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选讲(上篇).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5547656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5.5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代文化常识选讲(上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古代文化常识选讲(上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古代文化常识选讲(上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化常识选讲(上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化常识选讲(上篇).ppt(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代文化常识选讲 (上篇),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如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2)除:拜官授职。 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3)擢:提升官职。 如战国策燕策: “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

2、乎群臣之上。”,官职的任免升降,(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如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官职的任免升降,(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官职的任免升降,(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征: 招聘授官,尤指朝廷直接招聘 授官。辟: 招聘授官。 选: 量才授官。荐: 下级向上级推荐授官。举: 选拔。点: 指派,尤指皇帝指派。,古代授官称谓,简: 任命。补:

3、 任命补缺,多指照例补缺。进: 升任,尤指高级官员的升任。起: 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赠: 对官员的先世或已死的官员授予职称,封衔。,古代授官称谓,古代兼代官职的称谓领: 常指兼任。摄: 兼理,尤指暂时兼任。守: 兼理,指比本职高的兼职。行: 兼管,指比本职低的兼职。判: 中枢官兼任地方官。,古代授官称谓,知: 同“判”权: 暂代官职。假: 同“摄”。署: 代理无本官的职位,也称“署理”。 护:上级官员离职,由次一级官员守护印信代行职权。,古代授官称谓,(1)表示谦逊的态度, 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4、。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 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谦称,(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 有孤(小国之君)、 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谦称,(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 属朋友时,常用“家”、 “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

5、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谦称,(6)其他自谦词有: 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 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 人谦称在下; 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 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 女子自称妾; 老和尚自称老衲; 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谦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 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 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

6、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敬称,(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敬称,(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 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敬称,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 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 母)、尊公、尊君、尊府(皆 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

7、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敬称,(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敬称,(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

8、(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敬称,(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 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贱

9、称,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 (1)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特殊称谓,(2)职业的称谓。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 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

10、朋友叫“金兰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特殊称谓,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 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江河】古代许多文章 中专指长江、黄河。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过秦论: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11、 再如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代地理,【江东】长江以东。 如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古代地理,【江南】长江以南的总 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淮左

12、】淮水东面。 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古代地理,【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 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 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 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

13、地区称为关中。 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 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 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传统节日,【元宵】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

14、、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寒食】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清明】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

15、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端午】又称端阳、重午、重五。 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乞巧】又称少女节或七夕。 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

16、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中秋】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重阳】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

17、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腊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史

18、书编写方式分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三种。(1)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史书编写方式,(2)编年体是按年月日 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 史书体裁,如左传、 资治通鉴。(3)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这种体裁在南宋时才出现,如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4)年龄的称谓。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ti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指女孩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女孩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 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 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 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mo)耋(di)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