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物理导学答案

上传人:1528****253 文档编号:154871354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6物理导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6物理导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6物理导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2016物理导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物理导学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6 物理导学参考答案 【篇一: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2016 年修订)】读】1、从这个学期开始 ,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 物理。简单地说,“物 ”就是生活中的万事万物, “理 ”就是其中的道理。物理是一门研究声光热电力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的科学 .2、物理是有趣的(1)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用放大镜看指纹,是放大的;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2)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笔,如图所示像图 a 那样将笔放在分开的两手的食指上,相向移动两食指,直到合并在一起为止非常奇怪,两个手指碰在一起的时候,木棒还保持着平衡,没有掉下来(3)请准备两张作业纸,使纸自然下垂,想象一下如果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会有什

2、么现象发生呢?3、物理是有用的(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3)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解析:外表面。(4)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还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解析:空身。今天对所提的问题的分析,你可能还领会不了,没关系,随着以后的学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4、怎样学好物理(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问题:冰棍从冰箱里拿出来时你观察到什么 ?(冒白气 )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上还是向下?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不是我们没看见,而是多数人都是

3、 “视而不见 ”,没有有意识地去观察,如果大家都是有目的去观察,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得到这些问题的正确参考答案。(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问题:山地自行车后轴有很多的齿轮 ,上坡时要想省力应该用大齿轮还是用小齿轮?问题:为什么人造地球卫星可以绕地球运转?(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问题: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如电灯、电视、电话、汽车、飞机、人造卫星 ? ),我们的生活会师什么样的?(4)像科学家那样探究。阅读课本第 7 页“sts 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5、小结: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

4、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 “真理的大海 ”中勇往直前。伟大的物理学先驱牛顿有一段名言值得我们回味:我不知道世界怎样看待我,然而我认为自己不过像在海滩上玩耍的男孩,不时地寻找比较光滑的卵石或比较漂亮的贝壳,以此为乐,而我面前,则是一片尚待发现的真理的大海。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材解读】1、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 =数字+单位2、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单位:秒( s)、分( min )、时 (h)3、误

5、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除。【知识归纳】1、国际单位制:为便于国际间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2、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4、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2) 、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

6、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 =数字(准确值 +预计值) +单位例 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木块的长度为。 例 2、如图所示,用甲、乙两把尺子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 甲是 2.5 cm ;乙是 2.50 cm 。乙 cm 6、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秒表来测量时间。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秒 (s), 它的常用单位有小时、分 。1h=60min=3600s.7、误差: (1)(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3)减小误差的方法:甲 cm(4)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尽量的减小。 而错误是由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材解读】1、机械运动:物体位

7、置的改变。2、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机械运动,树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可见,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3、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描述卡车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做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选取收割机做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识归纳】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物体)择

8、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略去不提。参照物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例 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分析:小小竹排江中游参照物:江岸,或者说是江岸上的青山。巍巍青山两岸走参照物:竹排。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材解读】 1、思考:学校的 100 米决赛正在进行,小明勇夺冠军,同学都羡慕地说,他跑得真快!而在 5000 米的长跑竞赛中,运动健将小马一 举夺得冠军,同学们佩服地说:小马跑得真快!怎样比较小明和小 马谁运动得快呢?2、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

9、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另一种是在物体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花的时间,所花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3、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 m/s 或者是 km/h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是变化的运动。(汽车开动时、汽车刹车时、足球在草地滚动时等等)【知识归纳】1、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路程/时间 公式:v=s/t变形 t=s/v 、s=vt 速度的基本单位

10、是米每秒,符号是 m/s ,这种单位叫做组合单位。应用公式 v=s/t 进行计算是要注意单位要统一,只有当 s 的单位是m(米),t 的单位是 s(秒)时, v 的单位才是 m/s 。常用单位是: km/h 。 1 米/秒= 3.6 千米/小时 1m/s= 3.6 km/h例:1 米/秒为什么等于 3.6 千米/时?1 米=0.001 千米 1 秒=1/3600 时 1 米/秒=0.001 千米/(1/3600 时)=0.001*3600 千米/时=3.6 千米/时或者:1 米/秒=60 米/分=3600 米/小时3、表示匀速直线运动两种图像:st 图(路程 -时间关系图) vt 图(速度 -

11、时间关系图)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 v 是个恒量与路程 s 时间 t无关例:如图所示是甲和乙的路程 时间关系图,根据该图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篇二: 2015-2016 学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75 页)】xt 姓名 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课 时: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一、 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 课堂导学1、演示 1-1 ,停

12、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 ,以上现象属于现象;2、演示 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 ,以上现象属于现象;3、演示 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以上现象属于现象;4、演示 1-4,乒乓球会下落吗? ,以上现象属于 现象;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 现象。6、物理学是一门以 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 “目的 ”进行以下观察:(1)图 1-7 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2)图 1-8 中,冰棍 “冒”出的 “白气 ”向下飘还是向上飘? ,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3)图 1-9 中,观

13、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4)图 1-10 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 ,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外作业1、 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 (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等时性原理。2、 预习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后反思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序号: 02姓名 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课 时:1 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

14、。二、课堂导学1、长度的测量 (1)长度单位: _ 。 (2)测量工具: _ 。 (3)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观察 ? 使用时注意 ? ?(4)测量长度的方法一般方向: _特殊方法: _2、时间的测量 (1)时间单位: _ (2)测量工具:_ 秒表的使用方法:_3、误差:(1)定义: _(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_(3)减小误差的方法: _三、学生练习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171.2mmb 、1.712dm c 、0.172km d 、1712m2、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a、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 0

15、.6mm b 、课桌的高度约为 0.8cm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5md 、文具盒的宽度约为 35cm3、如图所示,物体 a 的长度为 _cm 。4、如图所示是 “秒表 ”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1)“秒表 ”的量程是 _ ;(2)“秒表 ”的分度值是 _ ;(3)图中 “秒表 ”的示数是 _ 。6、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d、都可能8、第 46 届世乒赛已于 5 月 6 日在日本大阪闭幕,这是改用 “大球 ”后世界乒坛上首次高水平较量,这里所说的 “大球 ”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a、2nmb 、2mmc 、2cmd

16、、2dm9、一位同学想要测物理书一面纸的厚度,采取以下的步骤:a、量出 100 页的厚度 lb 、选用三角板,检查零刻度线是否完整c、计算每张纸的厚度 d=l/100 d 、取物理书读出 100 页压紧请将上述操作按合理的步骤排列: _ 。2、小明在 “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的实验中,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圆圈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 “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_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_ 。(3)请根据图表中所给信息回答:sab?_cm ,?tbc?_s ,vac?

17、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 偏_ (填“大”或 “小”)。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物理实验时,发现小球每摆一个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等,于是小明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称周期 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 1:可能跟小球摆动的幅度有关;猜想 2:可能跟小球的质量有关;猜想 3:可能跟绳子的长度有关。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用秒表测出了不同条件下,小球来回摆动多次所用的时间,算出平均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请回答:(1)小明采用测量小球来回摆动多次的时间取平均值的方法,而不是测量小球来回

18、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来确定周期 t,目的是为了_ 。 (2)为了验证猜想 2 是否正确,小明同学已准备了:秒表、刻度尺,还缺少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测量仪器,它的名称是 _ 。(3)大量的实验表明,同一个地点小球摆动一次的周期 t 只跟绳子的长度有关,且绳子越长,周期 t 越大。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 _ (填 “调长 ”或“调短 ”)。课后反思:课题:运动的描述 序号:03姓名 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导学方法:观察讨论法。课 时:1 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什么是机械运动

19、: _ 。2、什么是参照物: _ 。3、如何选取参照物: _ 。二、课堂导学1、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飞机、船只、太阳、房屋、树木:运动的有 _ ;静止的有_ 。2、再观察教材图 12.1-1 ,讨论它们有什么配合点_ 。3、学生举出一些运动的例子_ 。 归 纳 :(1)机械运动: _ ;运动是宇宙中的_ 现象。 4、讨论:既然运动具有普遍性,为什么说房屋、桥梁是静止的,河水、船只是运动的? 归纳:( 2)参照物_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_ 、_ 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具有_ ,处于相对静止的物体它们的 _ 、_ 都一致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物体

20、_ 。由上面的内容归纳:( 3)如何选择参照物: _ _ 。三、课堂练习:1、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判断下面标点的物体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并把它写在后面的横线上:(1)夜晚,小明抬头仰望天空,发现月亮在云中穿行_ 。(2)小玲乘飞行旅行,在飞机降落时,看到地面正向她扑来_ 。(3)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的诗中写道: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呢?_ 。(4)小华看着窗外路边的白杨树,它们正急速地向后退去_ 。(5)清晨,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_ 。2、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论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a、铁轨 b、在车内

21、行走的乘务员 c 、车窗 d、路边的树3、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篇三: 2016 年九年级物理全册人教版导学案】1、知识和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2、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知

22、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3)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学习重点: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学习难点: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教学方式:讨论法、实验法。教学用具:香水;盛有二氧化氮的广口瓶、空广口瓶、硫酸铜溶液、试管、铅柱、投影、录像。课时: 1 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物质是由组成的,若把分子设想成球体,它的直径大约为 m;2、 说

23、明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扩散现象跟 有关。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4、问题导学方案,课本导读 p3,第一题。p4 科学探究、第三题 二、课堂导学 1.情景导入:盛夏时节,百花绽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啄天蛾,它们悬浮在空中吸食花蜜。花香示如何传播的呢?2出示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入:分子的体积很小,肉眼看不见,怎样知道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呢?1、演示 1:利用准备好的二氧化氮,演示课本上的

24、13.12 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2、演示 2:向平静的清水里慢慢的滴入一滴黑色墨水,观察墨水的变化情况。现象是:此现象说明了:3、将煤堆在墙角处,过一段时间墙皮深处也变黑了,这一现象说明了。大量事实说明 ,、 、 都有扩散现象。4、演示 3: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黑墨水 ,观察到的现象是:此现象说明了扩撒现象跟有关。5、分子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引入:分子既然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没有非散开,而是聚合在一起呢?6、演示课本上的 13.1 5,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了: 气体、固体、液体

25、都能够被压缩说明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同时又说明了:归纳以上的实验事实得出:7、问题导学方案,自我检测 p4,1 题。8、问题导学方案,自我检测 p5,2 题三、展示反馈 :在学生完成课堂导学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提问展示,同时对学生完成质量进行评估。四、学习小结: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扩散:不同物质的物质互相接触是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2)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如何正确理解扩散?3.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五、达标检测: 1.物质是由 _ 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_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26、 _ 和_. 扩散现象表明 _ 。 2.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 _ 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_ 。_ 越高,分子的运动越 _ 。 3.生活中为了增加菜的味道,炒菜时要往菜中加盐和味精,腌菜时也要加入盐和味精,盐和味精在 _ 时候扩散地快,这是因 为炒菜时的温度比腌菜时的温度 _ ,分子_ 的缘故。4.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 ;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 _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_ 。两滴水银相互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 _ 。5在量筒的下半部分盛有蓝色的浓硫酸铜溶液,再在硫酸铜溶液上方缓缓地注入一些清水,几

27、天后,整个量筒内的液体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表明_ 图 15-1 6 一根铁棒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 ,又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 _ 。7如图 15-1 所示,下面的瓶子里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它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当抽去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看到上面的瓶子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a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b分子间有相同作用力c分子有一定大小 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8下列诗词、歌词或俗语中不含有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是( )a稻花香里说丰年 b美酒飘香歌声飞c墙里开花墙外香 d亲戚远来香9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的是( )a.湿衣服在太

28、阳下被晒干 b. 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c. 扫地时灰尘飞扬 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10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的内部也会变黑说明其原因11.把 1 升酒精倒入容器中,再把 2 升水也倒入这个容器中并进行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 3 升,请解释这个现象。 12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 ,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13“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第一句,以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_ 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板书设计: 13.1 分子热运动1.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29、的。2.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扩散:不同物质的物质互相接触是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2)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如何正确理解扩散?3.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课后习题: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图 15-2课题:13.2 内能 序号 02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3)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2、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

30、少。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 “温室效应”。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学习重点:内能的概念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学习难点:内能、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导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阅读法、科学探究法.课 时:1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势能和动能统称为(2)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有 (3)问题导学方案, p7,2 题二、课堂导学:1.情景导入:1)、自行车刹车时,原来的动能是消失了呢?还是

31、转化成了其他的能,它称为什么能?2)、为什么搓掌可以保温? 为什么钻木可以取火?为什么滑梯而下会发烫?2.出示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叫做分子动能;叫分子势能 叫内能。在家自己尝试实验:温度高 -扩散 -分子运动 -分子动能 -内能温度低 -扩散 -分子运动 -分子动能 -内能结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与物体内部的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思考: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呢?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举

32、出相关实例);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 (举出相关实例)三、展示反馈在学生完成课堂导学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提问展示,同时对学生完成质量进行评估。四、学习小结:(一)内能 1. 内能定义 :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2.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二)改变内能的方式 1. 做功 2. 热传递 : (三)热量 1.定义: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 2. 单位:焦耳 符号: j 3. 热量、温度、内能的区别。五、达标检测:1、内能是物体内部 和的总和。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 。3、叫做热量。4、改变内能的方式有 和。 5、白天,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水的内能 _

33、(选填“减少 ”、“不变 ”或“增加 ”),这是通过 _ 的方法改变了 它的内能。6、下面是某同学 “物理学习笔记 ”中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b、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物体的内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7、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a、太空中的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b、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的感觉c、冬天手冷时,搓搓手就暖和了 d、夏天,广场上的石凳因太阳照射而发烫8、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

34、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些物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有些物体分子则是静止不动的b、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由于吸收了热量c、物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时,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d、巨大的冰山没有内能10、问题导学方案 p10 课表导练, 1 题11、问题导学方案 p10 课表导练, 4 题课后练习:板书设计:(一)内能 1. 内能定义 :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2.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二)改变内能的方式 1. 做功 2. 热传递 : (三)热量 1.定义: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 2. 单位:焦耳 符号: j 3. 热量、温度、内能的区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科教兴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