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人教版)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54800580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57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人教版)(9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训练(人教版)(一) 七 年 级 (上)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诵古代诗文,品名家华章。请根据要求或提示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或成语。1.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 !”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2.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3.孔子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对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在论语十则中亦有阐述:,。4.时至今日,儒家提倡的许多为人为学之道仍使我们受益匪浅。请写出论语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句名言。(句子意思要完整)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

2、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6.陈新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收获很大,他对孔子论语中“ , 。”这句话体会更深了。这句话也表达了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意思。7.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论语中,还记载有类似意思的孔子的两句话: , 。8.论语中,告诉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待人,推己及人的句子是 , 。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以上这点,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9.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10.曹操在观沧海一诗中体现了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 ; , 。”1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

3、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 。1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13.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 , 。 1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 , 。15. ,浅草才能没马蹄。16.辛弃疾的西江月中以动衬静,使用对偶方法,描写乡村夏夜恬静之美的句子是: , 。17. ,听取蛙声一片。18.旧时茅店社林边, 。19.天净沙 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 。20.独在异国,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异风光,心

4、想:加拿大的景色确实迷人,但远离故土的滋味实在不好受。感叹之中,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 , ”不觉脱口而出。这句话也是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21.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主旨句是 。22.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 , ”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23.龟虽寿中表达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 , 。2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25.开轩面场圃,。(过故人庄)26.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有两句就表现了这

5、种美学思想,它们是 , 。 27.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 ”“ ”。28.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 , 。(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句)29.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通过幽静环境的描写表现人的心情与自然景色和谐相融的诗句是:“ , ”30.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 ”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31.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32.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的对偶句

6、是:,。33.晏殊的浣溪沙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的两句是: , 。34.正入万山圈子里, 。35.争渡,争渡,。36. ,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熹观书有感)37.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38.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人要进步,就必须不断吸取新知的诗句是:“,。”39.谈到写文章、做学问必须有生活积累,有新鲜的材料,才能进入较高的境界,人们常引用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一句名诗:“,。”二、根据拼音写汉字。一shn( )间 y( )然自得 n( )然缥缈 静m( ) ( )负 din( )污 zh( )蓄 苦心孤y(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项

7、为之强( ) 鞭数十,驱之别院( )或凭或立( ) 去后乃至( )其家甚智其子( ) 元方入门不顾( )吾日三省吾身( ) 天雨墙坏( )四、属对练习。上联:雪漫长天寒梅独俏 上联:枫叶经霜艳下联: 下联: 上联:亭闲有竹春常在 上联:一夜春风至下联: 下联: 五、诗歌欣赏。1. 观 沧 海 (曹操)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所想。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

8、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2. 次 北 固 山 下(王湾)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作者从炼意着眼,用“ ”“ ”字,使之拟人化,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蕴含哲理。3.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下列是对

9、这首诗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是( )。A.首句从孤山寺到贾亭,写诗人的行踪;第二句写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B.三、四两句写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以见到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知是新到谁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C.五、六两句写诗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经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矮矮的草地,骑马走过,马蹄刚能够被它埋没起来。D.最后两句写诗人来到绿杨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看也看不够,于是赞叹道:这才是我最喜爱的地方!4. 西 江 月 (辛弃疾)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明月”、“清风”点染了夏夜美景,“惊鹊”、“鸣蝉”以动衬

10、静,表现出夏夜情趣。B“稻花香里”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着力表现诗人陶醉在累累硕果的欢乐之中。C“七八个星”两句是说几颗明星闪烁在天边,点点疏雨洒落在山前,语言清新形象。D这首词形象地描绘了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反映了诗人面对丰收在望情景的喜悦之情。5. 天 净 沙 秋 思 (马致远)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

11、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天净沙”是 名,“秋思”是 名。点明全篇主旨的句子是 。6. 龟 虽 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对曹操龟虽寿一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共十四句,最后两句是入乐歌唱时加上去的,和全诗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B.开头四句,以神龟和螣蛇为喻,说的是人的寿命有限。但其言外之意则是,像神龟和螣蛇这样的神物都不能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更何况人呢!体现了作者消极悲观的思想情绪。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句是诗人自我形象的艺术

12、写照,体现了诗人要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是针对一般人的观点说,这句话其实也是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迷信说法的否定。7. 过 故 人 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下面是对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理解,选出不恰当的一句( )。A.诗人去的地方是田园,诗中又写田园风光,用鸡待客是农村习俗,谈话内容是农事,可以算是田园诗。B.开头两句是叙事,交代“过故人庄”的原因,主人待客仅用鸡黍(泛指饭菜,杀鸡待客),客人一请就到,说明主宾之间感情融洽,不拘常礼,友谊极深。C.第三、四、五、六句描绘了优

13、美的田园风光,由写景转而写人事。写出了树木的繁茂,青山的遥远以及把酒话桑麻的心旷神怡。D.这首诗从头到尾都是平铺直叙,从接受邀请、赴宴、喝酒一直写到辞别,用的都是口语,写得淡而无味。8.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后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

14、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 白)这首诗情景交融,诗中第一句通过写景,既点明了,又暗写了诗人对王昌龄被贬的同情和关切。诗中还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客观事物以人的情感,将其人格化,诗人托付将寄给朋友,把自己对朋友的慰藉带到遥远的夜郎西。下列对该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15、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人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细读下列两首诗,完成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 ,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 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

16、可为例的一句是: 。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B.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C.李白的这首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的这首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10.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选出下列对诗中用字品析不恰当的一项( )。A.首句中两个“期”字,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B.次句中的“涨”,既表现凄凉、萧瑟的景色,也写出了诗人羁旅之愁,思归之苦的深重。C.“剪烛西

17、窗”是诗人对友人询问归期的肯定回答,让友人得到安慰。D.诗中的“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11. 泊 秦 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对下面的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柔和幽静的水边夜色图,透露出淡淡的喜悦之情。B.第二句前四个字点出上一句所写景色的时间、地点,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则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才由此触动了诗人的情怀。C.歌女唱什么是由听者定的,因此“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曲笔,

18、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听歌的贵族官僚。D.三、四两句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未来串成一线,传达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感慨,读来发人深省。 12 浣 溪 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从季节、时间的角度看,这首词写的是作者 时的生活和心情。词中“ , ”一联工整流畅,风韵天然,是深受后人赞赏的名句。这首脍炙人口的词,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全词所有的思绪都由“ ”字而来。13.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这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都有特点,请选择一个方面赏析。14. 如梦令(李清照)下面是李清照如梦令的分析,

19、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梦令一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为“争渡,争渡”。B.作者没有写这次郊游的全过程,而只是剪取了它的尾身,写归途中迷路时“争渡”的情景。C.“溪亭”“日暮”点明了地点、时间,“沉醉”二字流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流连忘返的情致,“误入”照应了前面的“不知归路”。D.这首诗追叙了一次夏日郊游的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15. 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赏析:全篇用比喻:“半亩方塘”比喻 ,池塘里的水比喻,“源头活水”比喻,“天光云影共徘徊”比喻。请你说说后两句所蕴含的哲理:六、课外

20、文言文阅读。1. 地 震 蒲松龄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

21、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女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注释】客:客居。俄而:不久。趋:快走。逾:超过。一何:多么。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余适客稷下()各疾趋出()并忘其未衣也()此真非常之奇变也()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B.众骇异,不解其故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视街上,则男女裸聚D.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又其上,则黯然缥缈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4

2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本文在记叙地震的过程时,采用了怎样的顺序? 本文用哪些句子突出了“奇变”?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 宋 人 好 善 昔者,宋人好善者,三世不解。家无故而黑牛生白犊。以问先生。先生曰:“此吉祥,以飨鬼神。”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牛又复生白犊。其父又复使其子以问先生。其子曰:“前听先生言而失明,今又复问之,奈何?”其父曰:“圣人之言,先忤而后合。其事未究,固试往,复问之。”其子又复问先生。先生曰:“此喜祥也,复以飨鬼神。”归致命其父。其父曰:“行先生之言也。”居一年,其子又无故而盲。其后楚攻宋,围其城。当此之时,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丁壮者死,老病童儿皆上城,牢守而不下。楚王大怒

23、。城已破,诸城守者皆屠之。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军罢围解,则父子俱视。【注释】选自淮南子人间训,题目为编者所加。解:通“懈”,懈怠。飨xin:供奉,祭祀。忤w:违反,抵触。致命:传达先生之言。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其父又复使其子以问先生() 其事未究,固试往() 行先生之言也() 罢围解,则父子俱视()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以问先生() 此吉祥,复以飨鬼神()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3.翻译下列句子。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城已破,诸城守者皆屠之。4.试概括这个寓言的寓意。3. 闲 情 记 趣 沈 复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

24、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 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注释】芸:即陈芸,沈复的妻子。盍h:何不,为什么不。踯zh躅zh:徘徊,一个人在某一地方来回走。作俑:制造殉葬用的偶像,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会心:集心,专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觅螳螂蝉蝶之属()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或抱梗()不亦善乎()如

25、其法行之()2.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B.盍仿而效之C.试言之D.求之闺中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盍仿而效之?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4. 二鹊救友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卵将雏。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儿扬去。未几,一鹳(un)横空而来,“咯咯”有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z),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注释】鹳:一种较凶猛的鸟。匝:圈。盖:原来是。【文言知识】说“集”。“集

26、”是个多义词。上文“集古木上”中的“集”,解释为“栖”、“躲”,句意为喜鹊栖在古树上。又,岳阳楼记:“沙鸥翔集”,“翔集”指有时飞翔有时栖息。它又指“聚集”、“会合”。“众贤毕集”,意为很多有才能的人都集合在一起。所谓“集市”即会聚了很多商铺的地方。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悲鸣不已()顷之() 若相语状( )“咯咯”作声( ) 遂俯冲鹊巢( )2“二鹊亦尾其后”的“尾其后”,应解释为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鹊巢其上 似允所请 成语“声嘶力竭”中的“嘶”,解释为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5. 笼 中 鹦 鹉 富商有段姓者,畜一鹦鹉,甚慧,能迎客与诵诗。段剪其两翅,置于雕笼中。熙宁六年,段忽系狱。

27、及归,问鹦鹉曰:“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女在家有人喂饲,何其乐邪!”鹦鹉曰:“君半年在狱,早已不堪;吾多年在笼,何乐可言?”段大感悟,即日放之。【注释】畜:养。1.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段忽系狱( ) 女在家有人喂饲( )早已不堪( ) 即日放之( )3.现代汉语翻译句子:何其乐邪! 6.钱 若 赓 断 案 明万历中,钱若赓(n)守临江有异政。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还,索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也。”乡人不平,讼于官。公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各以一纸,给笔砚,分四处,令其供状。人无不讶。食顷,使人问鹅供状否?答曰:“未。”又顷,下堂视之

28、,曰:“状已供矣。”守指一鹅曰:“此乡人鹅。”众人怪之,守曰:“乡人鹅食野草,粪色青;店鹅食谷粟,粪色黄。”店主服罪。【注释】万历:明神宗的年号。公:指钱若席。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寄店中后他往 食顷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钱若赓守临江有异政: 乡人不平,讼于官: 众人怪之: 7.喻 皓 定 塔 吴越王钱俶(ch)于杭州梵天寺命人建一木塔,方二三层,钱即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即以钉钉实,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既钉板,上下束缚,六幕相联,人履其板,自不能动。

29、人皆伏其巧。【注释】吴越王:此指五代时盘踞在浙江的钱俶。布:铺。喻皓:当时著名的匠师。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文言知识】说“盖”。“盖”若作实词用,指“覆盖”、“盖头”等;若作虚词用,它常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因为”、“大概”或无义。上文“盖既钉板,上下束缚”,意为因为把板钉住后,上下束缚得很紧。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但逐层布板讫( ) ( ) 匠师如其言( )人履其板( ) 人皆伏其巧(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患其塔动: 8. 鳝 救 婢 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夜

30、深入睡,比醒而痛减,伤尽愈。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于河。【注释】以千数:用千来计算,即数千。比:等到。周:周围。【文言知识】 “诸”与“之于”。“诸”与“之于”在文言中常可互用互解。上文“从后窗投诸河”,即可按“从后窗投之于河”理解,而“悉纵之于河”,也可说成“悉纵诸河”。又,愚公移山:“投诸渤海之尾”,即“投之于渤海之尾”,意为把士石投放到渤海的边上。又,“问诸人”,意为向别人打听。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 ) 一婢悯之( )如是累年( ) 遂为之罢业( )

31、悉纵之于河(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高怀中感其异: 9. 僧 荐 重 元 寺 阁苏州重元寺阁,一角忽倾。计其扶荐之功,当用钱数千贯。有游僧曰:“不足劳人费钱。请一夫斫(zhu)木为楔(xi),可以正也。”寺主从之。僧每食毕,辄持楔十数,执柯登阁,敲入其间。未逾月,阁柱悉正。注释扶荐:此指扶正荐直。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斫:削。楔:一头厚一头薄的木片,俗称“楔子”。柯:斧头柄;此指斧头。文化常识说“贯”。古代把铜钿作为货币的单位。历朝历代铸造各色各样的铜钿。它圆而扁平,中间有孔,所以后人把钱戏称为“孔方兄”。铜钿多了,要用绳子串起来,“贯”是穿连的意思。一千个铜钿为

32、“一贯”。昆曲十五贯就是写娄阿鼠偷了十五贯铜钿。上文说把重元寺阁荐直要花“数千贯”,意为要用去几百万个铜钿的价值。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计其扶荐之功( ) 不足劳人费钱( )未逾月( ) 阁柱悉正(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可以正也: 3.选择: “辄持楔十数”中的“十数”是指: 。十个;十几个;几十个;不到十个。 10. 擒 贼 周氏夫妇,以渔为生,日出没风波。一日,二豪贼相谓曰:“伺(s)周之市,但留其妇时,吾可攫其金也。”于是窥周出。周既去,二豪贼持刀近船。周畜一犬,见之,狂吠。妇闻声而出。二贼跃上船,出刃胁之。犬啮贼,以故贼不得脱身。妇乘其无备,推堕一贼河中。一贼为犬所啮,痛

33、甚。妇举刀欲劈之,贼色挠,跪而谢。是时夫方归,见状,即缚二豪贼至官。【注释】色挠:脸上显出屈服的样子。【文言知识】说“伺”。“伺”常作等候解释。上文“伺周之市”中的“伺”,即指等候,句意为等候姓周的去市场。成语有“伺机报复”、“伺机而动”,其中“伺”均指等候。“窥伺”即偷偷地等候。又读c,解释为“守候”、“服侍”。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二豪贼相谓曰( ) 伺周之市( )但留其妇时( ) 吾可攫其金也( )于是窥周出( ) 周既去( )出刃胁之( ) 跪而谢( )是时夫方归( ) 豪贼至官(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以渔为生,日出没风波: 一贼为犬所啮: 11.农 妇 与 鹜 昔皖南有一

34、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注释】骛(w):野鸭子。盖:大概。【文言知识】说“创”。“创”有两个读音。读chun,指“受伤”、“伤口”。上文“疑其创也”及“创鹜”中的“创”,均指受伤。若说“创愈”,是指伤口痊愈。它又读chun,指“开创”、“创业”。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于河边捡薪( ) 妇就之( )妇奉之归()频频颔之( ) 得雏成群(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熟视之,乃

35、鹜也 妇不忍市之 3.选择: “旬日”是指:( ) 十多天 三十天 十天 几天 12. 刘 氏 善 举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注释】殆尽:几乎全部(烧)光了。【文言知识】说“辄”。“辄”是个文言虚词,解释为“就”、“往往”、“常常”、“总是”。上文“辄以斗升相济”,意为往往用一斗一升的粮食救助他人。成语“

36、动辄得咎”,意为动不动就受到批评。又,“每夜辄守之”,意为每天晚上总是守护它;“人有难辄助之”,意为别人有危难总是帮助他们。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竟年如是( ) 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 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 )母卒三年( ) 且为之伐木建屋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2.刘家儿子“方悟”,他“悟”出了什么道理? 成语“假公济私”中的“假”与“济”,分别解释为 与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13. 原 谷 谏 父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女生儿,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y),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

37、“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注释】舆:手推的小车。凶:不吉利。【文言知识】说“谏”。它在文言中作“好言规劝”或“用委婉的语言劝说”。上文“谏父”,意为原谷对父亲好言劝说。又,“莫不谏”,意为没有人不规劝的。这种“谏”只能用于小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如“大臣谏曰”,意为大臣对皇上委婉地劝说。反之,长辈对小辈、上级对下级要用“诫”、“告”、“戒”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欲捐之( ) 谷年十有五( )父不从( ) 他日父母老( )是以收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是负义也。 3原谷“收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8、14. 智 犬 破 案 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ch),香火颇旺。一夕,有盗逾墙而入。犬吠,僧觉。盗劈僧首,立仆。遂越货而亡。翌日,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官府诉之,其犬亦从。途经一酒肆,见五六酒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犬有智也。【注释】刹:寺庙。越:抢劫。肆:店铺。【文言知识】说“逾”。“逾”指“越”。上文“有盗逾墙而入”,意为有小偷翻墙进入庙内。又,石壕吏:“老翁逾墙走”,意为老翁翻越墙头逃跑。又,“逾午方至”,意为过了中午才到达;“年逾六十”,意为年龄超过了六十岁。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去杭州百里许( ) ( ) 香

39、火颇旺( )僧觉( ) 遂越货而亡( )乃诣官府诉之( ) 啮一徒不置( )( )盖犬智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犬伫足不前,僧怪之 15. 迂 公 修 屋 有迂氏者,世称迂公,性吝啬。篱败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诟,诘曰:“吾适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注释】迂氏:姓迂的人。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迂,迂腐。雨兆:下雨的征兆。【文言知识】说“适”。上文有两个“适”:“吾适尔”中的“适”,解释为“出嫁”意为我嫁给你

40、。又,“再适”即再嫁;“年二十始适”,意为到二十岁才出嫁。另一个“适”在“适 葺治,即不雨”中,它解释为“刚”、“刚才”。“适”还指“到”、“恰巧”、“舒服”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瓦裂不葺( )夜半暴雨( )妻子东藏西匿( ) 妻且号且诟( )()诘曰( )不意乃受此累( )旦日()延人治屋()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汝何以为父?岂不徒耗资财!成语“求全责备”中的“备”,解释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16次非斩蛟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而能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q)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

41、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注释】荆:楚国。干遂:吴国地名;吴国当时出产名剑。蛟:传说中生活在水中的龙。舟人:船工。攘臂。捋起袖子。祛衣:脱掉外衣。弃剑以全己:意为丢掉宝剑与自己的整个生命。【文言知识】说“爱”。“爱”是个多义词,常指“喜欢”、“爱护”、“关爱”等。但上文“余奚爱焉”中的“爱”要解释为“吝惜”,句意为我为什么要爱惜宝剑与生命呢?又,有人问岳飞天下何时能太平,他回答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意为只有当文官不吝惜钱财(指舍得把钱用在百姓身上),武官不吝惜生命,那时天下才会太平。【思考与练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还反涉江()()

42、至于中流()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未之见也:3.次非的行为可用成语 来概括。17.玄石戒酒 昔者玄石好酒。为酒困,五脏熏灼,肌骨蒸煮如裂,百药不能救。三日而后释。谓其人曰:“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吾不敢复饮矣。”居不竟月,同饮至,曰:“试尝之。”始而三爵止。明日而五之,又明日而十之,又明日而大爵,忘其故,死矣。臭(xi)性之所耽,不能绝也。【注释】爵:酒杯。臭性:本性。耽:沉溺。【文言知识】说“困”。“困”是个多义词。上文“为酒困”中的“困”,指陷在艰难痛苦中或受环境、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摆脱,句意为被酒所困扰。又,“楚攻宋,宋大困”,“大困”即极艰难。它又指“

43、疲乏”,卖炭翁:“牛困人饥日已高”,“牛困”即牛疲乏。它又指“围困”。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三日而后释()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居不竟月:3.上文有4个“之”,分别说明其作用或指代内容:“试尝之”中的“之”是;“明日而五之”中的“之”是;“又明日而十之”中的“之”是;“臭性之所耽”中的“之”是。4.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成语“积重难返”的意思是。18奇鹰 楚文王少时好猎。有人献一鹰。文王见之,爪距利,殊绝常鹰。故文王猎于云梦,置网云布,烟烧张天。毛群羽族,争噬竞搏;此鹰轩颈瞪目,无搏噬之志。王曰:“吾鹰所获以百数,汝鹰曾无奋意,将欺余邪?”献者曰:“

44、若效于雉兔,臣岂敢献。”俄而,云际有一物翔,不辨其形。鹰遂竦翮(h)而升,矗若飞电。须臾,羽堕如雪,血下如雨。有大鸟坠地,度其两翅,广数十里。众莫能识。时有博物君子曰:“此大鹏雏也。”文王乃厚赏之。【注释】距:禽爪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云梦:地名,楚国的大湖泽,在今湖北境内。毛群羽族:此指其他的鹰。轩:高高昂起。竦翮:展开翅膀。【文言知识】“以百数”及其他。“以百数”按原文解释。即用百来计算,那么就是几百,从一百到九百。上文“吾鹰所获以百数”,意为我的鹰捕获的猎物有好几百头。又,“以十数”,即数十;“以千数”、“以万数”,即数千、数万。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爪距利()争噬竞搏()汝鹰曾无奋意()有大鸟坠地()此大鹏雏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殊绝常鹰: 置网云布,烟烧张天: 3.上文有“俄而”,请在本文中找出它的同义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