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2022年3月“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时作业一(答案参考)试卷号:14

上传人:住在****帅小... 文档编号:154796805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吉林大学2022年3月“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时作业一(答案参考)试卷号:14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吉林大学2022年3月“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时作业一(答案参考)试卷号:14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吉林大学2022年3月“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时作业一(答案参考)试卷号:14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吉林大学2022年3月“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时作业一(答案参考)试卷号: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大学2022年3月“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时作业一(答案参考)试卷号:14(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住在富人区的她吉林大学2022年3月“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时作业一(答案参考)一.综合考核(共45题)1.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A.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B.相信群众的观点C.为人民服务的观点D.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参考答案:ABCD2.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B.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C.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D.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参考答案:C3.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就是认识运动的全过程。()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A.实践

2、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参考答案:BD5.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它们彼此无实质区别。()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7.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人从来就有“自私意识”。()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8.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质量互变规律。()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9.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A.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生产力的性质B.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C.生产力

3、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D.只有不断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力才能发展参考答案:C10.客体就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一切被剥削阶级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先进知识分子的世界观D.全体劳动群众的世界观参考答案:B12.关于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是()。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参考答案:ABCD13.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人的本质不是后天的而是先天的B.人的本质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C.

4、人的本质不是变化的而是永恒的D.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是有阶级性的参考答案:D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发展是一个()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C.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D.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参考答案:C15.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是()。A.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B.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到空想平均共产主义C.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实践D.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参考答案:AC16.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7.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重要意义在于()。A.这次飞

5、跃可以使精神转化为物质B.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C.理性认识要指导实践和服务于实践D.在实践中使理性认识得到检验、补充、丰富和发展参考答案:ABCD18.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C.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物质范畴是对一切物质普遍性的哲学概括参考答案:AC19.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一种()A.诡辩论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参考答案:B20.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A.否定是自

6、我否定B.否定与肯定的区别C.否定中包含着肯定D.否定是“扬弃”参考答案:ACD2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参考答案:D2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A.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B.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C.贯穿于人类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D.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参考答案:ABCD2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说的是()A.时间具有一维性B.时间具有有限性C.物质运动具有持续性D.物质运动具有顺序性参考答案:A

7、24.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5.下列选项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水滴石穿,绳锯木断C.物极必反D.防微杜渐参考答案:ABCD26.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是说()。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B.矛盾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C.矛盾决定一切事物的性质D.矛盾是永远存在的参考答案:A27.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由以下部分构成()。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参考答案:BCD28.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9

8、.客观性是马克思对自己哲学性质的一种根本性理解。()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0.实践的基本形式有()。A.生产实践B.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C.科学实验D.审美实践参考答案:ABC31.除了对立统一规律之外,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还有()。A.否定之否定规律B.劳动价值论C.商品价值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参考答案:AD32.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质量互变规律。()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联系具有复杂多样性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参考答案:D34.人生观是指个人对

9、人生的根本看法和信念。它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人生意义。()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5.下列选项中,反映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是()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参考答案:D36.下列选项中,体现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A.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新物种的出现D.由猿到人的发展参考答案:ACD37.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下列哪些说法导致人们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巧妇难为无

10、米之炊D.要从现实出发,不要从可能出发参考答案:AB38.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A.生产方式直接决定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B.生产方式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能起制约的作用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参考答案:BCD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B.错误的思想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改造世界是意识能动性的最突出的表现D.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参考答案:BCD40.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参考答案:C41

1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种对立的观点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对立的宇宙观参考答案:B42.“磨擦生热”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范畴。()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3.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D.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参考答案:ABCD44.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要坚信()。A.群众有自发的社会主义觉悟B.群众有高度的改革开放自觉性C.群众运动具有天然合理性D.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参考答案:D45.中国的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一种()。A.普遍联系的观点B.变化发展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参考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