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海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试题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155011749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福建省龙海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龙海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龙海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龙海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龙海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龙海二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怎样读中国书余英时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诵,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

2、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做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朱子曾说过:读书先要花十分气

3、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信今天从西方搬来的许多意见,说甚么我们的脑子已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必然带着许多“先入之见”来读古人的书,“客观”是不可能的等等昏话。正因为我们有主观,我们读书时才必须尽最大的可能来求“客观的了解”。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

4、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虚”和“谦”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干脆。不过读外国书也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

5、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的“罅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朱子这几句话。“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 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选自悦读有删节)1.下列对作者“读中国书的方法和态度”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6、)3分A“专精”阅读,就是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全部背诵,但至少“三复”,达到“熟”的程度。B“博览”是在“专精”的基础上的扩展阅读,必须配合着自己的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要有目的地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C就态度而言,作者强调要“虚心”,要静心地读,反复地读,读来读去就不会有“先入之见”,做到尊重经典的客观内容,就一定能达到与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D作者认为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要有“谦逊”的态度,不是不能批判,是不要一开始便狂妄自大,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2.对于“中国传统的读书

7、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完全属于朱熹观点的一项是( )3分A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从 “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B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C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D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读书百遍或许不能够做到,但是反复读多遍一定是不可少的。(二)文学类

8、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限期拆迁 袁省梅土尘轰隆隆呼啸着来了,又呼啸着跑了。婆婆坐在尘雾里,坐在修鞋箱子后,一动不动。土尘小下去时,工程队的胖子队长奓着浑圆的胳膊,踩着砖块瓦砾,粗短的腿一跳一跳的,像个孩子般蹦跳着来了。胖子叫婆婆让开,推土机挖掘机可不长眼,砖头水泥疙瘩可不长眼,伤了您,我可赔不起。婆婆伸出三个手指,说,三天,缓上三天等不上我的八哥,我保准离开。胖子说,十天前,您就说缓三天。要是活儿不催得紧,就是缓上三十天三百天,我也一点意见没有,谁家没个难心事。婆婆指着她身后的房子,说,八哥认得房子还有这墙上的画,我老了,八哥再见我,她肯定不认得了。婆婆说

9、着,脸上就滚下两行清泪,黄灰的脸上犁开了般黑湿了两道。婆婆说,她就是从这条街上走丢的,你再缓我三天,说不定她就回来了,她要是回来了,看不见这墙上的画,又会走丢的。婆婆扭头给胖子看身后墙上的画。是一副小孩子的手印画。婆婆说,是八哥的手印。八哥小时候发烧给烧坏了,没法上学,可你看她这手印画,像是一个脑子不好的孩子画的吗?八哥印下这手印画后,就高兴得不得了,天天都要在这画前玩,晚上睡觉了,还要光着脚出来看一遍,就担心谁把她的画给偷走。胖子不看那画,也不听她说,急得嚷,那您不让拆了?不能因为您一家,影响了大家啊。胖子跟婆婆说话,却把脸扭向站在推土机铲车旁边的人。都是这个街上的人。很明显,胖子的话是说给

10、婆婆的,也是说给他们听的。那些人果然急了。怎么会不急呢?楼房还在纸上,房子已经拆了,他们在外租房子住。人们叽叽喳喳地吵嚷比树上的鸟儿还要欢实,话语里全是不满和气愤。人们都认为,婆婆的孙女都丢了五年了,一时半刻的哪能回来?婆婆挡住不让拆,就是故意地想多要点钱。有的说,啥钱啊,就是想多要一套房子。婆婆听见了,脸胀得青紫黄黑,双手紧紧地抓握着平车的横杆,忽地站起,想去跟那些人理论,又想起她要是离开了,没准胖子就会叫推土机推倒房子,又忽地坐下,双手在车杆上攥了又攥,好像那铁的车杆是毛巾,她要拧出水来。邻居老张来了。老张说,你不能这么自私,大家在外面租房借房住,拖家带口的,锅碗瓢盆的,容易?都不容易,照

11、我说,你把鞋摊摆到街口,等八哥,也能挣俩钱,照我说,街口的生意肯定比你在这好。婆婆说不是这么回事,你记得吧,八哥就喜欢这幅画,画要是没了,八哥就是回来了,该有多伤心。婆婆恳求老张去给胖子说说宽限几天,婆婆说,没准这几天,我的八哥就回来了。婆婆说,你还记得吧,那天,我就趴在箱子上打个盹,就一眨眼的功夫啊,睁开眼八哥就不见了。老张说我知道,问题是你再不让开,人家就给你儿子儿媳打电话,叫他们回来做你的工作。婆婆听老张说叫她儿子儿媳回来,她一下就软了。八哥丢了后,她一直不敢给儿子儿媳说。他们打电话问八哥,她就说睡觉了,或者是,出去玩了。现在,要是儿子儿媳回来,她咋说呢?婆婆扑在墙上,把头抵在手印上,嚎

12、啕大哭,我的八哥啊。婆婆哭着说,我来拆吧。机器的轰鸣声没了。人们吵吵嚷嚷的声音没了。只有尘埃还在乱纷纷地跳出一团黑白灰黄的雾,腾腾地滚着,飘升,散开看上去也喧嚣,也嘈杂。婆婆先是顺着手印用她的修鞋刀子划开一条缝,然后,一只手塞在墙皮下,一只手按在墙皮上,墙皮下的手往上掀,墙皮上的手紧紧紧紧地跟着按,她小心地揭下一片手印,放在修鞋箱子上,又小心翼翼地顺着手印划缝,然后,一只手塞在墙皮下,一只手按在墙皮上,小心地揭下一片手印,放在箱子上。婆婆揭着墙上的手印,就像她抱着八哥,给八哥喂奶,给八哥洗澡,仔细,认真,缓慢而忧伤。老张站在一边担心地看着婆婆,叫她小心点,不要伤了手。胖子不耐烦了,说你这样子到

13、啥时候才能弄完啊?他又对一旁的人说,她有个傻孙子,她也跟着傻了吧。人们哗地大笑,笑声肆意,嘹亮,没心没肺。老张的脸黑了,他捡起一块瓦片,指着胖子,你再说一句,你再说一句老子放你的血。老张在废墟上捡来一本杂志,走到婆婆身边,把书打开,两手捧着,说,放这里吧。婆婆忧伤地看了一眼老张,看了一眼他手里的书,眼圈红了。婆婆小心地揭下一片小手印,放到老张手上的书里;揭下一片小手印,放到老张手上的书里。婆婆的动作轻柔,缓慢,就像是从床上抱起一个婴儿。刚出生的八哥,那么小,那么小。粉粉嫩嫩的一团,眼睛却大。黑的眼睛看着她。那些红的绿的小手印,就像一枚枚书签,安静地整齐地夹在了书里。【注】奓zh,张开。3下列对

14、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小说开头描写了拆迁时尘土飞扬的场面,为人物的出场和故事的开展创设了背景。B. 老张“抢瓦片训斥胖子”“捡杂志放手印画”的细节,表现了他的仗义和对婆婆的同情。C. 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含蓄地表现了婆婆对孙女的思念以及对孙女归来的期待。D. 小说运用了顺叙、倒叙等多种叙述方式,使得情节更加完整,人物形象更加丰满。4小说在描写刻画婆婆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写出几个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5小说借“拆迁房子”这事件,反映了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52分)阅读下面

15、两则文言文,完成613题。(26分) (一)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c)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壁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d)?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6.文中“abcd”四处应填的文言虚词,依次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16、3分 A.矣夫且乎 B. 矣故而何 C.也故且乎 D. 也夫而何 7.比较下面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3分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A.两个“引”字相同,两个“因”字也相同。 B.两个“引”字不同,两个“因”字相同。C.两个“引”字不同,两个“因”字也不同。D.两个“引”字相同,两个“因”字不同。8.对下列的句子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坚明约束:坚守信约。 B.臣请就汤镬 就:于是 C.不如因而厚遇之 遇:招待 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 唯:表希望的语气。9.下列各句画线加粗的字的用法与其它句不

17、同的是( ) 3分A.大王必欲急臣 B.臣请完璧归赵C.毕礼而归之 D.于是相如前进缶(二)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

18、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明年:第二年B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完成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素:平时,向来D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 女弟:妹妹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A为武置酒设乐 皆

19、为陛下所成就B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C虽蒙斧钺汤镬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D故使陵来说足下 故木受绳则直12.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一项( )3分A.见犯乃死,重负国B.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C.为降虏于蛮夷D.皆为陛下所成就13、把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3分)(2)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2分)(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两小题。(11分) 听筝 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20、注】筝: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它发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汉侯瑾筝赋)。柳中庸:唐代诗人,中唐河东人。独夜:孤独一人的夜晚。江南歧路:指南北远离,两地相思。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诗的第一句开篇写作者边弹边听秦筝,“听”字领起后面的所有内容。B第二句“悲怨声”写出了筝声弹奏的凄苦,以及自己由听筝而引起的无限悲怨之情。C诗人把乐声同大自然的春风、杨柳、花、鸟融为一体,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D筝声本来就苦,又掺入诗人的重重离别之恨,更引起对远方亲人的怀念。E本诗通过描摹作者听到的筝声来表达情感,有形象的拟物和新颖的比

21、喻手法,既准确恰切而又富有艺术感染力。15本诗颈联哪两个字用得最好,形象地传达出了诗人的情感?在这一联中,作者把人世的悲欢写得既真切又感人,请作简要赏析。(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1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_。(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句子是:_,_。(3)秋兴八首(其一)杜甫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4)一去紫台连朔漠, 。(咏怀古迹(其三)(5)李商隐锦瑟一诗用典的四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2、。 , 。(6)琵琶行里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 。 (7)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8)空闻虎旅传宵柝, 。(马嵬)(9)陆游书愤中抒发年老岁月蹉跎,壮志未酬感慨的诗句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题。(18分)17.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对于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开门揖盗。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某市原副市长妻儿收受贿赂80多万元。有人认为,该副市长有不可

23、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我们决不能因某一事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就此满足。近几年来,国家的反腐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反腐败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 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B.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了老百姓的生活。C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D. 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

24、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A“十大校园歌手”大赛的获奖名单出炉,李斌兴奋地对王红说:“王红,祝贺你忝列其中!”B参加完朋友的宴请后,李老师觉得时间不早了,就起身告别说,“今天多有叨扰,非常感谢,告辞了!”C建房时小张的亲戚给自己帮了大忙,他感激地说,“客气话我就不说了,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竭尽全力,鼎立相助。”D同事写了一篇跨专业的文章,非常谦虚地拿来让我斧正,我虽然很忙,但还是帮他看了一遍,并修改了部分内容。20、下列对中国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

25、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长官为礼部尚书。C.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D.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21、下面是一首打乱了顺序的绝句,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3分 弯弯绿水绕青山 江心来往打鱼船 青山绿水风光好 重重青山抱绿水A B C D 22、依次填入下

26、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人类的双眼就像两台摄像机, , ,在眼前取任何一个点,双眼看到这个点的位置其实是存在差别的,而且差别的大小跟空间距离、视点角度都息息相关,人类大脑的视觉功能区能够综合分析这些信息,并最终形成一个关于周围世界的整体三维场景。A.由于双眼的空间位置不同,在看周围的世界时B.在看周围的世界时,双眼的空间位置由于不同C.双眼的空间位置由于不同,在看周围的世界时 D.在看周围的世界时,由于双眼的空间位置不同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秋天,葡萄熟了,高高的葡萄架下来了一只只馋嘴的狐狸。第一只狐狸在葡萄架下一次次跳起,又一次次重

27、重地摔在地上,但它坚信“坚持就是胜利”,最终因体力衰竭而死。第二只狐狸具有林黛玉式的忧郁气质,它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找到一根藤条在葡萄架下自杀了。第三只是一只生性急躁的“张飞狐”,失败的耻辱让它怒火中烧继而破口大骂,结果这只骂街的狐狸被农民一锄头打死了。第四只狐狸是有名的乐天派,几次无功而返后,它咽下几口唾沫,自语道:“这一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酸葡萄。”于是它又唱着“鸡呀羊呀都到哪里去呀”的小曲走远了;第五只是一只精神脆弱的狐狸,这次的失败使它的精神分裂了,从此人们常可以见到一只蓬头垢面的狐狸,口中念念有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人生中有谁不会遭遇到挫折和失败?请就这五只狐狸

28、在挫折与失败面前的各自表现,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要求:(1)立意自定。(2)题目自拟。(3)不少于800字。(4)写成议论文体。龙海二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 C(对应的原文“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选项“就一定能达到与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显然曲解文意,混淆逻辑范围,或然变必然。) 2、 C( A“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是作者的体会选项由于所有读书,以偏概全;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出自苏轼的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不是朱熹的观点,张冠李戴;D是余嘉锡对汉代学者董遇读书方法的看法,不

29、是朱熹的言论。)3D(“倒叙”错。) 4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写出2个得2分)动作描写。婆婆伸出三个手指。双手紧紧地抓握着平车的横杆,忽地站起,想去跟那些人理论,又想起她要是离开了,没准胖子就会叫推土机推倒房子,又忽地坐下,双手在车杆上攥了又攥,好像那铁的车杆是毛巾,她要拧出水来。 语言描写。说,三天,缓上三天等不上我的八哥,我保准离开。婆婆指着她身后的房子,说,八哥认得房子还有这墙上的画,我老了,八哥再见我,她肯定不认得了。婆婆说,她就是从这条街上走丢的,你再缓我三天,说不定她就回来了,她要是回来了,看不见这墙上的画,又会走丢的。 肖像描写:婆婆说着,脸上就滚下

30、两行清泪,黄灰的脸上犁开了般黑湿了两道。婆婆扭头给胖子看身后墙上的画。婆婆听见了,脸胀得青紫黄黑。 细节描写:一只手塞在墙皮下,一只手按在墙皮上,墙皮下的手往上掀,墙皮上的手紧紧紧紧地跟着按,她小心地揭下一片手印,放在修鞋箱子上,又小心翼翼地顺着手印划缝,然后,一只手塞在墙皮下,一只手按在墙皮上,小心地揭下一片手印,放在箱子上。(共5分,答出任意两种手法并举例分析,即可得满分。手法2分,分析3分) 5答案要点:在城镇违设中,拆迁工作存在的问题;时下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问题; 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问题。分析略。(共6分,毎点3分,答出两点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6.

31、C(略)7.C(引:前者“前面带路”,后者是“拉、拽”;因:前者“于是,就”;后者是“趁机”之意。)8.B(就:靠近 ,即受刑)9.D(D是名词作动词,余为使动用法)10B解析:成就:栽培,提拔。11D (A项“替”“给”,介词;“被”,介词。B项用在时间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指示代词,“这”“此”。C项“即使”;“虽然”。 D项均为“所以”。)12C解析:C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其他均为被动句13. (1)最终(你)也不能回到汉朝,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您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亡,通假“无”,安,“哪里”,译对各1分,整句意思对1分)(2)人生就

32、像早晨的露水,何必这样久久折磨自己!(自苦,倒装,译对1分,意思对1分)14(5分,答对一项3分,答对两项5分。答案多于两项不得分)AE(A“边弹边听”理解错误。诗人只听未弹;E拟物手法错,应当是拟人和比喻手法,诗人也并未具体“描摹”筝声,而是借筝声展开联想,表达自己的情感。)15“独”和“空”。(2分,对1字得1分)这句诗形象地展现了灯下独守、月明空思的画面:灯前只有自己的影子,可见孤独;空楼只见明月高悬,何等空荡,“愁”与“思”自然而生。“独”、“空”两字,尤使画面显得分外凄清,增加了离愁的分量。(2分)用“谁家”、“何处”疑问句式,不仅与上一联在形式上有变化,而且让这种离愁更增加了普遍的

33、人生况味。(2分)(意思对即可)16、(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3)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4)独留青冢向黄昏(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6)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7)万里悲秋常作客(8)无复鸡人报晓筹(9)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17、A(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乐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开门揖盗:揖:拱手作礼,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来坏人,招致祸患;趋之若鹜:本义是像鸭子一样成群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事物,多做贬义词;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 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

34、度;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18 B (解析:A项,搭配不当。“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应改为“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深刻的思考”;C项,结构混乱,删去“下”;D项,成分残缺。在“商品”后加上“不当行为”。)19B(A忝:谦辞,表示 辱没他人,自己有愧。一般用于自己身上,谦虚的说法。B叨扰:受了别人的款待,表示感谢。C鼎力相助:大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是赞美他人之辞。属于敬辞,不能用于自己。D斧正: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辞。)20C(C表述有误。 五经为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21、A(与两句押韵,作偶句;与对仗,与相连;由

35、句诗意“青山绿水风光好”知句上承句。)22D(根据主语一致、逻辑紧密连接的原则,可以排除B、C两项;然后根据上下句意关系,排除A项,所以D项最恰当)23、作文(评卷参考高考标准) 【立意参考】1、失败是人生中难免的,没有失败的人生是缺憾的人生。面对失败要怀着一颗平常心,只有这样,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会成为人生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2、生活中要学会放弃,要敢于放弃。放弃不合适的目标,不是怯弱的表现,而是理智的抉择。半途而废,实际上并不是彻底放弃,而是在坚持寻觅;3、在生活中要善于调整自己的人生航向,根据自己的优势,努力实现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 4、目标的确定要从自身的条件出发,崇高远大的理想固然令人神往,但不能脱离自己的自身条件,否则就只是好高骛远,落下笑柄; 【其他立意,若能自圆其说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