意才能以公共幸福为目的来指导国家力量,根据人民的共同利益来治理社会。公意

10、不同于众意,它永远是正确的,永远代表着人们的共同意志。在如何产生公意这个问题上,卢梭提出,不能有党派之分,让人民集会,从而让每个人能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意志,在协调所有人民意志的基础之上,得出符合正义的公意所在。当然公意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公意要真正体现其价值,必须落实到政治体的运作中。于是公意运用在国家(社会共同体)之中就形成了主权,主权来具体指导整个国家的运作。由于主权是公意的运用,公意是一种公共人格,代表全体人民的,所以主权就是一种为人民所承认的绝对的权力。主权所作出的行为也是共同体和它的成员之间的一种约定,这种约定是公正的,他对一切人都是共同的,它是有益的,因为它除了公共幸福之外就没有

11、其他的目的。它是稳固的,因为有公共力量和最高权力作为保障。所以在公意指导下的社会是一个尊重每一个人的意志的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可以说是“我是人人,人人是我”,在这种联合体中可以说是实现了更大的自由。(二)法律公意的假设前提为这个社会联合体提供了生命,但是人们不能每做一个行为就召集一次人民集会来达成公意,这样会太过于繁琐和不切实际。所以这个联合体要想运转还是需要具体而明确的规范来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立法来赋予社会联合体以行动和意志。在一个政治体中就是由法律来保障人们自由的实现。1、法律保障人们自由的正当性当人民脱离自然,形成由人不断发展组建而成的社会时,自然正义的法则在人间便是虚幻的,难以掌

12、控的,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有约定和法律将权利和义务结合在一起,并使正义符合它的目的。而在公意指导的契约社会中,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约定是由全体人民做出的针对全体人民的法律规范。因为立法主体是全体人民,立法对象也是全体人民,即人民达成的意志就是公意,法律就是公意指导下的行为。因为法律就是人民意志的记录,所以人民服从法律就是在服从自己的意志,进而我们可以看出在法律约束下的人民并没有丧失自己的意志自由,反而是用更大的约束力来实现并保障这自己的自由。2、法律的制定因为法律是公意的一种体现,所以说服从法律的人民就是法律的创作者,但是因为制定立法体系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人民又有自身理性的局限性,人民很难有预见

13、力来规定出什么是对人民好的那些社会条件。正如卢梭所说:“人民永远是希望自己幸福的,但是人民自己却不能永远看得出什么是幸福。公意永远是正确的,但是那些指导着公意的判断却比一定是明智的。”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第30页。所以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是一个伟大的立法者,他指导着个人以自己的意志顺从自己的理性,使公众学会认识自己所愿望的事物。立法者需要是一个有非凡预见力的人,他敢于用立法原理来对抗没有远见的习俗与公共意见。也正是因为对立法者有如此苛刻的要求才使得制定出来的法律能为人民所信服。3、人民对法律的信仰“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镌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

14、每个公民的心里。”卢梭的这句名言道破了法律只有当被人们所从内心信服时,才是真正的法律。才能真正保障到人们的自由。当法律将人民所崇奉的道德纳入,从而使人们在信仰法律的基础上能有更高的道德信仰,形成一种公民宗教,这样公民才能热爱他么的责任,这样他们因为有一个更高的信仰从而才能对法律能坚定不移的遵从,这样的法律不会使人感到枯燥且不近人情,法律更不会使人感觉到自由被束缚,因为遵从人民制定的法律就是在践行自己的内心信仰,这样就使得人民在自由地追求自己心中所想,自由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自由的社会。总而言之,在卢梭的思想中,法律首先是要符合普遍人民的广大意志的,是在公意的指导之下人民

15、意志的记录;另外法律的创制有需要一个卓越非凡的立法者来规定真正对人民幸福起作用的社会条件。最后,真正的法律又是镌刻在人民的内心,法律保障着人民的道德自由。所以说,公意指导下的法律是真正能实现人民幸福的,真正能保障人民自由的。六、结语卢梭曾说,“我会选择一个立法权属于全体公民的国家作为我的祖国,因为没有谁比公民更清楚什么样的法律最适合于他们共同居住的社会。”在卢梭思想中公意撑起了整个社会契约论的架构,而自由也贯穿其诸多著作的体系。在这个文明的社会里,我认为体现着公意色彩的法律是至今为止保障人们自由如初的最好的途径!建设真正的法治国家更是我们法律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参考文献1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吕卓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