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九江七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1895****949 文档编号:154779593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4.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九江七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年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九江七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2年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九江七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2022年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九江七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九江七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度上学期初三化学期中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在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光合作用B. 活性炭净水C. 溶解D. 爆炸【答案】A【解析】【详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活性炭净水是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爆炸可以是化学爆炸,例如炸药爆炸;可以是物理爆炸,例如锅炉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2. 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

2、品,这里的氟、钙、碘、铁指的是( )A. 原子B. 离子C. 元素D. 分子【答案】C【解析】【详解】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中含有元素,这里的氟、钙、碘、铁指的是元素,故选C。3. 在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人们用了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试用化学观点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 分子很小B.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分子间有间隙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答案】B【解析】【详解】A、搜救犬能闻到人体发出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和分子很小无关,此项错误;B、搜救犬能闻到人体发出气味是因为分子的不断运动,此项正确;C、搜救犬能闻到人体发出

3、气味和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此项错误;D、搜救犬能闻到人体发出气味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无关,是因为分子的运动,此项错误。故选B。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 给试管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预热,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B.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C. 实验室制备气体时,先加入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 将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时,先用水润湿玻璃导管口,再将导管插入胶皮管【答案】C【解析】【详解】A、给试管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预热,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试管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将

4、导气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C、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D、将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时,先用水润湿玻璃导管口,再将导管插入胶皮管,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5.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对原子质量是22B. 原子序数是22C.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 一个钛原子的质量是47.87g【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

5、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故选项说法错误。B、左上角的数字为2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故选项说法正确。C、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钛,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而不是一个钛原子的质量是47.87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6. 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B.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 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D. Na+、Cl的最外层电

6、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答案】C【解析】A、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隔会变大,错误;B、水和过氧化氢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相同,错误;C、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正确;D、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为8,如Li+最外层就只有2个电子,错误。故选C。7.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B. 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导电性C. 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D. 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答案】C【解析】电解水实验结论:负氢正氧,氧一氢二。A、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正确

7、;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导电性,正确;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法错误;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正确;故选:C。8.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氮气、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气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 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C. 铁、铜、铝、锌金属元素有金字旁,所以所有金属元素都有金字旁D. 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所以能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答案】B【解析】【详解】A、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如稀有气体是由原子构成,故错误;B、因为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原子不发生改变,所以几千万年

8、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故正确;C、铁、铜、铝、锌金属元素有金字旁,汞虽然属于金属元素,但没有金字旁,故错误;D、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但能做保护气的还可能是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氮气,故错误;故选B。9. 如图为载人航天器工作仓中气体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B. 氧分子和氮分子能均匀混合,是因为航天器处于失重状态C. 航天器工作仓内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与地表空气接近D. 航天器工作仓中充氮气可避免发生火灾后燃烧过于剧烈【答案】B【解析】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1个氧分子含有2个

9、氧原子,正确;B、氧分子和氮分子在不失重的情况下也能均匀混合,错误;C、由图可知,共有3个氧分子,12个氮分子,氮氧体积比为12:3=4:1,正确;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避免发生火灾后燃烧过于剧烈,正确。故选B。10. 实验室常用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过程中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少直到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为止,才不再改变,故错误;B、在高锰酸钾没有分解时,氧气的质量为零,故错误;C、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应该是加热到一定的温度

10、后才能产生氧气,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氧气的质量不再改变,故错误;D、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过程中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少直到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为止,才不再改变,故正确。故选:D。二、选择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液态空气 B.过氧化氢 C.水 D_【答案】 (1). A (2). 液态氧气等【解析】【详解】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故空气中含有氧气分子,故正确;B、过氧化氢中不含有氧分子,故错误;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有氧分子,故错误。故选A。氧气中含有氧分子。【点睛】混合物中各成分保持原来的性质,仍然是原

11、来的分子。12.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加热氯酸钾时误将高锰酸钾加入后,反应速率加快了高锰酸钾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600升氧气被压缩在40升的钢瓶中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D碳元素和氧元素是不同种元素_【答案】 (1). B (2). 它们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解析】【详解】A、加热氯酸钾时误将高锰酸钾加入后,反应速率加快了,是因为高锰酸钾分解生成二氧化锰,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故选项解释错误。B、600升氧气被压缩在40升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

12、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D、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碳元素和氧元素是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故填:B;它们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13. 从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 表示的是原子,表示的是离子B 与的化学性质相同C 与表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D 其中已达相对稳定结构的有_【答案】 (1). C (2). 【解析】【详解】A、在中,核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离子;在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故A错误;B、在与中,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

13、学性质不同,故B错误;C、同一周期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与的电子层数都是2,位于同一周期,故C正确;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C;。14. 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物质A2和 B2的分子,A2和 B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 X ,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 X 含四种元素B 分子是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参加反应的A2与 B2分子个数比为 3lD 该反应属于_反应(基本反应类型)【答案】 (1). C (2). 化合【解析】【详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A、由图可知,物质X含有两种元素,故A说法不正确;

14、B、对比反应前后的微粒的构成可知,在反应过程中A2和B2分子发生了变化故B说法不正确;C、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A2与 B2 分子个数比为 3l ,故C说法正确。故选C。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15. 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解释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解释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防止炸裂瓶底B将燃着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要缓慢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C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得到更多的氧气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_【答案】 (1). B (2).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解析】【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

15、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故错误;B、将燃着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要缓慢,能够使使集气瓶内氧气反应充分,故正确;C、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改变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故错误;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B;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三、填空题(共29分)16. (1)人们常说:高原上缺氧 海产品中含锌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硬水中含钙离子。请用化学符号表示:中的“氧”_;中的“锌”_;中的“金属元素”_;中的“钙离子”_。(2)写出下列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_;3N_;

16、Hg_;_;_。【答案】 (1). (2). Zn (3). Al (4). (5). (一个)钠离子 (6). 3个氮原子 (7). 汞元素 (8). 一个汞原子 (9). 汞这种物质【解析】【详解】(1)高原上缺氧是指氧气,化学式为;海产品中含锌,是指锌元素,符号为Zn;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符号为Al;硬水中含钙离子,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符号为。(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就是在离子符号前面添加适当的数字,故表示(一个)钠离子;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

17、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N表示3个氮原子;Hg是金属元素汞的元素符号,所以Hg可以表示汞元素,一个汞原子,还可以表示汞这种物质。17. 图a 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 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 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 代表三种不同元素。(1)由图a 可知,铯元素属于_(“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图b 方框内的数字是_,形成稳定结构时,其离子符号为_;(3)图c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中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的粒子符号为_;和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_。【答案】 (1). 金属 (2

18、). 3 (3). (4). 得到 (5). (6).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解析】【详解】(1)铯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2)图b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3,方框内的数字是13-2-8=3;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3)图中处元素为硫元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16,最外层电子数为6,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粒子为硫离子,符号为;和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18. 现有以下物质:过氧化氢溶液;洁净的空气;液态氧气;自来水;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

19、的剩余物;铁粉。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属于混合物的是_(以上均填序号)。【答案】 (1). (2). 【解析】【详解】过氧化氢溶液含有水、过氧化氢,属于混合物;洁净的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属于混合物;液态氧气只含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自来水含有水、矿物质等,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只含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澄清石灰水含有氢氧化钙、水,属于混合物;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含有锰酸钾、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铁粉只含铁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19. 以下是小刚对水的净化的探究。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其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

20、问题。(1)河水是_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操作的名称是_,操作后观察发现液体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答一条即可)_。(2)操作应选用下图中的_装置(填写装置序号)。(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水,操作应选用的装置是_。(填序号)经过操作以后,小则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答案】 (1). 混合 (2). 水分子 (3). 过滤 (4). 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答一条即可) (5). (6). 硬 (7). (8). 产生大量泡沫【解析】【详解】(1)河水中含有可溶

21、性和难溶性杂质,所以属于混合物;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水分子;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所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操作后观察发现液体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2)操作为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应选用图中的装置;(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操作为蒸馏,应选用的装置是 。经过操作蒸馏以后,得到的蒸馏水是软水,小则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产生大量泡沫。20. 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

22、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白色固体,B、D为元素组成相同的液体,X为黑色粉末状固体,下图是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_。(2)物质X是_,在图中两个反应中的作用是_。(3)图中转化关系中,出现较多的反应类型是_。(4)写出BE的反应符号表达式:_。【答案】 (1). (2). 二氧化锰 (3). 催化作用 (4). 分解反应 (5). 【解析】【详解】B、D为元素组成相同液体,X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与X混合能转化为D、E,则B为过氧化氢,D为水,X为二氧化锰,E为氧气,A是白色固体,能生成C和E,则A为氯酸钾;代入

23、验证正确;(1)A为氯酸钾,化学式为。(2)物质X是二氧化锰,在图中两个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3)图中转化关系中,A转化为C、E属于分解反应,B转化为D、E属于分解反应,D转化为E属于分解反应,E转化为D属于化合反应,出现较多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4)BE,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符号表达式:。四、实验与探究题21. 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1)写出仪器名称:a是_,b是_。(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 _,然后稍稍用力旋转,将其插入。(3)实验室要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的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收集装置是_(填字母序号

24、),符号表达式为_。(4)实验室也可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实验前可以在装置B中先注入部分水使长颈漏斗形成液封后,在导管口连接一个注射器来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当注射器往外拉出现_现象,证明气密性好。(5)已知一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填字母序号)。(6)组装仪器:若用下图组合收集并测定氧气体积,则与发生装置相连的接口是_。【答案】 (1). 酒精灯 (2). 锥形瓶 (3). 用水润湿 (4). A (5). F (6). (7). 长颈漏斗下端冒气泡 (8). F (9). d【解析】【详解】(1)仪

25、器a是酒精灯,b是锥形瓶;(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旋转,将其插入; (3)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来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是F,符号表达式为; (4)实验室也可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实验前可以在装置B中先注入部分水使长颈漏斗形成液封后,在导管口连接一个注射器来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当注射器往外拉出现长颈漏斗下端冒气泡现象,证明气密性好。(5)已知一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

26、氧化氮气体应用排水法收集,应选用图中装置F收集。(6)组装仪器:若用下图组合收集并测定氧气体积,则与发生装置相连的接口是d,将水从c端排出。【点睛】考查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并能根据装置特点分析装置的优越性。22.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下三个实验做出分析:实验一:该实验通过观察到_现象证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实验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发现玻璃片被“吸”在集气瓶口上,其

27、原因是_。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纵坐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填序号)。A 蜡烛燃烧需要氧气B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C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D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答案】 (1). b中溶液变红 (2). 分子在不断运动 (3). 硫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被水吸收,使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4). D【解析】【详解】实验一:该实验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当氨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时,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该实验通过观察到b

28、中溶液变红现象证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在不断运动;实验二: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的原因是硫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被水吸收,使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实验三:A、随着氧气减少到一定程度,蜡烛会熄灭,说明蜡烛燃烧需要氧气,该选项说法正确;B、由图中信息可知,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该选项说法正确;C、当氧气体积分数减小到16%时,蜡烛熄灭,说明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该选项说法正确;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氮气体积分数为78%,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必定小于8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填:D。四、计算题23. 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1)一个质量为的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2)一个相对原子质量为24的镁原子的实际质量为多少?【答案】(1);一个质量为的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设一个相对原子质量为24的镁原子的实际质量为x,则解得x。【解析】【详解】见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