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发展讲课[决定解读.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5505333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1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改革发展讲课[决定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农村改革发展讲课[决定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农村改革发展讲课[决定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农村改革发展讲课[决定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改革发展讲课[决定解读.ppt(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的若干重难点问题,徐勇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及2009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解读,中共中央 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吹响了农村改革发展的“集结号”: 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 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措施, 将全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向更高目标前进。,主要内容,农者有其位,农者有其为,耕者有其田,耕者有其钱,田者有其耕,田者有其望,一、农者有其位,农者有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定的议题是农业和农村问题。,经过新中国建立后的30年建设,我国初步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完成了第一次工业化

2、。 农业和农村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其一是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其二是统购统销为主要内容的征派制度,并形成了城乡不平等发展的二元结构。,农业和农村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短板”,其显著特点是“温饱不足”,即还有三分之一的农村人口没有达到温饱,处于贫困线以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农业与农民问题,我国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 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3、, 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完成第二次工业化,工业已成为能够自我发展的产业,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非农产值及财政贡献已超过85%以上,从总体上看已是工业国家。,30年后,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阶段。,成就,原因,不足,农村和农民再次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一,廉价劳动力贡献,其二是廉价土地贡献。,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扩大,农业和农村成为小康社会建设的“短板”“小康不足”1/3农村人口处于温饱状态。,没有广大农村人口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国人民的整体小康。 农村工作面临三个“最”: 农业基

4、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 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 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极为艰巨的一年。 1号文件提出了“四个更加”: 在农业连续5年增产的高基数上,保持粮食稳定增长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在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态势中,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的难度更加凸显;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氛围里,保持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要求更加迫切;在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制约更加突出。 。,再次高度肯定了农业和农村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这就是“农者有其位”。,

5、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我国现在已具备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有利条件,即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家要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使“农者有其为”,务农不吃亏。,十七届三中全会:,支农惠农的长效机制:,一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六字方针。,十六大以来,中央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两大措施: 一是废除农业税,结束以农支工,以农养政的时代,深得民心; 二是建设新农村,为农村提供更多的支持,开辟了农村发展的新局面。 仅仅是2003年到2007年的五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就达1.5万亿,相当于前10年的总和。,支农惠农的长效机制:,一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六字方针。,重庆、成都

6、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实验区 武汉、长沙“两型社会建设”实验区,二是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机制。,中小城市和县域经济经济大有可为。三中全会提出要扩大县级权力,县(市)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县的位置重要但又是薄弱环节:县政是国家上层与地方基层的接点;是中央领导与地方治理的接点;县是地市与乡村的接点。“郡县治则天下治,郡县安则天下安”。瓮安事件、石首事件、南康事件等。,支农惠农的长效机制:,一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六字方针。,二是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机制。,粮食安全、农村发展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属于国家责任,应该由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对农业地区和农村人口进行补偿,保证农业地

7、区和农村人口有务农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国家补偿机制。,支农惠农的长效机制:,一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六字方针。,二是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机制。,三是建立国家补偿机制。,日本、韩国:高农价严格的农业保护主义 欧美国家:高农贴,欧盟农产品补贴占其预算总额的6070%,美国实行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处于“低农价”和“低农贴”阶段。随着经济发展,要适度提高农价和农贴。2008年,仅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民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四补贴”资金就达1028.6亿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是2006年的3.32倍。,支农惠农的长效机制:,一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六字方针。,二是建立以城带

8、乡,城乡一体的机制。,三是建立国家补偿机制。,四是面向国内和国际大市场,开拓农业发展新局面。,国际金融大危机再次启示发展经济必须扩大内需。中国是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市场,农村富裕了,就可以极大地拉动内需。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手中有钱,心里有底。有了这两样,国家有实力有底气,改革发展有稳定的大后方。,二、耕者有其田,耕者有其钱,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问题是农业和农村问题中基础性问题。,20世纪: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土地问题: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土地承包,实现“耕者有其田”。 21世纪:耕者有其田耕者有其钱努力使农民增收。,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

9、2020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这是一个宏伟而艰巨的目标。今后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要增长6%。,全会就农村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和新举措。主要精神是:,稳农富农:一是长久化、集约化、合作化、服务化。,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是一个重大的政策信号。这标志着无论是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内,还是到期以后,承包关系都要保持稳定,真正给农民吃下长效的“定心丸”。,长久化,全会就农村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和新举措。主要精神是:,一是长久化、集约化、合作化、服务化。,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目前的农业

10、生产还处于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阶段,属于种田靠经验,耕作靠牲畜,收成靠老天的“三靠农业”。家庭经营的家庭“细胞”活力不够、能力不强。要搞活农业,首先要搞活家庭“细胞”,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资本含量。,长久化,集约化,全会就农村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和新举措。主要精神是:,一是长久化、集约化、合作化、服务化。,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发展农户联系和专业合作。农民目前的土地经营收益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小农民与大市场的矛盾。小农民进入大市场需要经过多个环节,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为此要加强农民专业合作,提高农民谈判地位,减少中间环节,形成品牌农业、直销农业、订单农业。,长久化,集约化,合作化,全会就农

11、村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和新举措。主要精神是:,一是长久化、集约化、合作化、服务化。,长久化,集约化,合作化,服务化,统一经营要着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了水、电、路、教育、防病等公共产品问题。 在坚持农户经营的基础上要着力统一提供产前、前中、产后的服务,以“大服务”弥补小农民与大市场的对接缺陷。 乡村治理要围绕公共服务做工作,以公共服务建构领导权威。,全会就农村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和新举措。主要精神是:,一是长久化、集约化、合作化、服务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

12、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农村改革最大成果是解放了农民,将农民从僵化的公社管理体制中解放了出来,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改变了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的封闭体系。,流动化,二是流动化、权益化、市场化、规范化。,以往的土地制度安排基本属于“吃饱饭”而不是“有钱用”的制度安排。其局限就是土地固化为一个家庭,无法形成规模。小规模生产没有效益,没有效益就没有投入。 我国现有两个“世界之最”:一是有2.5亿个农户,二是户均规模不到0.5公顷。北美农户规模平均为200公顷,欧盟是50公顷,亚洲是1公顷,中国只有半公顷,只够“养家糊口”,无法“发家致富”。 这就需要将土地从僵化的家庭体制中解放中来

13、,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由此逐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 湖北省一个种田大户规模达2.03万亩。,全会就农村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和新举措。主要精神是:,一是长久化、集约化、合作化、服务化。,让农民最大限度获得土地收益。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安全网”,更是“聚宝盆”。搞活土地,是将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收益权分离开来,通过出让土地经营权,获得租金、股金等财产性收入,通过劳动获得工资性收入,通过参与开发经营获得长期性收益,使收入渠道多样化。实现土地要素化土地保障化土地资产化土地资本化的转变。,流动化,二是流动化、权益化、市场化、规范化。,权益化,全会就农村

14、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和新举措。主要精神是:,一是长久化、集约化、合作化、服务化。,通过市场的方式实现土地流转和保护农民权益。“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场则是商品的载体。农民作为土地的主人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实现其主体地位。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让农民在市场体系下有更多的话语权。,流动化,二是流动化、权益化、市场化、规范化。,权益化,市场化,全会就农村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和新举措。主要精神是:,一是长久化、集约化、合作化、服务化。,流动化,二是流动化、权益化、市场化、规范化。,权益化,市场化,规范化,完善相关的法律规范,否则好事会办坏。

15、特别是对于土地这一稀缺资源更要十分慎重。坚持土地流转的方向,但要强化政府监管责任。如决定所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三个不得”: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特别是要注意农民出于短期考虑,盲目将经营权流转出去,造成新的纠纷。,三、田者有其耕,田者有其望,农业女性化 留守老人 留守妇女 80后无农民,20世纪:耕者有其田,21世纪:田者有其耕,希望的田野,绝望的情绪,十分令人担忧的是:,谁来养活中国? 谁来务农? 谁来抓农村工作?,当今,农民有了人身自由权,不可能将人口牢牢限制在土地上,只能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口愿意在农村生产和生活,让希望重新回到田野上,

16、即“田者有其望”。,首先,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传统农业:主要依靠劳动投入,劳动强调大,产出率却低,劳动付出多回报少。 现代农业:主要依靠资本、科技、知识、信息、管理、市场,劳动投入少,产出高。,首先,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的衣食住行有了很大改变,而学医养文等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三叫” 要在经济发展中加快社会建设,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落实到农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三中全会决定一个重要“亮点”是在免费义务教育基础上首次提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免费,使农村子女能够获得一技之长,培养新农民。,其次,发

17、展农村公共事业,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其次,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再次,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机制。,完善领导机制,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抓农村工作,农村工作成为“一把手工程”;,三中全会的措施主要包括五大机制:,完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完善部门工作协调机制。要树立“大农业观”、“大农村观”,各个部门都要关注农业和农村工作;,首先,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其次,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再次,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

18、的机制。,完善领导机制,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抓农村工作,农村工作成为“一把手工程”;,三中全会的措施主要包括五大机制:,完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完善部门工作协调机制。要树立“大农业观”、“大农村观”,各个部门都要关注农业和农村工作;,完善干部工作绩效考核的机制,将农村工作作为评价部门和干部重要标准;,完善全社会参与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关注农村改革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 通过努力奋斗,农村必将成为一个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