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再均衡:数量调整优于价格调整

上传人:i****c 文档编号:154796351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31.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美经济再均衡:数量调整优于价格调整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美经济再均衡:数量调整优于价格调整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美经济再均衡:数量调整优于价格调整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中美经济再均衡:数量调整优于价格调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经济再均衡:数量调整优于价格调整(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美经济济再均衡衡:数量量调整优优于价格格袁志刚 陈琳(复旦大大学经济济学院上上海 22004433)摘要:经经过三十十年的迅迅速发展展,中美美经贸合合作取得得了重大大成果,但但是其中中的冲突突和摩擦擦也从未未间断,而而人民币币汇率问问题一直直是双方方的争议议焦点所所在。美美国政府府长期试图图通过各各种政治治、经济措措施向中中国施压压,认为为人民币币升值可可以帮助助解决美美国长期期的贸易易逆差和金金融危机机后其国内凸凸显的失失业问题题。但是是,熟悉悉西方宏宏观经济济模型尤尤其是凯凯恩斯失失业模型型的经济济学家都都清楚,当当一个经经济处于于严重的的非均衡衡时,只只靠价格格变量来来出清市市场是根根

2、本不可可能的,这这时唯有有数量调调整、也也就是结结构调整整才能使使经济快快速获得得均衡。本文通过分析中美两国经济中的非均衡问题,指出人民币汇率不可能在国际政治强大压力形成明显从而预期明显和投机活动明显的情况下调整,而必须由中国根据本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而作出的慎重决定,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调整,否则不论对中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关键词:非均衡衡数量调调整人民民币汇率率一、 人民币汇汇率与中中美贸易易摩擦作为发展展中国家家和发达达国家中中最活跃跃的经济济体,中中国和美美国的经经济发展展对全球球经济有有着巨大大的影响响,而两两国的贸贸易合作作也是世世界贸易易中最重重要的组组成部分分之

3、一。经过30年的迅速发展,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迅速成长到2009年的2982.6亿美元。美国长期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而中国也在2006年超越墨西哥,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地和最大进口来源地。但是,伴随着双方贸易的快速增长,中美的贸易不平衡也越发明显。虽然这一不平衡是在全球经济非均衡和以美元为主导的特殊国际货币体系下所形成,且长期的贸易顺差也并非对中国有利,但是由于受到其国内利益集团的影响和面临产业转移带来的失业压力,美国官方长期把中国顺差的增长视为中国对美国进行不公平贸易的结果。图1 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示意图此次金融融危机之之后,

4、中中美经贸贸摩擦再再度升级级。20009年年初,奥奥巴马在在经济刺刺激方案案中提出出“购买美美国货”;年中中,美国国政府向向中国发发起轮胎胎特保案案;而220100年新年年伊始,面面临中期期选举的的政治压压力和失失业率高高居不下下的难题题,美国国政府再再次把矛矛头直指指人民币币汇率:3月15日,1300位国会会议员联联名要求求在财政政部即将将在4月15日推出的的“国际经经济和汇汇率政策策报告”中确定定中国为为“汇率操操纵国”;次日日,国会会民主党党参议员员舒默要要求美国国财政部部点名汇汇率根本本性失当当的国家家,并启启动立法法程序,再再度就人人民币汇汇率问题题向中国国施压。关关于人民民币汇率率

5、的争论论再次成为焦焦点。0人民币汇率(间接标价法)EEXIXIABEXEX美国从(对)中国的进(出)口人民币汇汇率究竟竟是不是是中美贸易易失衡的的根源?我们可以以先借助助一个简简单的图图示来分分析一下下。传统统的经典典经济学学理论显显示,人人民币汇汇率是双双方贸易易的最直直接价格格机制,由由于当前前人民币币低估(EEXEEX),美美国从中中国进口口(I)大大于对中中国的出出口(XX),从从而导致致了美国国对中国国的贸易易逆差(AAB),倘倘若强制制调整人人民币汇汇率使其其从EXX升值到到EX,那么么,现存存的不平平衡就可可以沿着着AE和和BE达达到平衡衡点E,这这也是当当前外界界要求人人民币升

6、升值的直直接依据据。例如如,美国国保罗克鲁格格曼就认为,是是低估的的人民币币汇率使使中国的的资本和和储蓄输输出政策策得以转转化为实实际货物物出口,从而导致贸易失衡,并以此指责人民币低估阻碍了全球经济衰退,并建议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Paul Krugman,2010)。但保罗克鲁格格曼忽视视的是,由于汇率调整对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影响非常复杂,上述通过外部强制的价格调整来使得不平衡的A、B两点沿I与X曲线达到平衡点E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两国宏观经济的巨大波动,并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一旦操作不当,将可能对两国经济都带来巨大的震荡和损失。与之相反,若能通过体制改革和数量调整,在两国经济内部的不均衡问

7、题逐渐好转的情况下,在双方贸易随着各自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而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人民币的逐渐升值,也即在图中通过从I到I和从X到X的数量调整,最终达到新的平衡点E,这将对两国的经济稳定和发展都更有利。也正是基于此,美国摩根斯坦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就表示保罗克鲁格曼的建议“非常糟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也指出人民币升值并不能帮助美国实现重振经济的目标。事实上,从表1也可以看出,虽然人民币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不断升值,但是中国对美国的进出口总额和净出口额并未随之下降,而是仍然呈现出一定的波动。这也证明了中美两国间的贸易不平衡并非通过简单的人民币升值就能得到解决。表1中美

8、美贸易与与人民币币汇率情情况(20005.001-220100.011)月份中国对美美进出口口总额(亿亿美元)中国对美美净出口口额(亿亿美元)人民币兑兑美元汇汇率20055-011143.29 73.775 8.288 20055-077182.35 102.61 8.233 20066-011183.31 100.76 8.077 20066-077224.61 118.82 7.999 20077-011234.34 129.64 7.799 20077-077264.53 143.93 7.588 20088-011262.29 120.95 7.255 20088-077308.13

9、163.87 6.844 20099-011222.45 123.36 6.844 20099-077265.83 139.47 6.833 20100-011264.82 109.68 6.833 数据来源源:中国国海关总总署,中中国国家家统计局局,中国国国家外外汇管理理局所以,我我们认为为,当前前全球贸贸易失衡衡的主要要根源在在于中美美两国内内部经济济结构的的非均衡衡,而当当中美这这样的大大经济体体处于非非均衡时时,数量量调整应应该优于于价格调调整。熟熟悉西方方宏观经经济模型型尤其是是凯恩斯斯失业模模型的经经济学家家都清楚楚,当一一个经济济处于严严重的非非均衡时时,只靠靠价格变变量来出出清

10、市场场是根本本不可能能的,这这时唯有有数量调调整,也也就是结结构调整整才能使使经济快快速获得得均衡。因因此,我我们必须须分别对对中美两两国内部部的非均均衡问题题有一个个清晰的的认识,才才能找到到解决中中美两国国经贸摩摩擦和人人民币汇汇率之争争的方法法。二、 美国经济济的非均均衡问题题1. 国民储蓄蓄不足是导致美国国经济非非均衡的的重要原原因。从表2可可以看出出,美国国国内储储蓄率长长期处于于低位。由由于“储蓄-投资=净出口口”,长期期的低储储蓄率对对外必然然表现为为大量的的贸易逆逆差,严重的的年份美美国贸易易逆差占占其GDDP接近近6%。图图2更清晰晰地显示示了储蓄蓄率和贸贸易逆差差的走势势。

11、表2美国国私人储储蓄率与与贸易逆逆差情况况(19980.10-20009. 10)时间私人储蓄蓄率(%)贸易逆差差(十亿亿美元)贸易逆差差占GDDP的比比重(%)19800-10010.226.70.2%19855-1008.1134.93.1%19900-1006.278.551.3%19955-1005.270.660.9%20000-1002.6410.04.0%20011-1000.9357.83.4%20022-1003.1479.94.5%20033-1003.5509.14.5%20044-1002.9686.55.7%20055-1001.3789.36.1%20066-100

12、2.5714.35.2%20077-1001.7702.54.9%20088-1002.9590.54.1%20099-1003.9449.53.1%数据来源源:Feederral Resservve BBankk off Stt. LLouiis图2美国国贸易逆逆差与私私人储蓄蓄率(19800.011-20009.10)数据来源源:Feederral Resservve BBankk off Stt. LLouiis与此同时时,美国国不断通通过华尔尔街的金金融衍生生品创新新来发展展金融服服务型经经济,以以求通过过金融发发展来弥弥补储蓄蓄不足造造成的经经济非均均衡。而而在以美美元占主主导地位位

13、的国际际货币体体系下,储储蓄过度度的亚洲洲新兴经经济和石石油生产产国家将将美元当当成财富富的象征征长期积积累起来来,因此此美国得得以用印印刷货币币来平衡衡全球实实体经济济中的非非均衡。这这些美国国经济体体外的美美元储备备又需要寻寻找对应应的金融融资产来来投资,这这又为美美国的金金融创新新提供了了条件。这这也是本本次危机机前美国国资产泡泡沫形成成的基础础。2. 美国经济济中产业业结构的的非均衡衡在全球球化加速速发展背背景下趋趋于严重重。当今世界界全球化化加速发发展的一一个主要要特征是是全球生生产要素素(劳动动力除外外)和产产业的大规模模转移,这这同时也就就意味着着各个国国家产业业结构的的巨大变变

14、化。从从表3可可以看出出,主要要发达国国家的第第二产业业在其GGDP中中所占的的比重自自20世世纪700年代以以来都在在不断下下降,美美国也不不例外。这其实是生产要素素在全球球范围内内寻求高效效配置所所带来的的国际产业业转移和和各国产产业结构构升级的的必然结结果。表3部分分国家第第二产业业在GDDP中所所占比重重的演变变(%,19970-20008)年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中国印度1970028.77336.33339.11427.11138.22236.55215.9941975527.66732.00134.99225.55432.33841.22917.9951980028.11234.

15、66333.33325.00330.22643.99219.7791985525.66732.66533.00823.11830.55336.99621.6631990023.00327.22931.22820.00528.77435.44922.3301995521.77625.77025.33918.55725.22040.66023.1172000018.99821.88925.00717.77424.00240.77420.6662005516.88817.44325.22115.00323.00542.11521.0052006617.11317.44825.77414.44422.

16、88043.00921.3332007716.88316.77826.33514.00922.66043.00321.1142008816.99517.66525.99713.77722.88242.77620.995数据来源源:联合合国统计计署事实上,在美国国人均GGDP已已超过4万美元元的情况况下(220099年美国国的人均均GDPP为4661366美元),其中低端产业向中国等后发国家转移是必然趋势。在这一大背景下,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应该是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高端第三产业,包括像英国一样进行教育出口,这才是弥补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方法。因为美国具有一批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和知识创新体系。但是

17、,这次危机已经暴露了美国高端产业发展程度的不足:第一,就高科技产业来讲,无论在新能源、材料科学还是在生命科技等具有引领世界走出危机从而向当年IT产业那样推动世界开始一个新的长周期那样的创新没有出现;第二,美国高度发展金融产业并没有为世界实体经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供服务。如果华尔街的金融是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用资本在生产中获得的收益来回报全球投资者,那么危机出现的概率可以大大下降;但事实是,美国只是通过虚拟金融产品的不断复杂化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其国内实体经济的增长率并未能随着金融服务的发达而持续升高,从表4可以看出,美国国内各个部门生产效率的增长率自2002年开始徘徊下降。表4美国国

18、各部门门劳动生生产率的的增长率率(%,19999-220099)年份制造业部部门商业部门门非商业部部门199994.53.53.3200004.13.53.4200111.632.9200226.94.54.6200336.23.83.7200442.32.92.8200554.81.71.7200661.111200773.11.81.82008812.12200991.83.83.8数据来源源:美国国劳动统统计局美国产业业升级的的滞后和和实体经经济效率率增速的的迟缓阻阻碍了其其在国际际产业转转移背景景下世界界贸易中中的长久久发展。但是从横横向来看看,相对对于中国国等欠发发达国家家和地区区,

19、美国国在高端端技术还还是拥有有很明显显的比较较优势的的。如果果美国能能够在享享受中国国制造带带来的消消费便利利的同时时,在其其拥有比比较优势势的高端端技术行行业进行行自由出口口,那么么中美的的贸易不不平衡可可能不会会如此严严重。但但事实是是,美国国在技术术贸易中中一直采采取严厉厉的出口口限制:据统计计,20003年年前后,中中国进口口的高技技术产品品18%来自美美国,而而目前只只有7%左右。如如果美国国能放宽宽对华高高技术出出口的管制,中中美贸易易可能会会得到更更平衡的发展。3. 劳动力素素质的非非均衡。美国是一一个人均均收入非非常高的的国家,但但是其内内部仍然然存在大大量的低低端劳动动者,他

20、他们无法法很快与与产业结结构的升升级发生生同步的的升级,在在经济增增长速度度不快的的情况下下,他们们也不可可能很快快转向服服务业。在制造业转移的情况下,美国第二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表3),其国内原本从事制造业的人员成为非技能劳动力(unskilled labor),他们的再就业问题成为美国社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也是美国在近期不断向人民币施压的直接原因之一。在联合致信美国财政部和商务部的130多个议员中,有67%就是来自中西部制造业比较集中的州,他们认为人民币升值可以帮助减少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从而解救美国制造业面临的危机和缓解失业压力。但事实是是,制造造业由美美国转移移出去、实实

21、现全球球要素资资源的优优化配置置是必然然趋势,人人民币升升值并不不能阻挡挡这一进进程。各国劳劳动力成成本的差差异(表表5)决决定了美美国试图图挽回本本国制造造业的努努力注定定是徒劳劳的。即即使人民民币升值值导致美美国从中中国的进进口减少少,也必必然会有有从其他他低劳动动力成本本国家的的进口来来弥补这这一缺口口。表5部分分国家的的制造业业雇员月月平均工工资(美元)200002003320044200552006620077美国34677.2 -40655.6 41888.8 42599.2 -日本31066.9 31422.9 31066.9 30966.3 31755.8 31466.1 英国

22、24800.2 28355.5 28744.9 30722.3 31388.1 -加拿大14655.1 15855.2 16255.3 16577.3 16655.3 17299.3 韩国12544.4 16144.4 17677.4 19100.1 20188.0 21500.4 中国88.11 125.8 141.3 160.3 187.8 228.8 印度26.55 22.33 35.88 25.66 -菲律宾-19.88 19.77 21.00 22.99 23.00 数据来源源:国际际劳工组组织数据据库(“-”表示数数据缺失失)所以,我我们认为为,美国国的出路路在于真真正实现现产业转

23、转型和升升级,并并对这部部分劳动动力进行行再培训训,或者者也可以以像欧洲洲一样发发展社会会保障和和福利制制度。不不愿面对对产业转转移的现现实和一一味从他他国寻找找原因,并并不能真真正帮助助美国解解决失业业问题。4. 资本与劳劳动利益益的非均均衡。中美贸易易不平衡衡的背后后是资本本的全球球运动,这也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攫取巨额利润的动力所在。表6显示了世界前500强跨国公司的国家分布和盈利情况,可以看出,跨国公司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而美国则是其中企业数量最多、盈利最大的国家,事实上,这些跨国公司的营业额已经占到了美国当年GDP的5.5%。表6世界界前5000强跨跨国公司司的

24、国家家分布和和盈利情情况(220077)国 家家企业个数数营业额(百百万美元元)利润额(百百万美元元)印度722100.744 177.50 韩国1562100.899 333.04 英国34174889.112 17000.722 中国35131557.778 976.27 德国37208447.887 929.03 日本64259666.997 11233.266 美国153773889.005 44022.711 数据来源源:财财富杂杂志跨国公司司的最主主要扩张张方式是是外商直直接投资资,美国国就是中国国外商直直接投资资最大的的来源地地之一(表表7)。到20110年2月底,美美国对华华投

25、资项项目累计计达到5583662个,美美方实际际投入达达到了6628.2亿美美元。跨跨国公司司通过外商商直接投投资在中中国获取取了巨大大利润,同同时,其其产品还还大量以以出口的的形式销销往世界界各地。据统计计,从119955年至20005年年间,中中国出口口增长的的62%来自在在华外资资企业进进行的贸贸易转移移,这其其中有相相当一部部分就来来自于美美国。表7中国国外商直直接投资资主要来来源地的投资资金额(百万美美元,香香港、台台湾地区区除外)年份英国德国新加坡美国韩国日本20066726.1 19788.7 22600.5 28655.1 38944.9 45988.1 20077830.9

26、734.0 31844.6 26166.2 36788.3 35899.2 数据来源源:中华华人民共共和国国国家统计计局所以,如如果美国国本土的的制造业业不向外外转移,或或许在短短期内能能够缓解解失业问问题,但但是美国国跨国公公司的资资本利润润必然大大幅下降降。美国国国内资本本与劳动动之间的的矛盾在在去年的的轮胎特特保案中中就有所所体现:由于在在中国输输美轮胎胎中有相相当一部部分是美美国制造造商在华华工厂生生产或在在华贴牌牌生产,特特保案并并不符合合美国制制造商的的利益;但是由由于当时时轮胎工工人正在在进行劳劳资谈判判,使得得美国制制造商面面临强大大压力。因此,在在全球化化进程不不断加快快和美

27、国国制造产产业为了了其自身身的优化化配置而而不断转转移到海海外的情情况,政政府必须须考虑如如何建设设社会保保障和社社会福利利制度,通通过政府府的转移移支付来来保障失失业人员员的最低低收入和和获得培培训和再再就业的的机会,而而不是简简单地回回到“过去”。总之,美美国的长长期贸易易收支不不平衡其其实反映映了其国国内经济济结构的的失衡。倘倘若不解解决美国国国内的的储蓄不不足问题题,不在在世界产产业大转转移的背背景下做做大做强强高科技技产业和和高端第第三产业业,实现现产业升升级,不对其其非技能能劳动力力进行再再培训在这这些结构构性问题题得到解解决之前前,简单单的人民民币升值值并无法法帮助美美国经济济实

28、现真正正复苏。三、 中国经济济的非均均衡问题题中国经济济的非均均衡也是是导致中中美贸易易不平衡衡的另一一个重要要原因。虽虽然改革革开放330多年年来,中中国经济济增长取取得了巨巨大的成成就,但但是当前前中国在在内外经经济关系系上仍然然处于较较严重的的非均衡衡状态(袁袁志刚,220088)。1. 多种非均均衡问题题导致中中国内需需不足和和较大程程度的依赖外外需。首先,产产业结构构升级缓缓慢,第第三产业业增长乏乏力。从表88可以看看出,中中国第三三产业的的比重远远低于发发达国家家和世界界平均水水平,甚甚至低于于中低收入入国家和和低收入入国家的的平均水平平。表8部分分国家各各产业增增加值占占GDPP

29、的比重重(%,220088)中国美国*世界平均均*高收入国国家*中低收入入国家低收入国国家*农业11 1 3 1 11 25 工业49 22 28 26 37 29 服务业40 77 69 73 53 46 数据来源源:世界界银行数数据库(*表示为为20007年数数据,*表示示为20006年年数据)其次,国国有企业业的垄断断力量和和部分服务务业严格格的进入入门槛导导致了巨巨大的行行业差距距。表9显显示了我我国各行行业20003年年到20008年年的平均均工资水水平和增增速情况况,可以看看出,金金融、电电力煤气气及水的的生产与与供应等等国有企企业占主主导的行行业平均均工资增增速明显显高于平平均水

30、平平;以220033年的初初始工资资作为划划分依据据,低收收入组的的平均增增速低于于平均水水平,而而高收入入组的平平均增速速则高于平平均水平平,证明明了行业业间工资资差距的的扩大。表9中国国各行业业职工平平均工资资和增速速20033年(元)20088年(元)平均增速速(%)所有职工工平均值值148116 309008 15.44 低收入组组农林鱼牧牧业69699 129558 13.33 批发零售售贸易109339 255338 18.55 住宿和餐餐饮业110883 194881 12.00 建筑业职职工114778 215227 13.44 水利、环环境和公公共设施施管理业业120995

31、221882 13.00 制造业职职工124996 241992 14.11 居民服务务和其他他服务业业129000 238001 13.11 采掘业职职工136882 344005 20.33 低收入组组平均值值114555 230111 14.77 高收入组组教育143999 301885 16.00 公共管理理和社会会组织155333 329555 16.33 交通运输输仓储和和邮电通通信业159773 327996 15.55 卫生、社社会保障障和社会会福利业业163552 327114 14.99 租赁和商商务服务务业165001 317335 14.00 房地产业业职工171882

32、 303227 12.11 文化、体体育和娱娱乐业172668 344994 14.99 电力煤气气及水的的生产与与供应业业187552 392004 15.99 科学研究究、技术术服务和和地质勘勘查业206336 460003 17.44 金融保险险业224557 618441 22.55 高收入平平均值175005 372225 15.99 数据来源源:中华华人民共共和国国国家统计计局(220033年行业业工资水水平低于于总工资资水平的的属于低收收入组,否则属于高收入组)第三,城城乡和区区域之间间发展不不平衡,工工资收入入在整个个国民收收入的分分配中所所占比重重过低。城乡消消费水平平对比从

33、从19778年的的2.99上升到到了20007年年的3.6,不不同地区区的居民民年收入入和消费费性支出出仍存在在较大差差距(表表10),工资资收入在在整个国国民收入入中的比比重从119800年的117.11%下降降到了220099年的88%,居居民最终终消费率率从19978年年的622.1%下降到到了20009年年的522.5%,这些些都表明明了中国国当前收收入分配配中存在在多方面面的非均均衡问题题。表10中中国各地地区城镇镇居民家家庭收入入与消费费情况 (元,20007年年)项目东部地区区中部地区区西部地区区东北地区区平均每人人全部年年收入185445.00 123992.22 121330

34、.77 123006.22 平均每人人消费性性支出121226.66 83399.3 84777.5 86699.4 数据来源源:中华华人民共共和国国国家统计计局总之,上上面几个因因素共同同作用,再再加上户籍籍、土地约约束对劳劳动力自自由流动动的限制制和社会保保障制度度建设的的落后,这些都导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难以在短期得到很快的提升,国内消化储蓄的能力很低;同时,由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落后、市场体制尤其是要素市场改革的落后以及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不足,产业升级的能力很低,如果盲目促进国内投资,则会导致投资的低效率和某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对中国经济发展无益。这就导致中国经济增

35、长仍然较大程度地依赖外需。2. 金融资源源配置效效率低下下导致储储蓄过度度和无法有有效转化化为国内内投资。如上所述述,中国国经济内内部的诸诸多非均均衡问题题导致了了国内消消费的不不足和大大量储蓄蓄的积累累,但是是,倘若若这些储储蓄能够够通过金金融部门门的资源源配置功功能转化化为高效效的国内内投资,同时使居民通过对金融产品的投资分享到实体经济发展的红利,那么国内内需不足和其它多种非均衡问题都可能得到改善。但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严重阻碍了金融部门有效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一方面,在当前特殊的二元金融结构下,严格的金融控制政策造成了宏观的流动性过剩与企业的融资约束并存,非国有企业面临恶劣的融资环

36、境,催生了国内民间借贷的繁荣;另一方面,金融部门的垄断低效率也导致了国内优质资产供应的短缺,在金融投资渠道相对狭窄、制造业利润相对下降的宏观环境下,国内企业和居民纷纷把自有资金投入到利润率高的房地产市场上去,带动了各类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在对外关系上,就表现为中国的巨额流动性以巨额外汇储备的形式流向国际市场,由于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投资美元资产仍然是中国的理性选择,这就导致了中国对美国的双顺差。与此同时时,国内内资产价价格的上上升、中国经经济的快快速发展展和人民民币的升升值预期期,也导致了大量国国际资本本流入中中国。他他们千方方百计进进入中国国市场,一部分是是要分享享中国实实体经济济发展取得

37、得的巨大大成就,但但也有一部部分是要要在中国国快速的的体制变变革中投投机获利利。例如,220055年人民民币汇率率机制改改革就伴伴随着之之后两年年股市和和房市的的大涨,这这其中就就有汇率率改革带带来的全全球热钱钱涌入中中国进行行投机的的问题。在这样对对内资源源配置效效率低下下和对外外金融风风险上升升的情况况下,如如果中国国不把握握时机进进行金融融微观组组织的重重造、金金融领域域的开放放和竞争争机制的的引进、金金融产品品的创新等等工作,就就有可能能重蹈当当年日本本的覆辙辙:国际资资本在美美元与日日元之比比为1:2000时进入入日本,一一方面享享受日元元升值的的好处,另另一方面面投资于于日本的的资

38、本市市场或房房地产市市场,并并在资本本和地产产泡沫破破灭之前前带着巨巨额收益益离开日日本,留留给日本本一个失失去了的的十年。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握机会进行体制改革,像美国一样通过发达的金融体系、金融组织和金融创新产品,运作国际资本,掌控全世界的优质生产资源和要素,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通过实体经济的回报稳住国际资本,那么,挑战就会变成机遇。总之,中中国经济济确实面面临制度度改革、结构转型、扩大内需以减少对出口的依赖等一系列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非通过简单的价格调整汇率改变就能得到解决,而只能通过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和进行结构调整来逐步实现改善。近期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有利形势,仍然存在的人口红利和

39、土地红利,加上中国中东西地区间的巨大差异,都为中国经济复苏提供了空间。在此次危机中,中国政府采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内需的刺激措施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相信,随着要素市场改革的深入、劳动力的进一步自由流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政府的逐渐退出,中国经济会逐步走向以内需为主,而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也是全世界的福音。四、 人民币升升值的时时机选择择从上述对对中美两两国经济济的分析析可以看看出,中中国对美美国的贸贸易顺差差是两国国国内经经济非均均衡的必必然结果果,而在在当前中美美两国都都存在严严重非均均衡问题题的情况况下,数数量调整整优于价价格调整整,但是是我们也也不反对对中长期来来看价格格调整的的

40、必要性性,尤其其是汇率率形成机机制的市市场化改改革,这这是一场场我们必必须面对对的改革革或者绕绕不过去去的改革革。在通通过严格格的经济济学和数数据推算算之前,对对于人民民币究竟竟是否被被低估、究究竟被低低估多少少的问题题,我们们还不能能简单的的得出结结论。事事实上,无无论用购购买力平平价、利利率平价价、货币币分析还还是资产产组合分分析,都都有严格格的限定定条件,即即使用某某种算法法计算出出人民币币汇率被被低估,修修正限定定条件就就可以用用相同的的方式计计算出人人民币没没有低估估、甚至至高估。与此同时时,人民民币汇率率改革和和其比值值的变动动所涉及及到的利利益主体体是多方方面的,及及其复杂杂的,

41、很很难用一一个国家家的整体体利益来来说明,比比如美国国国内并并不是所所有的人人都能从从人民币币升值中中获得好好处,这这里我们们就需要要仔细区区分美国国的各类类利益集集团,因因此美国国政府最最终对人人民币汇汇率采取取什么态态度,是是他们各各利益集集团政治治博弈的的结果。同同样地,人人民币升升值对中中国来讲讲,也不不是所有有的产业业和所有有人都受受损,也也需要有有一个各各种利益益的计算算和比较较。事实上,由于各个行业产品出口和中间品进口的结构不同,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利润率的影响也不同。根据各行业投入产出表的测算表明,中国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由于原材料和中间品来自国内、产品销往国外,对出口的依赖

42、度大,所以这些行业将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受到较大程度的负面影响;而资本密集型和研发投入较多的中高端产业则由于较多的中间品进口和对出口的依赖度小,将反而会从人民币升值中获益(袁志刚,邵挺,2010),这似乎表明人民币升值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不谋而合。但是,这一人民币升值的产业升级效应要得到顺利的实现、并真正有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其前提必须是国内体制改革的到位。否则,在当前中高端产业由国有部门垄断和存在严格进入门槛、低端制造业充分竞争的情况下,民营资本不能通过效率竞争进入中高端产业,那么,人民币升值只会进一步加强国有部门的垄断利润,并摧毁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竞争性部门,这也将带来国内严重的失业问

43、题和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将受到严重扭曲。总之,汇汇率体制制的改革革是一个个很复杂杂的时间间选择问问题或者者说策略略问题。由由于涉及及到预期期、全球球性的投投机活动动和可能能存在过过度调整整等问题题,汇率率何时调调整、以以怎样的的幅度调调整都是是一个很很难的问问题,而而且这一一过程必必然伴随随着宏观观经济的的一系列列波动和和调整。所以,我们认认为人民民币汇率率不可能在国国际政治治强大压力力形成明明显从而而预期明明显和投投机活动动明显的的情况下下调整,而必须由中国根据本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而作出的慎重决定,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调整,否则不论对中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44、如果强制中国进行人民币汇率升值,在中国产业调整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摧毁中国制造业;全球投机活动猖獗,导致中国资产严重泡沫化,形成当年日元升值之后的结局:中国经济一蹶不振,那么这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没有好处的。因为,2009年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的强健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在内都将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获得巨大利益。参考文献献1. 袁志刚,新新的历史史起点:中国经经济的非非均衡表表现与走走势,学学术月刊刊,20008年年11月月2. 袁志刚,邵邵挺,人人民币升升值对我我国各行行业利润润率变动动的影响响-基基于20007年年投入产产出表的的研究,220100,工作作论文3. Paull Krrugmman,Capital Export, Elasticity Pessimism, and the Renminbi,New York Times, March 16, 20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