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卷2(整理精校版)

上传人:wu****ei 文档编号:155255365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卷2(整理精校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卷2(整理精校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卷2(整理精校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卷2(整理精校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卷2(整理精校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卷2高考模拟试卷032119:21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卷2第卷阅读题(A卷)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大特点是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中国古典园林的美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物的美,而是艺术意境的美。因此,园林意境的创造和欣赏就成了明清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在园林艺术、园林美学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意境”的内涵,在园林艺术中的显现,比较在其他艺术门类中的显现,要更为清晰,从而也更容易把握。园林的意境和诗歌、绘画的意境不同。诗歌、绘画的意境是借助于语言

2、或线条、色彩构成的,而园林的意境则是借助于实物构成的。但是园林和诗境、画境都不是局限于有限的物象,而是要在有限中见出无限。同样,园林的意境,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物象,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不是一片有限的风景,而是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比之一个孤立的物象,能够给予游览者更丰富的美的感受。为了创造园林的意境,明清园林美学强调,采取虚实相生、分景、隔景、借景等手法,组织空间,扩大空间,丰富美的感受。沈复的浮生六记谈到虚实相生的手法:若夫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又不在地广石多徒烦工费。沈复举例说:“虚中有

3、实者,或山穷水尽处,一折而豁然开朗;或轩阁设厨处,一开而可通别院。实中有虚者,开门于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实无也;设矮栏于墙头,如上有月台,而实虚也。”可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都是为了在观赏者的心理上扩大空间感。分景、隔景都是通过分隔空间在观赏者心理上扩大空间感。空间本来是小的,通过分隔,可以增加景色的层次,使景色的趣味多样化,这样,在观赏者的心理上,空间的容量就增大了。借景,则是把观赏者的目光引向园林之外的景色,从而突破有限的空间而达到无限的空间。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说就是借景的一例,计成在园冶中说:“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又说:“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

4、远峰偏宜借景,秀色堪餐。”他的园冶中专设一节讲借景,可见他对借景的重视。不仅重视实景,而且重视虚景。月影、花影、云影、风声、水声、鸟声这种种虚景,在构成园林意境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历代诗人一些咏园林的名句,如:“留得残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小楼一夜听春雨”(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梅花)、“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欧阳修临江仙)、“粉墙花影自重重,帘卷残荷水殿风”(高濂玉簪记琴挑)等等,也可以说明中国园林意境的这个特点。(摘编自上海人民版社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典园林的创造和欣赏,

5、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因此,中国古典园林的美不仅仅是一座孤立的建筑物的美。B园林艺术与诗歌、绘画等艺术门类比较,其意境的独特性和内涵显得更为明显,也更加清晰,从而也更容易把握。C园林艺术的意境不同于诗歌和绘画艺术的意境之处,就是它能够于有限中见出无限,而且其意境是借助实物构成的。D园林艺术之所以能够给予游览者以丰富的美的感受,就在于它创造的意境不是孤立的物象,而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沈复认为创造园林的意境要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这样既突破了一般园林建筑讲究的“周回曲折”四字,也省了土石和工费。B与虚实相生不同的是,分景、隔景可以在观赏者心理上扩大

6、空间感,这样可以增加景色的层次感,并增大空间的容量。C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讲的是园林艺术中的借景,借景使建筑具有了突破性,大大地拓展了观赏的空间。D历代诗人都有很多歌咏园林的名句,从他们的诗句中可以体会到园林艺术除了讲究实景外,也讲究虚景,如光影和声音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之一,为此,明清园林美学强调要采用虚实相生、分景、隔景、借景等手法。B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和诗歌、绘画的意境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创造的物象不孤立是同,借助的表现手法是异。C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在园林艺术和园林美学中体现得十分独特和到位,甚

7、至可以说,超过了诗歌、绘画等艺术门类。D在园林美学的意境中,分景、隔景、借景是实景,恰当的光影运用是虚景,虚实相生、互为补充才充分地创造出美的境界。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廷相,字子衡,仪封人。幼有文名,登弘治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以忧去。正德初,服阕至京,刘瑾中以罪,谪亳州判官,量移高淳知县。召为御史,疏言:“大盗四起,将帅未能平。由将权轻,不能御敌;兵机疏,不能扼险也。盗贼所至,乡民奉牛酒,甚者为效力。盗有生杀权,而将帅反无之,故兵不用命。宜假便宜,退却者必斩。”帝切责总督诸臣,悉从其议。屡迁四川佥事、山东副使,皆提

8、督学校。居二年,加兵部尚书兼前官,提督团营,仍理院事。两考满,加太子少保。畿民盗天寿山陵树,巡按杨绍芳引盗大祀神御物律斩。廷相言:“大祀神御物者,指神御在内祭器帷帐之物而言。律文盗陵木者,止杖一百,徒三年。今舍本律,非刑之平。”忤旨,罚俸一月。帝将幸承天,廷相与诸大臣谏,不纳。扈从还,以九年满,加太子太保。雷震奉先殿,廷相言:“人事修而后天道顺,大臣法而后小臣廉。今廉隅不立,贿赂盛行,先朝犹暮夜之私,而今则白日之攫。大臣污则小臣悉效,京官贪则外臣无畏。臣职宪纪,不能绝其弊,乞先罢斥。”用以刺尚书严嵩、张瓚辈。帝但谕留而已。廷相掌内台最久,有威重。督团营,与郭勋共事,逡巡其间,不能有所振饬。给事中李凤来等论权贵夺民利,章下都察院,廷相檄五城御史核实,迟四十余日,给事中章允贤遂劾廷相徇私慢上。帝方诘责,而廷相以御史所核闻,惟郭勋侵最多。帝令勋自奏,于是劾勋者群起。勋复以领敕稽留,触帝怒,下狱。责廷相朋比阿党,斥为民。越三年,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