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企业综合应急预案汇编范本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55215287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68.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道路运输企业综合应急预案汇编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道路运输企业综合应急预案汇编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道路运输企业综合应急预案汇编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资源描述:

《道路运输企业综合应急预案汇编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运输企业综合应急预案汇编范本(6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X发xx41号关于印发XXXX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应急预案的通知司属各部门: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落实“一岗双责”。严格按照企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的安全生产方针,强化事故预防和处理,减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结合公司当前实际,制定了XXXX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应急预 案,现予印发各部门,请加以对比学习,认真贯彻执行。附件:XXXX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应急预案xxxx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二O-X年X月X日办公室XX年X月X日印发附件:综合应急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建立积极有效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指挥机制,对 发生的道路运输事故、群体

2、性事件、火灾事故、公共安全事件做 出迅速反应,避免事故的蔓延和扩大,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 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制定本预案。1.2编写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 调查处理条例、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司实际, 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应于本公司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群体性事件、消 防安全事故、公共安全事件。1.4应急预案体系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救援 预案两部分组成。综合应急预案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指南,包括事故(事 件)处理的方针、政

3、策、基本应急行动和应急措施等。主要阐述 公司应急组织的结构及职责,明确各类事故的应急行动等。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企业可能发生的具体事故类别,制定的 具体应急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具体包括道路交 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群体性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消防安全 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公共安全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等。1.5应急原则“加强预防、快速反应”的原则。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 和应急相结合,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迅速果断处置各类事故 或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以人为本、损益合理”的原则。以保障乘客和员工的生命 安全为首要任务,切实维护公司合法利益。在多种处置措施中, 应选择对公众和公司利益损害

4、较少的应急措施。2. 风险分析2.1概况分析一、我司目前有客车XX辆,其中省际班线X辆,县际班线 X辆,县内专线X辆,片区性经营农客X辆,城乡公交车X辆,。 XX县处于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区道路等级低,安全基础设施差, 恶劣气候变化较大,则存在着一定的道路交通安全风险。二、公司职工乂人,承包车辆驾驶员X余人,目前客运市场 仍不规范,经济利益纠纷长期存在,存在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发生 隐患。三、公司车辆分布广,24小时均有车辆运营,可能成为恐怖 袭击、盗抢事件的发生地,存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风险。四、公司办公场地分布在XX、兴街,存在一定的消防火灾 风险。2.2危险源分析2.2.1道理交通危险性分析人、

5、车、路构成运营生产的必须要素,由于驾驶员驾驶车辆 行驶在道路上,道路上车辆、行人的动态位移变化需要驾驶员采 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稍有不慎或处置不当便会发生行车事故,其 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道路运输的高危、高风险,其危险性由客 观和主观因素构成。一、客观因素(一)营运线路上的危险路段(点),如傍山险路,滑坡路段, 连续弯道,急转弯,涵洞隧道,漫水,村镇、交叉路口,结冰路 段等。(二)特殊天气,如大风、雾、雨、雪、冰等。(三)不规范的市场管理造成个别车辆经营者争抢客源,造 成驾驶员违法行车。二、主观因素(一)驾驶员患有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或服用违忌药物。(二)驾驶员的违法行为。(三)违规操作处置不当。

6、(四)客观影响造成情绪不稳定及思想负担。(五)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六)思想麻痹、经验主义。(七)私自更换驾驶员。(八)私自拆改车辆设备,改变车辆安全工作性能,驾驶不 合格车辆。2.2.2群体性事件风险分析一、客运市场不规范,非法营运屡禁不止,客运矛盾突出。二、客运市场发展,与现有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冲突。三、客运经营的政策性调整导致的利益纠纷。四、其他原因造成的冲突。2.2.3公共安全事件风险分析一、各种因素导致的恐怖行为,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影响。二、盗抢等违法犯罪行为。2.2.4办公场所消防安全危险性分析一、电线线路铺设不合理,引发电线发热、短路。二、办公人员违规使用明火,引燃办公易燃物品。

7、三、环境因素的影响,雷雨天气造成电线起火,夏季炎热天 气引发易燃易爆物品起火。3. 组织机构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3.1.1成立公司预警救援领导小组组长:XXX(经理)副组长:XXX(副经理)成员:XXX、XXX、XXX、XXX、XXXXXX3.1.2预警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技术和应急管 理科,xxx兼任主任。3.1.3预警救援领导小组下设4个应急分队,队员由各职能部 门的全体人员和各单位专兼职安全员、管理人员组成。一、交通事故应急分队:由安全技术和应急管理科负责,X XX兼任分队长。二、消防治安应急分队:由护厂队负责,XXX任分队长。三、公共安全应急分队:由安全技术和应急管理科负责

8、,X XX兼任分队长。四、群体性事件应急分队:由客运站负责,XXX任分队长。3.2机构工作职责3.2.1预警救援领导小组预警救援领导小组是指挥协调各公司各部门安全生产事故应 急及其它紧急情况处置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统一协调组织、调 配安排整个应急行动,保证行动及时、有效、有序进行。3.2.2办公室一、向外报送公司预警救援管理和事故信息。二、组织协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预警救援实施工作。三、指导协助各各部门编制应急预案,并监督和指导各各部 门实施应急管理工作。四、检查预案的适用性,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对预 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五、做好与交通事故、公共安全、消防、社会治安、群体性 事件等突发事

9、件应急救援机构之间的协调联系,积极配合救援行 动。六、承担预警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3.2.3应急分队一、加强应急队员应急业务的培训,定期组织安全生产预警 救援演习,增强应急队员对应急救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应 急队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二、定期检查保养应急装备,保证装备齐全有效,做好应急 准备工作。三、接到事故和紧急突发事件报案后,立即向公司预警救 援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报告,及时向相关部门报警,并 迅速组织应急人员、应急装备赶赴现场,根据预警救援领 导小组的指示执行施救方案;组织抢救伤员,作好现场的 保护和安全保卫工作,配合公司、消防、卫生、公安部门 作好现场勘查、取证、调查

10、工作。四、做好现场清理及事故善后处理工作,按照“四不放过” 的原则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报告、处理意见及时上报 预警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五、公司全体人员应急列入消防治安应急分队,除履行好消 防治安应急职责外,需要时承担综合应急救援任务。3.3人员职责3.3.1公司预警救援领导小组组长职责一、监督、检查、分析公司应急机制的适应性,统筹应急机 制有效运行,充分发挥应急机制的快速处置能力。二、集合、调集相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指挥全局,果断决 策,防止事态扩大,减少事故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三、按事故上报程序向上级报告事故的性质、等级等情况, 并及时提出事故善后处理方案。四、评价应急机制的运作情况,

11、必要时对相关人员做出奖惩 决定。3.3.2公司预警救援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一、协助组长做好事故应急指挥工作,提出施救方案,检查 落实情况,对施救的全过程进行现场监督。二、处理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三、组长不在时,行使组长职责。3.3.3应急分队队长职责一、当好组长、副组长的参谋,接到事故报案后,立即向预 警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提前组织本队人员做好事故应急处理准备。二、亲临现场指挥,实施应急方案,并随时观察、掌握事态 的发展变化,采取有效措施把伤亡人员、事故损失控制在最小范 围内。三、协助有关部门勘查事故现场,调查事故原因,收集掌握 事故信息,及时向预警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3.3.4应急分队队员职责

12、一、加强自身修养,增强对应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政 治思想觉悟和应急业务水平,熟练掌握各种应急设施设备的操作 技能,培养灵活机动的应急、应变能力和技能。二、有吃苦耐劳、敢于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积极进行现场施救,排除险情。三、随时处于战备状态,时刻听从预警救援领导小组和应急 分队的调遣。4. 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措施4.1.1加强对车辆的管理控制一、落实车辆例保检验制度,查验放行制度。二、运行监控管理,对车辆的随车消防设施设备定期检查, 确保设备齐全有效。三、加强对车辆的维护保养监督工作,确保车辆性能安全有 效,安全上路,平安返回。4.1.2加强对人员的管理一、对

13、驾驶员从业资质的审核,强化调度管理,对驾驶员早 上出车状态进行监控。二、定期或不定期上路检查,排除安全隐患。三、通过GPS监控及时纠正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剔除驾驶 员不良的驾驶习惯。四、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定期对驾驶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 高驾驶安全防范意识。4.1.3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协调工作落实包保责任制,对群体性行为做到“发现的早,控制得了”。4.1.4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加强职工的安全操作培训,对重点操作的制度制作宣传栏, 并且装裱到工作车间,严格要求职工按照操作流程落实。4.1.5合理安排车辆运行时间减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4.2预警行动4.2.1预警任何职工发生及发现交通事故、火灾、

14、群体性事件、公共安 全事件时,应立即向预警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报警,预警救援领 导小组办公室立即报副组长或组长,事故情势严重时,马上向主 管部门上报。消防报警电话:119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社会治安报警电话:110预警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XXX、XXX4.2.2信息报告与处置发生事故(事件)当事人或者发现人向预警救援领导小组办 公室上报事故(事件)发生情况,办公室值班人员根据事故发生 等级向预警救援领导小组领导上报,领导根据事故发生等级做出 相应处置:三级以下事故由生产主管部门解决;二级事故报组长 部署各相关责任小组展开救援,领导小组分析并按规定上报有关 主管部门;发生一级事故,领导小组

15、根据事故发展的情势,立即 向主管部门上报。向主管部门上报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一、基本情况:事故及险情发生的单位或车辆牌号(设施名 称)、所有人及经营人、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二、简要经过:事故及险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车辆毁坏 情况。三、经济估计:事故及险情的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四、原因判断:事故及险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五、控制情况:事故及险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处 置以及控制情况。六、相关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问题。七、报告联系: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及联系方 式。八、应急响应。5. 响应分级与处置5.1分级按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主要 分为四个

16、级别。5.1.1 一级:特大事故(事件)一、造成死亡10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二、发生或预计发生罢运或参加车辆50辆以上或者30人以 上到州(市)级以上部门上访的群体性事件。三、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火灾事故。四、重大刑事犯罪行为。5.1.2二级:重大事故(事件)一、造成死亡3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二、发生或预计发生罢运或参加车辆30辆以上或者10人以 上到州(市)级以上部门上访或者30人以上到县级以上部门集体 上访的群体性事件。三、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火灾事故。四、造成人员伤亡的刑事犯罪行为。5.1.3三级:一般事故(事件)一、造成1至2人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二、发生或预

17、计发生罢运或参加车辆10辆以上或者3人以上 到州(市)级以上部门上访或者10人(含)以上到县级以上部门 集体上访的群体性事件。三、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大财产损失的火灾事故。四、存在较大财产损失的刑事犯罪行为。5.1.4四级:轻微事故(事件)一、造成人员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二、发生或预计发生罢运或者上访的群体性事件。三、发生火灾。四、发生或预计发生的刑事犯罪。5.2应急响应程序5.2.1发生一级事故应急响应程序及处置一、发生一级事故(事件)后,事发单位主管领导接报后在 第一时间立即报告公司预警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必要时可直报 副组长或组长。二、预警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报事故后立即报副组长和组 长,并

18、通知有关负责人,召集领导小组成员分析事故(事件)严 重程度,并启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响应救援预案(一级响应),协 调领导小组各成员立即组织人员、车辆、资金等赶赴现场。同时 将事故的基本情况、事发地点、时间及伤、亡情况、影响范围等 信息上报有关部门。三、赶赴现场后,指导现场应急工作小组工作,部署各专业 工作小组开展事故施救、劝解、调查及善后处理等工作。协调当 地主管单位及有关部门实施应急救援。四、准确、及时将现场各类信息、进展情况由预警救援领导 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5.2.2发生二级以下应急响应一、发生二级事故(事件)时,启动二级响应,视情况成立事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事故救援和

19、事件处置工作。二、发生三级和三级以下事件时,启动相应响应,原则上由 事发单位及负责处置的部门负责,相关部门予以配合,需要上一 级帮助处理的,逐级上报。三、视事态的发展,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5.3应急结束当事故现场得到控制,符合有关标准,导致衍生事故、事件 的隐患消除后,由现场救援小组向领导小组汇报,在得到组长批 准后,现场应急结束。或由组长经现场视察,确认事故情况后由 其发出响应终止的指令。5.3.1事故情况上报事项事故情况的上报应做到如实反映,并且尽可能详尽。主要包 括以下所述的文字材料及根据事故类型应采集的图片或证据资料 等:一、事故发生的单位概况。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

20、况。三、事故的简要经过。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 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五、已经采取的措施。六、事故的原因分析。七、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5.3.2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由预警救援领导小组组织落实,原则 上二级以下事故的总结报告在事故发生后的48小时内完成;一级 事故的总结报告原则上需在事故发生后的72小时内完成;如因事 故情节复杂、存在疑点的,应报呈领导小组组长批示同意后适当延时。各级事故的总结报告经预警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审阅批示后由 预警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留底存档。6. 信息发布信息的对外发布由预警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指挥。由

21、预 警救援领导小组成员按照新闻发布的有关规定,拟订发布的内容、 范围和方式,经组长审定后组织发布。如事故外部影响较大的应 及时向新闻媒体主动通报相关信息。7. 后期处置7.1配合主管部门做好事故后续处理工作,进行事故结案(具 体现场处置措施见各专项预案)。7.2对事故中伤员及死亡家属给予相应赔偿,做好善后处理。7.3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及公司相关管理制度进行相关责 任人处理,并针对事故分析结果,进行职工培训。7.4根据应急救援的实际情况,由预警救援领导小组组织有关 人员对预案进行评审,总结分析经验教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8. 保障措施8.1通信与信息保障领导小组、各工作小组成员的电话号码要登

22、记,制作通讯录, 发生事故要按照响应流程相互告知,落实范围内应急工作。8.2技术与装备保障应急分队在应急响应启动前,要准备好车辆,根据事故的情 势准备应急设备等,保证应急状态下能迅速调用。8.3资金与人员保障应急救援所发生的经费按公司有关规定列支。9. 培训与演练9.1总体要求要做到有分析、有培训、有预防。预警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 要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安全学习,加强职工的应急知识培训, 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通过开展安全事故演 练,使职工在实践中获得应急处理经验,积累知识。9.2预案演练一、必须每年组织一次大的应急预案演练。编制演练方案, 明确演练的课题、队伍、内容、范围、组

23、织、评估和总结等。相 关单位要积极配合预警救援领导小组开展应急处置、救援演练。二、演练要从实战角度出发,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深入 发动职工普及有关安全知识和技能。三、在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完应急演练活动后,预警救援领 导小组对应急行动的结果、职责履行、组织、行动和平时准备等 情况进行评估,并做好有关统计、汇总工作,验证应急预案可行 性及检查需完善、补充的内容。10. 奖惩10.1表彰奖励对在实施应急救援和处置行动中反应迅速、表现突出、处置 果断、决策正确的单位和个人,依据公司相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10.2责任追究因玩忽职守、贻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法律法规及公 司相关规定,追究责任人责任。

24、11. 附则11.1术语和定义一、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 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二、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 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 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 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 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 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 事件。三、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 害。四、公共安全事件:是对不特定人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 重大财产带来的危害。1

25、1.2本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县交通运输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公安局、县道路运输管理 局。11.3维护和更新本应急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的机构和人员及工艺 设施发生重大改变,或在执行中发现存在不适用的缺陷时,由公 司预警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及时组织修订,定期对预案进行 评审修订,并经领导小组组长签署发布实施。11.4制定与解释本应急预案由公司预警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及解释。11.5应急预案实施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12. 附录附录1指挥部各成员通讯录附录2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及台账附录3各专项应急预案附录4 其它时段应急预案XXXX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指挥部人员通讯录姓名联系电话姓名联系电话姓名

26、联系电话XXXXXXXXXXXXXXXXXXXXXXXX17 -协助单位应急救援物资及设备设施台帐物资及装备数量位置管理责任人联系电话破坏钳1把XXX手板葫芦1个XXX消防斧2把XXX扳手1套XXX防割手套16双XXX伤员固定抬板3个XXX隔离警示带5卷XXX救生衣带反光16件XXX防静电油泵1台XXX防爆柴油机1台XXX油管3条XXX摄像机1部XXX照相机1部XXX物资及装备数量位置管理责任人联系电话云 H05970 (8T)1辆XXX云 H18088 (16T)1辆XXX云 H19935 (30T)1辆XXX云 H907071辆XXX云 H900431辆XXX云 H810461辆XXX云

27、H810121辆XXX云 HD79631辆XXX云 HD79001辆XXX云 H286971辆XXX云 H168721辆XXX云 HA89181辆XXX云 H529631辆XXX云 H531911辆XXX物资及装备数量位置管理责任人联系电话云 HXXX1辆XXXXXXXXX云 HXXX1辆XXXXXXXXX云 HXXX1辆XXXXXXXXX云 HXXX1辆XXXXXXXXX云 HXXX1辆XXXXXXXXX云 HXXX1辆XXXXXXXXX云HXX(油罐车)1辆XXXXXXXXX云HXX(普货车)1辆XXXXXXXXX云HXX(施救车)1辆XXXXXXXXX(应急客车)物资及装备数量位置管理责

28、任人联系电话云 HXXX1辆云 HXXX1辆云 HXXX1辆云 HXXX1辆云 HXXX1辆云 HXXX1辆云 HXXX1辆云 HXXX1辆云 HXXX1辆云 HXXX1辆附录3-1交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车辆本身存在的因素车辆本身机械故障,机件失灵,特别是制动和方向的存在 问题,轮胎磨损严重,车辆超期服役,维修保养未及时做好, 上述因素均可能引发交通事故。1.2驾驶人员因素驾驶员的驾驶技巧、经验,行车安全意识、精神状态,路 况熟悉度,不良习性后的驾驶,如酒后驾驶,这些因素都将让 驾驶员安全行车带来很大的风险。1.3季节性因素夏季炎热高温,冬季低温干冷,都易间接的

29、造成驾驶员存 在危险因素。另外雨季、台风季节、低温结冰气候都容易直接 给行车带来危险因素,造成事故发生。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安全为主、预防第一、防治结合的原则。3. 组织结构及职责3.1组织结构成立交通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X、XXXXXX办公室设在安全技术和应急管理科,XXX兼任办公室主 任。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专项小组:现场抢救组、交通运输组、 物资供应组、善后处理组。3.2分组职责3.2.1.现场抢救组(由XXX、XXX负责)负责现场的伤员抢救、人员的疏散、现场保护、现场记录 和摄像、协助公安交警的处理。3.2.2交通运输组(由XXX

30、、XXX负责)负责落实应急抢险的各类车辆,应急行动时按指令迅速将 抢险人员和物资运输到现场。3.2.3物资供应组(由XXX负责)负责应急抢险物资、财源和工、器具的供应。3.2.4善后处理组(由XXX、XXX负责)负责转移、安置受损失的群众,接待安置遇难者家属,落 实死者丧葬费用和伤者医疗费用,妥善处理遇难者尸体,做好 伤亡者家属的安抚调解和理赔等工作,负责联系医护人员对受 伤人员进行救治,并护送重伤人员到医院进一步治疗。4. 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4.1.1发班前对驾驶员资质进行检查,对班车应配备驾驶 员人数进行核对。4.1.2例保时对灭火器、安全锤等车内设施是否有拆改进 行检查。4.1.

31、3发车前对驾驶员进行问询与告知教育并签认。4.1.4运用GPS每天对重点线路、重点车辆、重点驾驶员 的行车状态进行安全动态监控,及时消除安全隐患。4.1.5每月对人员和车辆进行一次安全检查。4.1.6每月路检路查一次,对重点车辆及驾驶员的行车、 操作、情况处置进行检查。4.1.7每月根据不同形势要求季节特点,对驾驶员进行不 少于一次的安全培训教育。4.1.8重大节假日的专题安全教育和培训。4.1.9每年对运营驾驶员进行24小时脱产安全培训教育。4.1.10对驾驶员严把招聘入职关,驾驶员必须持证上岗。4.1.11对重点驾驶员进行重点教育培训,并做好记录。4.1.12开展经常性、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

32、大检查活动。4.2预警行动驾驶员途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第一时间打报警电话 110,并马上与公司安全管理人员联系,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判定 事故的大小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4.3信息报告程序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应根据事故情势采取应急措施,轻 微事故的,驾驶员直接报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后报交警处理;三 级以上事故的,驾驶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报交警,报安 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立即派 员到现场协助主管部门做好现场处理和善后处置。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医疗急救电话120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报告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车号、事故损伤程度,现场处置状 况等。5. 应急处置5.1响

33、应分级5.1.1 一级、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0人以上事故。5.1.2二级、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至9人或翻车事故。5.1.3三级、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的事故。5.1.4四级、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人员受伤,一般性财产损失的事故。5.2应急响应程序5.2.1四级事故响应程序发生一般或者轻微交通事故的,驾驶员按照交警一般事故 处理流程执行:一、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对造成事实现场无争议 的,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二、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对造成现场存在争议的, 先将车移至相对安全的地带,确保司乘人员的安全,当事人进 行现场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及时报公司应急领导小

34、组办公室, 马上跟踪协助驾驶员处理。5.2.2二级、三级事故响应程序一、发生事故后,驾驶员和乘客立即离开车辆,在车位摆 放警示标志,保证车辆安全;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送附近医院 抢救;同时应报交警和公司安全管理人员。二、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马上通知现场抢救组、交通 运输组,上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三、现场抢救组、交通运输组立即联系现场抢救人员和运 输保障组,调集车辆和相应物资赶赴现场,协助现场人员进行 人员抢救和财物抢救,控制现场。四、如在现场遇到难以处理的事情,应及时请示领导小组, 启动更高一级的应急响应。5. 事故得到控制后,经领导小组组长同意后响应终止。5.2.3 一级事故响应程序

35、一、发生事故后,驾驶员和乘客立即离开车辆,在车位摆 放警示标志,保证车辆安全;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送附近医院 抢救;同时应报交警和公司安全管理人员。二、应急领导小组接到信息后,马上组织人员和物资赶赴现场,并布置救援小组的工作任务;赶赴现场后开展救援工作, 协助交警部门保护现场或将伤员送医院。三、应急领导小组赶赴现场后,根据主管领导的指示,做 好人员情绪稳定工作、现场秩序的维护和现场围观人员的疏散; 做好各种对外关系沟通、引导新闻媒体的宣传;积极配合主管 部门开展事故调查,降低事故的影响。四、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应根据事故的事态发展, 及时上报主管部门领导,根据主管部门指示开展善后工作,在 事

36、故得到控制后,及时配合交警做好现场清理工作和伤亡人员 安抚工作。五、事故得到控制后,经领导小组组长同意后响应终止。6. 人员伤亡的现场处置措施根据现场情况,司乘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一是把车辆移至安全地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马上组 织车上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在车后放置危险警示标志。二是检查伤亡人员,对受伤人员马上进行抢救,伤势重者 马上拦截过往车辆送至医院抢救,靠近市郊的马上打120电话, 让医院派救护车进行出车抢救。三是保护现场。保护内容为:肇事车辆停车位置、标注伤 亡人员位置、各种碰撞碾压痕迹、刹车拖横和血迹等。禁止其 他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待交警部门现场取证好才撤销保护。附录3-2

37、群体性事件专项应急预案1.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承包经营者的利益纠纷,不规范的市场环境,道路交通领 域的政策性调整或变化,历史原因出现的反复或纠纷等造成的 罢班罢运和群体上访事件,对公司的社会声誉和经济利益造成 严重影响。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及早发现、积极稳妥、防止蔓延、及时平息的原则。3. 组织结构及职责3.1组织结构成立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X、XXX、XXX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XX汽车客运站,XXX兼任办公室 主任。3.2领导小组职责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劝解(劝访) 工作,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应急处置工作开展情

38、况。3.3领导小组下设两个专项小组及各小组主要职责3.3.1综合协调组(XXX兼任组长)负责收集突发群体性事件处置进展情况,及时报告领导小 组,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络及处置协调,负责现场指挥和传达反 馈信息,负责为工作人员提供后勤保障。3.3.2现场处置组(吴勇任组长)负责事件发生现场的处置协调工作,控制现场人员情绪, 疏导围观群众等,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解释劝解(劝访)工作, 密切掌握事态发展。4. 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生产经营依法依规,妥善处理有关问题,不激化矛盾,存 在的潜在不稳定及时处理,防止事态扩大。4.2预警行动4.2.1强化法律法规宣传,引导承包经营队伍依法反映情 况,防止串联。4

39、.2.2及时掌握承包队伍、重点人员的思想动态,发现的早, 控制得了。5. 信息报告程序5.1发生群体性事件事发单位应立刻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按事件发展情况及时报告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 XXX5.2信息报告5.2.1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公司应急值守工作的责任单位,办 公室负责人应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当发生事件时,发现人或 相关管理人员应拨打电话对情况进行报告。5.2.2需报告的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在场人员、 事故现场简要情况(严重程度等)。5.2.3当接话人员接到事故报告时,应根据事故的分级对事 故级别进行判断:对于三级以下事件的,由办公室根据事故类 别向相应的

40、领导小组汇报,由事发单位自行处理;对于发生二 级事件的,由办公室根据事故类别向领导小组汇报,现场处置 小组迅速展开处理,并同时立刻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对于发 生一级事故的,由办公室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由领导小 组部署应急处置工作。6. 应急处置6.1响应分级针对事件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 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6.1.1 一级:特大事件是指30辆以上客车罢运,或者20人以上到州(市)级以 上部门上访的事件。6.1.2二级:重大事件是指10至29辆客车罢运,或者10至19人到州(市)级 以上部门上访,或者30人以上到县级部门上访的事件。6.

41、1.3三级:一般事件是指6至9辆客车罢运,或者3至9人到州(市)级以上 部门上访,或者10至29人到县级部门上访的事件。6.1.4四级:轻微事件是指出现个别罢运情况或10人以下到县级部门上访的事件6.2响应程序6.2.1三级以下事件响应程序办公室在接报后对事故的重要信息进行简要记录,通知事 发单位负责人及时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及时反馈。6.2.2二级事件响应程序一、办公室在接报后对事故的重要信息进行简要记录,并 立刻通知综合协调小组、现场处置小组。二、现场处置小组立刻落实处理力量,赶赴事发现场开展 工作。在控制事态的情况下,应尽快向领导小组汇报情况。如 遇特殊情况或难以确定处理办法的,应立刻向领

42、导小组请示。三、领导小组副组长根据实际情况到现场进行指挥。四、在事态得到控制后,经领导小组同意后响应终止。6.2.3 一级事故响应程序一、办公室在接报后对事故的重要信息进行简要记录,并 立刻通知综合协调组、现场处置组。二、现场处置组立刻落实处理力量,赶赴事发现场开展工 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立刻赶赴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挥。三、做好稳定人员情绪、现场秩序维护、疏散现场围观人 群工作,积极与各方沟通,根据事件起因组织开展调查,制定 调解措施,引导新闻媒体做好正面宣传等工作。四、在事故得到控制后,经领导小组组长同意后响应终止。7. 处置措施7.1配合相关部门处理领导小组成员及时赶赴事发现场,配合相关

43、部门进行解释 劝解、劝访工作,提供相应资料。7.2疏散围观群众组织专人稳定参与者情绪,动之以情、晓之于理,积极劝 说,化解矛盾,避免事态扩大,动员参与人员通过合法渠道正 常反映处理问题。7.3积极研究解决尽快平息事态的措施。7.4密切掌握事态发展动向,及时报告。7.5整改落实对事发单位的负责人予以批评教育直至追究责任,对稳定 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应限期整改落实,同时做好相关工作。7.6总结评估事件处置完毕后,办公室应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对事件的 发生、应急处置措施、成效以及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暴露出的问题等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估并报领导小组。附录3-3消防安全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类型和危

44、害程度分析电线线路铺设不合理引发电线发热、短路。用电设备增加, 导致超额用电、超负荷用电,均可能引发火灾。办公人员违规 使用明火引燃办公易燃物品。上述因素均会对企业和广大职工 财产安全带来损坏。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安全为主、预防第一、防治结合的原则。3. 组织结构及职责3.1组织结构成立消防应急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X、XXXXXX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客运站安技科,XXX兼任办公室主 任。3.2领导小组职责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配合专业消防机构开展灭火救援, 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火 灾事故和应急救援工作情况。3.3

45、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专项小组及各小组主要职责3.3.1综合协调组(由XXX负责)负责收集突发火灾、处置进展情况,及时报告领导小组, 与当地消防机构联络及处置、善后工作协调,负责现场指挥和 传达反馈信息,负责落实消防器材发放,负责为工作人员提供 后勤保障。3.3.2灭火行动组(由XXX负责)负责火灾扑救工作,控制现场水电开关等,配合专业消防 机构进行灭火工作,转移被困人员,保护财产安全。3.3.3疏散引导组(由XXX、XXX、XXX负责)负责疏散路线确认,确保安全通道出口畅通,负责火灾时人 员的安全疏散及财产的安全转移。其中办公区域内从交通宾馆 安全出口处疏散,客运站售票组负责把售票厅内的旅客人员从

46、A 号、C号门疏散或指引疏散,三品查验组负责把候车厅内的旅客 人员由D号、E号门疏散或指引疏散,报班查验组负责把已进发 班区的旅客从中花杆口疏散,其次负责现场警戒,引导消防救 援机构进入火灾现场,做好现场保护。3.3.4安全救护组(由XXX负责)负责受伤人员初步救护,负责与医疗机构联系,及时对受 伤人员施救,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火灾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4. 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落实办公场所用电安全制度,定期开展检查,保证消防设 备、设施、器材的有效使用,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杜绝。4.2预警行动4.2.1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如在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中发现存 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应立刻报领导小组组长。4

47、.2.2雷雨或暴雨天气下,提醒做好防雷防雨工作,关闭部 分电器设备,减低雷击起火的风险。5. 信息报告程序5.1发生消防事故应立刻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消防部门及公司领导小组办公 室报告。应根据日常培训,按事故现场情况及自身情况,在条 件允许的前提下开展险情排除及协助抢救受伤人员保护事故现 场。消防报警电话119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 XXX XXX5.2信息报告5.2.1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公司应急值守工作的责任单位,应 确保24小时留人值守和通讯畅通。当发生事故时,发现人或相 关管理人员应拨打电话对情况进行报告。5.2.2需报告的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在场人员、 事故现场简要情况(严重程度等)

48、。5.2.3当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时,应根据事故的分级对事故 级别进行判断:对于三级以下事故的,由办公室根据事故类别 向专项小组组长汇报,由专项小组组长迅速展开处理;对于发 生二级事故的,由办公室根据事故类别向专项小组组长汇报, 由专项小组组长迅速展开处理,并同时立刻向应急领导小组组 长汇报;对于发生一级事故的,由办公室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汇报,由领导小组部署救援工作。6. 应急处置6.1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 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 别。6.1.1 一级: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10万兀以上的事故。6.1

49、.2 二级: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5万兀的事故。6.1.3三级:一般事故是指造成人员受伤,或者财产损失不足1万兀的事故。6.1.4四级:轻微事故是指财产损失在1万兀以下的事故。6.2响应程序6.2.1三级以下事故响应程序一、办公室在接报后对事故的重要信息进行简要记录,并 按先后次序立刻通知相应的专项小组组长。二、各专项小组立刻落实救援力量,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三、专项小组在控制现场的情况下,应尽快向应急领导小 组汇报事故情况;如遇特殊情况或难以确定处理办法的,应立 刻向领导小组请示。四、在事故得到控制后,经领导小组同意后响应终止。6.2.2二级事故响应程序一、办公室在

50、接报后对事故的重要信息进行简要记录,并 按先后次序立刻通知相应的专项小组组长。二、专项小组立刻落实救援力量,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 工作。其他组长协助进行资源调配。三、在控制现场的情况下,应尽快向领导小组汇报事故情 况;如遇特殊情况或难以确定处理办法的,应立刻向领导小组 请示。领导小组副组长根据实际情况到现场进行指挥。四、在事故得到控制后,经领导小组同意后终止响应。6.2.3 一级事故响应程序一、办公室在接报后对事故的重要信息进行简要记录,并 立刻通知相应的专项救援小组组长。二、专项小组立刻落实救援力量,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 工作。其他小组组长协助进行资源调配。三、领导小组副组长立刻赶赴现场,根

51、据实际情况进行指 挥。四、领导小组成员要做好稳定员工情绪,做好现场秩序维 护、疏散现场围观人群工作,积极与各方沟通,根据事件起因 组织开展调查,制定调解措施,引导新闻媒体做好正面宣传等 工作。五、在事故得到控制后,经领导小组同意后响应终止。7. 处置措施7.1实施应急疏散疏散引导遵照批准的处置方案,按照规范程序,采取必要 措施组织人员疏散和财物转移。疏散引导组遵照批准的处置方 案,采取必要措施组织人员疏散和财物的转移。具体程序如下:7.1.1设置引导指示岗一、在着火楼层或办公场所各安全出口处安排专人负责疏 散引导,维持疏散秩序,避免发生挤压、踏踩,确保人身安全。二、各部门(单位)负责人应主动协

52、助指挥、引导本部门(单位)人员有序疏散。三、安排专人在办公场所道路口等候,引导专业消防机构 人员、设施进入火灾现场。7.1.2疏散通报根据火情的发展向全司通报。通报内容:公司某部门(单 位)发生火情,请员工就近从消防安全通道疏散,注意安全。7.1.3疏散次序先疏散着火房间、后疏散相邻房间;先疏散着火楼层,其 次疏散着火楼层以上各层,再次疏散着火楼层以下各层。7.1.4疏散方向一般情况下应按照楼道中安全出口指示灯的指示方向单向 疏散或在疏散引导人员的引导下有序疏散。7.1.5使用监控系统进行人员疏散监控,及时掌握人员疏散 情况,确保人员疏散安全。7.1.6寻找被困者疏散完毕,相关部门(单位)及时

53、清点人数并报告领导小 组,利用消防应急广播引导被困人员逃离危险区或告知其他救 助方式,视情况派员深入楼内搜寻被困者。7.1.7救援被困者对神智清醒者,引导自行脱离火场;对神志不清或伤病残 人员,帮助其快速脱离火场,当正常通道被隔断时,采取必要 措施将被困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7.1.8疏散重要设备、物品,并负责临时看管,对暂不能移 动的设备、物品,采取必要的防火、隔火措施予以重点保护。7.2实施灭火行动灭火行动组立即组织实施灭火行动。程序:一、打开应急照明灯,确保疏散、灭火行动顺利进行。二、启动电源强切,迅速切断相关房间、楼层或全楼电源 等。三、保护或转移现场及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对尚不能移 动

54、的设备、物品,采取必要的防火、隔火措施予以重点保护, 避免引发火势的进一步扩大。四、采取必要措施,严防次生火灾的发生。7.3安全救护安全救护组立即组织实施安全救护:现场伤员救护,做好 火场受伤、中毒人员的先期紧急救护,联系当地医疗机构,及 时转移受伤人员。地方专业消防机构人员抵达现场后,领导小 组安排专人及时向其汇报已查明的火场情况。7.4车辆火灾事故处置方案7.4. 1立即拨打119求助,并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7.4.2车辆发生火灾时的处理如下:一、道路上迅速对自燃车辆展开扑灭工作,阻延火势上升, 并报警或向过往车辆求助。二、停车场起火车辆相邻的车辆或与火势靠近的车辆移离, 同时进行扑救,防

55、止损失扩大。三、对周边的易燃易爆物品或剧毒化学危险性等急转移。7.4.3疏散安排一、发出火灾疏散信号或大声呼喊。二、指导职工有序镇定地向安全出口疏散。三、职工听到火灾警报声后,应立即听从指挥迅速疏散。7.4.4 现场处理一、对起火车辆开展自救,控制损失。二、将受到涉及的邻近车辆、财物、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 迁移。三、保护现场,协助开展对事故原因的调查。7.5后期处置7.5.1事故调查应急响应结束后,办公室应协助相关部门查明火灾事故原 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 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类似事故发生的建议。起火部门应如实提 供火灾损失情况,接受事故调查,并按规定如实写出检查报

56、告 报领导小组,视情报送上级消防安全主管部门。7.5.2核实灾情应急响应结束后,办公室要及时组织核实灾情,对被抢救 和转移物资进行登记保管,对火灾损失情况协同相关部门进行 清理登记。7.5.3整改落实对导致火灾产生的当事人或部门(单位)予以批评教育并 追究责任,对消防安全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应限期整改落实, 同时做好相关消防设备的检查、补充和维护工作。7.5.4救助抚恤对在火灾中造成伤亡的人员及时进行医疗救助或按有关规 定给予抚恤,对造成工作、生活困难的人员进行妥善安置。7.5.5总结评估事件处置完毕后,办公室应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事 件的发生、应急处置措施、成效以及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成功经

57、验、暴露出的问题等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估并报领导小组。8.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灭火器、消防铲、灭火沙等。9. 其它9.1干粉灭火器灭火干粉灭火器是一种新型高效灭火器,其内部干粉无毒、无 腐蚀性、不导电 因此可用于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也可用于 扑灭油类、可燃性气体和珍贵仪器设备的火灾。9.2水灭火,但在扑救电气火灾时要慎用。附录3-4公共安全事件专项应急预案1.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各种原因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报复社会或针对经 营车辆、公司办公区域或职工的公共安全事件、刑事案件等。 可能对正常的生产经营和职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沉着冷静、避免失控的原则。3. 组

58、织结构及职责3.1组织结构成立公共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X、XXXXXX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技术和应急管理科,XXX兼任 办公室主任。3.2领导小组职责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劝解、善后处 理工作,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应急处置工作开展情况。3.3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小组及各小组主要职责3.3.1综合协调组(由XXX负责)负责收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处置进展情况,及时报告领导 小组,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络及处置协调,负责现场指挥和传达 反馈信息,负责为工作人员提供后勤保障。3.3.2现场处置组(由XXX负责)负责事件发生现场的处置协调

59、工作,控制现场人员情绪, 疏导围观群众等,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解释劝说工作,密切掌握 事态发展。4. 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合理调整车辆运行时间,尽力避开车辆夜班运行,经营过 程中及时化解矛盾,避免激化。4.2预警行动提高警惕,团结协作。5. 信息报告程序5.1发生公共安全事件事发单位应立刻以最快的方式报警,向当地有关主管部门 报告。按事件发展情况及时报告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XXX5.2信息报告5.2.1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公司应急值守工作的责任单位,办 公室负责人应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当发生事件时,发现人或 相关管理人员应拨打电话对情况进行报告。5.2.2需报告的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在场人员、事故现场简要情况(严重程度等)。5.2.3当接话人接到事故报告时,应根据事故的分级对事故 级别进行判断:对于三级以下事件的,由办公室根据事故类别 向相应的领导小组汇报,由事发单位自行处理;对于发生二级 事件的,由办公室根据事故类别向领导小组汇报,现场处置小 组迅速展开处理,并同时立刻向领导小组组织汇报;对于发生 一级事故的,由办公室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由领导小组 部署应急处置工作。6. 应急处置6.1响应分级针对事件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