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场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实施细则

上传人:友**** 文档编号:154772382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78.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发电场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发电场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发电场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发电场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电场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实施细则(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东北区域风力发电场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实施细则(修订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东北监管局-0一一年八月三十日发布编制说明为满足东北区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促进风电企业涉网设备、装置、设施及安全、运行、技术管理水平提高的需要,依据国家电监会办公厅关于 的通知(办安全【2009】72号)、关于切实加强风电场安全监督管理 遏 制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事故的通知(办安全201126号),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机组并网检测管理暂行办法的通 知(国能新能2010433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场功率预测预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1177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的通知(国能新能

2、2011182 号)以及目前最新发布的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NB/T 31003-2011)等技术标准的要求,结合东北区域风电场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实际,在国家电监会风电场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待发布版)的基础上,国家电监会东北监管局组织部分区域电力专家、安全评价机构评价师编写了东北区域风电场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 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本次修编将部分条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细化、删减和补充,使细则评价项目内容更加具体、系统、规范,更加便于评价。本次修编后,细则仍难免存在不妥,不当之处。在试行过程中恳请从事电力生产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安全评价机构的评价师提出宝贵意见,东北电监局将适

3、时组织修订、补充完善,使东北区域风电场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更加科学、合理、系统、 规范。本细则主要包含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必备项目和评价项目内容等。用于规范和指导风电场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具有相应的约束效力,各评价对象、评价单位及其人员、评审人员均须依据细则开展评价工作。本细则由国家电监会东北监管局提出并发布。本细则由国家电监会东北监管局安全处组织修编。本细则参加编写单位:东北电力科技咨询培训中心、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沈阳万益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天元劳动 安全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北京中安质环技术评价中心有限公司、黑龙江安龙职业安全检测评价有限公司。

4、本细则主要参加人:孙琪凡、赵生麟、朱德汇、杨铁忠、孙玉成、闫振宏、沙起生、于波、姚洪斌、桑维山、于立友、张廷 辉、杨颖、姜海雷、郭琳、洪涛、乔耀伟、盛天鹰、郝崑、侯岗、佟强、张琳琳、杨志国、黄志强、刘凯。本细则由闫振宏、候岗进行汇总整理。并网安全必备条件评价项目细则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必备条件安全与运行管理评价项目1.1风电场应具有齐全的立项审批文件,按 规定经政府有关部门核准。查阅项目核准文件等有关文 档、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主席令第23号)第十三条;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 20 号)第二条。A1.2风电建设项目应具备电力监管机构对发

5、电机组调试运行申请的批复文件。查阅电力监管机构对发电机组 调试运行申请的批复文件。东北区域新建发电机组进入商业运营管理 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东电监市场【2008】169 号)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三条、第十 四条。A1.32008年以后(含2008年)核准的风电场 应符合国家安全设施 三同时”的规定,具备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安 全预评价或安全验收评价的批复文件。查阅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部门对预评价或 三同时”验收 的批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 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 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 36号令) 第四条、第五条、第三十条;国家电监会电力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

6、法(电监安全200738号)第二条、第五条。A1.42008年及以后核准的风电建设项目安全 管理应具备电力监管机构准予备案文件。查阅电力监管部门该项目的 备案回复。东北区域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备案监管办法 (试行)(东电监安全【2011】95号)第三条A1.5风电场应与所在电网调度机构按有关规 定签订并网调度协议或临时调度协 议(试运期间)。查阅并网调度协议或临 时调度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二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主席令第23号)第十四条;电网运行规则(试行)第十八条;电网运行准则第5.1.1、5.1.2条;并网调度协议(示范文本)有关条款。A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

7、依据权重1.6风电场应具备电力监管机构出具的电 力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查阅电力企业应急预案备 案登记表。国家电监会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电 监安全【2009】61号)第四条、第五条东北区域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 细则(东电监办2010437号)第二条、第六条、 第十五条、第二十三条。A1.7应建立、健全且认真落实风电场负责人、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有权接受调度指令的 运行值班人员及与并网安全运行相关人员 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查阅风电场安全生产责任制 度及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 实管理办法或细则等文档资 料;实际抽查与并网运行相关 的主要岗位人员3-5人,询问 了解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掌

8、握和 落实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 4条、17 条第1款;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第 3章第9条; 关于切实加强风电场安全监督管理 遏制大 规模风电机组脱网事故的通知第一条。A1.8接受调度指令的运行值班人员,应经过 电网调度机构培训、考核合格。查阅风电场有关人员配置文 档资料,核实实际有权接受调 度指令人员状况;逐一核查经 电网调度机构培训,颁发的证 件。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第11条;电网运行准则第5.3.1条;并网调度协议(示范文本)第4章4.8条。A必备条件电气一次设备评价项目1.9当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 三相不平衡等电能质量指标满足国家标准 的规定时,风电场运行频率在规程

9、要求的 偏离范围内。查阅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说明 书、调试报告、以及风力发电 机组控制系统参数设定值。现场检查,查阅有关资料, 查阅运行记录。电网运行准则第 5.2.2、523、5.2.4条;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第 4.041、5.4、6.3条;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A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1.10当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 三相不平衡等电能质量指标满足国家标准 的规定时,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在额定电压 的90%-110%范围内,风力发电机组应能正 常运行。查阅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说明 书、调试报告、以及风力发电 机组控制系统参数设定值。现场检查,查阅有关资料, 查阅运行

10、记录。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A1.11风电场电能质量应满足规程要求,电压 偏差、电压变动、闪变和谐波在规定的范 围内。查阅风电场电能质量测试记 录或报告。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 风电场电能质量测试方法。A1.12风电机组应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风电 场并网点电压跌至20%标称电压时,风电 机组应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 625ms;风电 场并网点电压在发生跌落后2s内恢复到标 称电压的90%时,风电机组应保证不脱网 连续运行。查阅风电机组技术资料、风 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核查试验 报告、风力发电机组制造方提 供的

11、同型号风电机组低压穿越 能力检测报告、并网调度协议。关于切实加强风电场安全监督管理 遏制大 规模风电机组脱网事故的通知第二条;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 的通知第三条。A1.13对电力系统故障期间没有切出的风电机 组,应具有有功功率在故障清除后快速恢 复的能力,自故障清除时刻开始,以至少 10 %额定功率/秒的功率变化率恢复至故障 前的状态。查阅风电场故障信息及相关 资料、查看风机主控及变频器 保护定值、查看风机箱变保护 定值等。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第 6.4条; 风力发电机组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第4.1.3条。A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1.14风电场无功容量配置和

12、无功补偿装置(含滤波装置)选型配置符合相关标准, 其响应能力、控制策略应满足电力系统运 行需求。检查风电机组无功调节能 力;查阅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 设计;无功补偿装置功能试验及参 数实测报告;现场检查无功补偿装置运行 情况。关于切实加强风电场安全监督管理遏制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事故的通知第三条;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 的通知第二条;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第 4.042、5.3.3 条。A1.15风电场无功容量配置和无功补偿装置应 无缺陷,交接试验项目应齐全,试验结果 合格,并按规定周期进行预防性试验。查阅预防性试验报告或交接 试验报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第

13、19条;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现场试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第 12条。A1.16变电站电气设备、母线外绝缘以及场区 绝缘子的爬电比距应满足安装点的环境污 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要求。查阅统计资料、设计资料, 现场检杳。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 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第 4.1、4.2、4.3、4.4、 4.5、4.6、4.7 条,附录 C;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第6.0.1 条;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第7.0.4、7.0.5、7.0.6、7.0.7、7.0.8 条。A1.17涉网变压器(含电抗器、消弧线圈)交 接试验项目齐全,试验结果合格,并按

14、规 定周期进行预防性试验。查阅预防性试验报告或交接 试验报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第7、8条;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第 6.1条表5, 第 6.2、6.3、6.4、6.6 条。A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1.18变电站咼压断路器、隔离开关交接试验 项目应齐全,试验结果合格,并按规定周 期进行预防性试验。查阅电气预防性试验报告或 交接试验报告。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第 8.1.1、8.1.2、8.2.1、8.2.2、8.3.1、8.3.2、8.4、8.6、8.10条;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第 10、12、13、15 条。A1.19涉网高压断路器遮断容量应满足

15、安全地 点的短路容量要求。查阅断路器文档资料及年度 短路容量校核计算书。电网运行规则(试行)第二一条;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第三十五条第1 款;电网运行准则第5.4.2条。A1.20组合电器交接试验项目齐全,试验结果 合格,并按规定周期进行预防性试验。查阅预防性试验报告或交接 试验报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第14条;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第 8.1.1条。A1.21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交接试验项目 齐全,试验结果合格,并按规定周期进行 预防性试验。查阅预防性试验报告或交接 试验报告,现场检查。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第9条;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第 7.1、7.

16、2条。A1.22避雷器配置和选型应正确、可靠,交接 试验项目齐全,试验结果合格,并按规定 周期进行预防性试验。查阅电气一次系统图查阅预防性试验报告或交接 试验报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第 21、26.0.3 条;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第 5.3 条;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第14、19.1 条;A1.23风电场及变电站接地网和独立避雷针接 地电阻应按规定周期进行测试及电气完整 性试验,试验项目应齐全,试验结果合格。查阅接地网图纸;查阅接地电阻试验报告、接 地网完整性试验报告和有关图 纸资料。现场检杳。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 准;

17、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A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1.24咼压架空集电线路、汇流电力电缆、海 上风电的海底电缆交接试验项目齐全,试 验结果合格,并按规定周期进行预防性试 验。查阅预防性试验报告或交接 试验报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第25条;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第18条。A必备条件电气二次设备评价项目1.25新建、改建、扩建风电场应完成下列并 网运行必需的试验项目,满足并网安全运 行要求:(1)变压器冲击试验;(2)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及其二次 回路的各组成部分及整组的电气性能试 验;(3)纵联保护双端联合试验;(4)电力系统通信试验及调度自动化系 统的联调试验项

18、目等;(5)继电保护整定及调整试验;(6)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有功功率 / 无功功率调节能力、电能质量、电网适应 性和电气模型验证等型式试验。查阅有关文档、资料、测试 报告。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机组并网检测管 理暂行办法第三章第七条、第八条;电网运行准则第5.1.13条,附录B。A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1.26风力发电机组的自动控制及保护应具备 对功率、风速、重要部件的温度、叶轮和 发电机转速等信号进行检测判断,出现异 常情况(故障)相应保护动作停机,并在 紧急事故情况下,风电场解网时不应对风 力发电机组造成损害。查阅风力发电机组自动控制 及保护系统技术资料,风力发 电机组调试报告

19、。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第 6.6条。A1.27变电站设备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应按规定配置齐全(含调度机构要求的特 殊配置)。查阅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 置有关资料和配置图(表),对 照现场实际设备核实。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第3条;电网运行准则第5.2条;并网调度协议(示范文本)有关条款。A1.28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工作应当坚持安 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 的原则,保障电力监控系统和电力调度数 据网络的安全。查阅风电场相关资料,现场 检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第二条;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第 5.5.1.1、5.548 条。A并

20、网安全基本条件电气一次设备评价项目细则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2.1风力发电机组与风电场B2.1.1风电场应配置有功功率控制系统, 具备有功功率调节能力;在风电场并网以及风速增长过程中 和正常停机情况下,风电场有功功率 变化应当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要求。查阅风电机组技术资料、风电场控制 系统技术资料、风电场有功功率调节 能力测试报告;现场检查风电场运行 情况和运行记录。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第 5.1 条;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d2.1.2风电场应建立风电预测预报体系; 风电场应按有关要求配置功率预测 系统,并按时投运。系统具有 072h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以及 15mi

21、n4h超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功能;风电场应每天按照电力系统调度机 构规定上报风电场发电功率预测曲 线。查阅风电场功率预测系统技术资料, 风电场功率预测上报记录,现场检查风 电场功率预测系统运行情况。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场功率预测 预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三、五、六、 七、九条;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第5.2.4 条。c2.1.3风力发电机组接地电阻应按规定周 期进行测试,接地电阻应合格,图纸 资料齐全。现场检查,查阅接地电阻试验报告和 有关图纸资料。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第6.5.2条;风力发电机组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 件第4.8.2条;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第7.35条。c2.1.4根据电

22、力系统调度机构指令,实现 对风电场并网点电压的控制,其调节 速度和控制精度应能满足电力系统电 压调节的要求。查阅设计图纸、厂家有关资料和现场 检验报告或记录、风电场电压力历史记 录。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第5.3.1、5.3.2 条;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规范c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2.1.5风力发电机组制造方提供的正式技 术文件、图纸、试验报告、调试报告 应完整齐全,并符合相关标准。查阅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资料、试验 报告、调试报告,查阅监控系统参数设 定值。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第 4.0.5 条;风力发电机组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 件第5.1、8、9.1.2条;风力发电场运行

23、规程第4.1条。e2.2咼压变压器B2.2.1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应按 规定周期进行测试,其数据和产气率 结果不应超过注意值;查阅色谱试验记录。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 标准(GB 50150-2006)第7.0.2条中第2 款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第6.1条表5序号1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DL/T 722-2001 )第 9.2 条、第 9.3 条b2.2.266kV及以上变压器油中含水量、 500kV变压器油中含气量应符合要求。 变压器油的击穿电压、90C的tg 6应合 格。查阅不同 电压等 级的击穿强度和 90 r tg试验报告。电

24、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 标准(GB 50150-2006)第7.0.2条中第1、 3、4款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第 6.1 条表 5 序号 6、10、11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 (GB7595-2000)表 1c2.2.3运行中的变压器上层油温不应超出 规定值,温度计及远方测温装置应准 确、齐全;测温装置应定期校验。查阅运行记录、温度计校验报告,现 场检杳。电力变压器 第2部分 温升第4条;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第3.1.5、4.1.3、4.1.4、4.2.1.4、6.1.5、6.16 条。d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2243566kV的8MVA及以上变

25、压器和 110kV及以上变压器油枕中应采用胶 囊、隔膜、金属波纹管式等油与空气 隔离措施;查阅产品说明书及有关资料,现场检 查。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2-2010)第 5.1.4 条 a、b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 规程(DL/T5136-2001 )第 8.2.4 条d225变压器咼压套管及油枕的油位应正 常;变压器净油器应正常投入,并应 维护良好;吸湿器维护情况应良好; 变压器各部位不应有渗漏油现象。现场查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6451-2008)6、10kV :第 4.2.3.3 条、4.2.3.4 条20、35kV: 第 6.2.4.3 条、6

26、.2.4.4 条 66kV :第 7.2.4.3 条、第 7.2.4.4 条110kV: 第 8.2.4.3 条、第 8.2.4.4 条220kV :第 9.2.4.3 条、第 9.2.4.4 条500kV :第 11.2.4.3 条、第 11.2.4.4 条d2.2.6强迫油循环变压器冷却装置的投入 与退出应符合规程要求;冷却系统应 有两个独立电源并疋期进行自动切换 试验;变压器的冷却系统(潜油水、 风扇等)不应存在缺陷。查阅运行规程,查阅一次电源图和运 行试验记录,现场检查。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2010)第 3.1.4 条 b、c、g变电站运行导则(DL/T969-2005

27、)第 6.2.1.15 条c2.2.7变压器的铁芯不应存在多点接地现 象。查阅试验记录(含预试、大修或交接 试验),查阅铁芯外引电流测试记录。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 标准(GB 50150-2006)第 7.0.6 条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第 6.1 条表 5 序号 8、9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2010第6.1.9条c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228涉网变压器分接开关接触良好;有 载开关及操作机构无缺陷;有载开关 及操作机械应按规定进行检修。查阅预防性试验、大修或交接试验报 告。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2010)第 5.4.

28、1 条、第 5.4.2 条、第 5.4.3 条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护导则(DL/T574-1995 )第 4.1、4.2、6.3、6.4 条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 )第 6.1 条表 5 序号 2、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第 7.0.8 条c2.3涉网咼压配电装置C2.3.1断路器应无缺陷,满足电网安全运 行需要。查阅缺陷记录,现场检查。变电站运行导则(DL/T969-2005)第6.6.1、6.6.2、6.7 条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程GB/J147-1990第三章、第四 早、第五早c2.3.2避雷器放电

29、计数器动作应可靠,监 视电流表指示应正确。查阅避雷器检查记录,现场检查。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 标准第21条;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 合第5.3条;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第14条。c2.3.3变电站各类引线接头和隔离开关等 连接部位不应有过热现象。查阅红外测温、夜间巡视记录,现场 检杳。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 技术要求第4.4.2、4.4.3条;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第4、5、6.243、6.10.1 条。d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2.3.4变电站户外35kV及以上咼压配电装 置应具备防误闭锁功能。户内咼压开 关柜应具备联锁和防误功能。现场检查,查阅

30、有关图纸、说明书及 试验记录。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11条;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试行) 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条。b2.4过电压B2.4.1变电站防直击雷保护范围应满足被 保护设备、设施和架构、建筑物安全 运行要求。查阅直击雷防护有关图纸资料,现场 检杳。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第 5.1.3、7.1.6、7.1.7、7.1.8、7.1.9条。b2.4.2变电站和箱式变压器组雷电侵入波 的防护应符合规程要求,并满足其设 备安全运行要求。现场检查,按有关规程要求进行查阅 分析,并查阅有关图纸。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第 5.

31、1.3、5.3.1、5.3.4、5.3.5、7.2、7.3、 7.4 条;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第6.5.1.1、6.5.1.3 条。b2.4.3变电站110kV220kV变压器中性 点过电压保护应完善、可靠。现场检查,查阅有关图纸资料。如无 间隙可装设避雷器。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 合第 4.1.1 (b)、4.1.5 (c)、7.3.5条。c2.4.4场区集电线路过电压保护应满足相 应规程要求。查阅有关图纸资料,现场检查。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第3.3.1、3.3.2、3.3.3条;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第6.5.1.4条;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第 6.1.1、6.1.

32、2 (d) (e) (f)、6.1.4、6.1.7、 6.1.8、6.1.9 条;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第 6.0.14条。c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245变电站高压配电装置应有防止谐振 过电压措施。查阅有关图纸资料、变电站运行规程 和反事故措施等,现场检查。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第 4.1.2、4.1.5、4.1.6、4.1.7 条;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第6.5.1.2条。c2.5接地装置C2.5.1变电站电气设备接地线的截面,应 按变化后的接地短路电流进行热稳定 校验。查阅热稳定校验计算书。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第6.2.7、6.2.8、6.2.9条,附录C。

33、b2.5.2变电站接地网运行10年后,应进行 抽样开挖,检查地网的腐蚀和连接情 况。查阅相关记录。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第 19.2条 表47之2。d2.6涉网设备的外绝缘C2.6.1风电场户外电气设备及母线应按规 定进行清扫。辨识评价发电厂户外电气设备外绝 缘状况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 规定(能源办199345号附件3)第7条c2.6.2母线悬式绝缘子应按规定周期检测 绝缘。辨识评价母线外绝缘的状况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 )第 10 条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第 17 条c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2.7绝缘技

34、术监督C2.7.1风电场应建立健全绝缘监督网络和 各级监督岗位责任制,应明确绝缘监 督专职人的职责和权限;并结合本单 位的头际情况,制疋本单位绝缘技术 监督管理制度或管理实施细则辨识评价风电场是否建立了绝缘监 督网及冈位责任制,是否建立了绝缘技 术监督管理制度或实施细则电力技术监督导则(DL/T1051-2007) 第3、5.4条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规程 (DL/T1054-2007 )第 4 条c2.7.2对电气一次设备应做好设计选型、 监造和出厂验收、安装和投产验收、 生产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等全过程 监督;应及时开展电气一次设备绝缘运行 分析工作通过查阅相关报告及记录,辨识评价 风电

35、场绝缘监督工作是否进行了全过 程管理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规程(DL/T1054-2007 )第 5 条、第 6 条c2.7.3应建立健全技术资料档案:1、绝缘监督有关文件、现行有关的 国标、行标和反事故措施等;2、年度预试计划、大修计划、小修 计划、半年与年终总结和年度绝缘监 督会议记录;3、电气设备参数、试验方法和试验 数据。主要有电气一次系统图、电气 设备参数、说明书、出厂试验报告、 交接试验报告、预防性试验报告、大、 小修试验报告、特殊试验报告等;4、缺陷记录与消除记录;5、事故管理记录;6建立人员培训制度辨识评价查阅相关制度、报告、说明 书及记录,确认风电场是否建立健全电 气一次设

36、备的相关技术资料档案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规程(DL/T1054-2007)第 8.1.1 条c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3.1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B3.1.1应对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的控制 功能进行试验,确认各项控制功能 准确,可靠:(1)根据风速信号自动进行启 动、并网和停机功能试验;(2)根据风向信号进行偏航对风 调向试验;(3)根据功率或风速信号进行的 大、小发电机切换试验(对于双发 电机);(4)转速调节、桨距调节及功率 调节试验(对于变速恒频机组);(5)无功功率补偿电容分组投切 试验(对于异步发电机);(6)电网异常或负载丢失时的停 机试验等;制动功能试验(正常刹 车、紧

37、急刹车)。查阅由制造商提交的必要的检 验试验报告以及调试及试运行报 告。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第 5.4条。a3.1.2应对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安 全保护功能进行检查和试验,确认 各项安全保护功能准确,可靠:(1)转速超出限定值的紧急关机 试验;(2)功率超出限定值的紧急关机 试验;(3)过度振动的紧急关机试验;查阅由制造商提交的必要的检 验试验报告以及调试及试运行报 告。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第 5.5条。a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4) 电缆的过度缠绕超出允许范 围的紧急关机试验;(5) 人工操作的紧急关机试验。3.1.3按规定设置的所有继电保护装 置、故障录波、保护及故障信息管 理

38、系统可以与相关一次设备同步投 入运行。查阅并网调度协议,系统设计 资料。进行现场检查核实。电网运行准则第5.3.2.1条。b3.1.4变电站静态型保护应在装置箱体 和保护屏下部设置等电位接地母 线,与接地网的联接应符合要求。查阅设计图纸等资料,现场检 查核实。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第6.5.3 条;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第 9.3.2 条。c3.1.5变电站直接并网侧的保护用电压 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精度应满足 要求,电流互感器(包括中间变流 器)应进行规疋的误差校核,并合 格。查阅厂家有关资料和现场检验 报告。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第6.2.1、6.2.2条;继电保护和

39、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第6.1.2条。c3.1.6电网调度管辖的涉网的继电保护 及安全自动装置应按调度机构颁发 的继电保护定值通知单进行整定合 格。查阅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疋值通知单,调试报告电网运行准则第5.3.2.3条;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第11条a3.1.7风电场自行管辖的继电保护及安 全自动装置应有完整的整定计算方 案,审批手续完备。整定计算方案 应依据电网短路电流的变化,每年 进行校核或修订。查阅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定值通知单,整定计算方案文件。电网运行准则第5.323、6.11.1条;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第11条。a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3.1

40、.8风电场自行管辖的继电保护及安 全自动装置应按定值单整定合格。 定值单的审批手续应完备。查阅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疋值通知单,调试报告电网运行准则第5.3.2.3条;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第11条a3.1.9需用一次负荷电流和工作电压进 行试验,确认互感器极性、变比及 回路的正确性。查阅继电保护装置设计资料, 调试报告,现场检测报告。电网运行准则第5.3.2.3条;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第6.2.7条。b3.1.10需用一次负荷电流和工作电压进 行试验,确认方向、差动、距离等 保护装置有关兀件及接线的正确 性。查阅继电保护装置调试报告, 现场检测报告。电网运行准则第5

41、.3.2.3条;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第8.2.2条。a3.1.11利用负荷电流检测具有星形接 线的差动保护各组电流互感器二 次中性线不平衡电流。查阅继电保护装置调试报告, 现场检测报告。电网运行准则第5.3.2.3条;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第8.2.3条。b3.1.12专用故障录波装置或微机保护中 的故障录波功能应正常投用,故障 录波模拟量和开关量符合电网调度 机构的要求。查阅装置的故障量清单,并进 行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录波资料 的管理情况。220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 准则第4.1、4.2、4.3条;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第5.8.1、5.8

42、.3.6 条;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第5.5.3.3条。c3.1.13应按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定 检计划完成定检。查阅定检计划和检验完成情况 及检验报告。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第 4.1.2、4.1.3、4.2.1-4.2.4、4.3 条及表 1、2。c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3.2电力系统通信B3.2.1通信系统应能满足继电保护、安 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及调度电 话等业务对电力系统通信的要求。 风电场至电网调度机构应具备独立 路由的可靠通信通道。特殊情况可 与电网调度机构协商解决。查阅设计资料,并网调度协议, 现场检杳。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第5.5.5条;电

43、网运行准则第5.3.3条;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第3.2.4条。b3.2.2通信话路等业务通道 应保证畅 通,运行可靠。查阅电网调度机构下发的通信 月报,现场检查。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第 5.1.1、5.1.2、5.1.3 条。c323通信设备应配置专用电源系统, 蓄电池组容量满足要求。查阅设计资料,现场检查。电网运行准则第5.3.3.7条;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第4.2.1、4.2.2条。b3.2.4咼频开关电源运仃稳疋,电压、 电流稳定度、纹波系数符合要求, 应定期进行性能检测。查阅试验报告,现场检查核实。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 护技术规程第7.2.1条;d3.2.5通信专用蓄电池

44、组应定期进行核 对性充放电试验,并测试单只电池 端电压,保证运行可靠。查阅试验报 告和定期 测试记 录。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第6.3.2、6.3.3条;c3.2.6通信设备的告警信号应正常、可 靠,无人值班的通信机房应能将告 警信号传送到有人值班的地方。现场检查核实。电网运行准则第5.3.3.6条;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第5.2条。d3.2.7通信机房应敷设环形接地母线, 环形接地母线一般应米用截面不小 于90mm2的铜排或120mm2的镀锌 扁钢。查阅接地网设计图纸等资料, 现场检查均压接地网状况。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 范第3.8.5条。c序号项目内

45、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3.2.8所有设备均应良好接地;设备接 地线截面积应合格。现场检查各设备和屏体接地状 况。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 3.8.3、3.8.6、3.8.7条;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第 6.7.7条;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第 7.1.5条。c3.2.9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对通信接地设 施进行检查,接地电阻测试结果合 格。现场检查,查阅接地电阻测试 报告、记录。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第3.1、3.2 条、附录 B。c3.2.10应执行所在电网调度机构有关通 信设备维护检修管理规定。定期对 通信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检测数 据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查阅检测、维护记录,

46、现场检 查。电网运行准则第6.13.3条;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第 4.1.1、4.1.2、5.7.1、5.7.4条;电力系统微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第4.1、4.2 条;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第4.4条。c3.3调度自动化B3.3.1远动终端设备(RTU、计算机监 控)和电网调度要求装设的电能质 量监测装置、相角测量系统(PMU )、 风电场功率预测系统应是满足与电 网调度主站接口、信息采集和传送 要求的定型产品。查阅设计资料、设备说明书、 接入系统审查资料,现场检查。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场功率预测预报 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七、八条;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第 5.541、5.5.4.6

47、 条;电网运行准则第4.2.9、5.3.4条;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第5.2.1 条;并网调度协议(示范文本)有关条款。b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3.3.2接入远动终端设备的信息应满足 电网调度的需要,应具备完整的技 术资料及远动信息参数表等。查阅远动系统信息表,现场检 查相关设备。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第 5.5.4.2 条;远动终端设备;电网运行准则第6.14.4条。b3.3.3风电场调度管辖设备供电电源应 米用不间断电源装置(UPS)或站内 直流电源系统供电,在交流供电电 源消失后,不间断电源装置带负荷 运行时间应大于40分钟。查阅UPS说明书,现场检杳设 备状况。大

48、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第 5.545 条;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第 5.2.10 条。c3.3.4自动化系统设备屏体应可靠接 地,底部应密封;现场检查核实。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第5.2.8 条。c3.3.5远动系统与通信设备的接口处应 设置通道防雷保护装置。查阅设备说明书、图纸资料等, 现场检查核实。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第5.2.8 条。c3.3.6风电场电能计量点(关口)应设 在风电场与电网的产权分界处。计 量装置配置应符合电力系统关口电 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范要求。查阅图纸资料等,现场检查关 口表及采集传送装置状况。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第 5.543、5

49、.5.4.4 条;d3.3.7应装设电量自动采集装置,按调 度端主站设置传送数据。电量米集 装置通过调度数据专网将关口数据 传送至调度机构。现场检查核实。电网运行规则(试行)第二十条第8款。d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3.4直流系统B341蓄电池组容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畜电池应定期进行核对性充放电试 验,保证其容量在规定范围内。查阅设计资料,现场检查蓄电 池状况。查阅充放电记录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 护技术规程第533、6.1、6.2、6.3条。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 全要求第5.2.3.1条b342充电、浮充电装置运行稳定,电 压、电流稳定度、纹波系数符合要

50、 求,应定期进行性能检测。现场检查,查阅试验记录、出 厂试验报告和参数测试报告。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 护技术规程第7.2.1条;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 护技术规程(DL/T 724-2000)第5.2条、第5.4.2 条、第7条、附录Fb3.4.3蓄电池不应存在连接片松动和腐 蚀现象,壳体无渗漏和变形,极柱 与安全阀周围无酸雾溢出。现场检查核实。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 护技术规程第6.3.4条b。b344对蓄电池组的单只电池端电压应 进行在线监测或定期测量检查。查阅测试记录,检查在线监测 装置运行状况。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 护技术规程

51、第6.1.1条b、第6.2.1条c、第6.3.1 条boc345直流母线电压应保持在规定的范 围内;浮充运行的蓄电池组浮充电 压、电流的调节应适当;现场检查浮充电电压电流。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 全要求第5.2.1.2、5.2.1.4条c3.4.6直流系统绝缘监察或绝缘选检装 置应定期试验,运行工况应正常。查阅试验报告或记录,现场检 查。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第6.2、6.3 条;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 护技术规程第5.3、5.4条。b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3.5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B3.5.1电力调度数据网应在专用通道上 使用独立的网络设备组网,在

52、物理 层面上实现与电力企业其它数据网 及外部公共信息网的安全隔离;电 力调度数据网应当米取相应的安全 防护措施;查阅文档资料及风电场电力调 度数据网安全防护措施,现场检 查。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第五条;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第2.2条。a3.5.2在生产控制大区与管理信息大区 之间横向隔离强度应接近或达到物 理隔离;生产控制大区内部的安全 区之间应实现逻辑隔离;查阅文档资料及风电场电力调 度数据网安全防护措施,现场检 查。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第六条;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第2.3条。a3.5.3生产控制大区的各业务系统若与 广域网连接,在生产控制大区与广 域网的纵向交接处应

53、当设置经过国 家指定部门检测认证的电力专用纵 向加密认证装置或者加密认证网关 及相应设施。查阅文档资料及风电场电力调 度数据网安全防护措施,现场检 查。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第七条;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第2.4条。b3.5.4应制定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方案建立健全电力二次系统安全 管理制度和体系,落实安全分级负 责制;查阅风电场电力二次系统安 全防护方案,控制区功能资料及 相关的安全措施,电力二次系统 安全管理制度及体系。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第十条;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第 2、4 条。b3.5.5应建立健全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的 联合防护和应急机制,制定并完善 应急预案。查

54、阅风电场电力二次系统安 全防护应急预案。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第十二条;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第4.6条。c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3.6继电保护技术监督C361应有本单位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制 度和考核办法,并应严格执行。查阅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制度、 考核办法、考核记录。电力技术监督导则第 2.1、3、4.3.3、5.4 条。b3.7材料报送C3.7风电场应具备下列资料,并按要 求向调度机构报送:(1)风力发电机组、无功补偿装 置、主变压器等设备主要技术规范、 技术参数及电气模型;(2)涉网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 装置图纸、说明书、调试报告;(3)调度自动化设备技术说明 书、技术参数

55、以及设备验收报告;(4)远动信息(包括电流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变比及遥测满刻度值)相关技术资料;(5)电气一次系统图、现场运行 规程。查阅相关文档资料、检测、检 验、试验报告及现场实际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 (主席令第23号)第二十七条;电网运行规则(试行)第十四十六条;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第四二十七 条;并网调度协议(示范文本)第5.5条;电网运行准则第5.1、5.3条;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第4条。c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4.1现场规早制度B4.1.1应具备并严格执行满足电力安全运行需 要的与并网设备、装置、系统运行、检修 相关的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交接班

56、制度、设备巡回检查制度、操作监护制度、 维护检修制度、消防制度(以下简称两票 五制”及缺陷管理制度、其它现场运行管 理制度等,并经上一级主要负责人或主管 生产的负责人签发。查阅 两票五制”(或类似管 理制度)、设备、装置缺陷管理 制度及其它现场运行管理制 度,制度是否由上一级主要负 责人或主管生产的负责人签 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17条第 2款;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第 6条;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第3.3条。a4.1.2应设有两票五制”考核记录、风力发电机 组事故、异常运行记录、运行日志、缺陷 记录。现场查阅相关记录等执行情 况;现场实际抽查3-5份工作票、 操作票执行情况;查阅以上制

57、度执行情况考核 记录等文档资料。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第3.10条。a4.1.3应具备且严格执行满足安全运行需要的 与电网调度运行规程、规范相一致的现场 运行规程;满足现场安全生产的检修规程 和安全工作规程,并由企业主管生产负责 人或总工程师签发;风电场应具有电网调 度运行规程。查阅电网调度运行规程、现 场电气运行规程、电气检修规 程、安全工作规程;规程是否 由企业主管生产负责人或总工 程师签发;现场实际抽查并核对主要涉 网设备、装置、系统应与现场 电气运行规程、电气检修规程 及安全工作规程相符。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17条第 2款;并网调度协议(示范文本)第4章第 4.7 条;风力发电场运行

58、规程第4.2.1条; 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第3.11条。a序号项目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依据权重4.1.4风电场所制定的电气设备运行规程和电 气设备检修规程,每3-4年应定期组织审核 修订一次,且由企业主管生产负责人或总 工程师签署“可继续执行”的审定批准意 见。无补充修改内容时,亦应进行审核并 由企业主管生产负责人或总工程师签署“可继续执行”的审定批准意见意见。查阅电气运行规程、检修规 程的发布日期和修订日期,以 及审批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第十条、第十七条;并网调度协议(示范文本)(国家电力 监管委员会国豕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疋)第 3.2 条、第 4.7 条;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监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