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监测技术要求.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5522117 上传时间:2020-08-1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69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铁施工监测技术要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地铁施工监测技术要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地铁施工监测技术要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地铁施工监测技术要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施工监测技术要求.ppt(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铁施工监控量测 技术要求,第一部分 地铁监控量测一般问题第二部分 监测控制值与反馈技术,第一部分 地铁监控量测的一般问题,一.监控量测的重要意义 1 .对地铁工程和周边环境安全的全程监控; 2 .对工程和环境安全及风险程度的预测和评估; 3 .为今后的地铁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类比依据。,二.监测项目的选择原则 (关于应测项目和选测项目问题) (洞内外状态观测的重要性),三.测点布设原则 1.重要位置布设较密,否则较疏或无测点;(交通要道、重要管线、穿越既有线或建筑物、桥梁等。) 2 .距地铁主体和重要结构近者较密,否则较疏或无测点。(地铁车站、通风道等。),四.监测频率确定原则 1 .取决于测

2、点与工作面的距离; 2 .取决于测点处的测值变化速度(及变化加速度)。,测值变化速度曲线,第二部分,监测控制值及反馈技术,地铁施工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1 一般规定 1.1 为使地铁施工符合结构自 身安全及周围建(构)筑物安全的原则,特制定施工监控量测控制标准。 (目的),1.2 根据地铁施工经验及设计要求,并参考相关规范,对浅 埋暗挖法施工、盾构法施工、地 铁明(盖)挖法施工以及竖井施 工而引起的地表沉降、周边水平 收敛建立相应的控制值。 (依据),1.3 监测项目的实测值或用回归分析推算的最终值一般均应小于表2.1、表2.2和表2.3中所列数值。当位移速度无明显下降趋势,而实测值已接近表中规

3、定的控制值,同时支护混凝土表面已出现明显裂缝,或者实测位移速度出现急剧增长时,必须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经设计、施工、监理和业主分析和认定后,改变施工程序或设计参数,必要时应立即停止开挖,进行施工处理。 (反馈原则),1.4 对地铁周边重要建筑物,或地铁穿过重要地下构筑物的地段,应根据重要性情况,相应提高控制标准值,具体数值应在施组及监测方案审批时明确,以保证建(构)筑物安全。 (提高标准的原则),1.5 地铁施工监控量测控制标准要根据地铁结构跨度、埋置深度、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点、施工工法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根据目前情况北京地铁施工监控量测控制标准可分别采用表2.1、表2.2和表2.3。 (相

4、关因素),2 地铁施工监控量测值 控制标准,2.1 地铁浅埋暗挖法施工 监控量测控制标准 (见表2.1),2.1 地铁浅埋暗挖法施工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表注: 1 位移平均速度为任意7天的位移平均值;位移最大速度为任意1天的最大位移值(下同)。 2 本控制标准是针对北京地区地铁沿线重要区段、周围有重大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区段而设置的控制标准,对于地铁沿线周围无重大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区段,或者区域地质环境困难的区段,其控制值标准可以适当放宽(下同)。,2.2 地铁盾构法施工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 (见表2.2),表2.2 地铁盾构法施工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2.3 地铁明(盖)挖法施工监控量

5、测值控制标准 (见表2.3)。,表2.3 地铁明(盖)挖法施工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3、 地铁施工监控量测信息 管理及反馈,3.1 一般规定 3.1.1 施工监控量测的各类数 据均应及时绘制成时态曲线(如位移时间曲线和速度 时间曲线)。应注明施工工 序和开挖面距监测断面的 距离。,3.1.2 当位移时态曲线的曲率趋于平稳时,应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或其它数学方法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确定位移变化规律。,3.2 施工监控量测管理 3.2.1 隧道监控量测应成立专门的监测小组,由施工单位或委托其他有经验或资质的单位承担相应的监测任务。,3.2.2 监测小组组长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 验及有结构受力计

6、算、分析能力的技术人员担任,其余人员在组长指导下负责日常监测工作及资料整理工作。,3.2.3 监测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监测、数据分析处理和仪器保养维修工,并及时将监测信息反馈给施工、设计、监理、建设等相关单位。,3.2.4 施工监控量测按监测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与施工环节紧密配合,不得中断工作。,3.2.5 妥善协调好施工和监测的关系,将量测元件的埋设计划列入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施工单位应及时提供工作面,创造条件保证监测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监测工作应尽量减少对施工工序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一切观测设备、观测测点和电缆受到机械和人为的破坏,如有损失,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及时采

7、取补救措施,并详细作出记录。,3.2.6 为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及连续性,应制定健全的监控量测质量保证体系和责任制。,3.2.7 所监测的数据必须 保证真实、可靠,监测 人员对监测数据负责。,3.2.8 根据施工具体情况确定监测项目,设定变形值,内力值及其变化速度预警值,当发现超过预警值时,及时报告施工单位总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3.3 施工监控量测数据的 处理与反馈,3.3.1 监测数据的分析与预测 1 取得监测数据后,要及时进行整理,绘制位移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散点图,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终位移值,预

8、测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性,据此确定施工方法及判定施工方法的适应性。,2 不同监测内容的分析与处理包括以下内容: 1) 地表沉降及裂缝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2) 地表建筑沉降、倾斜及裂缝监 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3) 地下管线变形监测数据分析与 处理; 4) 地中土体分层垂直位移监测数 据分析与处理;,5)地中土体水平位移监测数据分 析与处理; 6)地下水位观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7)初期支护拱顶沉降、水平收敛 及裂缝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8)钢支撑轴力监测数据分析与处 理;,9) 桩顶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10)桩体变形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11)围护桩内钢筋应力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9、12)围护结构侧土压力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13)格栅内衬主筋内力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3.3.2 监测数据的反馈,1) 信息化施工要求以监测结果评价施工方法,确定工程技术措施。因此,对每一测点的监测结果要根据管理基准和位移变化速度(mm/d)等综合判断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2) 监测后应对各种数据进行及时整理分析,判断其发展变化规律,并及时反馈到施工中,以此来指导施工。根据以往经验,采用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的级管理制度作为监测管理方式。管理等级见表3.3.2。,3.3.2 监测管理表,3) 在一般施工情况下,当位移值UU0/,同时位移平均速度和最大速度均小于表2.

10、1、表2.2、表2.3中所列数值时,此时工程是安全的,可以正常施工;当位移值U U0/,同时位移速度接近上述三表中的控制值时,此时则应按1.3条的规定进行反馈。,4) 在某些施工情况中,当监测位移值U达到甚至超过了表2.1、表2.2、表2.3所列位移控制值时,整体工程基本上未出现不稳定迹象,此时,如位移速度均小于表中控制值,则应加密监测次数,加强对支护衬砌和周围环境的观测,并作好预警方案;如果发现位移值和速度值反映的曲线有增长趋势,同时支护衬砌和周围环境均有相应的反映,则应立即按1.3条的规定进行反馈。,监测项目的实测值或用回归分析推算的最终值一般均应小于表2.1、表2.2和表2.3中所列数值

11、。当位移速度无明显下降趋势,而实测值已接近表中规定的控制值,同时支护混凝土表面已出现明显裂缝,或者实测位移速度出现急剧增长时,必须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经设计、施工、监理和业主分析和认定后,改变施工程序或设计参数,必要时应立即停止开挖,进行施工处理。,3.4 应提交的监测成果 1)监测日报及分析 2)监测月报及分析 3)监测总结报告,3.5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1) 坚持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监测前编制工程监测实施性计划,包括监测程序、方法、使用仪器,监测精度,监测点的布置,监测的频率和周期。 2) 使用的仪器及传感器在施工监测过程中要保证其精度和可靠性,组织有经验的监测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监测小组,确保施工监测质量。,3) 监测过程中随时检查不利于支护结构稳定的因素,如支护结构稳定的施工质量、施工条件的改变,管道本身渗漏和不适当的排水以及气候条件变化等,在日常的现场观察中都能及时发现。此外,工程事故隐患,通过现场观察中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消除可能出现的事故。 4) 每个工程项目的监测资料保持有完整清晰的监测记录、图表、曲线、监测文字报告,并报送监理审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