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拓展习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55025142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包身工》拓展习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包身工》拓展习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包身工》拓展习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包身工》拓展习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身工》拓展习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包身工拓展习题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第7课包身工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关专家认为,过度劳累会引起健康透支,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工作压力巨大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B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C在世界各大民族中,中华民族是最重视伦理道德作用的民族之一,这个特点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哲学和艺术。 D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公司终于扭亏为盈,而且业绩有了近3.6%左右的增长,这都得益于公司新领导的大胆决策和上下的齐心努力。 2.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

2、的一句是() 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_。 A这狭长的两块是被一条水门汀的小巷划成的 B一条水门汀的小巷将它划成狭长的两块 C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 D一条水门汀的小巷使它划成狭长的两块 3.比较下列每组句子里两个句子的句式,选出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 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 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把长方形的用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划成狭长的两块。 她们躺的地方,到了一定的时间是非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不可的。 她们躺的地方,是到了一定的时间要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 粥菜?是不

3、可能有的。 粥菜是不可能有的。 ABCD 4.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B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面色像死人一样地惨! 5.下列关于报告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告文学是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

4、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 B报告文学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人物、情节,它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写真纪实是它的重要特征。但有时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虚构。 C报告文学往往像新闻通讯一样,善于把生活中刚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及时地传达给读者。 D一般来说,报告文学要写真人真事,要追踪事实,但并不是任何事实都值得去报告,而是要有所选择和提炼。 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寻找失去的家园”成为一种旅游时尚。古村古镇旅游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的民风和古香古色的建筑遗迹等受到游客喜爱。但是旅游开发中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

5、、传承与商业化的博弈等,也给景区发展带来了诸多限制。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实现古村古镇的可持续发展?乌镇对此做了有效的探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乌镇模式”。 乌镇的具体做法可归纳为“迁、拆、修、补、饰”五个字。“迁”,搬迁历史街区内必须迁移的工厂、大型商场、部分现代民居;“拆”,拆除不协调建筑;“修”,用旧材料和传统工艺修缮破损的老街、旧屋、河岸、桥梁等;“补”,恢复或补建部分旧建筑,填补空白,连缀成整体;“饰”,各类电线、管道全部地埋铺设,空调等现代设施全部遮掩。这“五字法”较好地恢复和保持了古镇的原真风貌,是乌镇的创意之举。 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乌镇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景区专门

6、开设30余个展馆、工场和作坊,如高公生糟坊、叙昌酱园、乌香堂等,游客置身于延续百年传统的老作坊,亲自参与古老的工艺品制作流程,仿佛自己已回到那遥远而古老的年代。水上社戏、高杆船、花鼓戏、皮影戏等传统艺术展演众多,书场戏台等分布于景区的不同节点,游客可以驻足观看,也可以参与体验。拳船表演、堂会表演、打更体验等,通过演艺、互动等多种形式展示民间传统生活方式,让茅盾笔下的家乡风情鲜活地展现出来。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间寿俗、婚俗等,既是传统文化的凝练,也为人们开启了体验古镇生活的路径。 历史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保留复制,古村古镇文化旅游区一方面要传承经典,另一方面还要融合现代元素,对文化资源进行提升。如

7、张艺谋导演的印象系列文化实景演出,以真山真水为演出舞台,以当地文化、民俗为主要内容,以演艺界、商业界大师为创作团队,创造了全新的演出形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中国旅游业向人文旅游、文化旅游转型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材料二 浙江省是中国民宿业发展的先行者,截至2017年年底,该省民宿达16233家,参与就业创业农民近10万人。“国家级生态县”丽水市云和县民宿业日渐崛起,散发着“磁吸魅力”。从2013年政府主推,到近两年村民主动要求,云和县以闲置农房、乡土文化、绿水青山为“本”,兴起民宿产业。 以闲置农房为底色,2013年,云和县开始鼓励乡村发展民宿业;至2016年,云和县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

8、使闲置农房有了“换颜”的条件。人们善用空闲农房,将山水之间充满田园野趣的“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还原为天然憩息之所。在云和,带有当地特色的民宿大量出现,如雨后春笋。据调查,中国农村约有四分之一的住房处于闲置状态,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使老房子有依托,湖光山色更有活力。 伴随民宿热浪,民宿粗放式管理、同质化等问题也不断出现。在“千店一面”的背景下,2018年7月,云和正式发布云和云居.六头民宿要求与评价团体标准,这是全国首例民宿团体标准。该标准对民宿的基本要求、等级划分、品牌使用等进行了统一规范。“六头”指门头、灶头、床头、木头、石头、田头。“六头民宿”与其他民宿最大的不同在于植入了地方文化

9、,形成了系统、规范的民宿体系。在海拔300米的赤石村,18幢风格迥异的独栋木屋“云栖木屋”依山而建,与之浑然一体。其建设灵感源于云和本地的木玩文化。此外,抗战文化、船帮文化等诸多本土文化也与木玩文化交相辉映。 坐拥山光水色、“九山半水半分田”是云和县的生态画卷,而这画卷只是“浙江绿谷”丽水市的缩影:莲都区复活古村落兴起民宿业;青田县以华侨特色推动民宿业;景宁县以畲族风情带动民宿业多年来,丽水市立足生态禀赋,以本土特色为根基,“争奇斗艳”地发展民宿产业。据统计,目前该市已有农家乐民宿4000余家,从业人员4.7万人。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31%。 (取材于项菁的文章,有

10、删改) 材料三 尽管地处长三角城市群中心腹地,拥有760多年历史的南浔古镇历史风貌仍得以完整保护。其保护特别重视“以人为本”,目前仍有约7300户、20000名原住民枕水而居,实现了传统文化生态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共生,其积淀的传统文化也历久弥新,滋养后人。 千年古桥、百年民居,以一镇之规模,坐拥超过20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这是南浔古镇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懿德堂、尊德堂、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众多大气宅第和典雅园林有序分布,当年名门大族的气势犹可窥见一斑。古镇北部富有江南特色的沿河民居建筑群“百间楼”依河岸分布,骑楼的进深、界墙的设置、石库门的规模、门额的装饰以及河埠的样式等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又互通一

11、脉。骑楼建在路面上方作居室,下方地面留出供路人行走,体现的正是当地人“让了一尺地,借得一方天”的大度气质。 对古镇的保护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80年代开始,各方主动保护意识逐渐增强。2011年,南浔区成立古镇管理委员会,并于2016年启动古镇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当地还展开区域整体水系与生态修复,还原古镇水城相依、街巷曲折的江南水乡特色。通过建筑保护与开放,古镇名人崇文重商、信义向善、开放包容、敢闯进取的价值观念和处世哲学,也重新焕发了生机。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早晨,浔溪中学的教室里传来阵阵读书声,学生朗诵的正是礼记中的大学片段。学校深入

12、挖掘南浔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开设拓展性课程,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得以更好地亲近历史,传承古人思想精髓。 静水流深,优秀的精神文化财富在南浔正无声传递,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南林花园,家风长廊前经常有社区居民驻足观看。“孝老爱亲”“邻里和睦”“诚信做人”等平实的话语在长廊内集中展示,这些都是小区内居民的家风家训。 国务院参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认为,古镇保护不应背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的初衷,要让被中华文明滋养的每一个现代人,都能建立起与历史、国家、他人之间紧密的文化联系,拥有建立在深厚历史根基之上的文化底气。 暮色四合,小镇逐渐结束了一天的喧闹,重归静谧。骑楼下,连绵

13、亮起的灯笼延伸向远方,在灯影的流转中,偶有行人悠然踱过,低声细说着水乡古镇的变迁适度开发的南浔古镇保留了原汁原味,江南“大家闺秀”的优雅风姿犹在眼前,人文积淀触手可及。 因为保护与发展得力,南浔古镇近年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等荣誉,并成为国内首个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镇。 (取材于何玲玲、魏一骏等人的文章,有删改)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间寿俗、婚俗等,抛弃了部分传统文化,却为人们开启了体验古镇生活的路径。 B.丽水民宿业蓬勃发展印证了云和的“磁吸魅力”。 C.合理利用闲置农房就是将湖光山色转化为资本。 D.南浔古

14、镇成为国内仅有的整体列入的古镇。 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推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材料一,推知高公生糟坊、叙昌酱园、茅盾笔下的家乡风情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B.根据材料一,推知高杆船、花鼓戏、皮影戏、拳船表演、堂会表演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C.据材料二可知,木玩文化在云和县民宿业的发展中一枝独秀。 D.系统、规范的民宿要符合“六头民宿”的标准。 8.材料三中南浔古镇的保护重视“以人为本”。下列语句分为四组,其中做法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以人为本”观点的一组是() 始建于明代的北京皇家粮仓如今成为一座文化会所,承办多种商务活动。 介休张壁古堡深入挖掘军事文化、星象文化、可汗崇拜文化

15、、宗教文化。 地处汉魏故城遗址的河南洛阳平乐村发展起农民牡丹画产业,闻名全国。 云南团山村将部分民居第一进院落对外开放,第二进院落保留居住功能。 A.B.C.D. 9.阅读材料一,古村古镇成为旅游热点的原因有哪些? 10.“乡村振兴战略”是当下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条概述振兴乡村的可行途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还躺着,猪猡!”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

16、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作“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那男人虎虎地在起得慢一点儿的“猪猡”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面,向着楼上的另一群生物呼喊: “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 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

17、”从楼上冲下来了。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作了她的名字。 11.下列对文段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包身工起床的时间和慌乱无序的状态写起,一是反映起床时间之早,二是从侧面表现白日劳动之疲累。 B.“猪猡”“懒虫”这些污言秽语,“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穿着,从语言和衣着方面显示监工的素质之低。 C.包身工居住的房子之小,人数之多,管理不善等,是造成包身工居住拥挤、凌乱、卫生

18、差的主要原因。 D.成人期女孩的害羞感觉在这些被叫作“猪猡”的包身工身上,表现得“很迟钝了”,可见她们精神受虐之重。 12.下列对文段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选部分采用了白描的手法,描写了包身工恶劣的居住条件,描绘出她们日常生活境遇的悲惨。 B.节选部分运用了许多数字,如“七尺阔、十二尺深”等,表明包身工生活环境的恶劣、受摧残程度之深。 C.本文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反映了包身工的不幸生活,其中“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属于“点”的描写。 D.文章描写包身工生活起居的细节,如包身工在男人面前换衣服、抢马桶等,表达了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13.“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

19、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这个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14.文中从“十六七个猪猡”写到“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再写到一个“芦柴棒”,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旧家的火葬 夏衍 半个月前,接到妻从上海寄来的信,说六月一日游击队打到杭州近郊,把我们的旧家放火烧了。因为那屋子被敌伪占领了之后,开了一所很大的茧厂,所以除屋子全烧之外,还烧毁了敌人已经收买了的几十万元的茧子。妻在后附加着说:“我们觉得很痛快,这最少对于你们沈家的那些不肖子弟,给了一个不小的教训。”在将信将疑中,昨天深夜看到了中央社金华发的一个电报,证实了这一消息我出生的旧家,竟在这样的

20、情形下火葬了。和妻子一样,我也只能喊出了一句痛快。 四十年前我出生在这古旧的大屋子里。那是一所五开间,而又有七进深的庄院。这一百年前造的屋子,说得毫不夸张,至少可住五百人以上,我在这破旧而大得不得体的旧家,度过了十五个年头。辛亥革命之后,我的哥哥因为穷困,几次要把这屋子卖掉,但是在那时候竟找不着一个能够买下这大屋子的买主,哥哥瞒了母亲,从城里带一个人在估看,我只听见他们来回讨价还价,一会儿笑一会儿争之后,哥哥愤愤地说:“单卖这几千块尺半方的大方砖和五百几十块青石板,也非三千块钱不可!” 我才知道了这些日常在那里翻掘起来捉灰鳖虫的方砖,也是这样值钱的东西。 据母亲说,这屋子是我们祖上“全盛时代”

21、在乡下建造了而不用的“别邸”,那高得可怕的粉墙,将里面住的“书香子弟”和外面矮屋子里的老百姓分开,所以不认识的人,只要一问沈家,那一带的人立刻就会知道:“啊,墙里。”“墙里”变成太平门外沈家的代名,据说已经是近百年以来的事了。 但是,辛亥革命前后,我们的家衰落到无法生存的田地,这屋子周围的田地、池塘,都渐渐地给哥哥押卖了,只有这屋子,却因为母亲的反对,而保留着它破旧得像古庙一般的形态,夏天的黄昏会从蛀烂了的楼板里飞出成千成万的白蚁,没人住的空房间也会白昼走出狐狸和鼷鼠,但是,墙里和墙外的差分,却因为“墙里”人的日益穷困,而渐渐地撤废了,墙外的孩子们也做了我的朋友,我记忆中也还鲜明地保留着一幅冬

22、天自己拿了篮子到乡间去拾枯柴的图画。 母亲在那个时代里算得是一个性格奇特的人,四十五岁死了我父亲之后,从没念过一句佛,从没烧过一次香,出嫁了的姊姊送她一串念珠,她却丢在抽斗里从来不去理会。从这种性格推衍开去,她是一个富于民主精神的人,她从不讨厌邻近的穷孩子到我家里来,也从不禁止我和这些野孩子们在一起。 但是,具有这种近代性格的人,对于这所古旧的屋子,她却怀抱着使人不能相信一般的留恋与执着,我中学毕业的那一年她郑重地对我说:“趁我活着,把这屋子分了吧,我一死,迟早会给你哥哥卖掉的。” 当时是五四之后,我根本就对这象征封建的“破庙”有了反感,所以我对于她苦心地保守了几十年的财产简直不加任何的考虑,

23、随口地说:“我不要,让他卖去!”这句话伤了她的心,背着人哭泣了一整日,我也就从这时候离了“家”。“旧家”的影子在记忆里渐渐地淡忘了,一直到抗战开始那一年的初夏,接到母亲病笃而赶回到这屋子的时候。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旧家也有了几度的沧桑。第一次欧战之后,因为民族工业的勃兴,我哥哥也在这封建的屋子里开过一个现代式的工厂,用新式的“机子”织杭纺。在“城外”这屋子算是第一所“工场”,浙江丝织业凋落了之后,“机子”停止了工作,于是这屋子在五年前又变了“正大茧厂”。那一年,因为哥哥要把母亲卧房侧面的“果园”改作屯茧的仓库,要把“果园”的枣树和橘子树斫掉,他们之间曾引起过一次很大的冲突,但是结果母亲失败了,

24、我最后一次回家的时候,青葱的枣树园已经变了煞风景的“茧灶”了。我虽则不曾亲耳听见丁丁的伐木声音,但是“樱桃园”最后一场的主人公们的心境,我是感受得到的。 在斗争剧烈的时候,我屡次感觉到潜伏在我意识底层的一种要将我拖留在前一个阶段的力量,我挣扎,我残忍地斫伐过我自己的过失,廉价的人道主义,对于残酷的斗争的忌避,这都是我回想到那旧家又要使我恼怒于自己的事情。而现在,一把火把象征着我意识底层之潜在力量的东西,完全地火葬了,将隔离了穷人的书香人家的墙,在烈火中烧毁了。 .我感到痛快,我感觉到一种摆脱了牵制一般的欢欣。 (选自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有删节) 15.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

25、确的一项是() A.妻子的“痛快”和作者的“痛快”蕴含的感情不同,作者的感情要复杂得多。 B.第段末句的意思是,旧家“果园”被毁时“我”虽不在现场,却完全能理解亲人们与契诃夫最后一场中主人公同样的感情。 C.“墙里和墙外的差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家族的败落,变得越来越小,最终化为乌有。 D.文中写到的哥哥和母亲的冲突,其实也是新旧思想的冲突,最终以哥哥为代表的新思想取得了胜利。 16.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多次出现表明时间概念的词语,这样以时间为线索,提示了行文脉络;也揭示了旧家的变迁过程以及“我”对旧家的情感变化。 B.作者用大量篇幅回忆了自己的母亲,主要

26、是为了表现“我”与母亲对“旧家”的态度完全不同。 C.文章采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等方式,回忆有关“旧家”的人和事,描述了作者因“旧家的火葬”而生的情感波澜。 D.这篇散文选材典型,“以小见大”,通过一幢老屋的命运,折射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风云与时代变迁。 17.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加以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18.对于旧家的“火葬”,作者怀有怎样的情感?请加以说明,并分析其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文明得“不好意思” 林语堂说过,他在中国是一个十足的传统文化的批判者,所持的是西方的人文主义;而到了西方,又成了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大讲那东方文化的好来。过去对这样的话只能体会,缺

27、少切实的感受,而现在竟也真的是颇有同感给海德堡大学的学生们讲中国文学,禁不住就生出许多“民族自豪感”来。虽只是随便提些常识,却也要给他们讲解半天;要讲中国的许多哲学观念、生命意识、经验思想、艺术感受、认识方法等等,更是动辄追溯两千多年,让他们感叹不已。尤其费解的是,在对人生和生命的体验认识上,他们几乎无法理解那种中国特有的感伤和玄奥。一首小诗就让他们迷惑不解:怎见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又何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们只会觉得中国人的感情如此麻烦,喝酒便喝酒,高兴便高兴,怎么会又问天又问地,生出如许烦忧愁闷? 有历史和没有历史,历史长和历史短就是不一样。给他们讲中国

28、当代的历史小说,首先要追溯到我们古代的历史小说,讲一点小说中的历史传统和传统小说中的历史观。原本只想略略提及,不想却又生出许多枝节。就说水浒传开篇的那首词,过去读书时都是偷懒略过去的,这次一读却让自己大吃一惊。这小说家虽属“非专业”词人,却也作得这般好词。给金发碧眼的孩子们解释一番“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让他们体味“书林隐处”的“几多俊逸儒流”,感验诗人面对历史发出的追念感慨,那感觉真是得意洋洋。 和西方的诗人相比,中国的诗人便是诗哲,任何一个都称得上是“诗人中的诗人”。他们在消逝的滚滚长河与想象的虚白中追忆往昔的英雄豪杰,体味世事沧桑,感慨自己曾惊讶先人“求鱼缘木”,而自己竟又若“穷猿择

29、木,又恐是伤弓曲木”。这种心境,不免让人感叹盈泪!我对学生们说,中国人的非凡之处,正在于他们永远是深邃的生命本体论者,他们从历史的追问起,以人生的认识终,出儒入道,乃真历史主义者也,否则那追寻的扣问,那上下的求索有何意义?而西方的诗人中,能够有这样的人生感受方式的,真是凤毛麟角。过去读欧洲诗人,如拜伦、雪莱、普希金时的那种景仰之情现在几乎荡然无存了。便是那位曾隐居海德堡的诗哲荷尔德林,虽能够与中国的诗哲比肩而立,但在时间上也晚了不少辈分。想到这些,便不免有些得意。 但这得意不过是面对书卷时才有的感受。面对另一种情境时,则又免不了尴尬与羞愧。虽说人家的“历史短”,可看人家明净如洗的天空、绵延不绝

30、的森林、如画的乡村、高度现代化又不失传统神韵的城市,再看人家的教育程度、道德素质,又不免常常使我这自豪的民族主义者无言以对。某日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句颇为幽默、堪称“经典”的解嘲之语,便与德国友人开起玩笑来。那句话是王朔小说中的“文痞”与外国人逗乐时说的:“有什么呀,不就才过了两百年好日子吗。我们都文明四千年了,都不好意思再文明下去了!”捧腹大笑一番,直到眼里噙了泪才作罢。 不久,打开电脑在网上搜寻国内新闻,看到一条“历史研究的重大突破;我国夏商断代工程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确切历史纪年又前推1200年”的新闻,遂告知德国友人,说我们中国的文明史已经不止四千年了,现在已经是五千二百年了。谁知他们竟

31、也来得快,幽了我一默,说:“那你们就更不好意思再文明下去啦!”让我翻了白眼,不知如何回对。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语堂身处不同的文明环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方式也不同;作者在经历国外教学生活之后,对此表示理解和认同。 B文章第四段充分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把中国文化现象与西方文化现象进行全方位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国文化现象自身缺乏持久的魅力的特点。 C作者认为,在感受人生的方式上,对比西方的其他诗人,荷尔德林和中国诗哲的相通之处更多,只是他生活的时代相对要晚得多。 D作者以中西文学比较发端,于中西文明比较处落脚;又借解嘲之语勾勒了中国现代文明的实际状态,含蓄地

32、提出了自己的反省与思考。 20.“但这得意不过是面对书卷时才有的感受。面对另一种情境时,则又免不了尴尬与羞愧”,如何理解作者的“免不了尴尬与羞愧”? 21.结合全文意思,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 三、语言表达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_,他将“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_,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像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_”(请用一句恰当

33、的诗词填空)的奇效。 23.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请在所给人物中任选一位,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 三国演义中曹操、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汪曾祺小说自选集.异秉中的陈相公、雷雨中的侍萍、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辛德勒名单中的辛德勒。 例句:痛恨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马丁.路德.金梦想自由和正义,渴盼黑人和白人平等友好相处。 2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每条横线上所填内容不超过6个字。 记者要采写出有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就要注意选择新闻角度。但现实中,有些记者在采写新闻时,不顾事件本身的性质如何,把心思放在揣摩编辑的心理上,投其所好定角度;有些记者采访的事件无个性,无特点,千篇一律,采用“你用我用大家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