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5 伤仲永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54926639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5 伤仲永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5 伤仲永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5 伤仲永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5 伤仲永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5 伤仲永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5 伤仲永【学习目标】1.熟练朗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积累文言知识,培养自学能力。2.抓住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知识链接】作者简介: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官居宰相。做官后,他向朝廷上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晚年被封为荆国公,谥号“文”。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

2、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要点】1.熟练朗读课文,不读错,不读破,不回读。2.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积累文言知识,培养自学能力。3.了解借事说理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一、给加点的字注音。异焉( ) 邑人( ) 环谒( ) 泯然( )日扳仲永( ) 称前时之闻( )二、识记文学常识。伤仲永选自 ,作者是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并归类。A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 1.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作诗 还自扬州 2.并自为其名

3、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卒之为众人 3.环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 受于人者不至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或以钱币乞之 5.父利其然也 泯然众人矣 6.贤于材人远矣 如此其贤也 7.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C. 1.伤仲永 2.父异焉 3.忽啼求之 4.即书诗四句 5.邑人奇之 6.稍稍宾客其父 7.父利其然也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余闻之也久。 E1.世隶耕 2.未尝识书具 3.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5.文理皆有可观者 6.邑人奇之 7.稍稍宾客其父 8.或以钱币乞之 9.环谒于邑人 10.不能称前时之闻 11.泯然众人矣 1

4、2.仲永之通悟 13.受之天也 14.贤于材人远矣 15.卒之为众人 16.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7.彼其受之天也 18.固众人 19.得为众人而已耶 四、翻译下列句子。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泯然众人矣。 6.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7.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8.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五、回答下列问题。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 ”,原因是什么? 3.文章开头写方仲永“世隶耕 ”,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举例说说仲永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客观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6.如何理解文章标题中“伤”的含义? 7.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8.你从仲永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