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修改目标解读一二.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5486268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37.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课程标准修改目标解读一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课程标准修改目标解读一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课程标准修改目标解读一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标准修改目标解读一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标准修改目标解读一二.ppt(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程标准修改内容解读 (一 、 二) 主讲人 关晓慧,一、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对语文课程性质表述的修改,是这次课程修改的核心内容。,(一)了解课程性质表述的变化 1、“课程性质”的表述发生重大变化,2、“前言”中着重阐述了课程性质,3、在教学理念中进一步强调课程性质,(二)加深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语文课程为什么要突出学习语言文字?,1、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 “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而这一功能不仅语文学科具有,音乐、体育、美术、品德与社会等许多学科都具有,这是学科的共性。“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

2、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是语文学科的个性。,2011年版稿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特别突出了语言文字的运用。2011年版稿为什么特别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 二是运用语言是学习语文的重中之重。 三是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四是从教学的现状来看,运用语言往往被忽视。 因此,学习课程标准2011年版稿,一定要充分认识运用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2、近十年的教学状况 课改十年,重人文,轻语言,带来的反思是深刻的,以致有识者大声疾呼:“语文教学不能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三)在教学实践中凸显语言中心 语文教学必须由“人文

3、喝主角”向“语言为中心”转变。在教学中如何凸显学习语言这一中心呢? 1、吃准学段目标 表一 阅读教学学段目标,表二 写作教学学段目标,2、把握教材的语言特点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特点,从教材中找准语言练点,设计教程。比如:陶罐和铁罐一课,大部分篇幅是对话,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可以选择文中对话作为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 3.重语言文字的运用 我们要有意识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交融,促进读写结合。 将作文教学与课内的阅读教学整合。即以课文内容作为习作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整合,揉看、听、思于一体,融读、说、写于一炉。,二、强调语文教育的奠基地位 (一)关于语文教育地位表述的变化 20

4、11年版稿明确地提出了“三个基础”的概念,充分肯定了语文教育的奠基地位。 (二)语文教育的三重基础功能 1、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2、为形成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中小学时期是人生发展过程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形成的最敏感关键时期。维纳说:“一个天才的儿童,如果不能在精神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他就可以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而事实上他就是个失败者。”,3、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三)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基础作用 1、加强母语课程教育 2、加强语文能力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第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首先,让语文教育走出课堂。这让我想起杨主任带毕业班时让学生周末到街上推

5、销自己的书,学生收获很多,既锻炼自己又提高语文的兴趣。其次,语文教育要与阅读兴趣结合。班级图书角放着琳琅满目的书本,一次阅读课,每人发了一本书,我让大家每人阅读一篇,读完交流读书感受,同学们兴致勃勃读起来,完全不用你多说什么,读完后,大家滔滔不绝谈论起来,有的说太有意思了,有的说卖火柴的小女孩好可怜,有的说守株待兔那个人很可笑。总之,同学们都在读,都有收获,阅读兴趣浓厚。此外,我认为课前才艺展示也是提高阅读兴趣的一个好方法。,第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第三,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3、加强民族优秀文化传承 古诗,国学经典要坚持背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