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55292500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8.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气的受热过程说课稿【课标分析】标准: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解读:1、“运用图表说明”一一体现了课标对学生读图、析图、图文转换和用地理语言科学描述能 力的要求。2、“标准”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3、本条“标准”的核心最终落在“大气的受热过程”,这说明本节课的重点是:运用图表说明 大气的受热过程。4、从有关大气的各条“标准”综合来看,本条“标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 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教材分析】(一)本章内容在全书中的地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要素组成,各要素之 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构成的一个整体。本章主要是从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的角度分析了 大气、水、地壳等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涉及了许多规律和原理。本章是第一章 地球圈层结构知识的延伸,也为后面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做铺垫,还为认识可 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埋下伏笔。因此,本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二)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主要介绍了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环流、 重要的天气系统等内容,分析了大气中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交换,为学习后面全球气候变化 打下理论基础。从内容上看,教材在处理这几部分时采用了由因导果、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三)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知识体系学习本课内容,既可以为前节内容中所学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寻因溯

3、源;又是为理解 大气运动打基础、做铺垫。大气热力环流,全球性大气环流,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 动,都是大气受热不均匀的结果。因此,“大气的受热过程”是第二章第一节的重点,具有 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首先点明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然后从整体上描述了大气的受热过 程,最后通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两方面对大气的受热过程 进行了详细讲述。本课始终贯穿了太阳、地面与大气三者之间的能量转换这一线索,阐述了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因此,理解了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就掌 握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另外,本节内容着重于理论、相对抽象、逻辑性强,而且概念较多,

4、 学生容易混淆。因此,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是本节课的 难点。【学情分析】1、知识储备学习了“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中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后,学生已经有了一些 零散的知识储备。(如: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C02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O3能 大量吸收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2、认知特点高一的学生抽象思维、空间思维开始进入强劲发展阶段,创造性、参与意识、合作意识 较强,课外活动的机会较多,接触面较广,学生对于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很多现象都非常熟悉, 但正因习以为常所以很少会去寻因溯源,缺乏相关的理论基础和系统地解释地理现象或地理 事实的能力。因此,本节课的又一难点是利用

5、大气受热原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的热量来源。2、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3、能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4、能利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图、析图、绘图等学习方法和手段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提高学生读图、析图、图文转换和用地理语言科学描述的能力。2、借助生活中的案例,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现生活、学以致用的思 维习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合作探究、科学严谨的学习精神和尝试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为生产和 生活服务的学习态度。2、增强学生保护

6、大气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并能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难点:1、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2、利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方法的选择】(一)教法与学法针对本课题课程标准要求的“运用图表说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征等,围绕如何把握 学习重点、解决学习难点。本节课教师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导学案,创设教学情境, 设计有梯度、有启发意义、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读图、析图、自主探究、小组讨 论、合作交流、绘图等方法,理解和掌握本课的重难点。(二)教学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了轻松、方便的实现快乐的教与学,促进课堂师生交互、生生交

7、互和学 生的探究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更多的活力、更多参与学习、表现自己和合作学习的 机会,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主要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教学资源】教材、电子白板课件、导学案、各类的图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示意图、“大气 的温室效应”示意图等)。【教学设计思路】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 流与合作的能力、读图、析图、绘图和图文转换的能力。再结合本节课始终贯穿的太阳、地 面与大气的能量转换这一线索,确定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思路是:课前实验、导入新课分 组探究、绘制图一理清脉络、思维拓一运用评价、能力提升。整个课程的

8、设计重视 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体验感悟,以问题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动手、动口、动脑的平台,给学 生思考、交流、表达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强调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前实验、导入新课课前活动:学生进行大气受热过程的实验探究实验准备:两个相同规格的三角杯,两支温度计,泥土、药匙。实验过程: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三角杯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 后,同时测三角杯里的气温,并记录实验前后甲、乙两个三角杯里的气温。(具体操作见视 频)展示实验结果:实验前后的气温记录表甲乙实验前14C14C实验后25 C28 C提出问题,导入新课:1、在阳光的照射下,两个温度

9、计所测得气温都在升高,这说明大气受热升温的能量根本来 源于哪儿?2、为什么两个温度计的升温幅度不同?大气是如何受热升温的呢?(设计意图:利用电子白板的嵌入视频功能将实验过程的视频资料直接嵌入白板课件,使 视频内在于课件,上课时播放视频。通过真实的实验过程,增强该实验的的说服力,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导入到新课的学习中。)环节二:分组探究、绘制图表一、知识铺垫:对太阳辐射的认识展示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和各种辐射的波长范围图。 问题探究: 太阳的能量以何种方式传到地面? 太阳辐射包括哪几类电磁波?LD弓仰屿如的聂!岳至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在哪个光区?总结拓展:实际上,任何物体都

10、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如人类、大地、树木、大气等。由实验 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太阳表面温度6000K, 辐射的最大能量部分的波长短,因此把太阳辐射称作短波辐射。地面平均温度约为22C, 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地球表面平均气温约为15C,大气辐射也为长波辐射,而且比地面 辐射的波长还要长。(设计意图:1、通过读图、析图,培养学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加深对太阳辐射的理解。3、为下一步的问题探究做好铺垫。由于学生课前有一定的知 识储备,故理解效果好。)过渡:射向地球的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大气对其有什么作用呢?二、大气对太阳辐射削

11、弱作用的探索学生活动:让学生四人一组,结合教材内容,合作探究下列问题,并画图说明大气对太阳辐 射的吸收作用。问题探究:1、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各有什么作用?2、大气中臭氧、水汽、二氧化碳各吸收了太阳辐射的哪个光区?3、为什么在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呢?4、射向地球的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能否被大气全部吸收呢?5、最终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是哪个光区的?6、在右图中画图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总结归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约有19%的太 阳辐射被大气直接吸收,但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则被吸收得很少。因此,太阳辐射 并非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

12、源。(设计意图: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 能力。2、通过学生绘图,加强学生对大气吸收作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3、 利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让一组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绘图,教师对学生绘图时出现的错误 直接在电子白板上进行纠正,这样搭建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平台,使所有的学生都 参与到学习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借助电子白板的录播功能,录制学生的绘图过程, 学习完大气的受热过程后,可以用回放的形式让学生归纳总结。5、通过电子白板的拍照功 能,将学生所绘的图拍摄下来,作为新生成的课堂资源,在后边画散射和吸收作用、地面 辐射、大气辐射时用作底图。

13、)过渡:看来,当太阳辐射穿越大气时,大气从中捞得的油水”并不多啊。那剩下的81%是否 都到达了地面、被地面吸收了呢?学生活动:自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并列表对比削弱作用三个环节的特点。环节参与的大气成分波长范围特点吸收臭氧(平流层)水汽、CO2 (对流层)紫外线红外线有选择性反射云层、颗粒较大的尘埃等所有波段无选择性散射质点是空气分子,微小尘埃蓝紫色光有选择性质点是颗粒较大的尘埃、雾滴等各种光无选择性实践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现象一:图片1“晴朗的天空呈现出美丽的蔚蓝色”;图片2“城市空气质量较差时,天空呈灰白色”;图片3“黄昏时分一轮红日,天空红霞似火”。现象二:白天多

14、云气温比晴天低。现象三:南极臭氧层空洞扩大到了阿根廷的火地岛,政府要求岛上居民出门时必须带墨镜和 遮阳帽。总结归纳: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吸收、散射、反射等环节的削弱后,剩下的47%则到达地 面并被吸收了。学生活动:让学生补充画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散射作用。(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合作探究、科学严谨的学习精神。2、从生活中引进 一些鲜活的案例,培养学生尝试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学习态度,并让学 生认识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做到学以致用;3、继续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4、和上一环 节一样,借助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录制功能、拍照功能,让学生在白板上绘图,教师对 其进行评价,以达到

15、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承转:既然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是百分之四十七,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是否均匀?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展示“太阳辐射在地面的不均匀分布”示意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析图,总结全球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太阳辐射 强弱的因素,为后面学习热力环流,大气环流等知识做好铺垫。锻炼学生的读图、析图能 力。)过渡: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部分被地面吸收,转化为热能,使地面增温,同时,地面也在 向外放射能量,这种地面释放能量的方式叫做地面辐射。三、对地面辐射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活动:在探究下列问题的基础上,画图说明地面

16、辐射的形成过程。问题探究:1、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还是短波辐射?2、地面辐射的方向如何呢?3、地面辐射的能量是不是全部射向宇宙空间呢?指图总结:地面吸收的能量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和宇宙空间传递。(设计意图:1、把抽象笼统的知识分解、分布、递进展示,加强直观认识;2、培养学生 绘图技能,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3、和上一环节一样,借助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录 制功能、拍照功能,让学生在白板上绘图,教师对其进行评价,以达到课堂上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的效果。)四、大气辐射的过程分析学生活动:在探究下列问题的基础上,画图说明大气辐射的能量去向。问题探究:1、由于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在红外线区域,很容易被大

17、气的哪些成分吸收?2、大气具有能量之后,会将能量如何处理?3、大气辐射的能量最终去向如何?(设计意图:1、按照对地面辐射的分析方法分析大气辐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 识迁移能力。2、细化大气辐射的过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3、培养学生绘图技能;4、和 上一环节一样,借助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录制功能、拍照功能,让学生在白板上绘图, 教师对其进行评价,以达到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环节三:理清脉络、思维拓展一、大气受热过程成果展示成果展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作图情况,找出优秀的和有典型错误的,将学生的绘图放于实 物投影仪上展示。利用电子白板的录播功能,播放绘制“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视频

18、: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 阐述大气的受热过程,随后教师评价。总结归纳: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以后增温,并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向外散失能量,很少一部分射向宇宙空 间,大部分朝向地面,辐射方向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 热量还给了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因此,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设计意图:1、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利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达到修正错误、规范绘 图、正确掌握知识的目的,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2、巩固大气 受热各主要环节,锻炼学生图文转换、归纳总结和用地理语言科学描述的能力。)二、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和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问题

19、探究:1、低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大气辐射还是地面辐射?2、大气逆辐射作用的强弱与何种因素有关?总结归纳:大气逆辐射的强弱与水汽、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水汽越多,云层越厚,二氧化碳的浓度越 大,大气逆辐射越强,地面损失的热量越少,保温作用越强。(设计意图:掌握影响大气保温作用的因素,为大气保温作用原理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情景设计:1、在晚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里?2、深秋夜间,农民常在田间放烟防蔬菜被冻,这是为什么?3、我国北方不少地区的农民,冬季常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花卉、蔬菜利用了什么原理?归纳总结:综上所述,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

20、到地面 上,使地面增温;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 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大气的这种作用,类似于玻璃温室的作用, 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设计意图:1、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培养学生用地理原理、规律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3、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达到学以致用,体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4、培养学 生探究问题的意识;5、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环节四:运用评价、能力提升【课堂评价】B2C2BClF BlC(设计意图:1、课堂练习是课堂质量检测的“晴雨表”,它的设计应体现本节内容的重难点, 同时应有一定的梯度,以满足不同

21、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为此,我设计了三道题,第一题 较简单,面向全体学生,第二题难度有所加大,面向班里中等偏下及以上的学生,第三组 面向学有余力的同学;2、检査学生课堂学习效果,锻炼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3、利用电 子白板的书写功能,找几名同学直接在电子白板上作答,教师对学生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 及时的修正;4、给学生鼓励,使其树立持久的学习信心和动力,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1、读右图,回答问题:(1)A、B、C中表示短波辐射是.表示长波辐射的。(2) A1小于A的原因是,具体表现为、, A2更小的原因是。(3) C1 表示 ,C1A2 说 明了。(4) B1 称 为 , 有 霜 的 夜 晚B1。2

22、、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 ,这是由于。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 这是由于。下图所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图,最易出现霜冻的是图,前者形成的原因是。3、思维拓展: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地球表面温度的昼夜变化没有月球那么强烈?【课后拓展】:实验模拟大气温室效应步骤:1. 准备器材,制定实验计划(纸箱2个、温度计2支、塑料薄膜、纸笔等)。2. 分组实验(自行分组)。3. 观测(室内、阳光下)4记录并分析解释观测数据.(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

23、【课堂总结并板书】I吸收| am 出!用片融辐射|帧辐射t*I保溫作用I1【课后反思】1、要正确、全面的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关键要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三 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亲手 绘制“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并利用电子白板这一先进的教学媒体,较好的突破了重难 点。2、本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在教学 设计时要为课堂动态生成留下必要的时间和空间,留下师生、生生互动的时间和空间,必 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3、电子白板为师生的课堂互动创造了条件,教师可以边画边讲、边写边讲,也可以让学生 到白板上写画,教师来纠正错误。教师在操控电脑时不再面对电脑屏幕而是面对学生,这 样师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就多了,对学生的课堂反应也能及时捕捉,并可对教学设计进 行现场修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必须事先对可以进行师生互动的地方 进行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分析要更仔细,比如教材, 内容中那些地方可以拓展、学生在什么地方可能出现错误等都要预先考虑到,这样在课堂 中就更容易捕捉到可动态生成的资源,从而收获“未曾预约的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