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5522656 上传时间:2020-08-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1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ppt(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注意事项,本ppt是文字ppt请耐心阅读,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目录,2-7长时间工作的危害 8-11长时间不陪孩子 12-14不陪孩子玩的案例 16-25怎样和孩子沟通 26-28爸爸陪伴孩子时间多可让孩子不易叛逆 29-31爸爸一定要陪孩子做的50件事情 32,长时间工作的危害,长期劳累造成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下降,身体易受外界病毒、病菌感染和传染病的侵害;感冒发烧常伴随,时间长了造成心肌的损害,容易得心脏系统的疾病;如果不注意调节,其他疾病也会随之而生可能引发神经衰弱症,身体机能衰减等。所以人一定不要过度劳累!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长时间工作的危害,一、对家庭: 1、不工作就不能为家

2、庭创造可见性收入,从而让家庭成员逐渐忽视或轻视(家庭存在感差); 2、因为不能创造可见性收入,所以潜意识里产生自卑感,做事越来越谨小慎微,反而连一些日常小事都不能做好或不符合家庭主要成员要求。 3、由于不工作,所以时间相对充裕,这些空余时间很多时候会用于对家庭成员各种生活习惯和社交活动的过度关心,因此产生矛盾和分歧,甚至致使家庭破裂。 二、对自己 1、由于不工作,空余时间相当多,为了填补大把空余时间,必然会寻找让自己充实的方式(如:打牌、上网、玩游戏),从而使原本过剩的时间显得很紧张,导致应该做的日常家务、社交等事情延误或者出现失误,也是与家庭成员产生矛盾的重要源泉; 2、因为没有工作而寻找的

3、娱乐活动(如打牌、上网等),往.,面对现在工作的竞争压力,让很多人不得不加班加点的努力工作。长时间的工作让很多职场人出现心理疲劳等症状,严重影响着工作效率。据研究发现,长时间工作易导致抑郁。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英国和芬兰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平均上班11小时的民众得抑郁症机率,是每天工作7、8小时公务员的2.5倍,其中又以女性、年轻人、低薪者为主。 接受调查的2千多名公务员年龄介于35岁至55岁之间,任职工作、薪资水平以及工作时间皆不相同。在对他们进行6年追踪调查后,研究人员发现,除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婚姻状况和工作压力程度外,加班和忧郁症间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工作调查问卷显示,66名受访者表

4、示曾经历忧郁时期,约占总人数的3.1%;但若长时间工作者是享高薪、具挑战性工作的男性,罹患抑郁症比例较低。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是因高收入能缓和心中抑郁情绪,且有来自下属的支持。 在心理疾病当中,抑郁症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在生活中,患上抑郁症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而对于抑郁症患者朋友们来说,只有及早接受治疗并积极做好护理工作才能早日康复。,1、生活护理:一旦患有抑郁症,患者的饮食睡眠质量肯定会下降,所以我们就应当在平时注意调整饮食,多做一些患者平时喜欢吃的食物,保证患者有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对于一些病情轻的人,可鼓励其参加愉快轻松的活动,培养生活情趣,分散其注意力以缓解病情。 2、掌握病情好转的特

5、征:一般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只要是病情好转,一般大致分为三个过程,首先是睡眠、饮食好,思维改善;其次是动作逐渐增多;最后是情绪改善。若饮食睡眠差,体重不增,说明病情尚未改善,这时出现的动作增多或情绪好,则可能是假象。 3、做好心理护理:一旦患有抑郁症,患者在患病期间肯定会有明显的情绪差、悲观自责的症状特征的,往往会对一些事物缺乏信心,他们非常希望获得他人的心理支持。因此家属就应多与病人接触交谈、给予鼓励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疏导其消极情绪;对其病态言行,家属要耐心加以解释说服,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4、督促服药:家属在抑郁症患者治疗疾病期间不仅仅要督促患者服药,同时也要密切注意患者对药物的

6、不良反应。抑郁症患者经常需要长期维持用苭,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如果没有发现特殊的情况,绝对不能自行停药药或对药量及药物的成分随意删减。,导致机体功能紊乱,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该睡觉的时候要工作,这样对身体各个器官是难以接受的!我们人体的没个器官甚至细胞都在繁忙的工作,如果长时间工作不让其得到休息必然导致其死亡器官功能减退,尤其是肾脏、肠胃、心血管;这些实在是太常见了!,长时间不陪孩子,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由公益组织“上学路上”近期发布,通过对中国东部、中部、西北、西南六省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的调查,了解留守儿童心理状况。报告显示,在受访的1054名留守儿童中,有近3成的学生一年能见父母1

7、-2次,而有15%的学生一年都没有见过父母。如按照留守儿童总数6100万测算,全国约有近1794 万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1-2次;有921万孩子一年都没有见过父母。 调查报告用“情绪状态”反映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分为四个指数:烦乱、愉悦、迷茫和平和。其中,“迷茫指数”和“烦乱指数”为消极情绪变量,“愉悦指数”和 “平和指数”为积极情绪变量。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迷茫度”和“烦乱度”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而影响他们的心理烦乱和迷茫的因素,很大程度与其父母外出有关联。 孩子的情绪状态和父母的陪伴息息相关,你每天陪孩子多久?你家的孩子快乐吗?,网友有话说:异地教育难啥时能解决? 道骨仙风胡少:说

8、到底还是国内保育机构不到位!中国的父母都是双职工,没有配套托儿所怎么带小孩呢。我小的时候父母厂里都有托儿所可以托管的。现在呢!谁不想把孩子留在身边? 明日之晖:何止千万!都是因教育问题!如果教育问题一解决估计绝大部会带小孩在身边。 热带鱼快乐:见不到好,这才能见到钱,孩子才有书读有饭吃有衣穿,别矫情了。 勤劳的陈老师:我最长好几年都没见过我父母! 西雅图的密码: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们农民工的孩子也像其他孩子一样的在父母身边读书? 秦璐luzi:我家女儿都是爸爸陪的多些,每天下午接她放学,到家陪她写作业,我只负责他们俩的生活 kohou:只要不出差,我都尽量不出去应酬,下班了第一时间快速回家,陪我的

9、两个小可爱,不管是作为老公还是爸爸,我都想要小可爱们开心快乐,而这种快乐最简单莫过于陪伴,正如宝宝所言我最开心的部分是我们一家人一起在生活。 马占虎56695:造成孩子留守农村的最大原因是什么?读书难!农民工进城拼搏,受到的排斥与岐视太多太多!小一入学需要提供居住证、社保证明、积分考核、计划生育证明、房屋租赁合同、出生证、结婚证!试试想,挣扎在工薪阶层的农民工,有几个能经得起如此折腾?有多少孩子被拒之门外?作为城市化贡献最大的一个群体,领着最微薄的工资,背着歧视性的称谓,缴纳最高的社保,还要扣除带着汗味的个人所得税!可到头来却得不到半点公平的教育、医疗与福利!谁不想把孩子带在身边?谁忍心将孩子

10、隔远千里?谁不想看着孩子成长?教育已经被各个行政部门绑架!在农村难,但出来更难!这便是孩子留守农村的无奈,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心理学家:母亲的陪伴利于孩子建立最初健康的依恋 心理学家李子勋在早教的秘密中写道,人的感情需要互动与分享,如果婴儿有了与母亲共情的能力,双方的依恋会同步加深。心理学建议3个月前妈妈不要离开孩子,不要一生下来就交给别人带。有的母亲生下孩子,好像卸掉了包袱,把孩子交给亲人,忙着参与因怀孕生育而失去的社交或者工作,这是不可取的。 孩子3岁以前由别人带大,跟母亲会有一种隔离感,与母亲不亲,跟带他的人会更亲。西方人不请月嫂,新生儿护理由国家埋单,护理师会定期去家里指导母亲养育孩子。英

11、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一次儿童节讲话时说,如果我今天生有一个小孩,我会放弃首相的职位回家带孩子,孩子需要母亲,比国家需要首相还重要。最佳的母婴关系应该是母亲陪伴孩子到3岁,再重返社会工作。月嫂、育儿嫂只是辅助母亲,不能替代母亲。跟孩子睡、陪孩子玩、抚触孩子是需要母亲亲力亲为的事情。!,父亲的陪伴不可替代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的作用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孩子的心智发育。 许多调查材料表明:缺乏父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发育要差。父亲长期不在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育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据研究,一天与父亲接触至少两个小时的男孩子,和一星期与父亲接触不到6小时的男孩子相比,前者不仅更聪明,而

12、且人际关系处理得更融洽。 2.有利于孩子人格健全。 母性教育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全面的。母亲的细腻、温柔、善良,有利于孩子“柔”的性格成长。但父亲的勇敢、坚强、果断,有利于孩子“刚”的性格形成。刚柔相济才是健全的人格。有人认为男孩子由父亲带,女孩则应该由母亲带,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如果只实行母性教育,那么男孩子就很难以父亲为楷模去开始他男性生活之路;女孩子就很难了解男性的生活状态。 3.有利于孩子对生活的全面体验。 如果一个人,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只生活在男人圈或女儿国,他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全面的。一个人形成畸形性格,与他儿童时期对世界的片面观察有密切联系。母亲更容易溺爱、迁就孩子。父爱则相反,是

13、一种深沉、严肃的爱,父亲更多地考虑孩子的未来。失去父爱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意志薄弱;长大以后,碰到一点问题都会不知所措。 怎样算高质量陪伴孩子? 1.父母给予孩子时间,跟孩子单独在一起。 虽然每个父母能给孩子的时间不同,也不固定,但不管是在家里也好,在外面也好,做游戏也好,谈话也好,电话里也好,视频中也罢,或者是短信、邮件,总之一定要花时间给孩子,这段时间属于你和孩子,你和孩子共同享受这种亲子相伴的快乐时空。可能不花钱或只花很少的钱,要紧的是彼此珍惜这份亲情流动的时光。 2.了解孩子所在年龄阶段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特点差异很大,不同的孩子

14、的差异也很大。因为孩子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所以父母要先了解自己孩子所在的年龄阶段有怎样的特点,处在怎样的发展关键期,这样父母就会允许孩子展现他的正常发展特点,而不会总是担心、总是觉得孩子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觉得孩子太淘了、太内向了、太不听话了接受孩子才可能带着平静和允许欣赏他,肯定他,给他提供成长的空间,我常常在回答父母提问时非常无奈:父母们跟本不懂孩子的年龄特点,总觉得孩子有问题,总在控制正常的发展需要。 3.了解孩子心理需要,孩子除了吃穿住用的生理需要以外,还有不断尝试探索的心理需要,他们还有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成就自已价值的需要,所以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之外,父母在陪伴时

15、要把重点放在了解、满足孩子心理需要方面,父母要学习用恰当的方式跟孩子沟通,如何说,如何做只要一个衡量标准就够了:增加孩子力量还是减少孩子力量?使事情效果更好还是更坏? 4.给其必要帮助与支持 孩子成长需要自己的空间,更需要父母在关键时候的帮助与支持。当孩子面对挫折时,面对冲突时,面对个人权利的捍卫时,面对失去和痛苦时,父母及时站在孩子身边,告诉他我懂你,我爱你,我帮你,有我在你是安全的,你是被爱的,给孩子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帮孩子度过难关。有个父亲说:“孩子在需要我时会找我帮忙,不需要我时会让我远点,我很享受这种有分有合的关系”。困难时,陪他跑,但不抱起他跑;孩子做选择时,帮他看到可能的后果,并

16、尊重他的选择,引导他学习到相应的经验。(综合新浪新闻 等),例:谭女士的儿子今年读初二,最近这段时间,儿子和父母的关系变得很僵,经常因为小事而争吵。谭女士说,儿子从小就练钢琴,主要是孩子的父亲希望他学习一技之长,但也感觉到孩子的兴趣其实并不大。现在儿子逐渐进入青春期,凡事都强调自己做主,自过年后就明确告诉父母不再继续弹钢琴,为此孩子父亲很生气,就越发对儿子严加管教,就这样恶性循环,亲子关系越来越糟。 教育专家建议:十多岁的孩子有了非常明确的自我意识,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完全可以独立地处理一些事情,期望家长能够认可自己的决定,承认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的事实,给予更多处理自己的事情的空间。当孩子

17、发现家长依然把自己当成“孩子”,依然以命令的方式,要求自己做这做那时,他们就会不自觉地站到家长的对立面,以自己微弱的力量对抗家长,以示自己的独立存在。那么,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家长就不宜再以命令的口吻、“粗暴”的管教方式来处理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了,否则就会面对孩子一次次的挑战。如果,家长再以“镇压”的方式应对,那么必然造成子女与父母关系不断僵化。逐渐地,无论家长的建议是对是错,孩子都会以抵触的情绪应对。谭女士的困扰就在于此。 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呢?给予孩子们更多自主处理事情、解决困难的机会自己“退居二线”,给子女们出谋划策,告诉孩子自己对于事情的判断,把最后的决定权交还给

18、子女。孩子们或许会因为自己错误的判断,作出错误的决断,但是有着父母这对坚强的后盾,孩子们是不会受到多大的伤害的,相反他们会从中汲取到宝贵的人生经验。所以,父母现在“退一步”、“让着点”,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在面对逆反期的孩子们,“退”,有时候是最好的“进”,只有走进孩子的心灵,和孩子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我们父母的“指令”才会真正起到有效的作用。,昨日,本报“暑期辽沈名师大讲堂”抛出孩子叛逆行为这一话题后,引起众多家长的共鸣。热线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多数都是反映孩子叛逆行为所带来的苦恼。“我家孩子跟报纸上说的那几个案例真是太像了,总之一句话,就是跟家长反着来。”常春英在电话中唉声叹气,每说一句

19、,都会夹着一句“真是愁死我了”。 也有一些身为“过来人”的家长讲述了在孩子教育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希望能为那些正处在苦恼阶段的家长带来一些有益的提示。 家长们反映的孩子个案情况比较多,本报也将特邀家庭教育专家在“暑期辽沈名师大讲堂”这个栏目中陆续为您解答。 家长讲述 儿子常说:“杀了我得了,反正我是你们生的” 孩子到初中的时候,林鹏才明白,原来孩子小时候那些头疼脑热磕磕碰碰让父母操心的事根本不算什么,现在孩子身上一个个冒出来的问题,才真正让林鹏体味到什么叫“束手无策”。尤其是那天孩子突然冒出的一句,“你杀了我吧,反正我是你们生的”,让林鹏和妻子既震惊又心寒。 林鹏特别爱儿子,儿子聪明活泼,亲戚

20、朋友没有不夸的,“看这孩子的聪明劲儿,以后指定有出息。 ” 在教育孩子方面,林鹏和妻子非常下工夫,学习班、特长班,只要孩子感兴趣的都给报上,孩子在音乐方面所表现出的天赋让夫妻俩既欣慰又自豪。 聪明的孩子都好动,精力充沛,管教自然是少不了的,妻子温柔和气,严厉的角色只有林鹏来担当,孩子小时候父母当然是偶像和榜样,不用打骂,只要父亲一瞪眼,自然也就不敢再调皮捣蛋。 ,,可孩子刚上初中那段时间,林鹏因为工作原因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没有管束他的严父在身边,孩子也渐渐变得做事无所忌惮。 儿子今年14岁了,最近林鹏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越来越多,学和玩都开始让他头疼。这一年,儿子被老师找家长的次数爆炸式地增长

21、,开始老师还是很平静地跟家长交流,想共同寻找解决孩子问题的方法,到后来,老师的语气中都充满了绝望。 学习上,儿子开始是偷懒总骗妈妈作业做完了,可到学校被老师发现没做。这样的事多了,老师气得就罚他不许上课回家补作业,课没跟上,儿子更不爱学。父母在家里一提学习的事,儿子就急眼,跟父母吵。 在玩上,儿子最近做的事更让父母担心,有几次借着吵架从家里出去,就一宿不回家,第二天一问,还实话实说:“我跟同学去舞厅了。”父母担心儿子说的那种地方人很复杂,怕他被骗或受到伤害,可儿子满不在乎地说:“我比你们懂,我才不能被骗呢。 ” 儿子种种令人担心的问题让林鹏不得不采取更紧迫的措施,与班主任保持最密切的沟通,每天

22、都向儿子的同学和朋友打听儿子的动向,可后来发现同学经常在为儿子圆谎。 为了不让儿子再接触那些“不好的朋友”,去“不该去的地方”,现在休息日,林鹏都严格限制儿子出门。儿子是个外向不服输的孩子,看父母管的严厉,他就直接跟父母对着干,用大吵大闹来反抗,父母并不想跟孩子关系这么僵,经常用一些小技巧想挽回跟孩子的关系,比如及时的表扬激励。 但父母的爱无法抵挡外界对儿子的诱惑,只要想做的事一被父母批评,他就搬出这么一句话,“不管我做什么都是不对的”,“啥都不让我干,你们杀了我得了,反正我是你们生的。 ” 家长谈经验 家长王远山:有时写比说更有力 王远山是“过来人”,孩子如今已经大学毕业,但孩子小时候也有过

23、一段段令家长头疼的时期。 孩子上高中时,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跟父母没话说,父母要跟他说点啥,就跟没听见似的,说多了就跟父母顶嘴,有时还好像把他自己气得够呛。“当语言无法沟通时,写信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替代方式,”王远山说,那时候他曾给孩子写过一封很长的信,信上写了曾经跟孩子发生的几次争执,非常客观地反思了几件事中做父亲的一些冲动语言和做法,并表达了对孩子行为的一些想法,还写了父亲对孩子的不理解,以及希望好好在一起沟通的愿望。 信被悄悄地放在孩子的书桌上,过了两天王远山收到了孩子的回信,信上儿子说出了自己心里的委屈和痛苦,并说出不希望父母怎样对自己。 有了这样的交流,双方都了解对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

24、么,并在自己以后的言行上多加注意,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起来。专家支招 专家简介:侯明飞,就职于沈阳市教育研究院,沈阳市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多所学校特聘专家,在幼儿、小学教育方面有深入研究。,案例简析 上面的案例中,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已经出现了问题,而要解决孩子目前的问题,必须重新建立起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渠道。因为矛盾已经比较突出,所以需要专家的介入,与孩子和父母双方都进行深入的沟通,将双方现在不肯向对方表达的东西进行互换,重新建立起孩子对父母的信任,转变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 延伸指导 家长们通过报纸反映了不少有关孩子叛逆的问题,因为篇幅有限,这一期,不能面面俱到地进行深入剖析,

25、先给家长们一些简要的提示。 为什么孩子会有这么多的叛逆行为,简单地说这是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家长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按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他对家长已经习以为常的控制就会产生排斥感,想要把他们接受到的控制力释放出去。 孩子的叛逆其实是一种常态,父母不要认为孩子叛逆就是一种病,希望彻底“治”好孩子的叛逆,让孩子变成言听计从,这是不对的。但有时候在压力下叛逆会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这时候就要家长学会疏导和引导,要想做到这一点,家长就要让孩子接受自己,信任自己。 家长首先要理解,一味的批评必定会让孩子远离自己,而如果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家长说的话他必然听不进

26、去。 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亲近家长,失去的信任又该如何挽回?这些将在今后的栏目中细化讲解。(记者 徐月姣),沟通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唯一的通道,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就没有生动活泼的气氛,沟通对于我们无论是小孩与大人之间或者是小孩与小孩之间都需要,当今社会的人的语言是沟通的最重要元素,因此语言交流便成为了沟通中最普遍的方法之一。不太会说话的小孩子如何进行沟通呢?这实在是现代父母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父母一方面要明白孩子心中的想法,另一方面又苦于不知道如何能与小孩沟通。下面就来介绍几种沟通方法。一、多鼓励少责备由于孩子的年龄较小,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因此当小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应多给予

27、鼓励和指导,并尽量让孩子知道自己不对的地方在哪里,不要用责备的办法使幼儿承认自己的错误,应该督促幼儿改正错误,多给予他一些鼓励,以期待他的下一次进步。二、多尊重少强迫尊重是沟通成功的重要因素,大家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小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我们大人欢用自己的方式与立场去强迫小孩与自己做相同的事情,而忽略了对方的想法。要知道小孩子同样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仅用自己的方式去与幼儿沟通,而不考虑他们的想法,我想这样的沟通方式最后一定会导致失败。尊重小孩的基础上再与小孩沟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大人往往不准小孩看电视,但是父母在强迫小孩子离开电视机以后自己却死守着电视台的各种节目,这样做幼儿会感觉到

28、不公平,是极不正确的沟通方法。三、多期望少比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亲共同的期望,所以父母对小孩子期望过高也是影响沟通的重要因素。虽然父母对小孩有所期望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的父母很喜欢将自己的小孩与别人的小孩做比较,甚至于父母对子的期望多少参杂着自己自私的成份。希望借子女的成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样会直接影响自己和子女的沟通。更有的父母直接指出自己子不如别人的地方对孩子进行责骂。这样做对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会使幼儿在以后的与人沟通中产生自卑心理。如果换一种方式与幼儿交谈,让幼儿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就会使孩子思想上产生无限的动力,朝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事半功倍

29、。,四、多建议少命令当与小孩进行沟通时,务必要多用建议的方式,尽可能提供几项不同的建议来供幼儿参考,并观察幼儿的生活习惯,从旁边协助和指导幼儿,诱导孩子去。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小孩子也会骂人,但是如果你仔细聆听会发现小孩子所说的话全部都是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小孩子的思维系统发展特点决定了模仿是们学习的最佳方法。我们的父母如果用多建议少命令的话,比较容易让小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五、多倾听少唠叨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当小孩子与你有不同的意见及看法时,做父母的往往就唠叨个不停,成人一般总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如果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事情,那就是不应该。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要进行沟通之前我

30、们首先要倾听对方的意见与看法,认真地倾听和了解孩子心中的真正想法,多方面综合地观察各种不同的见解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做不但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小孩子也容易对你的沟通方式产生好印象,接受你所说的话语,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六、多守信少敷衍诚信是一种美德与小孩子之间的约定一定要兑现,千万不能有敷衍了事现象。小孩子很容易将父母的言行牢记在心中,经过几次对小孩子的敷衍之后小孩也学会用同样的办法应付父母提出的要求,而根本未改正不良习惯。因此,与小孩沟通之后所约定的事情也一定要如期达成。七、多提醒少限制对小孩的限制不但不能够阻止孩子的继续犯错误较多的限制还容易使小孩产生极端的心理。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琐

31、碎小事情来提醒和教育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用提醒以及建议的方式进行沟通更加容易让小孩子对成人产生信赖感。例如小孩子不吃饭到底为了什么?父母应该详细去了解可能造成小孩子不吃饭的原因,尽量不要因为小孩子不吃饭就限制小孩子做各种事情,如:不吃饭就不能看电视、不吃饭就不带你出去玩、不吃饭就不能吃巧克力)应该耐心地与孩子沟通告知孩子不吃饭会产生的不良后果,并且诱导小孩养成喜欢吃饭不挑食的好习惯。,怎样与孩子沟通话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校学生家长尤为重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与孩子沟通得比较好,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感到与孩子难以沟通,觉得孩子不听话、不懂事,甚至厌学,让家长感到十分困惑。出现这种

32、情况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家长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或者不能很好地与孩子沟通。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我就如何与孩子沟通谈几方面的个人观点: 一、现状分析 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学校学习任务紧张,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机会比较少;在家,没有兄弟姐妹,父母又忙于自己的工作,沟通的机会更少。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下,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症状为情绪波动、自卑、焦虑、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等。所以经常出现说话不知深浅,打逗不知轻重,情绪一旦爆发就不管后果如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孩子们在宽

33、松、平和、愉悦的氛围中成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经常性沟通,及时化解心中的积怨和不快乐的成分。然而,我们有许多家长不能或不能很好地与自己的孩子沟通,出现了“大孩子和小孩子玩儿不到一块儿的现象”,过早地形成了代沟。 二、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要想与自己的孩子达到比较好的沟通效果,首先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初中学生一般存在以下三个比较极端的心理倾向: 1、自尊心很强,忍耐性很差 自尊心是一把双刃剑。作为父母,如果还像小学那样,出了问题,对孩子就是一味的申斥,尤其是当着其他人的面(特别是异性同学或朋友),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做,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效果,反而会引起他对

34、你的排斥和反感,往往搞得家长下不来台。孩子听到你披头盖脸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没有面子,今后怎么还能在同学们面前抬起头来,而不是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错了或错在哪里。,2、独立意识很强,自我支配能力很差 到了初中以后,很多孩子不再愿意事事都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单独来做。这时候,父母要自愿充当孩子的参谋,争当绿叶。虽然,孩子年龄还小,缺乏处理问题的经验。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尽可能的提供给孩子自我展现的平台。很多做父母的,尤其是母亲,总是怕孩子 做不好,处处代劳。这样,一方面会使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对孩子健全的人格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我们作父母的在一定情况下要放开手脚,

35、让孩子在自己意识支配下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做错了再予以纠正,对孩子来说也比不做强。 3、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但很容易受到坏的影响 13岁16岁的孩子思维敏感,知道好坏、丑恶之分,但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坏的影响。这个阶段是孩子意志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作为父母要经常关注孩子的各种情况,尤其是他交往的朋友。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单纯的、积极的成长空间。事实上,我们努力使孩子考入重点中学,以致将来考入名牌大学。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接受最优秀老师的指导,也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竞争环境。 三、积极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1、和谐的家庭环境

36、 生活在健全、和睦家庭的学生普遍心理素质好,而生活在单亲、离异、夫妻不和等家庭中的孩子相对心理较敏感,承受能力较差。调查表明,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成员死亡、家庭成员患急重病、父母关系紧张和邻里关系不好,是“家庭因素”中影响学生最大的五个问题。 2、快乐的学习方式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升学和前途,激烈的竞争会给学生在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我们学校和家长都有责任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尽量创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3、适度的社交圈子 这个社交范围主要还是学生之间。学生时代,学生渴求纯真的友谊,因此孩子之间正常交往,家长不必过分干涉,正确引导才是上策。 四、沟通方式的选择 成功专

37、家罗宾曾说过:“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家长,要有认清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挖掘孩子的潜能,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每个孩子都能成材。 1、理解和尊重孩子 被尊重、被关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当一个人觉得被理解、被尊重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温暖的、安全的,没有孤独感的。理解在亲子之间本来应该没有问题,但事实并不是没有问题。作为家长,我们往往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很在重,总希望孩子无条件地服从我们,我们却不能无条件地去尊重子女。如果家长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位置,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用他们的头脑去想,能够

38、理解孩子而平等和谐进行沟通,孩子就会感到家庭的温暖、安全,就会愿意与父母沟通。因此,理解、尊重孩子能有效地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代沟”。 2、认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意见,要与孩子做朋友,家里就不能搞“一言堂”完全由家长说了算。尤其是遇到孩子有关的事情,家长一定要与孩子商议,听取孩子的意见,对的意见要接受,不对的意见要做出解释。当家长就家里的某件事做出决定时,也应征求孩子的意见,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会感到自己是家里平等的一员,在以后会积极为家庭着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事情本事的完成。,3、主动和孩子交流心里想法。与孩子沟通,目的是要增进彼此的了解将自己的见解和要求向孩子说清楚让

39、孩子明白父母的意思,便是沟通。其实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因为那只是单向性的,目的只是让孩子了解父母,要求孩子能做到父母所期望的。这些父母是否想过:你们要求孩子听话和了解你们的意思,但你们有没有了解过孩子的想法?沟通,要求父母主动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孩子表达,同时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互相倾听,互相了解。这样,才能了解孩子心中的所思所想,而后“对症下药”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孩子健康成长。 4、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要注意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试想,如果家长整天无所事事,蒙头大睡,睡不醒,醒而云游。有时喝点小酒,酒后还在孩子面前撒酒风;有时招来朋友,在家打几圈麻将。这样怎么能培养孩子?如果家长在家庭或事业上

40、不思进取,一问三不知,不孝敬老人。孩子根本就看不起你,怎么谈得上沟通?当然,这是个别现象,我们当中不会有这样的家长。 5、多赞赏,少批评 我们一定要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对孩子的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当孩子学习进步了,做了好人好事,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恰到好处的赞赏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 6、要信赖孩子与孩子讨论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缺点、好坏习惯基本上来自家庭、学校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对孩子要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家长信任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基础。同时家长要善于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如考试没有考好,家

41、长如果用“打骂和训斥”方法行不通,效果是不会好的,如果与孩子一起讨论没考好的原因是什么,比如说是因为没有听懂,或是时间不够等。通过与孩子一起讨论查找原因,对孩子的学习效果就会好些,也易于与孩子沟通。,7、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小环境 孩子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尽量少在家中接待。家庭气氛要和睦、祥和、稳定,家长不要经常吵闹,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更不可能与孩子有好的沟通。 五、沟通过程中的忌讳 1、家长不要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可能很多家长都对孩子说过这句话:“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言外之意是你比孩子懂得多的多,可现在的孩子不这么认为。如果你现在的工作很有成就或许孩子

42、还能接受,不然孩子会很反感,不认可你的说法。 2、家长不要临上阵才磨枪 很多家长平时很少和孩子沟通,等到孩子有了问题后才想起来要和孩子沟通,这是行不通的。因为和孩子沟通是一个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家庭氛围。一旦孩子有问题了,你和他们说的时候那态度和感觉是很严肃的,会让孩子有恐惧的心里,他们当然不能配合你了。所以,和孩子沟通要时刻坚持不放松。 3、家长不要车轱辘话反复说 沟通的效果与时间长短和次数不成正比,相反,有些话说的次数太多会招来孩子的反感。因为我们一般的家长都是指出孩子的缺点,很少有赞扬的话经常说的。所以,说的次数多了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挫,感受到很没面子,因此也达不到你希望的效果。,3、家长不

43、要车轱辘话反复说 沟通的效果与时间长短和次数不成正比,相反,有些话说的次数太多会招来孩子的反感。因为我们一般的家长都是指出孩子的缺点,很少有赞扬的话经常说的。所以,说的次数多了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挫,感受到很没面子,因此也达不到你希望的效果。 4、家长不要把学习当成孩子生活的唯一 我们很多家长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总是离不了学习。说什么事最后都要归结到学习上。这让孩子很反感,好象他们的生活中只有学习、学习,没有其它的事了。其实这是大多数家长的认识误区,感觉孩子要是不学习就没出路了。所以就把学习常挂在嘴边。见到孩子就想对他进行一番理想、前途的说教。这样做很多时候是适得其反。孩子不听,你也心情不好。

44、所以,在休息的时候尽量和孩子聊点轻松的话题。最好是他感兴趣的,这样能调动孩子的思维,增进你们之间的感情,使沟通更容易。 5、家长不要将孩子与自己的童年对照 有的家长爱把孩子同自己小的时候相对照,认为自己在小的时候上学怎么怎么好,而孩子赶不上自己。无形中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无能,同时也不愿和你多说他们现在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事。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彰显自己,说自己小时候如何如何好之类的话语,这样会引起孩子的卑微感。 6、家长不要只顾忙自己的事 很多家长会认为我忙都是为了让孩子能有一个好的生活条件,所以很多时候就放弃了和孩子沟通的义务。其实我们做家长的要想真正的能和孩子有良好的沟通,就要同孩子一同成长。时时

45、关心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感觉你是真的和他们在一起的。所以,千万不能因为自己忙顾及不到孩子,或自己管不了孩子,把培养的重任完全交给老师,这是一个极端错误认识。,现在中国教育没有完全摆脱“英才”教育的模式,对老师来讲考入重点中学的升学率达到3040%就不错了,有可能受到表彰或奖励,但对6070%的家庭来讲是不成功的。当然,升学不是唯一的出路,我们最起码要把孩子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对社会有用的人。假如,学校和家庭都失败了,把孩子培养成了对社会有害的人,那么对这个家庭来讲就是灭顶之灾。你忙是为了谁,忙半天有什么用呢? 根据专家的研究,沟通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看看你的孩子是在哪种情况

46、下成长的: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强;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充满自信; 赞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爱人爱己; 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把握目标; 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对别人多一份关爱。,六、对初三年级学生家长的几句话 今年,初三年级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我校初三年级在安国市的整体水平是:平均分第一,优秀率第一,及格率第一。这个结果令我们很满意,与孩子们和老师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当然,可能你的孩子考的不理想。我们说过升学不是唯一的出路,要面对现实,积极引导。下面提几条建议仅供参考: 1、切忌期望过高 不

47、少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爱把“至少要考500分”、“一定要上安中”之类的话挂在嘴边,殊不知这样做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让孩子愈发悲观、焦虑,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孩子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本上已成定局,短时间内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因此,对家长来说,首要任务就是正确了解孩子的状况,接纳孩子的现状,不提不切实际的要求,你不妨告诉孩子:“只要尽到最大努力就行了!” 2、切忌制造紧张空气 为了给孩子督战助阵,有些家长刻意制造出“一级战备”的考前状态,如请假在家做“专职后勤”,晚上绝不打开电视等等。其实,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觉得压抑、烦闷,“透不过气”来。明智的做法是,家

48、长该干嘛就干嘛,同时,尽量避免出现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的事件,如夫妻吵架、邻居冲突等等,营造温馨、宽松的家庭氛围。 3、切忌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能让考生把现有水平发挥到最佳程度,在考前阶段,家长对孩子要鼓励、肯定,不要动辄批评、指责。当孩子某一次考前测验失利时,一味责骂只会让孩子更加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弃,这时,家长最好多与老师、孩子沟通,共同找出失利的原因,帮助孩子尽快走出失利的阴影。 4、切忌唠叨 在孩子复习迎考期间,一些家长总爱在孩子面前反复念叨“你要加把劲啊!”、“你一定要考好呀!”等等,这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加重思想包袱。你有这唠叨的功夫,不如给孩子讲讲笑话,让他的神经放

49、松一下。 以上是我对“沟通”的粗浅认识,讲的好与不好请各位家长谅解,我们愿意与感兴趣的家长保持联系,共同探讨这个话题。,一个孩子从生下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陪伴他成长最多的是母亲。最近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却发现,如果幼儿从3个月起,父亲能够多多陪伴,会让孩子的行为控制能力更强,攻击性、叛逆性、好动性、反社会等不良行为大大减少。但同时,男人又一直被视为家庭的顶梁柱,整天在为工作而奔波忙碌,能有多少精力和时间花在孩子身上?南京的年轻爸爸们,你们每天会花多少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 看看这项研究父亲陪得多孩子不易叛逆 根据最近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如果幼儿从3个月起,父亲能够多陪伴左右,孩子在1岁前以至于以

50、后的行为障碍都会更少,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等。也就是说,父亲的陪伴会让孩子的行为控制能力更强,攻击性、叛逆性、好动性、反社会等不良行为大大减少。同时,该研究也指出,父亲的这种行为对儿子比对女儿的影响更大。参与研究的专家认为,这可能与男孩在幼年时期更容易感知到父亲的影响有关。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儿童心理学杂志上。 记者调查过半爸爸每天带娃不超1小时 日前,记者随机采访了20个孩子在1岁以下的家庭。其中,有11位爸爸每天陪孩子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7位爸爸每天陪孩子的时间多于1小时但不超过2小时,只有2位爸爸每天带孩子的时间超过2小时。在采访中,不少妈妈甚至呼吁,爸爸应

51、该多花点时间陪宝宝玩,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肯定有积极作用。天天妈妈告诉记者,天天现在11个月,非常喜欢爸爸跟他玩游戏。“比如举高高的游戏,每次一玩,就疯得不得了,咯咯咯咯直笑。”天天妈说,她有时会故意制造自己很忙的假象,让天天跟爸爸多相处一些时间,毕竟男孩子还是要跟男性多接触些好,这会对孩子以后的性格培养有好处。 对照看看,你属于哪种爸爸“1小时”型 基本每天只有1小时陪孩子 葡萄爸爸,是典型的每天“1小时”陪孩子型。葡萄妈妈区女士告诉记者,老公在江北上班,说起来是朝九晚五,实际上每天7点钟就要出门,晚上7点钟才能到家。“也就吃完晚饭那会,他还能抱会儿孩子,等到8点半之后,就轮到我来哄

52、孩子睡觉。” 到了周末,葡萄爸爸在带孩子方面也是能偷懒就偷懒。因为葡萄才10个月大,还属于比较难带的阶段,葡萄爸爸宁愿做家务也不愿长时间带孩子。“他几乎把所有家务都包下了,孩子就一直黏着我。”区女士说。 “两地分居”型 每两周回老家看一次孩子 球球的爸爸妈妈都是外地人,大学毕业后留在南京打拼,工作都比较忙。球球4个月大时,妈妈产假结束,因为不放心保姆带孩子,老人又无法到南京来,无奈之下,球球爸爸叶先生只能让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回老家淮安。从那以后,每两个礼拜,叶先生和爱人就会开车回一趟淮安,看望孩子,顺便陪陪孩子。 像叶先生这样与孩子分隔两地的,自然陪孩子时间不多。有的即便是住在一起,但因为爸爸经

53、常要出差、应酬多,几天碰不到孩子的面也都是正常的事情。 “亲密”型 “家庭煮夫”同样有成就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爸爸都如此忙碌又没有耐心。笑笑的爸爸,绝对是爸爸中的“超人”。“笑笑妈妈工作比较忙,我就成了家庭煮夫。她休完产假后,笑笑基本就是我带得多。” 笑笑爸爸说,花时间在女儿身上,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笑笑现在可爱黏着他了。“笑笑9个月,妈妈出门上班时,她从来不哭。可是,我要是出门没带她又被她看见的话,那就惨了,她会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啊!10个月时,笑笑会喊爸爸了,一看见我就爸爸爸爸不停地叫着,我开心得不得了。”,专家:千金万金不如多花时间陪孩子 “我们遇到的现实案例中,3岁以后这种现象更明

54、显。”12355南京青少年综合服务台专家文清很赞同这个观点。她说,因为怀孕、母乳等原因,孩子在3岁前往往对母亲更依恋。 但3岁后,孩子的第一个心理期出现,开始叛逆,有了“我”的概念,并趋于模仿。文清举例说,比如孩子会模仿同性的行为。因为工作等原因造成父亲角色的缺失后,母亲对孩子会特别依恋,情感容易发生异化,孩子也会过于依赖母亲,甚至可能传染母亲的焦虑情绪,进入第一个叛逆期。 而第二个叛逆期则是青春期,也就是孩子人格塑造的时候。“这时候,母亲由于情感过于细腻、过度集中在吃喝拉撒上,孩子往往更需要父亲的果敢、坚强、对事业的执着等精神作为引领。比如父亲可以与孩子一起踢球、成长、参加学校各项事务、为孩

55、子出谋划策等,让孩子在团体活动中有一定担当。”文清表示,如果没有父亲陪伴影响就会很大。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母亲是无法承担这一角色的。 “我们接触到的案例中,有的孩子甚至非常排斥父亲,把父亲当成竞争对手来竞争母亲。”文清说,有的父亲说自己忙死了,每次陪孩子玩就像完成任务。其实父亲给孩子千金万金,不如多给点时间和爱心、耐心。,1、天气好的时候,一起去放风筝,能和孩子动手做风筝那就更棒了。 2、准备彩色笔,和孩子一起画画,画你们的梦想中的家是什么样的。 3、下雨天,穿上雨鞋,带孩子玩踩水花的游戏。 4、一起看精彩的动画片,选每天一集的那种,并告诉他,你想当里面的哪一个人物。 5、雨后的夏天,到楼下花园

56、里找蜗牛,看它们怎么背着小房子走路。 6、春天,带上小捞网,到公园的小湖捞蝌蚪,看它们如何变成小青蛙。 7、用橡皮泥做手工,捏小兔子、小鱼,所有你们喜欢的小动物。 8、参与他和小伙伴的游戏,必要的时候,还要扮演别的小朋友的大朋友。 9、选一本有趣的儿童故事书,有计划地朗读给他听。 10、当妈妈身体不舒服时,和孩子一起准备晚餐。 11、带孩子去公司了解你工作的环境,让他知道,爸爸除了玩电脑,还能做很多别的事。 12、和孩子玩拼图游戏,把你们的合影制成拼图来玩,更有意思。 13、让孩子骑在你的脖子上,感受你的力量。 14、一起去游泳,做孩子最安心的保护神。 15、和孩子去买衣服,如果是儿子,就买父

57、子装,如果是女儿,就给她买最漂亮的那一件。 16、去亲子主题餐厅吃饭时,和他一起戴卡通面具。 17、他从幼儿园回家时,给他拥抱欢迎,你不管回家多晚,也要给他一个晚安吻。 18、记住孩子玩伴的名字。和他的玩伴打招呼。 19、偶尔和他抢玩具玩,这会让他知道爸爸除了爸爸还是个大孩子,你们能做好朋友。,20、孩子在唱歌时,你也能接得上,和他一起唱。 21、如果实在太忙,也要抽空打电话和他说几句话。 22、出差回来,要带礼物给他,一个小发卡、一块橡皮泥,都行。 23、当孩子拿作品给你看时,就算是涂鸦,你也必须花时间和他一起欣赏。 24、用手机拍下你们的合影,做手机墙纸。如果想炫耀,可群发给你的朋友。 2

58、5、和他约定属于你们俩的暗号,有时为了躲开妈妈一起偷吃糖果时能用上。 26、教孩子玩你小时候的游戏。 27、去公园,坐过山车,告诉孩子,有你在,什么都不用怕。 28、偶尔孩子不肯睡午觉时,干脆陪他玩到累,这样孩子觉得你和他是一条战线的伙伴。 29、冬天的时候,用大衣抱住他,只露出小脸蛋,一起出门去闲逛。 30、你不顺心时,也向他诉诉苦,孩子的安慰,胜似良药,他也会明白,大人也有烦恼。 31、和孩子一起带小狗散步。没有小狗,带个玩具小狗也行。 32、妈妈生日时,和孩子一起准备礼物。 33、和孩子聊聊他的理想,很多年后,再将它告诉孩子。 34、过年时,做贺年卡给家人,孩子画图,你来写祝福。 35、

59、和孩子玩扔小球,早晨带他慢跑。 36、去幼儿园接他时,不急着回家,和他一路玩着回去。 37、至少要和孩子学会下一种棋,围棋、象棋、军棋、飞行棋都行。 38、一起去爬山,孩子走累了,牵他的手,背一段也没关系。 39、在孩子生病打吊瓶的时候,给他带有趣的玩具,温柔地跟他聊天说话。 40、每年和孩子长途旅行一次,去之前,和他一起决定要去的地方。,41、下雪时,和他去堆雪人。 42、带他回你的老家,请爷爷奶奶讲你小时候的故事给他听。 43、去海边,和他玩沙,玩海水。 44、去儿童科技馆,了解科学的世界。 45、带他到公园草地晒晒太阳,让他躺在你的肚子上享受日光浴。 46、保留他在幼儿园的第一次作业。 47、把他放到肩上,让他骑着马一样逛游乐场。 48、如果是女孩,给她梳一次小辫子。如果是男孩,和他一起上理发店。 49、遇到他害怕的事时,紧紧地握住他的小手。 50、当孩子不爱吃水果时,和他玩水果拼盘游戏,拼出可爱的图案,然后一起吃掉。,PSP 滑板 溜冰鞋 电脑游戏 模型 手表、篮球、鞋衣帽。 个人觉得11岁男孩应该也是喜欢这类这个阶段的男孩 喜欢一些遥控玩具(如 遥控汽车、遥控飞机)、足球等运动器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