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九)上(第18课)教学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54810039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世界历史(九)上(第18课)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世界历史(九)上(第18课)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世界历史(九)上(第18课)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世界历史(九)上(第18课)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历史(九)上(第18课)教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世界历史(九)上(第18课)教学案执笔者: 审核者: 检查者: 课题: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班级: 学生 第 学习小组【出示目标,提出问题】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了解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分析科学技术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初步认识人类迈进电气时代的原因。一、重点:科技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二、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组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预习教材P112117 导学提纲一、电力的应用和电讯技术的兴起1.电力的应用(1)理论突破: _年英国科学家_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_

2、理论。(2)新能源的产生:19世纪70年代初,_、_被发明出来,_成了带动机器生产的新能源。(3)_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将人类带入“_”。2.电讯技术的兴起(1)电话:1876年,定居美国的英国人_发明了电话,此后电话通讯事业发展起来。(2)电报:19世纪90年代,意大利工程师_发明了无线电报。二、汽车和飞机的发明1.内燃机的发明(1)发明:内燃机的发明是继_之后应用技术的又一重大成就。在前人发明的基础上,1883年,德国工程师_制成了以_为燃料的内燃机。1892年,又一名德国工程师_制成了以_为燃料的内燃机。(2)意义:内燃机的发明为_提供了条件。2.汽车的发明(1)1885年,德国

3、人_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2)1896年,美国人_制造出更加先进的_汽车,此后又建成了_。汽车工业很快在一些国家建立起来。3.飞机的发明1903年,美国人_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迈出了人类航空技术的第一步。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以_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_的发展。五、“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_国大发明家,他在一生中获得_多项发明专利权,被称为“_”。在爱迪生众多的改进和发明中,为人们所熟知并广泛应用的有_、电话机、电车、电报机、_、电压表、_、蓄电池等。_的发明是他最重要的发明,它改变了_。爱迪生的发明为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使世界变

4、得更加光明灿烂,人们称赞他是“_”。【师生探究合作,解决问题】一、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电力的开发及广泛应用(教师提出如下阅读提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电力是怎样被开发出来的?2.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有哪些优点?3.电力被开发后是如何得到广泛应用的?4.电力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电力开发的前提)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电力开发的标志)系列电器产品的问世(电力广泛应用的表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开发的影响)电力是一种优良低廉的新能源,比蒸汽动力更加强劲,更环保,因而被开发后在生产生活中迅速得到广泛应用,使电

5、动机逐步取代蒸汽机,这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表现。电力的广泛应用,还促进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如化学工业、钢铁工业,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的面貌。由此,人类从蒸汽机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近代电讯技术的兴起如何借助电能传递信息,缩短人们交往的距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类生活,人们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苏格兰麦克斯韦把法拉第的观念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并预言了电磁波(即无线电)的存在和传播速度。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终于在实验中发现了电磁波,为近代通讯技术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一下问题)1.近代通讯技术主要包括哪两大方面?(要求学生在教材上勾画出技术名称、发明者及国

6、籍)2.近代通讯技术的兴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自然联系现实,让学生充分认识近代通讯技术兴起给人类带来的重大影响)(中外联系)大家还记得中国近代通讯技术的兴起情况吗?(中国自行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于19世纪70年代出现在香港到上海之间,1877年在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二、汽车和飞机的发明1.内燃机的创制(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过程:1876年奥托1883年戴姆斯1897年狄塞尔重大意义:引起动力机变革,为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提供了关键条件。引导回忆:第一次动力机革命是在什么时候?表现是什么?第二次动力机革命又是在什么时候?表现又是什么?蒸汽机烟尘很重,能源消耗

7、大,环境污染严重,且非常笨重,操纵不灵,还经常出事故。内燃机动力大、相对较小,便于广泛应用。尤其是柴油机非常适用于重型运输工具,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动力问题,引发了交通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使新型交通工具汽车、飞机应运而生。2.汽车的发明(卡尔本茨、亨利福特)3.飞机的发明(美国莱特兄弟)指导读书,了解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事迹;回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飞机的情况。4.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力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生活的面貌,人类历史从蒸汽机时代进入电气时代,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也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近代电讯技术的发展,为快速传递和交流信息提供了条件

8、,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大大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提高了生产能力。总的来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三、“发明大王”爱迪生1.教师概略介绍爱迪生的生平简介,如时间许可,还可补充一些有关爱迪生的有趣故事;2.指导学生看书,举出爱迪生的众多发明,认识爱迪生为什么称为“发明大王”? 3.引导学生想想,从爱迪生身上你受到哪些启发?课堂小结:借助如下图示进行课堂小结:【巩固练习】一、选择: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C电力的广泛应用 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2、下列哪些国家的科学家为

9、第二次工业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 ( )英 美 德 意 日A B C D3、在电力应用方面成就突出,为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作出了卓越贡献,被称为“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的人物是 ( )A法拉第 B爱迪生 C贝尔 D马可尼中考链接(2008达州)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面对灾区复杂的地理环境,空中救援发挥了重大作用,飞机这一交通工具最早出现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汽轮时代(2008玉林)德国人卡尔.本茨能够发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直接得益于下列哪项科技成果( ) A.蒸汽机B.内燃汽油机 C.发电机 D.内燃柴油机(2008河南)1851年,在

10、英国伦敦一座晶莹剔透的水晶宫内,第一届世界展览会隆重开幕,人们流连于异彩纷呈的展品之间,感叹着科技进步的神奇力量。这次展览会上,人们可以看到的展品是( ) A火车 B坦克 C飞机 D电话(2008恩施州)电力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发明与创造,其中成就最突出的科学家是( )A卡尔本茨 B爱迪生 C亨利福特 D莱特兄弟(2008内江)1931年10月18日晚,无数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 B爱迪生 C莱特兄弟 D卡尔本茨(2008年庆阳)1870年世界石油产量是80万吨,1900年为2000万吨,使石油产量激

11、增的主要原因是( )A.电灯的发明B.电车的发明C.内燃机的发明D.电报的出现(2008汕头)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和利用的相对清洁的能源是( )A煤炭 B石油 C电力 D原子能(2008汕头)“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 A文艺复兴时期 B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2008随州)19世纪后期,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主要是因为( ) A爱迪生发明电灯泡B电力的广泛应用 C本茨设计出内燃机D石油工业的发展(2008泰州)他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被称为“发明大王”,他是( )A

12、.牛顿 B.达尔文 C. 爱因斯坦 D.爱迪生(2008威海)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A.蒸汽机B.发电机C.内燃机D.电动机(2008扬州)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诞生的,促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的工具是( )A.轮船B.飞机C.火车机车D.电子计算机(2008宜昌)下列带动机器运转的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电力-水力-蒸汽动力 B蒸汽动力-水力-电力 C水力-电力-蒸汽动力 D水力-蒸汽动力-电力(2008富阳)如果你生活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初期,你有可能( )A试乘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 B使用爱迪生发明的电灯C在法国的巴黎看到电力铁路的开通 D从报纸上看到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巩固提高】点金教练:P82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