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上传人:馨*** 文档编号:154957952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wd.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天气: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与气候不同。通常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天气日历: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温度与气温: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室外阴

2、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温度计的使用: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计算: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和2;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气温随时都在变化着,整理、分析气温记录,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气温变化的规律。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炎热难耐;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设置百叶箱要注意:第一,百叶箱不能设在水泥地上,最好设在草坪上;第二,

3、要保持百叶箱通风;第三,要朝北方开;第四,离地面要有1.5米左右的距离。风向与风速:风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风有风向、风力两个特征,通过事物的变化我们可以感知和观测风的方向和力量。(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进展计算。(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降水量的测量:(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对照雨量等级表可以确定雨的等级。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

4、量。我们可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2月15日白天雨夹雪,晚上阵雪。风力等级表P10、降水量等级表P13,具体见书。云的观察:观察云: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不同天气的划分: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展区分。云的种类: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气象学家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通常把云分为(层云)(积云)和(卷云)三类。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靠近地球外表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

5、,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开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对天气信息进展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第二单元溶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别离出来。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

6、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与液体和气体。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后,高锰酸钾的状态: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搅拌后,高锰酸钾的状态: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

7、的高锰酸钾溶液。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一丝丝的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局部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别离。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和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和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

8、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展呼吸的。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翻开,气体就冒出来了。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外表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搅拌加温切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物质的溶解能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度的,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10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别离出来。别离食盐和水的方法:食盐溶解在水中,可用蒸发的方法将食盐和水别离。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把海水引进盐

9、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即海水晒盐。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别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局部,温度外焰最高,内焰其次,焰心最低。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防止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制止用嘴吹灭火!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为什么用热开水冲奶粉会结成块因为水温过高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消化吸收,降低奶粉营养价值。冲奶粉时用65左右的温

10、开水即可。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科学道理:碳酸钠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温度低时析出,冬天捞碱是因为气温低可以使碳酸钠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在温度低时不会析出,所以夏天气温高的时候晒盐可以加速水分的蒸发使盐结晶出来。第三单元声音声音: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利用物质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生的物质都在振动。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个一个地方的。传播速度,一般固体液体气体。振动物体: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

11、物体。声音的变化:声音的强弱可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声音的上下可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振动物体有长短,短的比长的音高。振动物体有粗细,细的比粗的音高。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同一个音叉,用较大力敲时,振动幅度大,听到的声音的强;用较小力敲时,振动幅度小,听到的声音的弱。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

12、,声音越低。击打长短不同的钉子,钉子越短,声音越高;钉子越长,声音越低。拨弹橡皮筋,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拨动尺子,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声音越低。拨动琴弦,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人说话时是喉咙带动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笛子利用空气振动发声和空气柱共鸣的原理制成;口琴利用弦片的振动发声;汽笛声、喷气式飞机排气时引起空气的振动而发生轰鸣声。声带越紧,声音越高。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1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或者其他介质的振动,这种振动传到人耳被人听见就是声音

13、,所以把各种振动着的发声物体叫声源,如声带、音叉、敲响的鼓等都是声源。振动有规律、悦耳的声音,如人声带发出的歌声,由琴弦发出的琴音等叫乐音。但凡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音。噪音又称噪声,是非周期性的声音振动。它的音波波形不规则,听起来感到刺耳。噪音危害人的身心安康,是当今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及固体废物污染是当今社会四大环境公害。声音的特性可用三个要素来描述,即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音量: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称为响度。响度和声波振动的幅度有关。一般说来,声波振动幅度越大,则响度也越大。音调:人耳对声音上下的感觉称为音调。音调主要与声波的频率有关。声波的频率高,则音调高;

14、声波的频率低,则音调低。音色:音色是人们区别具有同样响度、同样音调的两个声音之所以不同的特性。如:即使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音在响度和音调方面都一样,但听起来却不一样,这就是因为这两个声音的音色不同。(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我们这样听到声音: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一个振动的物体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中耳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所引起的液体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被大脑承受了,我

15、们便感受到了声音。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鼓膜破了,不会听到声音,但如果大脑听觉神经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听不到声音。保护我们的听力: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身体构造:根据外观特征,人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局部,躯干还可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构造划分方法。人体的外部特点可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借

16、助一些工具观察,也可用看、听、闻、摸等方法感觉。骨骼、关节和肌肉:工作或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构造也会有不同。婴儿有275块骨,成年人有206块骨。人约有600块肌肉。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展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兴旺关节灵活。人的呼吸器官: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运动与呼吸的关系:人体运动呼吸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

17、的氧气。经常锻炼身体,会发生流汗、呼吸加速、心跳加快等变化,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安康。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呼吸次数在20-40次左右。运动与心跳的关系: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安康。我们的心跳就是心脏在跳动,也就是心脏在收缩和舒张。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

18、心跳次数在70-90次左右。我们人体一般通过出汗、排尿等方式向外排出多余水分,一般从喝水和吃食物等途径得到水分。水占我们人体体重的比例大约是60%-70%。人体的消化器官: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进一步磨碎和分解,被小肠吸收。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咽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

19、工作。牙齿舌头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一样。牙齿按形状分类,可分为8个门齿、4个犬齿、20个臼齿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要保护好牙齿,有利于身体安康。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人体各器官的联系:人体的各个不同局部,在进展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实验整理一、天气实验题一、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和制作过程:制作材料: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带橡皮的铅笔1只。制作过程: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

20、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实验题二、制作雨量器1、找一个直通透明的杯子,杯子的高度在15厘米以上;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直筒杯子的高度;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中间;4、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在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5、

21、用粘贴刻度纸的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反面。实验题三、请你画出几种天气符号天气现象天气符号二、溶解实验一:制定一个“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方案。要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研究地准备实验材料:量筒、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研究方法:1.用量筒取100毫升的水倒入杯中。2、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一份。3、把第一份食盐用小匙投入水中,并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使食盐完全溶解。然后再按照这样的方法投入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直到参加的食盐不能再溶解为止。4、统计一共溶解了多少克食盐,并填写记录单。经过运用实验方案,最后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100毫升水能溶解大约36克

22、食盐.实验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材料:2个烧杯、玻璃棒、水、食盐、小苏打步骤:把食盐和小苏打分成2克的小份。两个烧杯内分别放入50毫升的水,温度一样。先在两个烧杯内各放一份,等完全溶解后再放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统计食盐和小苏打各放了多少份。实验结论:50毫升的水中,食盐能溶解7份左右;小苏打能溶解2份左右。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的强。由此说明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实验三:食盐在热水与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一样吗不一样。要想证明对这个问题的猜想,你选用的实验材料是:热水、冷水各一杯、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在这个比照实验中只有冷水、热水一对条件是不一样的。实验过程:取一样多的热

23、水和冷水各一杯,将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水中。实验想象:放入热水中的食盐溶解快,放入冷水中的食盐溶解慢。实验结论: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快。这个结论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是:用热水冲感冒冲剂比用冷水冲溶解快。实验四:除了利用搅拌、加温外,还有可以加快水果糖溶解的方法。请根据下面的提示结合你做过的一种实验描述一下。实验材料:水果糖2块、杯子两个、水、锤子1把实验过程:把一块水果糖用锤子碾碎,将碾碎的水果糖和另外一块水果糖分别同时放到盛有水的杯子中。实验现象:碾碎的水果糖放进水中就开场融化了,溶解比较快;整块的水果糖则融化得很慢。实验结论:碾碎可以使水果糖的溶解加快。实验五: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完

24、成:根据以上实验,总结什么情况下物质才溶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别离出来。实验六:“胶水、醋、酒精、和食用油能在水中溶解吗实验你是怎样完成的你的预测:我认为胶水、醋和酒精能在水中溶解,食用油不能溶解。实验过程:分别在试管中参加10至15毫升水。分别往试管中参加1至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溶解过程胶水醋酒精食用油怎样进入到水中沉入水底,蜷缩在底部直接与水混合直接与水混合 浮在水面上,不进入水中在水中怎样扩散缓慢扩散快速扩散快速扩散无法扩散是否溶解溶解溶解溶解不溶解实验结论:胶水、醋、酒精在水

25、中能够溶解,食用油不能在水中溶解。往食用油中和水的混合物中参加少量的洗涤剂,震荡后食用油会溶解。实验七: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材料准备:汽水、注射器、橡皮塞步骤:轻轻地翻开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取约三分之一管的汽水,再用橡皮塞封住或者用手堵住注射器的管口。观察记录:慢慢地偶尔冒出气泡。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观察记录:冒出很多气泡,并且气泡变大。再慢慢地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记录:气泡慢慢变小、变少,最后消失。实验结论:水中能溶解少量气体,比方氧气和二氧化碳。水中的气体是靠加压的方式溶解的,压力小气体就跑出来,压力大气体就溶解在水里。实验八:加快物质溶解的研究 A.搅拌材料准备:2个烧杯、1

26、根玻璃棒、食盐步骤:在两个烧杯内放入一样温度、一样数量的水。同时往两个烧杯内放入一样分量的食盐。一个烧杯静置不动,另一个烧杯内搅拌。实验结论:搅拌的那个烧杯内的食盐溶解的快,搅拌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B.温度 材料准备:2个烧杯、食盐 步骤:在两个烧杯内放入一样数量的水,一个冷水,一个热水。同时往两个烧杯内放入一样分量的食盐。静置片刻。实验结论:热水的烧杯内食盐溶解的快,温度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温度高溶解快,温度低溶解慢。C.打碎材料准备:2个烧杯、粗盐 步骤:在两个烧杯内放入一样温度、一样数量的水。同时往两个烧杯内放入一样分量的粗盐,其中一份打碎。静置片刻。实验结论:打碎的那个烧杯

27、内的实验溶解的快,物体越细越容易溶解。实验九:验证物质是否溶解 方法:A.有没有沉淀 B.有没有均匀分布 C.过滤材料准备:烧杯、铁架台、玻璃棒、漏斗、滤纸本卷须知:过滤物质不能直接倒入漏斗,要用玻璃棒引流。滤纸不能高出漏斗,液体不能高出滤纸 漏斗要紧靠下边的烧杯。实验结论:能把物质过滤出来留在滤纸上,说明该物质不能溶解。三、声音实验一: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发出的音高的变化:实验结论:尺子伸出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实验二:声音上下变化 材料:一样的四个直筒杯子方法:1号杯子满杯、2号杯子四分之三杯、三号杯子二分之一杯、四号杯子一个底A.用同一个力道一次敲击

28、水杯:实验结论:敲击水杯,水和杯子一起振动,但由于杯子是一样的,我们可以近似的看成是水在振动,水越少,振动越快,音高越高;相反,水越多,振动越慢,音高越低。A. 朝杯口的水平方向吹气:实验结论:朝杯口的水平方向吹气,振动的是杯子里的空气,空气越少,振动越快,音高越高;反之,空气越多,振动越慢,音高越低。实验三:空气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材料:玻璃罩、闹钟、抽气管实验结论:慢慢抽掉玻璃罩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轻,直到完全听不到;再慢慢地把空气注进玻璃罩,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响。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四、我们的身体实验一:运动之后会怎样 数据收集:平静状态运动后数据比较每分钟呼吸次数2540运动后,

29、次数增加每分钟心跳次数70100运动后,次数增加实验结论:与平静状态下相比,运动后的呼吸和心跳次数都增加了。因为,人体运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运动所需的氧气需要靠呼吸从外界吸入体内,并靠呼吸将二氧化碳呼出体外;同时,吸入的氧气靠心脏将其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所以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都需要增加。三、问答题。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答: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承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2.如何保护我们的听

30、力答:远离噪音,遇到巨响捂住耳朵张开嘴巴,不要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不要经常掏耳朵,要单鼻孔擤鼻涕,保证睡眠不熬夜,多吃蔬菜水果粗粮海鲜。3.怎样保护牙齿答:早晚刷牙,饭后用淡盐水漱口,不吃过冷、过硬或过热食物,少吃甜食防止蛀牙产生,不宜常用牙签剔牙,防止碰撞。4、面粉溶解了吗能用过滤的方法别离出来,所以没有溶解。用同样的方法答复食盐和沙子是否溶解5、海水怎么变成盐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就可以析出盐。6、怎样把盐水中的盐和水别离开来蒸发或者暴晒会写简单的步骤7、酒精和食盐都能溶解于水,请根据你做过的实验结果判断:它们都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吗酒精能无限的溶解在水中,水也可

31、以无限的溶解在酒精中,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是一定的,他的溶解取决与水的多少,水多则溶解的多,水少则溶解的少,所以食盐并不能无限溶解在水中。8、为什么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呼吸次数会增加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呼吸也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氧气。9、为什么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心跳次数会增加 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新鲜血液。10、写出运动对我们身体的一些好处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会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增强体质、骨骼粗壮,肌肉兴旺,关节更加灵活等11、举例说明人体各器官之间存在的联系。呼吸器官提供氧气给运动器官和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提供养分给运动器官和呼吸器官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消化食物时,也会消耗氧气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