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虚词的学习与研究.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5494059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3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汉语虚词的学习与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汉语虚词的学习与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汉语虚词的学习与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汉语虚词的学习与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虚词的学习与研究.ppt(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汉语虚词的学习与研究,一、虚词在汉语中的重要作用,第一,帮助表达实词之间的某种语法或语义关系。 (1)木头和桌子都搬走了。 (2)木头的桌子都搬走了。 (3)她满意得笑了。 (4)她满意地笑了。 (5)张三把李四说了一通。 (6)张三被李四说了一通。 (7)张三对李四说了一通。,第二,帮助实词添加某种语法意义。,(8)我看见他拿了两个苹果。 (9)我看见他拿过两个苹果。 (10)我看见他拿着两个苹果。,第三,帮助表达某种语气。,(11)他有儿子了。 (12)他有儿子啦! (13)他有儿子吗? (14)今天准保会下雨。 (15)今天也许会下雨。 (16)今天难道会下雨?,二、要充分注意虚词使用的

2、语义背景,虚词表示的是抽象的语法意义,而抽象的语法意义往往难以捉摸。要学习、把握好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体会,重要的要充分注意虚词使用的语义背景。 所谓虚词使用的语义背景,就是指某个虚词能在什么样的情况或上下文中出现,不能在什么样的情况或上下文中出现。,实例一 关于 “反而”,最有代表性的工具书对“反而”的注释: 现代汉语八百词:表示跟前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之外,在句中起转折作用。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与常情。,(1)*大家都看电影去了,她反而在宿舍看书。 (2)*玛沙干得比谁都卖力,这次我想老师准会表扬他,谁知老师反而没有表扬他。 (3)*他以为我不喜欢她,

3、我反而很喜欢她。,(4)*大家都主张种植大棚蔬菜,老村长反而反对,主张种植棉花。 (5)*黎锦熙先生把主语规定为动作行为的施事(即动作者),或性质状态的具有者,赵元任先生反而认为汉语的主语不限于此,其它如动作行为的工具、时间、处所等都可以作主语。,(6)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原以为天气可以凉快一些,可是并没有凉下来,却更闷热了。 (7)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原以为天气可以凉快一些,可是并没有凉下来,反而更闷热了。,使用“反而”的句子具备的语义背景:,A. 甲现象或情况出现或发生了;例(7)里的“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就属于甲现象 B. 按说(常情)/ 原想预料甲现象或情况的出现或发生会引起乙

4、现象或情况的出现或发生;例(7)里的“天气可以凉快一些”就属于乙现象,C. 事实上乙现象或情况并没有出现或发生;就是例(7)里所说的天气并没有凉下来” D. 倒出现或发生了与乙现象或情况相背的丙现象或情况。例(7)里的“更闷热了”就属于丙现象 “反而”就用在说明D意思的语句里。,(8a)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甲,原以为天气可以凉快一些乙,可是并没有凉 下来,反而更闷热了丙。 (8b)A意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B意原以为天气可以凉快一些,C意可是并没有凉下来,D意反而更闷热了。 (9)A意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C意可是天气并没有凉 下来,D意反而更 闷热了。(省去B意),(10)A意今天午后

5、下了一场雷阵雨,B意原以为天气可以凉快一些,D意可 是反而更闷热了。(省去C意) (11)A意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D意天气反而更闷热了。 (省去B、C 两层意思) (12)大家都看电影去了,原以为宿舍会安静一些,谁知不仅没有安静下来,反而更吵了。,“反而”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可以这样描写: “反而”表示实际出现的情况或现象跟按常情或预料在某种前提下应出现的情况或现象相反。,实例二 关于表示否定语气的副词“并”和“又”,(1)“你喝酒了?”“我并没有喝酒。” (2)“咱们给王老师买瓶酒吧。”“王老师又不喝酒。”,(3)*“你再吃一点儿。”“*我并不能再吃了。” (4)“李敏,你就向慧玉小姐陪个不

6、是,事情不就解决了吗?” *“我并不向她陪不是!” (5)“老王卖房子的事你也知道了?” *“我又不知道啊。” (6)*你又别收她的钱! (7)*这件事要保密,你又不能告诉任何人。,现在先说语气副词“并”。 (8)“小张昨天又去打麻将了?” “他昨天并没有去打麻将,他一直跟我在一起。” (9)“他的态度有没有一些变化?” “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10)你说小嘎子傻,其实他并不傻。 (11)我以为他也去中国了,谁知他并没有去。,语气副词“并”的语法意义:强调说明事实不是对方所说的、或一般人所想的、或自己原先所认为的那样。 语气副词“并”使用的语义背景:当说话人为强调说明事实真

7、相或实际情况而来否定或反驳某种看法时才用这个语气副词“并”。,下面说语气副词“又”。 (12)a.你又没有病,吃什么药啊! b.你没有病,吃什么药啊! (13)小张:小王,明天我们去叶老师家,带一瓶茅台酒吧。 小王:叶老师又不喝白酒。 (14)玉萍:你带上一把伞吧。,俊峰:天气预报又没说今天要下雨。 (15)我爸爸又不抽烟,你买烟干吗。 (16)文祥:这什么鬼地方,一点儿也不好玩儿, 真不该来。 淑英:又没有人强迫你来,你自己要来的呀! (17)宝莲:山田,你不是说日本到处是樱花吗?我怎么跑了那么多地方也没见着啊? 山田:现在又不是三四月份,樱花又不是一年四季都开的。,语气副词“又”的语义背景

8、是:当人们要否定某种事情、某种做法、某种说法或某种想法时,不采取直接否定的方式,而是通过强调不存在该事情、该做法、该说法或该想法的前提条件或起因来达到否定的目的。 “又”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强调说明不存在某事情、某做法、某说法或某想法的前提条件或起因,以此来达到否定该事情、该做法、该说法或该想法的目的。,三、要善于运用比较,可以有多种比较,常见的如: 1把彼此同义或近义的虚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辨析。 2把说明同一方面问题的虚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辨析,以显示这些虚词各自所表示的语法意义。 3把意义相对的虚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以辨明各自表示的语法意义。 4把使用了某虚词的句子跟不用该虚词的句子拿

9、来比较,即作有无某虚词的比较,以显示出这个虚词的语法意义。,(1)“师傅,没米饭了。”“没米饭吃面条好了。” (2)既然他不愿意带我们去,我们自己去好了。 (3)“这水能喝吗?”“你喝好了,准保没事儿。” (4)没米饭吃面条好了没米饭吃面条 我们自己去好了我们自己去 你喝好了你喝 你吃好了,不会中毒。?你吃,不会中毒。,“曾经”和“已经”的辨析: (5)去年,我 看过这本 已经/曾经 (6)现在他 看到120页 已经/*曾经 (7)明天这个时候,他大概 看完了。已经/*曾经,(8) 去时 现在时 将来时 曾经 已经 (9)a. 二十年前他曾经学过法语。 b. 二十年前他已经学过法语。 (10)

10、a. 上个月我曾经去过一趟。 b. 上个月我已经去过一趟。 (11)a. 这件事,刚才我曾经问过他,他说不知道。 b. 这件事,刚才我已经问过他,他说不知道。,(12)我们已经走了两个小时了。 (13)我已经等了你三个小时了。 (14)那本书,我上个月已经烧了。 (15)你要的电脑我已经给你买来了。 (16)我已经等你三个小时了,你怎么还不来啊!打电话 (17)我已经等你三个小时了,你怎么现在才来啊!当面说,(18)a. 我曾经在这里住过三年。现在不住这里了 b. 我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年。现在还住在这里 (19)a. 她三年前曾经是个很红的演员。现在不再是很红的演员 b. 她三年前已经是个很红的

11、演员。现在还是很红的演员 (20)a. 我曾经戒过烟。现在又抽烟了 b. 我已经戒烟了。现在不抽烟了,(21)a. 他的胃上个月曾经作过检查,说没问题。说话人认为,说他的胃没有问题, 那是过去的事,现在不一定是这样,也就是说,在说话人看来,检查的事已 经过去,而且检查的结论今天也不一定有效 b. 他的胃上个月已经作过检查,说没问题。检查的事虽然已经过去,但说话 人认为过去的检查结论至今有效,他的胃现在不会有问题,也不用再检查,(22)a. 大门口曾经种过两棵枣树。种树的事已成为过去,而且现在那枣树也没有 了 b. 大门口已经种了两棵枣树。种树的事虽然已经过去,但是枣树还在,而且 现在也不必再种

12、枣树,甚至不必再种树,“常常”和“往往”的比较:,(23)*据说他往往说谎。 (24)*他呀,往往去香港玩儿。 (25)北方冬季常常 / 往往会有一些人不注意煤气而不幸身亡。 (26)星期天他常常 / 往往去姥姥家玩儿。 (27)每当跳高运动员越过横杆时,观看的人常常 / 往往会下意识地抬一下腿。,(28)他呀,常常开夜车。 (*他呀,往往开夜车。) (29)听说他常常赌博。 (*听说他往往赌博。) (30)这种水果我们那儿很多,我们常常吃。 (*这种水果我们那儿很多,我们往往吃。),(31)每到星期六晚上,我常常 / 往往去姥姥家玩儿。 (32)去年周末我们常常 / 往往去钓鱼。 (33)以后周末,你要是没事儿,常常去看看姥姥。 (*以后周末,你要是没事儿,往往去看看姥姥。) (34)明年回上海,你得常常去看看她。 (*明年回上海,你得往往去看看她。),(35)去年冬天我常常去滑雪。 (*去年冬天我往往去滑雪。) (36)上个星期我常常接到匿名电话。 (*上个星期我往往接到匿名电话。) (37)去年冬天每到周末我常常去滑雪。 去年冬天每到周末我往往去滑雪。 (38)上个星期每晚9点我常常接到匿名电话。 上个星期每晚9点我往往接到匿名电话。,“往往”与“常常”的差异: “往往”只用来说明根据以往的经验所总结出的带规律性的 情况(多用于过去或经常性的事情),“常常”不受此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