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爱观念的现状调查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54778294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幼儿教师教育爱观念的现状调查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教师教育爱观念的现状调查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教师教育爱观念的现状调查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教育爱观念的现状调查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教育爱观念的现状调查研究开题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幼儿教师教育爱观念的现状调查研究 学生姓名: 宋兰君 学 号: 0225 专 业: 学前教育 班 级: 0202班 指导教师: 秦元东 年 11 月 15日一、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及意义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条件,爱心也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教育爱是照亮教师职业生涯道路、照亮学生心灵的不灭明灯!正是教师对事业、对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教育爱才能创造并展现教育美!从孔子的:“爱之能劳乎,忠之能诲乎”到罗素的“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都说明了一点:那就是教育爱

2、的重要性,教育爱是教育的根,是教育的源头活水!在教育中,教育性质和水平不仅取决于教师完成工作角色的水平,还在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程度以及由此引发甚至决定的师生关系的质量和水平!所以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活动成功的坚实基础,没有教育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成功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者深刻地洞悉教育爱、自觉的涵养教育爱,全面地播洒教育爱!然而教育爱作为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情感的结晶,并非是与生俱来,生而就会的,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在幼儿教育中,教师教育爱的实践中仍存在着许多误区:有些认为教师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对幼儿做出亲昵的举动才是教育爱,其实是一种虚假的教育爱;有些教师的教育爱只施与自

3、己喜欢的孩子;有些教师一方面认为要爱孩子,爱孩子是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却仅仅把教育爱作为一种口号来理解,教育实践只停留在口头上,易受外界条件的干扰等等。这些误区之所以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教育爱的观念存在误区。因此,了解幼儿教师教育爱观念的现状,对于不断改善与优化幼儿教师教育爱的观念,进而不断改善与优化教育爱的实践,将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关于幼儿教师教育爱观念现状的调查,还将对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等,提供众多的启示。此外,关于幼儿教师教育爱观念现状的系统研究还没有,这也是开展此项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二、 本选题的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现状要研究教育爱,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教育爱

4、。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有关与教育爱的解释有很多,但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裴斯泰洛齐通过教育实践总结出:一切社会教育(包括学校教育)都应该模仿家庭教育进行。他把家庭教育中所有有利于幼儿教育的东西纳入到学校教育中来,从而形成一种教育爱即教育工作者在长期艰苦的教育实践中,对受教育者所产生的自觉、无私、持久、公平的科学的爱。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也就是教育爱。教育爱大致包含以下含义:教育者对教育现象的真诚的、全身的、无保留的关心与热爱。马卡连柯也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惟有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工作当作乐趣来从事,它

5、使教师感觉到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在敲打他的心,引起他的思考关怀和担心,这种根植于教育的爱就是教育爱。国内学者高文毅在简论教育爱中讲到教育爱是教育工作者基于对职业的理解,为实现职业理想,本着职业良心,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超越血缘关系的一种爱,是以教育任务及受教育群体为对象的,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执着的敬业精神、富于人道的教育艺术和对自我职业行为充分肯定的价值取向。颜建军在教育爱的失落应试教育中师生关系反和谐性的病理研究讲所谓教育爱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学生和自我的尊重、关爱、信任与平等的态度。王毓旬在关于教育爱的理性思索中讲所谓教育爱,是指教育者所具有的对其本职工作的浓厚的情

6、感。教育爱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主要表现在:1)教育爱为教育者所具有。2)教育爱是教育者对其本质工作的爱。3)教育爱是理念与行为一体化的爱。4)教育爱是一种浓厚的情感,是发自教育者内心的一种体验。陈东升在试论教育爱的三种模式中讲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热爱,以及由之生发的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爱戴,即是通常所说的教育爱。邹玉兰在论教育爱的德育功能中指出教育爱是教育者在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受教育者的一种自觉、普遍、持久的科学的爱。蒋俊梅也在试论教育爱中讲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爱(关怀、理解、信任),以及学生由此对教师产生的爱(尊重、信赖、敬佩),称之为教育爱。高文毅在

7、简论教育爱中对教育爱的内涵作了很好的概括,他指出教育爱内涵的思想要求有许多方面,主要有几个特征:1)信念性与基础性,它贯穿于整体教学过程中,渗透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表现为持之以恒的稳定的爱,决定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个体职业活动的基本面貌。2)无私性和纯洁性。3)表率性和引导性。4)传递性和共生性王毓旬在关于教育爱的理性思索中还对教育爱的特性进行了概括,她认为教育爱有如下一些特征:1)表率性,是指校长教育爱在一所学校的教育爱中,起着重要的榜样作用。2)传递性。教育爱的传递性,是由校长向教师,再由教师向学生的爱的多向传送。它主要表现为:多向性、转化性和反馈性。3)无私性,教育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

8、尚情感的结晶。他既不是一种直觉的情绪反映,也不是一种出自个人的狭隘的感情,而是一种无私的合乎理智的具有伟大社会意义的情感。4)信念性。5)恒常性。教育爱的恒常性指教育爱是时时、处处、事事都表现为持之以恒的稳定的爱。6)系统性。教育爱的系统性,是指教育爱是多维的、全层面的和一致的爱。它表现为,一是泛爱,即面向全体学生的爱;二是面向每个学生所有方面的爱。7)原则性。教育爱的原则性是指教育爱有目的的、服从社会要求的、理智的、严格的爱。8)共生性。所谓教育爱的共生效应,是指教育爱的组成部分之间相依而生,相互促进,彼此得利。陈东升在试论教育爱的三种模式中提出了教育爱的三种模式:一、教育爱的亲子模式,二、

9、教育爱的阶级分析模式,三、教育爱的本体论模式。蒋俊梅在试论教育爱中也提到了教育爱有亲子模式和本体论模式两种。同时她也提出了教育爱的表现形式:一、关怀是教师爱护学生的直接表现形式,二、尊重是爱护学生的具体表现形式,三、理解是爱护学生的间接表现形式,严格要求是教师爱护学生的原则。关于教育爱的作用,蒋俊梅在试论教育爱认为教育爱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1)、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 (2)、教育爱是学生智力开发的能源 (3)、教育爱是思想教育的“过滤器”和“催化剂”。邹玉兰在论教育爱的德育功能中尤其提到了教育爱的特殊的德育功能:一、教育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 二、教育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 三、教育爱是激

10、发学生道德动机的催化剂 四、教育爱是促进学生产生道德行为的推动力。同时道德教育也是裴斯泰洛齐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可以弥补科技进步中的社会堕落问题,而德育的起点在于养成儿童的博爱精神。裴斯泰洛齐提出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博爱的起点在于儿童爱自己的父母,最后发展到爱全人类,并意识到自己是全人类中的一员。关于教育在在实践过程中的研究,也有一些,但是不是很多,但是也有一些。国内学者张素敏在为师的教育爱中讲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师德观,建立平等人际关系,注重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同时要求教师要拓宽知识视野,追求自我更新。高文毅在简论教育爱中讲到了在实践教育爱应处理

11、好的几个关系:(1)传统与现代的关系,(2)理念与实践的关系,(3)教师与学生的关系,(4)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傅宝英在从教师 教育爱谈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培养中谈到了教育爱这种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她提出要用教育爱催化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的养成,要让师范生在优秀教师的典型事例中体验感受爱的教育力量,要让师范生在教师教育爱的示范中养成教师职业情感并且在教育爱的尊重信任中形成教师的职业情感。关于教育爱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实践,秦奕在教育爱的意蕴探寻中谈到儿童教育中,教育爱是教师施予儿童之爱,它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情感呵护,它在本质上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对幼儿以母爱为起点的“投入式理解”。这是教育爱的核心,

12、强调教育爱的理智层面,教师怎样了解孩子,真诚地为孩子着想,在孩子的生活中渗透自己的教育爱。同时,这种理解对于教师是一个依存与独立的过程:教师为了能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需要与孩子在一起生活,同时教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责任,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在兴奋与愉悦中提升经验。这就是所谓有限度的“投入式理解”,爱孩子就是和他们在一起,但要保持一定距离的审视与教育。由这些文献可见,当前国内外对于教育爱的研究较少,对与教育爱与实践结合的研究更少,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爱的研究是少中之少。在每一个幼儿园的教师职业要求中几乎都以不同方式表述同样一种思想:“教师要热爱孩子”,而此前教师在师范教育中也获得了一种

13、对于教育爱的规定性理解: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孩子教师在这样的影响下无疑会产生一个信念:我是应该热爱孩子的,这是我的责任事实上,所有教师都会宣称自己是爱孩子的,可是我们却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方面他们认为要爱孩子,爱孩子是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如果部分教师仅仅把教育爱作为一种口号来理解,那么他们的教育实践就只停留在口头上,易受外界条件干扰。这样的教育爱只是停留在表面之上,是为了实现自己对活动的控制! 有些认为教师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对幼儿做出亲昵的举动才是教育爱,其实是一种虚假的教育爱,真正的教育爱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在无所不在的师幼交往中。教师的教育爱应该面向每个孩子,体现在每时每刻与孩子的交往中,

14、它不一定仅仅是停留在亲昵的形式上,而是发字内心的对孩子的爱!三、 研究的主要方法文献法、访谈调查法、观察法四、 论文的进度安排1、6月底到7月初确定论文题目2、7月至8月搜集与论文有关的资料3、9月至10月中旬完成论文提纲4、11月中旬完成开题报告5、12月至1月进一步翻阅资料6、1月至2月基本完成论文7、3月最后完善论文内容五、 论文提纲正文:一、 问题的提出1、 教育爱的重要性2、 幼儿教师教育爱实践中存在的误区3、 进行幼儿教师教育爱观念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幼儿教师教育爱观念的现状调查研究1、 幼儿教师教育爱观念的现状调查的结果2、 幼儿教师教育爱观念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三、给予我

15、们的启示 六、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1、 文献资料教少,收集相关资料的困难2、 访谈的困难3、 问卷发放的困难七、 参考文献1秦元东 教育爱赋予教师“魔力” 维普咨迅 观念与行为 2秦奕 教育爱的意蕴探寻 幼儿教育、6 3王毓询 关于教育爱的理性思索 中国教育学刊 、8 4高文毅 简论教育爱 现代教育科学 第一期 5陈伙平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爱及其启示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报 6曾彬 卢清 杜学元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爱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教育导刊10月号下半月 7沈惠芬 教育爱教师职业生存的至高精神境界 8傅宝英 从教师、教育爱谈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培养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9李森 蔡清吉 失落与复

16、归师生关系的解构与建构 当代教育科学 第3期 10颜建军 教育爱的失落应试教育中师生关系反和谐性的病理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11邹玉兰 论教育爱的德育功能 丹东师专学报 1994年第2期 12陈东升 试论教育爱的三种模式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4年)第2期 第57-59页 13蒋俊梅 试论教育爱 黄淮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3月第14卷第1期 14张素敏 为师的教育爱 教育论坛 15邓石岩 教师的大爱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6LISA S.GOLDSTEIN Teaching With Love17Lisa S.Goldstein and Vickie E. Lake “Love,love,and more love for chindren”:exploring preservice teacheraunderstandings of caring18ZongKai Yang and Qingtang Liu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Web-Virtual online classroo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