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模块 自然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四讲 宇宙中的地球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wuxin****2020 文档编号:155154629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7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模块 自然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四讲 宇宙中的地球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模块 自然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四讲 宇宙中的地球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模块 自然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四讲 宇宙中的地球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模块 自然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四讲 宇宙中的地球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模块 自然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四讲 宇宙中的地球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模块 自然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四讲 宇宙中的地球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宇宙的物质性天体(1)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2)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2宇宙的运动性和层次性天体系统(1)运动性: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2)层次性:目前所知的天体系统分为四级,具体如下图所示:二、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普通性(3)地球的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同之处。2特殊性存在生命分析地球上的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

2、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和自身环境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所示:(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2)对地球的影响:能量来源:直接提供光热资源;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源。动力来源: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2太阳活动(1)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的黑子,B层的耀斑,其周期约为 11 年,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四、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

3、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共性A表示波较慢固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B表示波较快固体、液体和气体(2)不连续面:名称波速变化界面表示莫霍界面此面以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突然明显增加界面表示古登堡界面此面以下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3)划分:三个圈层:图中C为地壳,D为地幔,E为地核(由外核和内核组成)。软流层:位于地幔的上部,由塑性物质组成,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4)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包括C层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2地球的外部圈层(1)A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2)B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

4、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3)C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名师注解【记】天体的判断方法【注1】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人造天体有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国际空间站等。【注2】只有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天体之间才能构成天体系统。星座不属于天体系统。【注3】总星系只是宇宙的一部分,不是整个宇宙,宇宙是由银河系和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组成的。【联1】(1)金星自转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反,在金星上看太阳西升东落。(2)哈雷彗星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相反。彗尾背向太阳,且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注4】同向性是指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一致,并不是指公转方向

5、与自转方向一致。【点1】煤、石油、天然气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风能、水能、波浪(风浪)、洋流(风海流)是太阳能的转化形式,其能量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点2】太阳黑子与耀斑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发生的大气层不同: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表现不同:黑子是光球层上温度较低,光线较暗的区域;耀斑是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区域,它释放巨大的能量。(2)联系:周期都约为11年;黑子增强的年份也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发生的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注5】(1)耀斑和太阳风均与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磁暴和极光产生有关,但短波通信的中断和磁暴主要是受耀斑的影响,极光主要是受太阳风

6、的影响。(2)极光观看条件: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高纬度地区;极夜时期。【点3】(1)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纵波),再感到左右摇晃(横波,破坏力最大)。(2)船只上人们只感到上下颠簸(纵波)。(3)地震波穿过不同物质的界面处,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4)人们可以利用地震波勘探地下矿藏。【注6】文字中描述波速的变化是指从地表向地心传播时经过不连续界面时的波速变化,如果从地心向地表传播时,波速变化正好相反。【联2】陆地上地壳厚度大,海洋上地壳厚度小;陆地上高原高山地区的地壳厚度大,平原低地的地壳厚度小。考点一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一)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1和谐的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7、(1)“安全”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安全的宇宙环境。(2)“稳定”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为地球提供稳定的太阳光照。2适宜的自身条件“三个适中”(二)“四看法”判定生命的存在集训过关2017年9月15日,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探测器走向它生命的尽头,卡西尼号将冲入土星大气层,然后开始燃烧并且毁灭,这样它就不会意外撞向土星的任何一颗卫星,也是为了避免它从地球携带的细菌污染这些卫星的环境。读图完成12题。1“卡西尼号”探测器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A太阳系B银河系C总星系 D河外星系2卡西尼号飞船最大的发现之一就是土卫二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是人类首次在太阳系

8、中发现存在于地球之外的可供生命存在的环境。那么其存在生命最有力的证据可能是()A土卫二自转方向适宜B土卫二公转方向适宜C土卫二地表下可能存在液态水D土卫二距离太阳遥远解析:1.D2.C第1题,“卡西尼号”探测器飞行在太阳系中,因此其所在的天体系统为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第2题,自转和公转方向与生命存在无关;距离太阳远,温度过低不利于生命存在;液态水的存在是生命存在的条件之一。美国东部时间2017年2月22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其Spitzer太空望远镜首次发现了一个包含7个地球大小的行星的天体系统,其母恒星距地球约40光年。完成34题。3Spitzer太空望远镜发现的7个地球大小的行星位于()A

9、地月系 B太阳系C银河系 D河外星系4Spitzer太空望远镜发现的7个地球大小的行星中,有3个或许人类可居住,原因可能是()拥有适宜的大气层存在液态水有多颗卫星环绕和恒星距离适中A BC D解析:3.C4.A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天体系统中行星绕行的恒星(母恒星)距地球约40光年,而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12万光年,太阳系的直径小于1光年,因此7个地球大小的行星位于太阳系之外、银河系之内。故选项C正确。第4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包括存在液态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材料中提及的3个行星或许人类可居住,可能是因为这3个行星存在适宜的大气层和液态水、与恒星距离适中及

10、光照和温度适宜。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和卫星没有直接关系。故选A。考点二航天基地的区位分析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地势因素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2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

11、冬季,一是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二是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3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1)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2)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3)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4)地质条件好。(5)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我国的回收场地就选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地区。集训过关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12、()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2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不利条件是()A地形平坦开阔,不利于国防安全B深居内陆,交通不便C纬度较高,燃料和成本相对较高D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更新相对落后解析:1.A2.C第1题,海南文昌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阴雨天气,而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有利于航天发射。第2题,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相比较则纬度较高,不具备这一优势。3结合材料,分析西昌成为我国航天

13、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西昌市位于川西高原(海拔1 5002 500 m),10146E10225E、2732N2810N,全年无雨日多达250天,全年日照时数多达2 400小时,是我国著名的“航天城”。解析:阅读材料,从发射条件来看西昌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较大;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晴天多,利于航天器发射;再结合对当地的影响,地处川西高原,人口稀少,对居民影响小。答案: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较大;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晴天多,利于航天器发射;地处川西高原,人口稀少,对居民影响小。考点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及分布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2中国太阳年辐射量空间分布及成因图示(二)太阳

14、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类型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黑子数增多太阳活动强烈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气候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爆发电磁波进入电离层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扰动地球的磁场(磁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极光:太阳活动强烈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高空同稀薄大气摩擦产生极光干扰电子设备,威胁太空中宇航器的安全典题精研典例(2014全国卷)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2)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15、(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解析第(1)题,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海拔较高的地区,选项所列四个地区中柴达木盆地最符合这些条件。第(2)题,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塔顶的锅炉加热,所以高温可能会误伤途经的飞鸟。答案(1)A(2)C考题变式1(变题型)我国东南丘陵地区不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自然原因是_。解析:东南丘陵地区位于我国季风区内,多阴雨天气,太阳能资源不丰富。答案:位于季风区内,多阴雨天气2(变设问)下列有关青藏高原地区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照条件和热量

16、条件都较差B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都较好C光照条件较好,热量条件较差D光照条件较差,热量条件较好解析:选C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故太阳辐射强,光照条件较好,但气温较低,热量条件较差。集训冲关(2019运城模拟)如图为我国某地区的太阳能屋顶图,该地区的太阳能屋顶发电效率高。读图,完成12题。1太阳辐射()A在地球上高纬地区总量较大B在地球上由沿海向内陆递减C能量来源于太阳核裂变D一般在地方时12时强度最大2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河南南部 B甘肃西北部C重庆东部 D广东北部解析:1.D2.B第1题,太阳辐射总量一般情况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能量来源于太阳核聚变;一般在地方时12时太阳高

17、度最大,太阳辐射强度最大;一般情况下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太阳辐射由沿海向内陆递增,但是有些地区沿海降水少。第2题,四个地区相比,甘肃西北部深居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最丰富。读世界某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亿焦/平方米年),完成34题。3影响地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较小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 D洋流4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地多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A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大B距海较远,多晴朗天气C地势较高,空气较稀薄D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解析:3.A4.D第3题,图中地位于赤道地区,纬度低,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小,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

18、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A正确 。第4题,图中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年太阳辐射总量多,最主要原因是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D正确 。(2019孝感质检)美国国家科学院曾预言:在2023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熄灭,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完成56题。5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6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

19、包括()A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B信鸽迷失方向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解析:5.A6.D第5题,根据材料中发生的现象判断该“喷嚏”应当是一次强烈太阳活动,耀斑和黑子是太阳活动的表现形式。第6题,太阳耀斑爆发会产生强烈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动磁场,产生磁暴,使信鸽迷失方向,指南针失灵;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与太阳活动无关。考点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1图解地球的内部圈层两“面”三“层”2图解地球的外部圈层“31”圈(1)外部三大圈层,可用与岩石圈的相对位置图示法来帮助识记,如图:(2)各个圈层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制约,如化石形成于生物

20、圈和岩石圈之间,风蚀地貌形成于大气圈与岩石圈之间,喀斯特地貌形成于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火山灰形成于岩石圈和大气圈之间。集训过关(2019贵州重点中学调研)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3题。1古登堡界面位于()A圈层的下方B圈层的下方C圈层的下方 D圈层的上方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循环环节只存在于圈层B圈层的密度与压力比圈层小C圈层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D圈层物质状态可能为液态3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A圈层 B圈层C圈层 D圈层解析:1.D2.D3.C第1题,古登堡界面位于地幔与地核之间,读图可知为地核,因此古登堡界面位于圈层上方。故选D。第2题,水循环不只存在于

21、圈层,A错;由图可知圈层密度和压力比圈层大,B错;圈层为软流层,属于上地幔,C错;圈层为地球的外核,呈液态。故选D。第3题,软流层是岩浆的来源地,位于上地幔上部,对应图中的圈层。故选C。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完成46题。4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是()A2个 B3个C4个 D5个5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要素是()A瀑布 B岩石C树木花草 D大气6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C图中的各圈层都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辐射解析:4.C5.C6.B第4题,图中有水、植物

22、、岩石和大气,所以体现出的圈层有: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第5题,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树木花草属于生物圈。第6题,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图中可以显示出水、生物、大气、岩石等自然地理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因而可以判断各圈层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来源除了太阳辐射能,还有化学能、重力能等。与太阳辐射相关的等值线图的判读太阳辐射等值线图是用来表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状况的等值线图,最常用的是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除此之外,还有能够体现太阳辐射分布的其他相关要素分布图,如云量日均值分布图、日照时数图、光合有效辐射图等。常见图示图1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分布图图

23、2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图图3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图4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图判读技巧该类型的地图遵循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同时在分析影响要素时,一般从纬度、地势、天气等角度进行分析回答。1读数值(1)读出图中最大值(如图1中点数值最大,介于6 0006 500之间)、最小值(如图1中点数值最小,介于3 0003 500之间),求出差值大小。(2)关注等值线数值大小的分布趋势,分析其数值变化规律(增大、减小方向)等(如图2中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小)。2看分布看等值线的走向(如图3中成都西侧年日照时数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弯曲方向(如图2中乙地区附近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线由南向北弯曲

24、)、闭合(如图1中两地,图2中甲地,图4中甲地等值线均闭合)及疏密(如图1中地附近密集,图2中丙地比丁地稀疏)。3析成因与太阳相关的等值线图在成因分析上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1)等值线的走向多与纬度、地势高低、山脉走向(迎风坡、背风坡)、海陆位置等有关。(2)等值线的弯曲多与地形有关(如图1中地,图2中乙地附近)。(3)等值线的闭合多与地势高低(如高原、盆地,图2中甲处为高原地形,图4中甲地为盆地地形)、山脉走向(如迎风坡、背风坡)等有关。(4)等值线的疏密更多与地势起伏大小有关。(5)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见P32考点三。应用体验典例(2015安徽高考)如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

25、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完成(1)(2)题。(1)图中M日最接近()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2)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审题析题(在“_”上填关键点)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1)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受太阳高度角的影响。(2)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说明阴影部分对应的日期有极夜现象。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1)B(2)A对点训练(2019济南模拟)读我国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1)和我国台湾省地形图(图2),完成1

26、3题。1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C海陆位置 D地形2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C海陆位置 D地形3导致甲地附近的等值线向南突出的根本原因是()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C海陆位置 D地形解析:1.A2.B3.D第1题,读图1可知,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自南向北递减,是由于南部纬度低,年均正午太阳高度大;北部纬度高,年均正午太阳高度小,所以南部太阳辐射总量较北方大,故选A。第2题,读两图可知,台湾省东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西部地区少,是由于东部地区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阴雨天多;西部地区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

27、降水少,晴天多,年太阳辐射总量大,故选B。第3题,读图1可知,图中甲地等值线向南凸出,说明该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周边地区低,结合图2可知,甲地海拔低,为平原地形,且靠近海洋,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地带,多地形雨,降水量大,年太阳辐射总量少,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故选D。如图为19612015年安徽省春季平均日照时数(单位:h)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4图中安徽省春季平均日照时数最大差值最接近()A210 h B240 hC270 h D300 h5影响安徽省春季平均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 B植被C海拔 D人口分布解析:4.C5.A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安徽省春季日照时数最大值

28、接近630 h,最小值接近360 h,所以最大差值最接近270 h。第5题,影响图中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植被对日照时数无直接影响,海拔和人口分布对日照时数没有影响。课时跟踪检测“嫦娥五号”是我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拟于2019年从海南文昌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带上约2 kg的月壤返回地球。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是天体B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属于天体C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是天体D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是天体2“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不属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 D河外星系3地球

29、和月球表面的自然环境,都有()A昼夜交替的现象 B适宜的温度条件C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液态水的存在解析:1.B2.D3.A第1题,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在地球表面,不是天体,A错。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属于天体,B对。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落在月球上,不是天体,C错。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在地球上,不是天体,D错。第2题,“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仍在太阳系,不属于河外星系,D对。属于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A、B、C错。第3题,地球和月球表面的自然环境,都有昼夜交替的现象,A对。月球表面环境没有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B、C、D错。(2019天水月

30、考)世界上最“贵重”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预计在2021年发射,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面的日地连线上(如图所示),完成45题。4按天体运动特征,该望远镜类似于()A卫星 B行星C恒星 D星云5有关望远镜运行位置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天空呈现蔚蓝色B磁暴现象常威胁航天器安全C常发生极光现象D太阳辐射强度小于太阳常数解析:4.B5.D第4题,由“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面的日地连线上”且距地球150万千米,可知其运行是围绕太阳运动,类似于行星。故选B。第5题,望远镜距离地球150万千米,且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面的日地连线上,该处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因此看到周围的天空为黑色,A

31、错误;磁暴是由于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引起的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极光是由于太阳风轰击极地地区的高层大气,而望远镜所在位置既没有大气,也没有电离层,不会发生磁暴现象,也不会发生极光现象,所以B、C错误;由于望远镜比地球距离太阳远,且位于地球背向太阳的一面,因此该位置的太阳辐射强度小于太阳常数,D正确。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有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可能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据此回答67题。6通常情况下火星

32、很难有生命孕育,主要是因为()A常年低大气压环境 B缺乏足够的液态水C日温度两极化现象 D距日距离较远7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微生物的存在水资源充足光照、温度适宜适宜的大气环境A BC D解析:6.B7.B第6题,根据材料“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说明这种微生物可以耐受低压环境。“地球有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可能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说明火星很难有生命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液态水,而不是温差大和距日较远。第7题,可根据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进行判断: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有足

33、够的大气层及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2019湖北黄石中学检测)下图所示地区正在打造“太阳山”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主要与日照强度、日照时间等因素有关。据此完成89题。8在四个荒山草坡安置太阳能板,地发电效率最高的原因是()A降水最少 B海拔最高C纬度最低 D地处阳坡9与青藏高原相比,该地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比较优势是()A太阳辐射强 B离电力消费市场近C用地成本低 D年日照时数长解析:8.D9.B第8题,读图可知,三地位于河谷地带,且为谷地的阴坡上,而地位于山脊阳坡,光照充足,地发电效率高,故选D。第9题,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强,A错;青藏高原土地辽阔,人口密度小

34、,土地价格低,C错;青藏高原地区晴天多,日照时数长,D错;该地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距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华北平原近,离电力消费市场近,故选B。屋顶光伏发电是指在屋顶装设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用户发电以自用为主,多余电量入网。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屋顶光伏发电迎来加快发展的机遇期。惠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鼓励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如图示意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据此完成1011题。10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主要能量来源,但下列能源中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水能 B风能C石油 D核能11惠州市鼓励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主要是因为()A惠州位于我国太阳

35、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新能源的开发C太阳能资源无污染,且开发的成本低廉D太阳能资源可再生,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解析:10.D11.B第10题,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主要能量来源,水能、风能、石油都是转化的太阳辐射能。核能是地球内部能量,与太阳辐射能无关。第11题,惠州市鼓励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主要是因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新能源的开发,B对。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青藏高原,A错。太阳能资源无污染,但开发的成本高,C错。太阳能资源可再生,受自然条件影响大,D错。新华网2017年10月26日电,近日,太阳表面突现一个面积很大的黑子群,达地球表面积的50余倍。在华北地区严

36、重雾霾天气下,肉眼清晰可见。据此回答1213题。12下列对于该现象的认识,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正处于宁静时期B太阳黑子位于色球层上C往往伴发耀斑现象D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13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的气候状况相对稳定B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造成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C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高能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地球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解析:12.C13.C第12题,据图可知,太阳活动处于爆发期,故A项错误;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上,故B项错误;黑子和耀斑往往相伴发生,

37、故C项正确;耀斑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故D项错误。第13题,黑子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影响,故A项错误;耀斑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干扰,对长波通信无影响,故B项错误;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故C项正确;极光只会出现在高纬度地区,故D项错误。许多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北极游,到北极看极光的人越来越多。据此完成1415题。14北极极光的成因是()A极昼时期的太阳光照B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干扰地球磁场C高能带电粒子撞击北极上空大气D北极地区大气对流,摩擦产生15最适宜观看北极极光的时间和地点是()A夏季的英国 B冬季的冰岛C冬季的新加坡 D夏季的澳大利亚解析:14.C15.B第14

38、题,极光是太阳活动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与两极上空大气碰撞形成的,与极昼时期的太阳光照及北极空气摩擦无关;太阳活动干扰磁场产生的是“磁暴”现象。第15题,极光最适宜在高纬度地区的晚上观看。英国处于中纬度地区,夏季很少能看到极光现象;新加坡纬度低;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冬季,冰岛昼短夜长,适宜观看极光。印度尼西亚度假胜地巴厘岛上的阿贡火山于2018年1月15日再次喷发,火山灰直冲天空2 500 m高处。读阿贡火山喷发示意图,完成1617题。16火山喷发物来自()A地壳 B岩石圈C软流层 D内核17本次火山喷发,影响到的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A BC D解析:16.C17.D第16题,火山喷发

39、物是岩浆,岩浆来自于地球内部的软流层。第17题,火山喷发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都有影响。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1820题。18据图分析,a圈层厚度的空间变化特点是()陆地大于海洋平原地区大于高山高原地区大致与地表海拔呈正相关关系大致与地表海拔呈负相关关系A BC D19b圈层的特点是()A连续而规则 B连续而不规则C规则而不连续 D不规则而连续20c圈层的主要成分是()A氢气、氧气 B氮气、二氧化碳C氧气、氮气 D氧气、二氧化碳解析:18.C19.B20.C第18题,读图可知,图中a圈层位于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其特点是陆地大于海洋,高山高原地区大于平原地区;大致与地表海拔呈正相关关系。第19题,读图可知,b圈层为水圈,水圈为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第20题,读图可知,c圈层为大气圈,大气圈的主要成分为氧和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