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中美关系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55018002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时代下中美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时代下中美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时代下中美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新时代下中美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下中美关系(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时代下中美关系之我见摘要:中美关系被人们视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只是近十年的事情。“最 重要”意味着中美关系的走向不仅影响两国各自的发展,也影响世界的未来。然 而,最重要并不一定意味着良好,也可以有其他状态。如冷战时代美苏两个超级 大国的对峙。中美关系的下滑已经持续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观察家都认为,两 国关系再不会回到从前。新冠疫情冲击下两国间裂痕迅速扩大更证实了这一判断。 在面临重大转变之时,对中美关系的历史做一番梳理是必要的,或可为我们应对 现在和将来提供一些启示。关键词:美关系历史经验 互动 博弈一、中美关系极简史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现实角度看,中国和美国都是两个十分不同的国家。简单

2、 地说,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新兴现代化国家,美国是一个年轻的老牌现代化国家。 种种不同在有形或无形之中影响着双方彼此的认知、相互政策和两国关系的发 展。追溯中美关系的历史,客观认识两国之间的差异,是理智地看待和处理两 国关系的前提。从历史角度看,中美关系可以说是充满神奇变化的双边关系,其对世界的影 响经历了一个缓慢 而曲折的爬升过程。只需作一个扼要的回顾就可以看到,这 里的故事在每个时代都很不一样。在近代国际关系史上,中美关系有很长时间处于次要地位。只有当列强们在 远东地区博弈时,人们才会偶尔注意到中美关系。虽然美国在19世纪下半叶加 入西方列强的侵华行列,但热衷的 是分享和攫取最惠国待遇,而非瓜

3、分中国领 土。美国于19世纪末提出“门户开放”。这与其说是对华政策,还不如说是对 其同伙的奉劝。不过,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美国与其他列强的不同毕竟博 得了部分中国人的好感。事实上,直到20世纪30年代,两国关系仍极为疏远, 每一方都处于另一方外交政策的边缘地带。那时,所谓的“中美特殊关系”, 其最特殊之处就在于双方都试图为未来保留机会。1941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中美迅速结为同盟。对此,双方都抱着极大 的热情与期待。然 而,这一同盟仅维持了短暂的四年,且期间矛盾和摩擦不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支 持中国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但很 快又以日本作为其在亚洲的主要盟友,当年这是中

4、美矛盾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40年代末,一连串事件造成了中美两国的长期敌对与隔绝。包 括美苏冷战开始, 中国内战以中共战胜国民党而结束,美国对新中国采取遏制和孤立政策,朝 鲜 战争爆发,美国支持国民党防守台湾打断中国统一进程,等等。历史性的转折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大门的开启,中国 重返联合国并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起外交关系。1979年1月1日,中美 正式建交。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在这时踏上征程。此后30多年,中美关系不断发 展,经贸往来迅速扩大,科技人文交流频繁,双方在安全领域和全球重大问题 上都有所合作。中国把对美关系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美国实施对华接触战略, 认为中国

5、进入由其设计主导的国际体系寻求发展不仅有利于全球力量的平衡 和 世界的稳定,也有助于中国内部发生变化。尽管两国不时有所摩擦甚至碰撞,但 大都通过谈判加以解决。对于长期存在的一些矛盾如台湾问题,美方清楚地知 道中方的立场和底线,行事 谨慎;中国也充分展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 和耐心。总的来看,这既是历史上中美关系最稳定的时期,也是双方从这一关系 中获益最大的时期。改革开放和良好的中美关系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二、最近几年中美的关系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约从这时起,中美开始露出渐行渐 远的迹象。不过,在奥巴马执政时期,两国仍能在一些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上保持 合作。2017年,

6、特朗普上台执政。中国希望继续与美国保持合作关系,但美国对 华政策发生重大变 化。美国明确地将中国定义为“战略对手”和“竞争者”。 此前中美关系浮现的各类问题,包括经贸摩擦、知识产权、科技脱钩,以及香 港、台湾、南海问题等全部凸显出来。变局到来之快多少出人意料。2020年年 初以来,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原已逆转的中美关系加速下滑,两国官方关系 几乎处于冻结的状态,民间相互反感的情绪前所未有。可以说,中美关系已面临 着自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最严峻的局面。这个阶段将持续多长 时间以及下滑的底线在哪里,目前尚难以预料。三、中美关系演变的历史经验中美的接近或疏远并不能完全以两国利益的一致

7、或相违来加以解释。观察中 美交往的历史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距离产生美感,接近易生失望。 巨大的差异和多彩的不同,一方面在中美之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其中既 有期待也有幻想;另一方面又使得双方在接触和交往之后难以相互理解,由此 导致一连串的误解、矛盾、摩 擦与冲突。美国人似乎有一个不变的“中国梦”, 总想按照美国的模式来改造中国,并把中国看作一个商机无限、潜力巨大的市 场。中国人则有一个多变的“美国梦”,当把美国视为老师 和朋友时是美梦, 看作敌人时则是噩梦。事实上,两国的相互政策多少都带着理想主义和现实 主 义成分,只是不同时期偏向不同。不过,美国现在似乎正在做着一个关于中国的 前所未

8、有的噩梦。导致中美关系大起大落的原因很多,但中美差异在其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种差异无疑是多方面的,包括历史、文化、宗教和传统,民族构成和人口数 量,地缘和周边环境,社会政治 经济制度和发展水平,国际地位的变迁,近代 以来的经历和经验,等等。从两国交往的历史、现状和前景来看,以下四个方 面的差异最值得重视。四、中美制度的差异首先,尽人皆知的是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等)不 同。除两国的制度根植于各自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之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自 20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制度几乎一直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这种变化由革命和 改革推动,剧烈而深刻。现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虽已成形,但

9、并不成熟, 改革仍在继续。相比之下,美国的社会制度要稳定得多,立国二 百多年只经过 几次较为重大的修正。毫无疑问,在两个国家的交往中,社会制度不同会增加双 方沟通和建立互信的成本。这也是为什么中美关系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 努力。再次,中美虽然领土面积相仿,但由地理条件塑造的国家战略安全环境和对 外行为模式很不一样。在世界各大国中,中国为众多邻国所环绕,是所谓的“四 面八方国家”,周边环境最为复杂。中国古代建立的藩属制度以防御而非扩张 为目的,弘扬国威的理念是“内圣而外王”。长 久以来,中国人为处理周边关 系耗费了大量精力,以致无暇去探索和了解更广袤的世界,只是西方列强的到 来才迫使中国人

10、去了解那些遥远的国度。近代以来,中国打破封闭与世界交往的 步履艰难而缓慢。中国与各国包括一些近邻建立外交关系的过程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完。五、新的中美关系至今,中国仍与一些邻国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上存有争端。相比之下,美 国的周边环境十分简单,东西两侧为大西洋和太平洋,南北接壤的仅墨西哥和 加拿大两国。得天独厚的地缘 条件不仅为美国本土安全提供了屏障,也为其成 就不同于老式殖民国家的海外霸业提供了便 利。从国家战略安全的角度看,中 美关系的好坏对双方都有重要影响,但地缘环境决定了它对 中国的影响更为直 接。何况,现在亚太地区的安全结构仍以美国为中心建立,实际是排斥中国的。在国际地位的变迁方

11、面,中美两国的经历大相径庭。大致说来,从18世纪 中叶至今二百 余年,中国的国力从强盛到衰败再到急起直追,国际地位的变动 呈现为一条U形曲线。新中国的独立自主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激发起 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而美国自1776年独立之后的二百余年,国际 地位持续攀升。至20世纪中叶,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终于坐上了全球头号 强国的交椅,并主导了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尽管那时尚有苏联与之分 庭抗 礼。又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对峙,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 二的超级大国,无论“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是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然 而,现在美国很可能正面临着其国际地位在历史上的第

12、一次下降。上述差异对中美两国的观念和心态具有重要影响,双方在交往中都会情不自 禁地依据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念去判断对方。参考文献 :1 李黄萍.中美贸易形势分析和前景展望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2):40-42.2 世界知识出版社.中美关系资料汇编M.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3 王洪涛.新世纪中美关系研究与中美关系J.现代国际关系,2009(06):59-65.4 林利民.中美关系路在何方J.人民论坛,2020, 000(016):38-41.5 邹治波.中美关系三层次结构的构建J.东北亚论坛,2019, 028(005):17-26.6 陈奕平,王琛.中美关系周期变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选择J.东南亚研究,2019,238(01):52-63+159.7 刘得手.增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中的战略定力J.人民论坛,2020, 000(011):138-139.8 达巍.选择国内战略定位中美关系J.美国研究,2019, 33(02):7-8+22-33.9 吴心伯.特朗普政府重构中美关系的抱负与局限J.国际问题研究,2020, 000(002):20-32.10 庞珣,刘子夜.基于海量事件数据的中美关系分析一一对等反应、政策惯性及第三方因 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